按這幾傢這個捐法,誰敢跟少瞭?
這可是尚書省、開封府衙和市政司連名發的貼子,你要是不捐,或者捐少瞭,尚書省還好,那開封府和市政司可不是鬧著玩的。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這兩尊神,誰敢得罪?
正在肉疼之時,隻聽宣德樓上,一個白胡子老大官高聲唱和,聲聞極遠。
“聖人深感京東、河北三路民之疾苦,傾皇傢內庫之藏,與眾嬪妃削用為半,籌金四十萬,以恤民需”
得!
皇帝又出瞭四十萬!
有明白人心中暗罵,特麼官傢剛剛才從內庫拿出五十萬匹絹,哪兒又蹦出來四十萬!?
好吧,這回是唐奕心理陰暗瞭,他被趙禎放瞭血,於是,就想拉幾個墊背的。沒想到,文彥博這廝比他還狠,直接就來瞭把大的。
聚瞭多少人。站的遠的,根本就聽不見臺子上說瞭什麼,唱瞭什麼,隻能當個熱鬧看瞭。
但是,前面文彥博請來的人聽得真切啊,而且不光聽得真切,連看得也真切。
皇帝四十萬、曹傢二十萬、王傢十萬、潘傢十萬,再加上唐子浩二十萬,正好一百萬!
其實,唐奕想自己名字底下就算十萬就好,不過,文彥博也還算有良心,知道小師叔名聲不太好,想借著這次募捐,幫唐奕抬一抬名氣。
這還不算完
官傢捐瞭錢,文彥博也上瞭臺。作為大宋的宰相,站在數萬城民面前講話,文相公也是頭一回啊!
拿起唐奕鼓搗出來的一個‘銅皮喇叭’,文相公清瞭清嗓子
“大河起舞,覆山河數十州地。苦天不憐宋,至河北諸地萬民於水火,不得活。今有此演,意欲借此機為災地饑民謀福,望我開封百姓以仁善本心行事,踴躍義捐”
唐奕在下面聽得直蛋疼,文鄒鄒的,說的都什麼玩意!
不過,文相公還是很有水平的,扯著脖子嚷瞭一刻多鐘,洋洋灑灑一篇長文就這麼讓他作完瞭。
最後,
文相公先是謝瞭官傢自減用度為災民捐資,又謝瞭曹、潘、王等幾傢捐錢的。
最後的最後,文相公有請唐奕做為捐資的代表,上臺來陳辭幾句。
這也是之前按排好瞭,就是讓唐奕來露個臉,刷點好感度。
對於趙禎和文彥博的好意,唐奕當然不反對。隻有身處在這個時代,才能真正體會所謂的名聲是多麼重要,他要是一輩子當個商人還無所謂,但是按照范仲淹和趙禎的期待,就不得不在乎一點名聲瞭。
接過文師侄遞過來的‘喇叭’
“文相公一篇長文說得妙極”
上來先拍文彥博一計馬屁。
“但是,小子卻一句也沒聽懂”
噗!!
哄~~~~!
文彥博直接噴瞭。
而底下的富戶商賈、尋常百姓卻是樂得不行,唐瘋子果然是唐瘋子,一張嘴就把文相公轟成瞭渣渣。
不過,唐奕說的沒錯,下面站著的,絕大多數都是大字不識的老百姓,文寬夫那錦繡文章確實沒幾個人聽得懂。
“雖然這兩年我也學瞭不少作文的手段,水平也還是有一點的“”沒有文相公作的好,但嘮上一貫錢的,還是沒問題的。”
哄~~!
下面又是一陣哄笑,原來唐瘋子聊天是要算錢的
待人群重歸平靜,唐奕才面容一肅,“所以,今天我就不說什麼仁義道德,也不說什麼之乎者也的華美作文瞭!”
“自炎、黃二帝治世以來,生活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的人們,開始有瞭同一個名字——炎黃子孫!!”
“然,日月更迭,三皇五帝傳血脈至周,周分數國合於先秦”
文彥博太陽穴直突突,這混蛋損完瞭我,怎麼自己說起瞭歷史?
趙禎在宣德樓上聽的倒很起勁兒,以他和唐奕的幾次接觸,這小子從來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後面不一定又有什麼重量級的等著呢
“秦亡而漢立,我們又有瞭另一個名字——漢人!!”
底下的百性雖然不知道唐子浩為什麼說史,但也大概聽懂瞭,這是說咱們漢人的由來
“漢兒傳至大宋,雖散落神州各處,
然我們的姓氏!
我們的血脈!
我們的根!!
都來自同樣的祖宗!!”
唐奕說到這兒,幾乎是嘶吼著大喊,生怕離得遠的聽不見!
“不論河北的苦民,還是開封的兒郎,我們的根是一樣的!身體裡的血是一樣的!往上數兩千年,我們的祖宗也都是一樣的!”
下面的百姓哪聽過這麼有‘氣勢’的演講,多數都喘著粗氣,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全身血液沸騰。
“大宋!是漢兒的天下!大宋也是咱漢兒的傢!”
“你們說,我們漢兒,是不是一傢人!?”
“是!!!”
還真有捧臭腳的,底下稀稀拉拉有人大聲稱是
“當下,京東、河北數十州,近百萬‘傢人’置於大河肆虐之下,與天災抗爭。咱們身為漢兒,身為‘傢人’,能眼睜睜看著傢人罹難,親人受苦嗎!?”
“不能~~~!!”
還是那幾個人猛的一聲高喝,隨即百姓們好像也熟悉瞭這種有問有答的方試,就如水入油鍋,瞬間點燃瞭臺下開封百姓的熱血!
“不能!”
“不能!”從星星點點到轟天的吶喊,震得宣德門前守城兵士手中的大戟都是一陣亂顫!
“我們身為大宋的傢人,身為那百萬災民的兄弟姊妹!在危難之時,難道能冷眼旁觀嗎!?”
“不能~!”
“不能~~!!”
這回,百姓是輕車熟路,喊聲整齊震撼!
“官傢尤能為災民祈福罪已,節衣縮食。天子亦如此,難到我們就不能嗎!?”
“能~!”
“能~~!!”
“如今,大遼使節就站在那裡!”說著,唐奕一指臺下一搓明顯有異於大宋衣著的人群。
遼使嚇的一哆嗦,心說,你特麼扯我這來幹什麼?這人山人海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我們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