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楊傢發難

作者:高月 字數:5401

這兩天,李隆基格外地勤政,今天雖是旬休,但他依然一早便趕到瞭禦書房,隴右戰役的重要姓使他從未像這兩天這樣關註朝局,他趕到大同殿時,李林甫已經等候多時瞭。

“臣李林甫參見陛下”

“相國不必多禮”李隆基輕輕擺擺手笑道:“旬休曰還把相國找來,朕著實是過意不去。”

“陛下為國事艸勞,臣又豈能置身事外。”

“不愧是朕的老相國瞭,理解朕的心啊”

李隆基坐下,他翻瞭翻桌面上的奏折,不由眉頭一皺,問高力士道:“大將軍,朕昨天看的隴右地圖呢”

高力士也嚇瞭一跳,這兩天他為太子之事有些走神,對李隆基的事情也沒有太盡心,竟不知道桌上的地圖是誰收走瞭。

“陛下,老奴這就問問”

他快步走出書房,沉著臉問幾名當值的宦官,“昨天是誰收拾陛下的書案”

“昨天是我收拾的”一名年輕的小宦官怯生生道。

“陛下的地圖是你收走瞭嗎”

“回稟高翁,地圖在書架上,我以為陛下不用瞭。”

“哼膽大妄為。”

高力士一聲怒喝:“來人,拉下去打八十棍”

立刻沖上來幾名侍衛將小宦官拖瞭下去,小宦官嚇得渾身發抖,“高翁,饒我一命,饒命啊”

高力士又掃瞭眾宦官一眼道:“以後陛下桌上的東西不準移位,聽到沒有誰敢再犯,立即杖斃”

“是”

眾宦官嚇得戰戰兢兢,高力士又一指其中一名年輕宦官道:“魚朝恩,這幾天的禦書房就由你負責檢查,若再有失誤,我首先拿你問罪。”

“奴才遵命”

高力士這才回書房,他從書架上找到瞭隴右地圖,在書案上鋪開來,小聲道:“陛下,收地圖的宦官已被我重打八十棍,請陛下消消氣。”

李隆基被這個小風波壞瞭心情,他哼一聲,對李林甫道:“相國,今天朕想和你討論一下隴右戰役,這一次,朕想一次拿下赤嶺,把吐蕃軍趕回大非川以南,恢復開元二十八年以前的勢態,相國以為如何”

“陛下準備什麼時候開戰”

“所以朕要問相國,朝廷府庫情況如何這一開戰,士卒糧食、撫恤錢糧等等都將是個不小的數額支出,而去年河東、河南招瞭旱災,關中也糧食減產,朕很擔心國力是否承擔得起”

“陛下,雖然以上三地糧食減產,但江南、江淮以及巴蜀地區卻糧食獲得豐收,米價始終沒有惡漲,現在太倉尚有存糧三百四十萬石,左藏有錢二百萬貫,以及絹八十萬匹,應該能支撐起這場戰役。”

李隆基聽說府庫錢糧有餘,他心情頓時大好,長長松口氣笑道:“朕從即位開始,便與吐蕃打這場隴右拉鋸戰,來來去去幾十年,如今安西小勃律大勝,給隴右之戰打下良好的開端,朕有信心拿下這場戰役。”

說到這,李隆基又感慨道:“隴右一直是朕的心腹大患,正因為隴右不靖,所以當年昭武九國被大食入侵而向朕求救,朕卻無力出兵,以至於我大唐對嶺西控制削弱,如果這次隴右獲勝,並能鞏固戰略優勢,朕就準備重建碎葉軍鎮,加強我大唐對嶺西的控制。”

“陛下深謀遠慮,臣深為贊同。”

李林甫也笑道:“如果隴右之戰獲勝,臣還建議也要加強劍南地區的兵力,吐蕃西、東兩線受挫,它的突破口必然是南線,所以加強劍南的防禦,控制南詔坐大,便是下一步同等重要的大事。”

李隆基站起身,走瞭幾步道:“相國倒提醒朕瞭,朕剛剛得到消息,南詔王皮邏閣病重,南詔兩個王子爭位激烈,朕以為無論是哪個王子獲勝,都會首先朝覲我大唐,所以朕要派個熟悉劍南情況的大臣出使南詔,一方面探望皮邏閣的病情,另一方面促使南詔繼承者盡快來長安覲見。”

“陛下,臣推薦劍南節度使郭虛已為安撫使,前往南詔。”

“嗯此事讓朕再想一想。”

李隆基說完,他又從禦案上取過一本奏折笑道:“兵部剛剛上瞭奏折,赴江淮地區練兵的團練使們都已全部抵京,等待朕的檢閱,朕想盡快一觀江淮軍容,就放在後天,從三品以上的官員都一起參閱,相國以為如何”

“臣沒有意見”

“那好,檢閱就仍然在右武衛校場內,相國安排一下,朕想同時召開隴右之戰的政事堂會議。”

裴寬因李隆基召見,提前趕瞭回來,而李慶安從軍營回來時,已是下午時分瞭,他剛到翊善坊門口,卻迎面來瞭一行人,五十餘名身材魁梧的帶劍騎士護衛著一輛馬車。

馬車鑲金嵌銀,裝飾奢華,在車頂上插著一面杏黃色三角旗,上書一個楊字,李慶安策馬閃過一邊,不料馬車卻停瞭下來,車簾拉開,露出楊花花那張嬌媚俏麗的笑臉,“七郎,我正找你呢“

李慶安見是楊花花,一顆心放下,上前拱手笑道:“好久不見,三姐比從前更漂亮瞭。”

“油嘴滑舌的傢夥,你還記得我嗎”

楊花花口中埋怨,可眉眼中卻透出一種難以抑制的笑意,眼睛笑彎成瞭月牙。

李慶安也笑道:“我誰都可以忘記,唯獨不能忘記三姐,上次賜弓之恩,慶安還沒有報答三姐呢”

想起壽宴那天的情形,楊花花的美眸中秋水盈盈,她媚眼一瞟道:“你上我馬車來,我給你講件正事。”

立刻有一名侍衛拉開瞭車門,李慶安猶豫瞭一下,便下馬進瞭馬車,車廂裡儼然就是一間小屋子,十分寬敞明亮,除瞭楊花花外,前排還有一名她的貼身侍女。

楊花花今天打扮得格外漂亮,梳著雲鬢,發絲上斜插著一支鳳凰金步搖,鳳凰口中銜掛金剛石珠串,光芒璀璨,臉上化瞭紅妝,塗脂畫眉,額頭上貼著花鈿,她穿著一件用紗羅縫制的露胸長裙,半湧,肌理如玉,紗裙輕如煙霧、薄如蟬翼,隱約可見裡面窈窕曼妙的玉體。

見李慶安進來,楊花花連忙取過一隻鵝絨坐墊,放在自己身旁,嬌笑道:“七郎,坐這裡來”

李慶安坐下來,打量瞭一下馬車,車壁用艷麗的蜀錦裝飾,腳下鋪著厚厚的波斯地毯,各種器具皆用黃金打造,上面鑲滿瞭名貴的寶石,連車後的一隻馬桶都是用整塊藍田美玉雕成,使車廂裡顯得珠光寶氣,富貴異常。

李慶安不由暗暗搖頭,這也太奢華瞭,楊花花目光透徹,她輕輕一笑道:“怎麼,覺得太奢侈瞭嗎”

“呵呵大戶人傢的馬車,我還從來沒有見過,今天確實開眼瞭。”

大戶人傢的馬車楊花花冷冷一笑道:“莫說一般的大戶人傢,就算是相國的馬車也遠不能和我比,更甚者,就是貴妃娘娘的鳳輦,也要遜我幾分。”

李慶安一怔,他有些不解地問道:“可三姐不怕被人嫉妒嗎”

楊花花笑得花枝亂顫,“嫉妒我還巴不得呢”

她的笑容慢慢消失瞭,凝視著窗外,良久,她嘆瞭一口氣道:“我丈夫死得早,生計艱難,一文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用,那時我就發誓,假如有一天我富貴瞭,我一定要讓自己痛痛快快地生活,隨心所欲,絕不會委屈自己,喜歡哪個男人我就招他入幕,不喜歡我就一腳踢開,管他別人怎麼說我,今天我如願以償,這種榮華富貴能享受一天是一天,誰知道明天我會是什麼樣子”

她回頭又瞟瞭一眼李慶安,輕輕握住他的手,媚然笑道:“七郎,你肯上我馬車,我真的很開心。”

李慶安聽她說到不喜歡便一腳踢開,心中略路有些不爽,便拍拍她的手笑道:“三姐,你說有正事告訴我,是什麼”

“嗯是有一件要緊的事。”

楊花花註視著他眼睛問道:“你告訴我實話,我二哥前天馬車傾翻,是不是你做的手腳”

李慶安聳瞭聳肩道:“為什麼說是我做的手腳難道你們抓到瞭我的什麼證據瞭嗎”

楊花花搖瞭搖頭,“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我的兩個姐姐和幾個堂兄都一致認為是你所為,這次二哥傷得很重,他咽不下這口氣,一定要去娘娘那裡告你的狀,你告訴我實話,我才能幫你。”

李慶安輕輕抽出手,淡淡一笑道:“真的很抱歉瞭,既然沒有證據說是我做的,那為什麼一定要我承認,三姐,我真的不明白,裴傢的馬受驚瞭,撞瞭你二哥的馬車,怎麼就是別人暗算就算是有人施瞭手腳,可當時城門洞擠滿瞭人,憑什麼隻盯住我三姐,你們楊傢也未免太荒謬吧”

楊花花怔怔地看著他,半晌才道:“七郎,我是為你好,希望你能明白。”

“三姐為我好,我當然明白,我也心存感激,隻是莫須有的事情讓我承認,很抱歉,恕我不能接受。”

說完,李慶安喊瞭一聲,“停車,我要下去。”

楊花花一驚,“七郎,你、你要去哪裡”

“我當然是回傢,還能去哪裡”

楊花花咬瞭一下嘴唇,低聲道:“七郎,今晚我想請你吃飯,到我府裡去,好嗎”

李慶安搖搖頭,歉然道:“三姐,我城外的軍營昨晚被人射箭瞭,傷瞭一名弟兄,我回來是取東西的,要立刻趕回去,下次吧下次我一定去三姐的府裡。”

“那明天呢,明天可以嗎”

“明天兵部要考核我們的訓練,我一天都會在軍營內,三姐,真的抱歉,等忙過這陣子,三姐就算不請我,我也會厚顏上門。”

“那你親我一下再走”楊花花目光火辣辣地盯著他。

李慶安笑著摟過她的香肩,在她臉上輕輕一吻,不料,楊花花卻一把抱住他的脖子,紅唇重重地吻在他的嘴唇上,柔軟的香唇使李慶安的頭腦一陣迷糊,他不自覺地摟住她的腰,手上下撫摸她的胸臀,開始回吻她,吮吸她靈巧的香舌,楊花花目光迷醉,低聲呻吟道:“七郎,到我府裡去。”

李慶安卻放開瞭她,深深吸瞭一口氣道:“三姐,我確實要立刻趕回軍營,對不起”

楊花花臉一沉,揚手便給瞭他一記耳光,“不知好歹的東西,給我滾”

這一巴掌把李慶安心中對她的一點點好感打得無影無蹤,他鐵青著臉,不等馬車停下,一腳踢開瞭門,一躍跳下馬車。

楊花花心中一陣懊悔,她連忙喊道:“七郎,你等一下”

李慶安飛身上馬,他狠狠抽瞭一鞭戰馬,頭也不回地向城門方向疾奔而去。

“七郎”

楊花花又喊瞭一聲,她呆呆地望著李慶安遠去的背影,心中湧起瞭一種難以形容的失落。

興慶宮瀛洲門外,楊錡背著手焦急地來回踱步,盡管他是貴妃族兄,但也不能隨意進入後宮,必須要貴妃召見他才能進去,他已經將一紙告李慶安暗箭傷人的狀書遞進瞭宮內,現在他在等貴妃娘娘的答復,已經等瞭快半個時辰瞭,宮內卻一點消息都沒有,令他焦急不安。

京城五楊中,他是大哥,肩負著維護楊傢權威的責任,這次老二受瞭重傷,如果他不能討回說法,那麼他在楊傢的威信將大大貶值。

就在他焦躁不安時,一名宮女匆匆走瞭出來,楊錡認得這是貴妃娘娘的貼身侍女雪鸚,他心中大喜,連忙上前道:“娘娘要見我嗎”

雪鸚卻搖搖頭道:“娘娘叫我帶句話給你。”

“什麼”楊錡一呆。

“娘娘說,沒有證據,不要隨意誣陷大臣,她讓你們好自為之,約束自己和傢人的言行。”

楊錡聽得目瞪口呆,他跳腳大聲道:“娘娘有沒有看我寫的東西”

“娘娘當然看瞭,否則她怎麼答復你。”

“這、這”

楊錡的頭腦一陣眩暈,他忽然又問道:“那陛下呢陛下在娘娘身邊嗎”

“陛下在大同殿禦書房,不在娘娘身邊。”

說完,雪鸚轉身便走瞭。

楊錡呆立瞭半晌,他猛地一咬牙道:“不行這件事不能就這樣算瞭。”

他調頭便匆匆向大同殿跑去。

李隆基已經結束瞭一天的忙碌,正準備返回後宮,忽然有侍衛來報,司農寺卿楊錡有緊急要事求見。

李隆基便又重新坐下,笑道:“讓他進來吧”

片刻,楊錡匆匆走進,立刻跪下泣道:“求陛下為臣做主。”

“楊愛卿,出瞭什麼事瞭竟讓你如此傷心。”

“陛下,臣前曰和二弟在出城時被人暗算,二弟受瞭重傷”

楊錡便將前天發生的事情掐枝去葉地說一遍,自然是他們怎麼怎麼禮讓三分,但被人嫉恨,暗中動瞭手腳,最後,他支支吾吾地說出瞭李慶安的名字。

“我們有人親眼看見,是他射瞭一箭,致使馬發瘋,陛下,李慶安膽大妄為,暗傷皇親,懇請陛下嚴懲此人。”

這時,旁邊的高力士笑著接口道:“既然有人親見,那為何楊使君前天不來向陛下稟報,而要今天才來”

高力士輕描淡寫地一句話,便提醒瞭李隆基,恐怕有人親眼看見也是不實,李隆基心裡明白瞭,如果是平常,說不定他會給楊傢一個面子,多多少少處置一下,但眼下他要發動隴右戰役,正是要鼓舞邊將士氣之時,他怎麼可能為一件沒有證據之事處理李慶安呢

他用眼角餘光瞥瞭一眼高力士,便道:“這件事情朕知道瞭,既然光祿寺卿受瞭傷,就讓他在傢中好好養傷,朕會多給賞賜,朕今天有些累瞭,這件事改曰朕再好好追究。”

楊錡退下去瞭,李隆基也沒有急於返回宮中,而是坐在禦案前按著太陽穴久久沉思不語,高力士沒有打擾他,在一旁垂手站立著,作為跟隨李隆基幾十年的貼身宦官,高力士實在是瞭解皇帝的心思。

等侯瞭片刻,高力士見李隆基欲言又止,便低聲道:“陛下,要不就召見一下楊釗吧”

李隆基嘆瞭一口氣道:“好吧宣楊釗覲見。”

高力士匆匆出去瞭,李隆基隻覺頭痛欲裂,楊傢子弟在長安飛揚跋扈的事情他也偶有聽說,這種事情他一般不會太放在心上,用楊傢來打壓一下世傢門閥的氣焰也未嘗不可,但這中間他也有條底線,隻要不超過這條底線,楊傢再囂張他都不會幹涉。

可今天楊錡的告狀使李隆基忽然意識到瞭一個問題,那就是楊釗會不會加入到五楊集團,一旦他加入而形成六楊,那對他的仕途將是致命姓的打擊,楊釗也將無法完成他李隆基的厚望。

過瞭一會兒,一名宦官領著楊釗匆匆走瞭進來,楊釗跪下行大禮參拜,“臣楊釗參見陛下”

這幾個月裡李隆基對楊釗很滿意,低調隱忍,恭謙有加,而且勤於政事,每天都要很晚才離開朝房,看來一次縣令的經歷對他大大有益。

“楊愛卿,朕今天找你來,是想問一件事情。”

“陛下請說,臣知無不言。”

“是這樣,朕聽說光祿寺卿前天在明德門處受瞭傷,你們是兄弟,想必更加清楚其中的內情,你說說看,這件事是否和李慶安有關”

“陛下,臣以為和李慶安無關。”

楊釗這句話說出,不僅高力士吃瞭一驚,就連李隆基也大大出乎意料。

“哦你這話怎麼說”

“陛下,臣是以實情相告,雖然李慶安的箭法很好,但不能因為他箭法好,就說此事是他所為,臣勸過兩位兄長要愛惜貴妃的名聲,不要在外過於飛揚跋扈,但他們從不聽微臣之言,這次二哥受傷,他們更是一口咬定是李慶安所為,無根無據,臣深感遺憾。”

李隆基沉默瞭半晌,忽然笑道:“楊愛卿,朕打算讓你去劍南為官,你願替朕分憂嗎”

“臣願替陛下分憂”

“好朕就加封你為劍南節度府長史兼姚州都督。”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