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婆水之謎

作者:高月 字數:2570

李慶安命賀嚴明統領一百人鎮守迦藍城,他率其餘四百人走護密道繼續向東進軍,十天後,高仙芝的大軍也抵達瞭迦藍城。

迦藍城的王宮裡,高仙芝在地圖前考慮著他下一步的部署,從赤佛堂路他可以直搗小勃律,但這條路路途遙遠且艱難,他一萬軍隊的後勤無法解決。

更重要是連雲堡那邊還有近一萬吐蕃軍,如果他們殺回小勃律,和小勃律的吐蕃軍南北夾擊,那唐軍危矣而且不拿下連雲堡,奪取小勃律也毫無意義,更重要是拿下連雲堡,特勒滿川北谷的一萬吐蕃就無從支援,他們也會撤回吐蕃,一箭三雕啊

想到這,高仙芝用炭筆在連雲堡上重重打瞭一個叉,還是按原計劃行動,兵分三路進軍連雲堡,一路由疏勒守捉使賀崇玼統三千騎兵沿特勒滿川的北岸率三千騎兵進軍連雲堡,割斷連雲堡和特勒滿川吐蕃軍的聯系,一路由撥換守捉使賈崇瓘統領,自赤佛堂路南下,堵截可能從連雲堡南撤的吐蕃軍,而他高仙芝走中路,離開特勒滿川谷地走護密道進軍連雲堡。

次曰,三軍分道,浩浩蕩蕩向連雲堡殺去。

李慶安晝伏夜行,又走瞭近二十天,這天半夜,他們終於來到瞭婆勒川,距連雲堡還有五十裡,婆勒川是烏滸河上遊的兩條支流之一,一條是播密川,一條就是婆勒川,連雲堡就緊靠婆勒川的中段。

行軍到這裡,李慶安的任務也就完成瞭,他將等待高仙芝主力到來,為瞭不被吐蕃軍的探子發現,唐軍找到瞭一座巨大的山洞隱藏起來。

士兵們已經疲憊不堪,終於可以好好休息瞭,每個人躺下來很快便進入瞭夢鄉,山洞裡靜悄悄的,士兵們睡得香甜,鼾聲此起彼伏。

李慶安躺在一塊凹陷的巖石上,身下和士兵一樣,也墊著一塊軍毯,他卻難以入眠,月亮升起來瞭,銀白色的清輝從洞口射入,灑在他的臉上,一年多瞭,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他就會想起他的前生,對前生的記憶也很蒼白,高強度的軍事訓練,給瞭他一副強健的體魄,剩下的就是在一塊射箭場上,年復一年,曰復一曰的射箭,他甚至連隻手機都沒有,隻有在比賽時才會進入繁榮的大都市,盡管如此,他還是無比懷念從前的生活。

李慶安嘆瞭口氣,他輕輕撫o著臉上長長的傷疤,傷疤已經成瞭他永久的標志,他似乎想起什麼,從口袋裡摸出瞭一塊小銅鏡,這是高霧那天晚上扔給他的東西,他原以為那個潑辣的小娘會送給他刀箭之類,沒想到卻是一塊銅鏡。

想著霧娘古怪的心意,李慶安不由泛起一陣溫馨,他就著月光用銅鏡看瞭看自己的臉,傷痕愈合得很好,幾乎看不出來,大部分被頭發遮住瞭,隻在額頭上拉出短短一條,直至眉梢,但這道傷疤並沒有給他帶來猙獰之感,反而給他增添一絲男人的冷硬之氣。

“將軍”洞口傳來崗哨低低的呼喊聲。

“什麼事”李慶安站起身向洞口走去。

“好像河水有變化瞭。”

李慶安一愣,連忙跟隨哨兵向河邊走去。

婆勒川在這一帶變得寬闊起來,河寬三十丈,水深流激,而且可渡河處極為狹窄,僅兩裡寬,其餘地段,河水都是緊靠著峭壁流淌。

如果是李慶安的數百斥候軍渡河,當然不成問題,可高仙芝的一萬多主力渡河,就不是那麼容易瞭,關鍵是容易被對岸的吐蕃探子發現,使吐蕃軍及時趕來攔截。

李慶安來到河邊,隻見河水水位突然大大降低瞭,他們走入河中測瞭測水位,深不到三尺,幾乎騎馬就可以渡過婆勒川,而原來至少水深兩丈。

“這是怎麼回事”

正困惑時,上遊忽然傳來瞭轟隆隆的水聲,隻見一道白線如萬馬奔騰而來。

“漲水瞭,快跑”

李慶安和幾個哨兵拼命向岸邊奔跑,剛剛爬上岸,大水便呼嘯而過,水位頓時恢復瞭原樣。

李慶安一屁股坐在地上罵道:“他奶奶的,趕得老子屁滾尿流。”

“將軍,一炷香”一名哨兵氣喘籲籲道:“水位降低隻有一炷香時間,很奇怪,不知什麼原因。”

李慶安也疑惑不解,真的很奇怪瞭,這條河居然還有定時的水位變化。

他沉吟瞭一下便道:“我們再觀察幾天,還有這個機密絕不能向其他士兵泄露,你們若敢泄露,我殺瞭你們。”

幾個哨兵連忙應道:“將軍放心,我們絕不敢泄露。”

李慶安一連觀察瞭五天,發現果然是天天如此,河水在四更時就會突然降低,僅僅隻維持一炷香時間,非常短暫。

三天後,七月初八,高仙芝的主力抵達瞭李慶安他們的宿營之處,由於有李慶安的前路探查,他們行軍非常順利,準時抵達瞭連雲堡附近,

高仙芝主力有八千人,監軍邊令誠也隨主力而來,主力除瞭五千唐軍外,還有三千識匿國和護密國的聯軍,不過經過近兩個月的跋涉,邊令誠也不堪勞累和高原反應,病倒瞭。

唐軍主力既到,山洞便成瞭臨時指揮所,山洞裡點瞭一盞油燈,燈芯突突抖動,昏黃的燈光時明時暗,高仙芝正在一塊平坦的大石上審視地圖,他身後站著十幾名安西軍校尉軍官。

良久,高仙芝嘆瞭口氣,對陌刀校尉李嗣業道:“遠征小勃律之難,難在險山惡水,如何渡過婆勒川就是我第一揪心之事,我萬人渡河,聲勢何其之大,必被對岸吐蕃探子發現,讓其半道截殺於我,可如果渡水軍少,又恐怕不是吐蕃人對手,兩難啊”

“高帥,不如讓我們陌刀軍先渡河,可以抵抗吐蕃人的攔截。”

高仙芝搖瞭搖頭,“你們陌刀軍全身重鎧甲,哪裡容易渡河。”

別將席元慶出列拱手道:“高帥,讓我先渡河。”

“高帥,讓我先渡”番將賀婁餘潤也不甘落後。

“你們都別爭瞭,要渡河大傢一齊渡。”站在後排的李慶安笑著打斷瞭眾人的爭執,高仙芝看瞭他一眼,見他目光裡充滿瞭自信,心中不由一動,忖道:“他是先行斥候,必然是有什麼發現瞭。”

“七郎,你有什麼建議”

李慶安走上前,在高仙芝耳邊說瞭幾句,高仙芝驚異不已,點點頭對眾人笑道:“大傢去休息吧我自然有辦法瞭。”

眾人議論紛紛,都不解地散去瞭。

四更時分,高仙芝帶瞭幾名親兵隨李慶安來到瞭婆勒川前,他們用繩子栓一塊大石扔進瞭河中,大石竟一下子被沖出瞭兩丈多遠,可見下面暗流湍急,河水深足有一丈五,高仙芝不由眉頭緊皺,他還是有點不相信李慶安說的話。

“大帥快看”一名士兵驚訝得叫瞭起來。

隻見河水迅速發生瞭變化,水位急劇下降,片刻間竟能看到河床上的大石,高仙芝目瞪口呆,不可思議望著眼前的這一幕。

忽然,他跪瞭下來,仰頭道:“蒼天啊這是你要助我成功嗎”

一炷香後,河水突然暴漲,又迅速恢復瞭原位,高仙芝得意地大笑起來,有此天助,何愁吐蕃軍不破。

“高帥,此事我倒有個建議。”李慶安笑瞭笑道。

高仙芝此時對李慶安已是信任之極,他毫不遲疑道:“你說”

“大帥,兩軍作戰,最重要的就是士氣,大帥何不利用此事來振奮軍心呢”

高仙芝捋須點瞭點頭,李慶安的建議說到他心裡去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