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蒙靈察面無表情地翻開清冊,一條一條仔仔細細地核查,一旁程千裡的笑容依舊,仿佛他早就知道李慶安已做好瞭充分準備。
啪夫蒙靈察合上瞭清冊,交給旁邊的判官王滔道:“去查查清楚,每一條都要核對。”
“是屬下這就去。”王滔接過清冊便匆匆走瞭,夫蒙靈察臉色稍緩,便對李慶安道:“李校尉,我們安西軍以軍功起傢,要的是賞罰分明,高帥把土地交給你分賞,是他對你的充分信任,可是你若做出有辱軍規之事,那就別怪我從重處罰瞭。”
“屬下願憑大帥處置”
夫蒙靈察點點頭,“好我會以公來斷,沒事,我還你清白,若有事,我就殺你祭旗。”
他又瞥瞭高仙芝一眼,又道:“高帥,這件事事關我安西軍軍規,交給我全權處置,你可願意”
高仙芝連忙躬身施禮道:“這是大帥之權,大帥可依軍法處置。”
夫蒙靈察目光一轉,他忽然發現程千裡給自己施瞭一個眼色,便對高仙芝道:“這件事要查清也非一兩天能辦到,你先回去吧有結果我再請高帥來商議,李校尉,你也下去,等候處理消息。”
高仙芝和李慶安雙雙告辭而去瞭,夫蒙靈察這才對程千裡道:“程都護,我看你的情報不符啊這個李慶安沒有你說的貪贓枉法之事。”
程千裡連忙躬身道:“大帥,其實李慶安隻是一個小人物,而且軍功都是他一人所記,有問題也會被他說得沒問題,他不足慮,屬下擔心的是高副帥,他的所作所為才是我安西的大患。”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對付高仙芝才是程千裡的真正目的,李慶安不過是他在盛宴前擺出的一道小菜而已,是用來試探夫蒙靈察對高仙芝的態度,現在他清楚瞭,夫蒙靈察對高仙芝深為忌諱,一個小小的校尉夫蒙靈察都不肯放過,那高仙芝的大事他更不會輕易饒恕瞭。
“大帥,有一件大事我要向你稟報。”
夫蒙靈察疑惑地看瞭他一眼道:“什麼大事,你說”
程千裡壓低聲音在夫蒙靈察耳邊道:“我有個親戚是兵部郎中,昨天我接到他的一封信,他說高仙芝在去年下半年便連著兩次上書給朝廷,要求發動小勃律戰爭,這件事,大帥沒有聽說吧”
“什麼”夫蒙靈察驚訝萬分,“你此話可當真”
“屬下以人頭擔保,絕沒有半句虛言。”
夫蒙靈察頓時勃然大怒,他重重一拍桌子罵道:“高麗奴膽敢背我私自上書”
“是呀他翅膀硬瞭,想取大帥而代之。”
“哼我倒要看看,他的翅膀究竟有多硬”夫蒙靈察臃腫的眼中閃過瞭一道凌烈的殺機。
從節度使府中出來,李慶安並沒有急著回軍營,而是隨高仙芝回到瞭府中,一進房門,李慶安便道:“高帥,我上次請大帥送給右相的豹皮,大帥是否已送走”
“我早派人送走瞭。”高仙芝遲疑瞭一下,便問道:“怎麼,你發現什麼瞭嗎”
李慶安苦笑一聲道:“難道高帥沒看出來嗎程千裡並不是要對付我,而是要對付高帥啊”
“這我知道,他找你的麻煩,就是不給我面子,是要用你來警示我。”
高仙芝有些不在意地道,他見李慶安依然搖頭,不由一愣道:“難道我說得不對嗎”
李慶安嘆瞭口氣道:“是我小看瞭程千裡,以為他做事不智,先透露瞭消息,實際上他根本就不打算對付我,他知道這件事抓不到我把柄,隻不過用來拋磚引玉,試探夫蒙靈察對高帥的態度,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一定另有殺手鐧。”
“殺手鐧那會是什麼”高仙芝疑惑地問道。
“我懷疑高帥私自上書朝廷對小勃律用兵一事,已經被他知道瞭。”
高仙芝沉默瞭,這件事他知道會有後患,卻沒想到來得這麼快,良久,他嘆息一聲,對李慶安道:“這件事我心裡有數瞭,你退下吧”
李慶安還想說什麼,可他見高仙芝已經無心再聽,隻得搖搖頭,退瞭下去,李慶安一走,高仙芝的眼中立刻閃過一絲焦慮,已經快半年瞭,朝廷那邊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還有自己送給李相國的禮物,不知送到沒有。
大明宮東上閣門,幾名重臣步履匆匆,沿著長長的走廊向紫宸殿走去,走在最前面的便是大唐右相國李林甫,李林甫約六十餘歲,從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罷相後,他便開始掌握大唐的相權,至今已近十年,李林甫身材高胖,雙眼細長,一隻碩大的鼻子占據瞭近一半的臉龐,臉上從來都掛著招牌似的笑容。
權力是一劑甜美的毒藥,使品味到它滋味的人欲罷不能,李林甫掌相權已經十年瞭,他不但沒有厭倦,反而比任何時候都更喜歡這種美味如龍肝鳳髓般的權力,權力從來不可與人分享,十年來,他一次一次幹掉瞭政敵,張九齡、牛仙客、李適之、韋堅,小心地揣摩著大唐天子李隆基微妙心態,使他的相位穩如磐石。
比如今天,皇上突然要在紫宸殿召見相國議政,對別人來說這是突然,但對李林甫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前幾天,他得到瞭高仙芝加急送來的一張黑豹皮,黑豹皮雖然罕見,但李林甫卻體會到瞭高仙芝願意投靠自己的信號,他是安西大都護,可實際上他並不是很關心安西的事務,一方面固然是太遙遠,而另一方面皇上已經安排監軍前往,他也就不好多問什麼瞭,高仙芝的投靠之意他想觀望一下再說,
不過這件事卻從另一方面提醒瞭李林甫,朝廷上下沒有一人瞭解安西,如果連自己也不瞭解,一旦皇上問起來,那他這個安西大都護豈不是有點失職,無論如何,他是有權插手安西的事務。
半年前,高仙芝的兩份奏折先後進京,要求發動小勃律戰役,拔掉吐蕃在吐火羅的據點,這件事皇上考慮瞭整整半年,可就在昨天晚上,安西監軍邊令誠的一封密信到來,皇上便臨時召開瞭這次會議,李林甫立刻就猜到瞭,不用說,一定是皇上下定決心瞭。
。
這幾章是低潮,是為第一卷的到來而作的鋪墊,望大傢不吝支持,投票給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