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折騰

作者:蒼山月 字數:4765

為人之道,處事哲學,有時可以讓人顯得更高級,有時也能作繭自縛,自己把自己推到瞭墻角。

老賈此時,顯然就是後者。

讀書人的涵養,人上人的風度......讓他即使不情願,還是把范仲淹這個宿敵迎進府中,並且奉茶款待。

於禮,無可挑剔。

可是,於情......

這特麼就是智障。

老賈現在後悔瞭。

這是腦袋灌瞭多少水?臨死都不得消停,還得讓范希文在自己面前盡顯勝利者的姿態?

是以范仲淹就評瞭一下茶,說瞭一句恭維的話,賈昌朝那脆弱的自尊就受不住瞭。

“昌朝是輸瞭。”

“可是,范公也沒有贏!!”

可謂是火藥味實足,直奔吵架去瞭。

......

顯然不能忍啊?況且范老爺今天來的目的就是來搓火的。

一邊聽著,一邊搖頭,“不對!”

“你輸瞭沒錯,可是......”

“老夫贏瞭,也沒錯。”

“至少,老夫看到瞭你的結局,你卻看不到老夫的。”

“你!!”

老賈一口氣沒導上來,差點沒背過去。

以前怎麼沒發現,范希文也不是什麼好鳥。小人得意,不外如是!

憤憤道:“算瞭,說什麼都是惘然!”

“昌朝的頹然之態范公已經看到瞭,請回吧!”

“呵呵。”范仲淹幹笑兩聲,隻當沒聽見。

端起茶碗慢悠悠地品瞭品,隨之又嫌棄地搖頭。

“這湯茶終多瞭幾分渾濁之氣,老夫還是喜歡子浩的清茶。”

老賈這個氣啊!

“茶也喝瞭,現在可以走瞭吧?”

“子明輸不起嗎?”

“我有什麼輸不起?”老賈登時就炸瞭。

哪還管什麼風度雅量,指著范仲淹的鼻子就蹦瞭起來。

“你倒是說說,我賈昌朝有什麼輸不起的!?”

“老夫就算輸不起,還死不起嗎!?”

范仲淹聞言依舊不溫不火,斜眼看著賈昌朝。

“子明死的起,卻活不起嗎?”

老賈一愣。

他是多聰明的一個人?感覺范仲淹這話說的不太對路,略一思量立馬就明白瞭。

登時氣勢一緩,搖著頭,發出一聲無奈苦笑。

“拙荊去找過希文?”

他就說嗎,范仲淹是什麼身份,怎麼會幹出這種有辱名聲的行徑?

“不過,范公這激將之法,用的有些拙劣瞭吧?”

“對你那瘋徒弟或許有用,與老夫卻是兒戲瞭。”

范仲淹又抿瞭一口茶湯,“看來,子明還真的就活不起瞭!”

“算是吧......”

既然已經識破瞭范仲淹的伎倆,賈昌朝也隨之平靜下來。

朝范仲淹拱手示意,“范公果然高量,竟應拙荊之請而來。”

“可惜,子明要讓范公失望瞭!”

范仲淹淡然一笑,既不回理,也不接賈昌朝的話頭兒,卻是冷不丁地開口道:“子明與老夫是什麼時候開始勢同水火的?”

賈昌朝略一回想,“就是慶歷年間開始的吧?”

“這樣算起來,時間也不長,隻十幾年爾。”

“是啊!”范仲淹長嘆一氣。“早年間,仲淹外任各州多年,還是子明與陛下舉薦,老夫方得入朝。”

賈昌朝聞言也有追思,“還提那些作甚?早已是前塵舊事瞭。”

范仲淹輕笑:“還是要提一提的,否則子明大概已經忘瞭,你我除瞭是政敵,還曾經是友人。”

“......”

賈昌朝默然無語,心中一陣煩悶。

誰都年輕過;

誰都熱血激昂,交遊天下過;

誰都胸懷傢國,壯志凌雲過......

可惜,在這廟堂之上,人會變,心也會變,理想、信念更是不值一提。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知不覺間,物是人非,留下的不過是幾多無奈與惆悵罷瞭!

“希文可相信,昌朝當年並不想加害於你,隻是......”

“相信!”

范仲淹重重點頭。

“若不相信,老夫現在也不會坐在這裡。”

“你我隻是政見不合,理念相左罷瞭。”

賈昌朝點頭,想起十幾年前的新舊之爭,不由脫口道:“《陳條十事》太過激進,根本行不通!”

“加之陛下心意甚決,若任其發展,必成大禍!”

“昌朝不得不用卑鄙之策行事。”

“確實行不通。”

范仲淹意外的沒有反駁,竟點頭認可。

“十年前老夫就認識到瞭這個錯誤,這才甘心辭官,做一個局外人,看唐奕的路數到底行不行得通。”

“行不通。”賈昌朝一甩手。“你那弟子卻有不世之才,可推舊出新,本就是不可為之難事,誰動都不行!”

“哦?”范仲淹玩味地看著賈昌朝。“子明不是承認已經輸給唐奕瞭嗎?”

“我是輸瞭!”賈昌朝瞪著范仲淹,“可是,昌朝輸的是手段,而非理念。”

“所以我才說‘我輸瞭沒錯,可是范公也沒有贏!’”

“子明就如此肯定?”

“肯定!”賈昌朝篤定點頭。“他就算玩出花來,革政說到底也還是均貧富,抑權貴!”

“可這個朝堂就是權貴說瞭算的朝堂,他怎麼可能成功?”

賈昌朝越說越激動,越說聲調越高。

“就算他有一時成功又能如何?他做的越多,得罪的人就越多,阻力就越大!”

“就算他打掉瞭汝南五府,懲治瞭魏國公,又能怎樣?走瞭汝南王,折瞭魏國公,依舊會有另一個汝南王,另一個魏國公站出來。”

“這是人心,是大勢!聖人之理、天子之威亦不可撼動,何況他一個唐瘋子!?”

范仲淹笑瞭。

“短視!”

“你......”老賈臉色漲的通紅。

“你說誰短視!?”

“我說子明短視。”范仲淹也拔高瞭聲調。“井底之蛙、管中窺豹,不過爾爾!”

“子明什麼都不知道。”

“你不知道老夫的弟子有什麼能耐!”

“你也不知道他要如何解開這個局!”

“你更不知道,你堅信的‘人心’、‘大勢’是何等不堪一擊!”

“我不用知道!”賈昌朝寸步不讓。

“這是人性,誰也左右不瞭!”

“與人性私欲為敵,希文告訴我,他怎麼贏?”

“誰說他要與人性為敵瞭?”范仲淹鄙夷出聲。

“那是老夫犯過的錯誤,我的弟子又怎會重蹈覆轍?”

“什......什麼意思?”賈昌朝被范仲淹這句弄的一愣。

“不與為敵?”

“那他如何革新推政?”

“呵。”范仲淹幹笑一聲。“所以說,子明不知道唐奕的厲害。”

“若想知道他如何革政推新,何不自己親眼去看?”

“......”

繞來繞去,又繞回來瞭。

老賈確實被范仲淹勾起瞭心中的好奇,可是......

緩緩坐瞭回去,老賈疲憊的低著頭,“看......就算瞭吧,老夫累瞭,想歇歇瞭......”

“不過,臨死之前能與范公盡棄前嫌,暢論成敗,也算是告慰平生瞭。”

說到這裡,賈昌朝抬頭看著范仲淹,眼神之中竟現出一絲勝利者的得意。

“昌朝說瞭,激將之策與我無用。”

“這不是激將法。”范仲淹搖著頭。“算是一個邀請吧!”

“邀請?”

“對,邀請子明與我一樣,跳出來,看看結局到底如何?是你贏,還是我贏!?”

“難道趙宋百年之命運,你我一生之信念......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不值得子明放下驕傲與自尊,茍活下來,親眼看上一看嗎?”

“......”

老賈沉默瞭,這個誘惑很大,大到他開始動搖。

他當然想看看最後孰贏孰敗,當然想親眼看著唐奕是怎麼敗給大勢、人心的。

也正因為老賈篤定唐奕會敗,現在才失去瞭看下去的興趣。

可是,若如范仲淹所說......真的有贏面嗎?

老賈開始感興趣瞭。

而同樣如范仲淹所說,一但懷疑的種子種下去,那賈昌朝內心之中的所謂堅持,也就顯得蒼白無力瞭。

因為,這個結局確實值得賈昌朝放下一切,親眼去看上一看。

“范希文!”

字字有聲地念著范仲淹的名字,“你敢保證這個結局值得昌朝去等?”

范仲淹笑瞭,笑的極為誠懇。

“以性命擔保!”

“值得!”

說完這句,范仲淹緩緩支起身子。

“若老夫所料無錯,我那弟子已經拿著子明調任涯州的詔諭,等在府外瞭。”

“子明大可隨他到涯州看看,看看他是怎麼把你眼裡的人心、大勢作古化塵的。”

“涯州?”

賈昌朝略有意外,卻馬上鎮定下來,苦笑搖頭。

“涯州......你們師徒算盤打的端是響亮。”

“一個心死之人也能利用的這般到位!”

“子明還在乎嗎?”范仲淹反問。

“不在乎瞭!”賈昌朝嘆聲起身。

“走吧,昌朝送范公出府。”

......

————————

唐奕眼見賈府中門大開,老師與賈昌朝並肩而出。隻掃瞭一眼老師的臉色就知道,這事兒成瞭。

略有得意地泯然一笑,翻身下馬,迎瞭上去。

可惜,老賈雖然答應瞭范仲淹的茍活之請,卻是還沒做好現在就面對唐子浩的準備。

唐奕隻聽見老賈沒頭沒腦地對老師道:“說來說去,還是激將之法,拙略!”

范師父也不示弱,“但是管用!”

說完,兩位宿敵相視而笑,默契地拱手互禮。

老賈又深深地看瞭一眼行之而來的唐奕,沒等他上前,便轉身回府瞭。

咣當......

府門就這麼關瞭。

唐奕吃味地一撇嘴,“沒禮貌!老子救瞭你的命,‘謝’字都不說一個?”

上前虛扶范師父。

“老師,成否?”

范仲淹瞪瞭唐奕一眼。

“為師出馬,有不成的可能嗎?”

“......”

好吧,那股勁兒又上來瞭。

“不過......”范仲淹話鋒一轉。

“人是可以隨你回涯州瞭,但能不能為你所用,卻是要看你自己的瞭。”

“放心!”唐奕大包大攬。“不把他榨幹,都對不起咱們這以德報怨的肚量。”

“還有。”

范仲淹面容嚴肅,顯然不想與唐奕逗趣。

“你要怎麼把賈子明帶出京,也是個問題。那些要對他不利的人畢竟都在暗處,你也不能全知全覺。”

“這個更簡單瞭。”

唐奕翻著白眼,抬頭四下掃看一圈人潮熙攘的街面兒。

“咳咳。”清瞭清嗓子。

猛的一扯脖子,聲嘶力竭地嚷開瞭:

“從今往後,賈昌朝就是老子的人瞭。”

“誰要動他,就先問問我唐瘋子!”

......

噗通......

噗通......

隔著賈府大門,內外同時傳出兩聲響動。

街面兒上那聲,是范仲淹一腳踹在唐奕屁股上的。

范老爺真是後悔幫他這一鋪,都不夠丟人的。

而門裡面那聲......

則是賈昌朝一個沒站穩,結結實實的栽到瞭地上。

老賈也後悔瞭,老夫要茍活於世看看那結局,這是何其悲壯之舉?

怎麼......

怎麼稀裡糊塗的就成瞭你唐瘋子的人瞭?

......

————————

公主出降,這絕對是個體力活。

禮部報過來的流程唐奕早就看過,心裡也有瞭底,這是個極其麻煩的事情。

可是,按照唐奕的料想,再麻煩也跟他關系不大。畢竟公主不在京中,初六這天也隻是儀仗出降,具體的禮數流程都得等他回到涯州之後再進行。

那還不是他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至於初六這天,需要唐奕來辦的就一件事兒——把公主儀仗接上船就齊活瞭。

可就這麼一件事兒,差點沒把唐奕折騰死。

頭天晚上就開始瞭......

入夜還沒敲更鼓,唐奕就吉服話,隻是微微點頭,朝唐奕擺瞭擺手。

......

唐奕抿著嘴,亦沒有再多說一句。

撥轉馬頭,尋著儀仗之中最大的一頂紅梁鑲金大簷子,並於簷前,領著儀仗大隊,緩緩離去。

(古時小乘叫“轎子”,皇傢大乘為“簷子”)

儀仗至桃園碼頭,唐奕扶著腰下馬,也不等下人招呼,自己先嚷開瞭:

“趕緊的!上船,起駕!”

“那個誰,給本王取點心果子來,可特麼餓死我瞭!”

昨晚上吃的東西,一直折騰到現在,前胸貼後背瞭。

“呃......”

送嫁的一個內庭管事太監聞言,急忙靠瞭上來。

“啟稟殿下,還起不瞭航。”

唐奕眼睛一立,“為什麼?”

太監面色一苦,“儀仗還沒出宮城呢......”

“依制,殿下要等公主儀仗盡數上船方可成行。”

“什麼?”

唐奕下意識目光延伸,往遠處望去。

“多長啊?還沒出宮城?”

......

呵呵,多長?

唐奕以為,除瞭他身後這個紅梁大簷子,還有在他之前開道的士兵、簷子兩側共十二人的儀仗護衛、遮蔽儀仗的紅羅掌扇。就沒瞭?

想多瞭。

其後,還有頭戴珠玉金釵、衣著紅羅銷金長衣的宮嬪馬隊,這是公主的陪嫁。

再往後,還有天武官抬著的儀仗轎隊,轎子裡裝滿瞭公主的嫁妝,以及禦賜傢什器物。

這一隊有多少人呢?

光轎子就五百多個。

唐奕這裡已經到瞭桃園碼頭,那邊兒的轎隊還沒出皇城呢!

最最後,還有皇帝賜予公主府的府衛、掌史等一應文武,大概幾百人。

等這些人慢悠悠的出瞭皇城,再走到桃園碼頭,再上船......

天已經擦黑瞭。

唐奕這算是整整折騰瞭一天一夜!

等到他下令起航的時候,已經是無力吐槽瞭。

咬牙切齒地恨恨抱怨:

“折騰死算瞭,下回說什麼也不娶公主!”

眾人聞言,無不絕倒。

你還想有下回?

......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