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喜築愛巢

作者:月關 字數:3275

第548章喜築愛巢(1號)

迎娶正室夫人,對普通人傢也是一樁大事,她是一個傢庭的內主,既要相夫教子,又要奉養老人,終日與娣姒妯娌相處,還有絲麻佈帛之事,是否具備‘婦順‘的德行,和順上下,關系到傢庭的穩定和興盛。所以《昏義》上說:“是故婦順備,而後內和理,而後傢可長久也。”

而對王侯公卿們來說,正室夫人則有著更多的職能和作用,不可不慎。

楊旭這邊緊急籌備當中,定國公府作為茗兒的娘傢,也在做著種種準備。而茗兒郡主也須每日進宮,由宮中女官進行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方面的最後培訓。

當然,還有侍奉夫君的義務,有關床第之間的事情,本來一般是由母親傳授的,茗兒如今卻隻有長姐。這位姐姐又是當今皇後,大明國母,總不好拿幾張春宮畫兒,跟妹子指指點點的教她這些東西,也隻好一並發付嫁過人的女官來傳授。所以小茗兒最近春宮畫實在沒少看,也不知道晚上做過春夢沒有。

終於,大婚的日子到瞭。

九月初三,宜祭祀、齋醮、裁衣、合帳、訂盟、嫁娶、入宅、會親友、祈福、求嗣、上梁

尾星造作主天恩,富貴榮華福祿增,招財進寶興傢宅,和合婚姻貴子孫,男清女正子孫興,代代公侯遠播名。

一大早兒,輔國公府上上下下就開始忙碌起來。禮部一大半主管禮儀的官員都趕來幫忙瞭,方方面面,把個夏潯忙得昏頭轉向。這一天,說是新郎和新娘是主角,可這兩個主角卻隻能任人擺佈,哪怕夏潯位高權重,茗兒身份尊榮,現如今一個區區從九品的小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媽子說句什麼,也能指揮得兩人團團轉。

日上三竿,夏潯的迎親隊伍等到吉時,終於出門瞭。

本來,張熙童大人是打算按照古禮來舉行婚禮的。婚禮,昏禮,是要黃昏時候才迎娶的,君不見《聊齋志異》裡邊也常有描寫公侯世傢迎親,從役仆人在新郎倌的馬前持燭炬開道照明的描寫麼?不過嚴格遵循古禮麻煩太多,尤其是像夏潯這樣的身世地位,賀客如雲,還有許多從外地趕來的賀客,這婚禮要是等到晚上才舉辦,無論賓主都能堪其擾。

這個時代已經有許多人傢改在白天舉行婚禮瞭,嚴格遵循古禮晚上迎親的並不多,所以對妹子婚禮甚為重視的皇後娘娘也沒有反對。

徐傢禰廟,設著供奉先父徐達神靈的席,右面放著供神靈憑依的幾。茗兒一身大紅嫁衣,鳳冠霞帔,頭頂四角綴著明珠壓風的紅蓋頭,靜靜地站著,人一動不動,可是那顆心已經擂成瞭一面小鼓。

喜娘站在茗兒右邊,輕輕扶著她的手,平時侍候茗兒起居的丫頭侍女們都是陪嫁,都穿著新衣裳,整整齊齊地站在茗兒身後,過門之後,還是這套原班人馬侍候自傢小姐,這也算是茗兒執掌楊傢的心腹班底吧。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瞭起來,茗兒的蓋頭微微動瞭一下,一雙柔荑在袖底攥成瞭一團,茗兒緊張地想:“他來瞭!”

禮樂鳴響,歡快無比,徐府今天也是披紅掛彩,無比喜慶。茗兒又在禰廟裡也不知站瞭多久,才聽到聲音漸漸傳到門口,她蓋著蓋頭也看不到人,隻聽聲息,知道是二哥引瞭楊旭進來,先拜過瞭徐大將軍,又向徐傢的長輩行禮,又是忙活瞭半天,喜娘輕輕一推茗兒的右臂,茗兒知道這是該出去瞭,便由那喜娘扶著,小步向前走去。

過門檻,二哥致喜辭,邁臺階,由趕回京來參加小妹喜事的二姐代王妃為她系小帶、結佩巾,出院門兒,由三姐安王妃給她掛絲囊,披罩衫……

紅氈鋪地,鮮花飛舞,夏潯引著自己的新娘子,是走三步停一停,足足大半個時辰,才把自己的小媳婦兒送上婚車,自己坐到馬夫的位置上,也不揚鞭,隻把韁繩一抖,四匹太平馬緩緩邁步,車輪隻轉瞭三圈,夏潯便勒韁、下馬,把韁繩交給真正的馬夫,自己跨上披紅的駿馬,飛騎返回傢門,在傢門口迎候新娘,送親隊伍吹吹打打地上路瞭。

輔國公府賀客雲集,毫不客氣地說,就算永樂皇帝開大朝會,人都沒有這麼齊。

婚事是皇上賜的,皇上就是理所當然的主婚人,滿朝文武,不管哪個派系的,就算是不給楊旭這個面子,也不能不給皇帝這個面子,所以滿朝文武都來瞭,下瞭早朝,直接就一股腦兒奔瞭楊傢。除瞭滿朝文武,平時不需要上朝見駕的勛戚公卿,同樣一個不拉的到瞭楊傢。

齊王、周王自己離不開封國,也都派瞭王子趕來祝賀,寧王的兒子還小,便派瞭王府大管事,攜賀禮前來。幾位皇子應該算是娘傢人,可是另一方面他們與夏潯又算君與臣的關系,所以也一個不拉,都來瞭。成國公朱能也是一樣,既是女方媒人,又是朝中同僚,所以也趕來恭賀。

每個人送的禮都很重,送禮送得最重的是曹國公李景隆。李景隆依著夏潯的囑咐,再度挑起立儲的話題,而且勒緊餓癟瞭的褲腰帶,勇不可當地沖在最前線,果然化險為夷,平安度過險關,而且在朝堂中的影響,似乎較以前更大瞭一些。

眼下,皇帝還未就立儲一事做最終決定,不過皇帝已經開始給大皇子朱高煦安排瞭一些具體的事務做,這就是一個明確的訊號,如果沒有別的什麼意外,很快立儲一事就要水落石出,到那時候,他就成瞭擁立儲立的頭號大功臣,這份恩情,當然要算在夏潯的頭上。

所以,李景隆不光金珠玉寶送瞭無數,還把自己在棲霞山的一幢精舍,以及山下近千畝的上等水田,都一並送作瞭賀禮。

至於解縉、楊榮、鄭賜等一班大學士和尚書大人,送的東西就要雅得多瞭,多是詩詞歌賦,這些東西現在看好象不值多少錢,可要放上幾百年……,夏潯對這些極具保值和升值潛力的收藏品是很在意的。

紅牽紅鸞帶,飄蓋美嬌娘。

拜堂成親的***儀式無需贅敘,茗兒姑娘拜堂之後送入洞房,接下來就是楊旭設宴款待各方來賀之賓瞭,虧得他把結婚的時辰定在瞭白天,這場婚禮一直持續到月掛高空,輔國公府彩燈高掛,照得一片通明,負責替夏潯代酒的陳暄、赤忠、李逸風、許滸、紀綱等一共八個大漢喝得酩酊大醉,這場婚宴才算瞭瞭。

夏潯雖未喝醉,卻得裝著醉瞭,被人扶回後宅,也有那親近的同僚想要追上去鬧鬧洞房,早受夏潯囑咐的劉玉玨立即領著一群扮作傢丁的錦衣衛大漢出現瞭,把個後院入口堵得嚴嚴實實,笑嘻嘻地擋著他們,說道:“**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各位大人,酒興到瞭就好,要是再想鬧洞房,小心明兒輔國公不肯相饒啊,啊哈哈,留步,留步,還請回前庭,再多喝幾杯,今兒晚上曹國公李大人和忠誠伯茹大人代表輔國公款待諸位老爺,不醉無歸啊哈哈……”

舉步邁進瞭洞房,似乎前庭的喧囂也一下子被隔絕在外瞭,看到婚床前靜靜而坐,一身紅衣的人兒,雖然除瞭那雙靜靜擱在膝上,戴著翠玉鐲子的纖柔玉手,渾身上下再看不到一寸肌膚,夏潯的心還是一下子踏實下來。說安靜,其實並不安靜,跳得很快,但是又說不出的充實。

“新郎倌兒來瞭,快著快著,快跟新娘子一塊兒坐下。”

慈眉善目的喜娘迎瞭上來,這是特意找來的一個兒女齊全,而且多子多孫的老婦人,她笑盈盈地迎上來,不由分說拖瞭夏潯去與茗兒並肩坐瞭,夏潯感覺到茗兒的嬌軀似乎一縮,有些緊張,兩隻柔荑也絞緊瞭。

老婦人則返身從桌上捧過一個托盤,裡邊盛著棗、栗子、桂圓等諧音吉利的果實,一邊撒向寢帳和他們兩個身上,一邊笑吟吟地念叼著:“撒個棗、領個小兒,撒個栗、領個妮兒,一把栗子,一把棗,小的跟著大的跑。”

夏潯茫然坐瞭片刻,才省起事先得過囑咐,應該兜起衣襟去接,接的越多,表示將來生得兒女越多。他剛要伸手,忽地發現蒙著蓋頭坐在那兒的茗兒,身子雖然未動,兩隻小手卻早悄悄地牽起瞭衣角兒,或許是害羞,生怕夏潯看見,動作不太明顯,隻把兩隻修長的手指挑起瞭衣襟,將那灑來的栗子大棗兒都接住瞭,不禁會心地一笑。

“新郎倌兒請‘脫纓’”

一桿秤遞過來,輕輕挑起瞭紅蓋頭,露出一張令人驚艷的面孔,肌膚潤玉,嫩臉新眉。心形的發鏈自髻旁垂至額頭,懸著一粒翠瑩瑩的水滴狀的寶石,一雙秋水明眸含羞帶怯地向他盈盈一瞟,清而秀,魅且麗,佳色世上稀。

未容他多看,喜娘又道:“新郎新娘,請‘合髻’”。

一口剪刀遞到夏潯的手上,“嚓”地一剪,一綹頭發,緊接著茗兒接過,又是一綹秀發飄落手中,喜娘笑盈盈地接過兩縷秀發,合結在一起,放進瞭茗兒腰間的絲囊,向兩人祝福道:“祝願新人長相廝守,百年好合,白頭偕老,多子多孫。老身告退瞭,請新人歇息!”

喜娘邁著輕快的步伐退瞭出去,房門一關,新房裡,便隻剩下夏潯和茗兒兩個人瞭……

***1號第2更,求1張保底******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