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文定之日

作者:月關 字數:3556

錦衣衛對何天陽一行人的監視,很快就有人匯報給瞭夏潯。鑒於夏潯的情報總部實際上就設在鴻臚寺,容不得半點閃失,所以夏潯安排瞭最精銳的人員,佈署在鴻臚寺左右,利用各種身份和職業為掩護,他們唯一的使命,就是註意自己周圍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

他們的唯一使命就是盯著自己的頭領,沒有其它任何舉動,看來自然與普通百姓無異,毫無可疑,因此也就很難引起錦衣衛密探的註意。結果這些扮成商販、夥計、吹糖人兒的,乃至街頭擺碗乞討的叫花子的潛龍秘諜們,突然發現他們多瞭幾個夥伴,同他們一樣認真地監視著鴻臚寺儀賓館。

秘探們不知道這是大人另外安排的一路人馬還是朝廷一方的人員,立即把這些怪異現象稟報瞭他們的上司,再由他們的上司轉達到夏潯那裡,夏潯一聽就察覺有些不妙。

他以外國使節的身份到京,主要是為瞭開展局面方便,可以公開與勛貴公卿們來往而不引人註目,現在這個目的已基本達到,他已經打開瞭局面,在敵人的心臟位置安插瞭釘子,這個時候情報網的安全和維護現有成績顯然比繼續冒險更加重要,所以夏潯馬上決定啟動撤退預案,把他的指揮機構化明為暗。

何天陽對夏潯的決定當然不會反對,也無權反對,何況有機會離開,他也非常樂意,再過兩個月萍女就要生產瞭,他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出世時能夠守在娘倆兒身邊,所以立即按照夏潯的安排準備起來。

在錦衣衛對儀賓館部署監視的第三天早上,山後國承直郎尋大胡子就出瞭鴻臚寺,騎著一匹馬揚長而去。平素隻有王子出城遊玩或去別人府上赴宴時他們才乘車馬,其他時間隨從們自去城中遊逛都是步行的,所以對夏潯的這番舉動,錦衣衛準備不夠充分,一時有些手忙腳亂。

一時找不到馬,隻得派瞭兩個人憑腳力追上去,卻見這個大胡子出瞭城,夏潯出瞭南城,打馬揚鞭飛馳而去。錦衣秘探們監控的主要對象是山後國那位王子,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因為事涉外交,對這位王子及其仆從可是一個也不敢動的,眼見這種場面,那跟蹤的錦衣衛莫名其妙,也不敢追上去阻攔。

好在跑得瞭和尚跑不瞭廟,他們的廟還在儀賓館,那座廟裡的大方丈賀天羊王子還在,跑個小沙彌也不算甚麼,他們便回去稟報陳東。陳東聽瞭消息也有些奇怪,他考慮瞭一下,便去瞭趟五城兵馬司,找瞭個理由,請人出面去儀賓館打聽。

得到的消息說,山後國王世子妃快要生產瞭,王子思念妻子和即將出世的兒子,決定近日返回山後國。王子赴大明朝覲時的兩艘大船已經護送王妃返航瞭,所以要派人先去福州,搭海船出海,至彼國調船和護衛到福州港迎候王子。

山後國王子已然要走瞭?

聽到這樁大事陳東不敢怠慢,立即回去稟報羅克敵,至於走掉的那個小蝦米,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如果賀天羊這班人真的可疑,最可疑的也隻能是賀天羊本人,王子是個無關輕重的人,倒是一個仆從才是首腦?這種事兒的確是不易想像的。尤其是夏潯煞有介事地往福州方向走,又要安排海船什麼的,佈置得挺像那麼一回事兒,陳東對他們的警惕進一步減弱瞭。

他始終認為,在羅大人列出的這些嫌疑人中,最不可能的就是這些番邦使者。

羅克敵對所謂的山後國使節也僅僅是產生瞭懷疑,聽瞭回報又能采取什麼有力措施?他現在做事最大的困難不是來自敵人,而是來自朝廷內部的鉗制,他是在各方勢力的壓制和戒備下做事的,哪能使得出當初錦衣衛緹騎四出的威風,也隻能讓陳東打起十二分精神,盯住這個賀天羊瞭事。

第二天,何天陽請孟侍郎再向天子請辭,因為老婆要生孩子瞭,雖然還有兩個多月呢,可是路途遙遠,他這就得準備回國瞭。孟侍郎代他把意思呈報瞭天子,朱允炆正忙得焦頭爛額,也無心再挽留這位在大明白吃白喝瞭快一年的山後國王子,隻吩咐孟浮生擬定歸期、安排行程,把這個山後國王子風風光光送走便是。

孟浮生領瞭聖旨,便回去準備起來。

※※※※※※※※※※※※※※※※※※※※※※※

方孝孺和中山王府聯姻的文定之期到瞭。

所謂文定,也就是六禮之中的納征,不過現在這時節,已經很少有人嚴格按照古禮來操辦瞭,什麼大雁白鵝的,大戶人傢,總不成真的抱著這麼個東西上門去求親吧。

方孝孺雖然執著於上古禮制,在這一點上也不能不屈從於現在的風俗,畢竟是辦喜事,總得依著現在的習俗,讓賓主盡歡才成,如果一味可著自己的性子來,那就要鬧得大傢不愉快瞭。

文定是男方納禮,雙方正式定親。這個大日子,要有女方來操辦,男方登門送聘禮訂婚書。女方會在這一天廣邀親朋友賓客,因為成親的時候是在男方傢裡操辦,女方的親朋好友都是無緣參加的,正好趁這個機會大大操辦一番。

當然,這一天男方來的也不會隻有主人翁一人,他同樣要廣邀親朋友,一同上門,一來是示之隆重,二來也有證明門當戶對的意思,反正以中山王府的財勢,也不差再多擺幾十桌酒席。

文定的地址設在莫愁糊畔勝棋樓,這是徐傢的產業。

一大早兒,中山王府的人就開始張羅起來,其實大部分準備工作頭一天就佈置完成瞭。到瞭巳時,徐傢的主人們就到瞭,徐輝祖、徐增壽,甚至連本來在外地做官的老二徐膺緒都趕瞭回來,個個新衣新帽,喜氣洋洋。

徐增壽私下裡曾經問過小妹子,徐茗兒吱吱唔唔,並不見原來的決絕態度,徐增壽隻道妹子對方傢還算滿意,女孩兒傢傢的臉皮子嫩,不好意思說出來,既然妹子自己個兒樂意,他也懶得做個惡人,所以今日操辦喜事,他也是由衷地歡喜。

又過片刻,徐傢的親朋好友便陸續到瞭,這個時候便看出徐傢的潛勢力究竟有多大瞭。徐傢的支房旁脈,不管是在鳳陽的、開封的,還是其他甚麼地方的,都派人帶瞭厚禮回來,各地也有許多與徐傢有關系的武將文官派人攜重禮來道賀,在京的文武官員來參加文定之禮的更是不計其數。

除瞭這些人,皇親國戚、勛臣公卿世傢來的人更多,放眼望去,不是王爺就是公爺、不是駙馬就是侯爺,京裡有字號的世傢,不管和徐傢走得遠近,這種日子都得給面子,一時間竟來瞭大半個朝廷。

又過瞭一陣兒,方孝孺一方也帶著大隊人馬來瞭,方孝孺邀請的大多是禦使臺、國子監的官員、教授,又有許多他的門生以及攀附在他左右的官員主動趕來道賀,雖然遠不及中山王府來賀的親朋好友眾多,也不及他們有份量,但是清一色的文臣儒士,風景倒也別致。

方孝孺坐在車上,怡然自得。

要結盟,當然不必非得結親,可是還有比結親更具象征意義的結盟嗎?

這婚事一定,就是讓普天下都知道,他方孝孺已經和中山王府成瞭牢不可破的同盟。當初黃子澄力薦李景隆為討逆大將軍,對黃子澄心中打算的小九九,方孝孺未必一點不知,想不到黃子澄沒有成功,自己卻成功瞭,有瞭皇上的寵信,再有中山王府的全力支持,朝野間還有誰能與他抗衡?

假以時日,燕藩被鏟除,諸王被消滅,到那時候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推行井田之制,復上古制度,想必也沒有人敢在他耳邊聒噪,阻礙他天下大治的宏偉理想瞭吧?

想到這裡,方孝孺不禁微笑起來。

車駕到瞭,已然聞訊的徐輝祖三兄弟領著一大幫子公侯爵爺、高官貴胄迎瞭出來。方孝孺連忙下車,彼此寒喧相見。對於徐傢的莫大聲勢,方孝孺心中早已有所準備,可是乍一見到這麼多平時大朝會都未必湊得如此齊全的王公大臣,還是把他嚇瞭一跳。

不過方孝孺倒也沒有過於忐忑,論實力、論根基人脈,他遠不及中山王府,可若論帝寵,還有人能超過他嗎?徐傢道賀的人再多,官兒再大,難道比得上皇帝一位使節道賀帶來的尊榮?

皇上已經知道他要與徐傢結親瞭,對那個曾在禦前頂撞自己的小丫頭,朱允炆還頗有印象,聽說她馬上就要做瞭方傢的兒媳,朱允炆也很高興,他當然知道希直先生如果有瞭徐傢之助,對自己將有多麼大的幫助。戰局到瞭這一步,哪怕他是天子,也不得不放***段,拉攏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瞭。

所以,他也準備瞭一份禮物,隻等雙方文定之時,派使節來當眾賞賜,給希直先生壯壯行色。

遠遠的,一輛馬車停在那兒,簾籠稍稍挑起一道縫兒,可以窺見勝棋樓前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小郡主緊張得臉兒有些發白,窺探著樓前動靜。

她是中山王府小郡主,幾個哥哥都不在傢,她想離開,又有哪個敢攔她?

看瞭半晌,小郡主扭過頭,緊張地問夏潯:“咱們……就這麼走瞭不成嗎?非得去當眾拒絕他嗎?”

夏潯道:“不這樣不成啊,你不當眾拒絕,給他一個大大的沒臉,他還得死皮賴臉非要拉你去當他方傢的兒媳,到時候你大哥對外佯稱你生病需要靜養,再暗中派人到處抓你怎麼辦?為免後患,就得一步到位,叫他又羞又憤,再也沒臉再提親事,小郡主就算不小心被抓回去,這親也結不成,那才能一勞永逸呀。”

小茗兒被魔鬼的甜言蜜語感動瞭:“你真好,還是你想的周全!可我去瞭,萬一……”

“你放心,如果出瞭什麼差遲,我馬上搶你出來!”

夏潯把胸脯拍得咚咚直響:“知道那兒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嗎?我早就安排瞭百十條壯漢在裡邊,一旦有事,馬上搶親!”

“嗯!”

徐茗兒重重一點頭,掀開簾兒跳下車,長吸一口氣,挺起酥胸,便雄糾糾氣昂昂地朝前走去……

p:搶親啦,搶親啦,求***、推薦票,茗郡主大喜,送個紅包吧!^_^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