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年景,加上朝廷確實財源緊張,唯文富搭配可堪一用。再加上趙禎刻意為之,隻留一個賈子明在朝堂上當擺設,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無論越禎多麼偏袒觀瀾系的臣子,朝堂法則還是朝堂法則,帝王手段也還是帝王手段,恒古難變。
那什麼是朝堂法則?什麼是帝王手段呢?
無他,唯平衡爾。
獨大就意味著失衡,就意味著一定會出問題。
這些年,大宋朝雖風雨不斷,但政治上還是很溫和的,所以偏一點也沒什麼問題。甚至是看似觀瀾獨大,但趙禎對沖突的處理上卻是很有分寸,甚至是刻意從輕處理。
所以,時至今日,並沒有什麼問題,更沒人來鬧。
但是,改革一但啟動,那就是另一回事瞭,之前那一套卻是再難行得通。
皇帝反倒要給保守派加碼,一來防止革新派失控,二來恰恰可以適當地減少保守派的不滿。
正如慶歷之時一樣,趙禎重用范杜等人的同時,像章得象、夏竦、賈昌朝這樣的堅定反對派,也沒有被徹底冷落。
......
同時讓富弼、宋庠、吳育出知燕雲,也是出於這一層的考慮。
在趙禎原本的計劃中,唐奕出三司使,歐陽修任給事中歸班。這樣一來,雖然走瞭三個觀瀾系的重臣,有唐奕和歐陽永叔補上,仍占瞭三席之中的兩席。
昭文館大學士之職則是讓王圭這個老頑固來接手,這樣的話,守舊之臣多瞭一人,觀瀾系在朝中也是依舊聲高,兩全其美。
......
可是,唐奕拒不受官,一下子就把趙禎的算盤全打亂瞭。
少瞭唐奕,歐陽修這個文壇盟主就顯得太輕瞭。說不好聽點兒,還是那個問題,歐陽修的鬥爭能力太差瞭一點兒,趙禎都怕他再來一篇《朋黨論》把大夥兒坑死。
用他,是因為唐奕太強,找個弱一點兒的來平衡一下。說白瞭,他就是個添頭兒。
現在唐奕不來瞭,那上誰呢?
放眼大宋,真正的觀瀾系臣子還是少瞭一點。名氣倒是不小,可就那麼幾個,剩下的都是剛入官場的新丁,能到底也是因為他,他不頂上來,誰頂上來!?”
於是,文彥博還真就去瞭唐傢小樓。
......
——————
“想都別想!”唐奕一句話就把文扒皮頂瞭回去。
“你還真成扒皮的瞭不成?”
特麼什麼事兒都找我,要是沒我,你們還不開朝瞭是不是?
文彥博太知道他這個小師叔瞭,跟他講理沒用。
“我不管,這次你不頂上,也得頂上!”說著往唐奕的廳裡一坐。“你不答應,老夫還不走瞭呢!”
......
唐奕一陣頭疼,他不怕軟的,不怕硬的,就怕無賴的。
“笨呢!多簡單個事兒,幹嘛非得讓我去朝裡受夾板氣?”
趙禎他不敢說,對文扒皮唐奕可是沒準備留一點兒口德。
“這事兒很難辦嗎?”
文彥博一愣,他有辦法?
“怎麼簡單?”
唐奕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問你,現在有三個坑是吧?”
“對!”
“內相無人選,咱們的人又湊不上兩個對吧?”
“對!”
“那特麼直接給那幫老頑固兩個坑不就得瞭!”
“倆......”
文彥博立時哭笑不得,讓保守派進來一個他都嫌多,還兩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