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萊帶著大量的照片走瞭,坐飛機走的,依然還是從大梅山調來的那架道格拉斯三型運輸機,為瞭灌滿運輸機的油箱,徐銳把從南苑機場劫回來的、那十四架戰鬥機的油箱全都抽空瞭,又從傅作義那買瞭一點,才終於湊足。m.。
駕駛運輸機的依然還是宋國寧,和飛行連的另外一名飛行員。
宋國寧因為擔心江南動瞭胎氣,所以決定親自駕駛江南她們這些傢屬乘坐的運輸機,以盡可能的讓運輸飛機飛得平穩一些,結果卻陰差陽錯的躲過一劫,跟他一組的另外一名飛行員竟成瞭飛行連僅存的兩人。
此刻,宋國寧兩人又肩負著艱巨的任務,直飛重慶。
目送運輸機巨大的機身消失在夜空之中,王滬生幽幽的問道:“老徐,你這次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從南苑機場搶回來十四架戰鬥機,我知道你是想組建一支空軍,保護包頭免遭鬼子的轟炸,可現在飛機有瞭,飛行員怎麼辦?”
停頓瞭下,王滬生又道:“總不能讓狼牙隊員飛吧?”
“這肯定不行。”徐銳斷然搖頭說道,“術業有專攻,狼牙隊員的使命,是特種作戰,讓他們當飛行員,是大材小用,更何況老兵的狼牙隊員也隻是粗通飛機駕駛,這次運氣好,碰上瞭鬼子的菜鳥飛行員,所以沒出什麼事,下次就未必有這麼好的運氣瞭,萬一要碰上鬼子的老牌飛行員,搞不好就會面臨滅道:“老徐你放心,工地外圍有民兵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巡邏,鬼子要想跑,沒那麼容易。”
兩人說話間,便已經進入到其中一處工地。
王滬生邊走邊介紹:“這是規劃中的發電廠,相比其餘的諸如子彈廠、煉油廠以及鋼鐵廠等工廠,發電廠因為擁有一座高高聳立的煙囪,根本沒辦法偽裝,所以索性建在地表,到時候隻能依靠高射重機槍的火力密度來強化防禦。”
徐銳皺眉道:“這是你想的,還是蘇聯專傢說的?”
“這當然是蘇聯專傢的意見。”王滬生道,“我哪敢做這個決定。”
徐銳便扭頭吩咐地瓜:“地瓜,你去把負責籌建火電廠的蘇聯專傢找來。”
地瓜剛要走,卻讓王滬生給制止瞭,說道:“老徐,都這麼晚瞭,蘇聯專傢沒準已經睡下瞭,再把他叫醒不好吧?”
“沒有什麼好不好的,他們來包頭,不是來度假的,是來幹活的。”徐銳悶哼一聲,又對地瓜道,“還愣著幹什麼?”
地瓜便趕緊的跑去找人瞭。
很快,地瓜便帶著兩個洋人過來瞭,後面還跟著個穿西裝的學生。
早在半個多月前,也就是徐銳他們從庫倫回來之後沒多久,蘇聯政府派的專傢隊伍便經由西北公路到達西安,然後便兵分兩路,一路去瞭延安縣油田,負責延長油田擴產增量,另一路則直接來瞭包頭,幫助建立工業區。
由於機器設備還沒到包頭,所以暫時隻能搞一些基建工作。
協助籌建火電廠的蘇聯專傢是兩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其中一個一臉的兇相,看得出來不是個好相處的,果然,人剛到,便開始嘀嘀咕咕說起來,不過說的是俄語,且語速極快,所以別說王滬生,徐銳也聽不懂。
好在有俄語翻譯,那個學生轉譯道:“達柳米先生說,天色都這麼晚瞭,明天一大早他們還要起來指導工作,所以讓你們有什麼問題抓緊時間問,達柳米先生還說,他們來包頭是協助我們建設工廠的,不是給你們這些領導幹部當顧問的。”
王滬生的眉頭立刻蹙緊瞭,這話說的就有些不太好聽瞭。
徐銳的臉色卻立刻拉下來,冷然道:“他真是這麼說的?”
那個學生被徐銳盯著有些不太自然,慌忙移開視線,說:“他是這麼說的。”
“那你現在就告訴這個達柳米專傢。”徐銳冷然說道,“他已經被解雇瞭,讓他從哪來就滾回哪裡去吧!”
“你說甚?”學生吃緊的看著徐銳,顯然沒想到徐銳竟然會如此的強硬。
這幾天來,蘇聯專傢在工業區的作威作福已經是常態,其中有個蘇聯專傢更是提出瞭極其過分的要求,要求王滬生給他找女伴,王滬生當然是義正詞嚴的給拒絕瞭,為此那蘇聯專傢還大發脾氣,把派給他的翻譯都打瞭。
為瞭工作,王滬生最後選擇瞭隱忍。
王滬生的隱忍,是這個時代的悲哀,因為這個時代的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落後就要挨打,落後就沒有尊嚴,就隻能隱忍!這是人類社會的叢林法則,從來就是這樣,這沒有什麼好多說的,韜光養晦,說的就是這!
但是徐銳,生活的卻是另一個時代,一個中國已經崛起的時代。
徐銳身上,或者說徐銳這代人身上,可沒有祖輩的隱忍這一說。
所以,之前徐銳不知道這事就算瞭,現在知道瞭卻立刻發飆瞭。
不顧王滬生的勸阻,徐銳冷冷的對學生翻譯說道:“你把我剛才說的話,一字不差的翻譯給他聽,現在就翻譯!”
學生翻譯不敢不聽,吞吞吐吐的轉譯過去。
那個蘇聯專傢聽瞭,頓時便氣得暴跳如雷,生氣也就罷瞭,居然還敢打人,揮手就是一巴掌照著學生臉上扇去。
但是徐銳就在旁邊,又豈能蘇聯專傢如願?
略一伸手,徐銳就攥住瞭蘇聯專傢的手掌,再輕輕一發力,蘇聯專傢便立刻殺豬般慘叫起來,臉色也頃刻之間變得煞白,額角更是沁出瞭豆大的冷汗。
徐銳又對學生說道:“你再告訴他,我們中國人以前不受人欺負,現在不受人欺負,將來更不會受人欺負,日本人不行,美國人不行,你們蘇聯人同樣不行!誰要是敢騎到我們中國人頭上拉屎撒尿,那是自己找不痛快!”
那個學生翻譯這次硬氣多瞭,當下便嘰哩咕嚕的翻譯過去。
被制的蘇聯專傢已經痛得說不出話,另外一個看上去和善一些的蘇聯專傢趕緊上前,語氣誠懇的跟徐銳說瞭一大通的話,這時,既便是對俄語完全一竅不通的王滬生,也能夠聽得出來,蘇聯專傢態度已經軟化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