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河西危機

作者:高月 字數:4234

拉吉德仿佛一頭潛伏的野狼,他一直在尋找唐軍的漏洞,他知道,如果不用奇兵,他的五千大食騎兵根本就無法戰勝近兩萬唐軍,隻有擊中唐軍的薄弱要害處,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他終於找到瞭那麼一點點機會,那就是唐軍的左翼,基本上都是弓騎兵,他們弓法純熟,顯然是專門的弓手,那麼他們在馬上格鬥方面一定就會相應薄弱,或許這就是唐軍唯一的薄弱處。

拉吉德立刻率領大食騎兵移到唐軍左面,趁他們專註獵殺象背上的信德軍時,猛地向唐軍左翼發動瞭進攻。

拉吉德不過是信德的副總督,在當年阿佈穆斯林手下諸將中,他的排名隻能排在二十名以後,是一名絲毫不起眼的中級軍官,隻因大食內部清洗瞭大量的開國功臣和高級將領,無人可用,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拉吉德便榮升為副總督,但他面臨的卻是當年擊敗阿佈穆斯林的唐軍主帥李慶安,連阿佈穆斯林都兩敗於李慶安手下,更何況他這個無名無聞的小人物,而且他手中隻有五千大食騎兵,卻要面對一萬八千大唐精銳騎兵,如果他能統籌全局,他應該立刻撤軍回沙佈羅,並調集所有軍隊回防沙佈羅,但他沒有這樣做,他還沒有意識到信德全局的危險,還企圖憑偷襲僥幸獲勝,這隻能說明拉吉德僅僅隻是一名沖鋒的大將,而絕不是主帥之才。

他面臨的是身經百戰的李慶安和訓練有術的唐軍,李慶安立刻敏銳的判斷出,這支騎兵才是信德軍的核心,全殲這支大食騎兵對這次信德戰役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一聲喝令,唐軍左翼騎兵立刻放棄瞭對象騎兵的攻擊,分兵兩路,儼如一把剪刀,直插大食軍的左右,唐軍勢如猛虎,弓騎兵的弓箭消失瞭,換成瞭橫刀和長矛,兩支騎兵轟然撞擊在一處,肢體殘碎,血光四濺,慘叫哀號聲四起,激烈得令人窒息。

這時唐軍的右翼騎兵也放棄瞭對象騎兵的進攻,他們繞過戰場,直插南面戰線,截斷瞭大食騎兵的退路,繼而迅速形成瞭一個包圍圈,將五千大食騎兵死死鉗住,使他們再無脫逃之機,直到此刻,拉吉德才意識到自己犯下瞭嚴重的錯誤,他錯失瞭逃跑的機會,現在他已經無路可走,被唐軍牢牢包圍,他焦慮地向信德軍望去,指望他們能趕來援救,替自己殺開一條血路,但信德軍的表現卻令他失望之極,他們似乎被唐軍的兇悍嚇壞瞭,完全丟棄瞭軍人最起碼的尊嚴,跟隨著象騎兵向南奔逃,被他們從來都不恥的健馱羅人追得像喪傢的狗。

一隊隊唐軍騎兵配合默契,他們將大食騎兵包圍後,便開始分割大食騎兵的隊列,一支兩千人的唐軍騎兵暴烈異常,他們儼如一把犀利的橫刀,銳不可當,將大食騎兵硬生生地一切為二,沖亂瞭大食騎兵的陣腳,大食騎兵中出現瞭混亂,漸漸走向崩潰的邊緣,唐軍卻越戰越勇,他們極有耐心,極有章法,一點一點地將大食騎兵蠶食,大食騎兵就像墮入蛛網的蟲子,反抗力量越來越微弱,所處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到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拉吉德見敗局已定,忍不住仰天長嘆,“真主啊難道我今天要死於此地嗎”

就在這時,他忽然看見瞭唐軍的主帥,他簡直被驚呆瞭,“難怪難怪”他喃喃地自言自語,這一刻,內心的絕望將他徹底淹沒瞭。

他忽然高聲大喊道:“放下武器,投降”

大食騎兵們紛紛回頭望著他們的主帥,拉吉德縱馬疾奔,在隊伍中舉劍大喊:“聽從我的命令,放下武器投降唐軍”

“投降唐軍”

戰場上漸漸停止瞭廝殺,大食騎兵們呆呆地望著自己的主帥,當啷不知是誰先扔下瞭長矛,緊接著一人帶動十人,十人帶動百人、千人,越來越多的騎兵擲矛投降,戰場上叫喊投降的聲音響成一片,李慶安見敵軍再無戰意,終於下令道:“接受投降,再有反抗者格殺勿論”

唐軍迅速啟動,將剩下的二千餘騎兵分割成四塊,開始收繳投降者的武器和馬匹,喝令他們坐在地上,手放在頭頂,數十名企圖負隅頑抗者當場被殺,至此,五千大食軍被唐軍徹底殲滅,俘獲兩千餘人,三千人被殺。

但健馱羅軍對信德軍的追擊並不得力,除瞭追到幾千頭茫然不知所措的大象外,絕大部分信德軍都逃掉瞭,他們打仗不行,逃跑卻比兔子還快。

一場腥風血雨的戰鬥漸漸恢復瞭平靜,夕陽照在原野之上,到處是一隊隊垂頭喪氣的戰俘,在唐軍騎兵的押解下,茫然無神地向多瀾迦斯城走去,他們將被送往波悉山銀礦服勞役五年,這時,一隊由數百頭大象組成的象群緩緩走來,戰爭結束瞭,象群也恢復瞭它們溫良的習姓,順從地跟隨著唐軍的指揮。

李慶安對這群大象極有興趣,他走上前拍瞭拍一頭大象的鼻子,對趙崇節笑道:“以後這些象群將是我們忠實地挑夫,你可要好好善待它們。”

趙崇節聽出李慶安的話中似乎有把自己留在信德的意思,他呆瞭一下,連忙道:“卑職明白”

李慶安笑瞭笑,他又看瞭一圈象群,便對眾人道:“時間已經不早,現在隨我進城去看一看糧庫。”

眾人簇擁著李慶安正要進城,忽然,遠方飛馳來十幾名騎兵,從北方而來,騎兵們風塵仆仆,神情十分焦急,李慶安不由微微一怔,一種不祥的感覺從他心中升起,騎兵們飛奔而至,老遠便大喊道:“大將軍,碎葉急件”

騎兵們下馬給李慶安行瞭一禮,為首騎兵取出一封信道:“這是嚴先生寫給大將軍的信,十萬火急。”

李慶安接過信,迅速拆開,漸漸的,他的眉頭皺成一團,京城出事瞭,南霽雲被提升為左武衛大將軍,李豫新任命李國良為東宮六率府將軍,接手瞭東宮六率府的兩萬士兵,同時宣佈為減輕安西負擔,兩萬士兵的軍餉糧食皆改由朝廷支給,不再由安西承擔,而這個李國良是郭子儀的手下愛將,也就是說李豫已經奪走瞭安西在長安招募的兩萬士兵,嚴莊在信的最後還提到一件大事,右相楊國忠堅決反對將河西一分二,仍然主張保留河西節度,楊國忠的這個反對意見得到瞭張筠及陳希烈的支持,兵部也明確反對分割河西。

突來的情況讓李慶安忽然意識到,李豫已經在開始對他動手瞭,盡管李慶安也知道他和李豫的蜜月期不會太長,但他卻沒有想到竟會這麼快就結束,這還不到半年,李豫便如此急不可耐瞭,京城兩萬軍隊被奪,或許他還能接受,畢竟那是人傢的地盤,但李豫要染指河西,這卻讓李慶安心中生出瞭一絲焦慮,他立刻下令道:“大軍就地紮營”

唐軍迅速在原野上紮下瞭大營,一頂頂大帳出現瞭,幾座高高的哨塔很快在大營邊上搭建而成,兩千騎兵進城去接管糧庫,唐軍的行動有條不紊,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但中軍大帳附近的氣氛卻有點異乎尋常,兩千騎兵盔甲未卸,依舊全副武裝,每人兩匹戰馬也跟在身邊,他們都是李慶安的心腹親兵,李慶安顯然是要有行動瞭。

趙崇節匆匆走過營帳,來到瞭中軍大帳前,他對一名李慶安的親兵拱手道:“請稟報大將軍,趙崇節奉命來見。”

“趙將軍請稍等,我這就去替你稟報。”

親兵一挑帳簾,進營去瞭,趙崇節憂心忡忡地望著不遠處隊列整齊的親兵,心中暗暗忖道:“難道大將軍要回去瞭”

他親眼看見李慶安接到一封信,眼中露出瞭憂慮之色,很可能是安西出大事瞭,否則大將軍不會南征到一半就趕回去,這時親兵走出帳,對他笑道:“趙將軍,大將軍請你進去。”

“多謝瞭

趙崇節挑起帳簾,走進瞭大帳,大帳內,李慶安正在寫一封信,這封信是給遠在天竺的封常清,由於朝廷發生變故,李慶安不得不改變南征計劃,放棄對天竺的征伐,將封常清召回信德任主將,繼續進攻大食軍,而他本人則要立刻趕回碎葉,處理河西即將面臨的危機。

“卑職參見大將軍”趙崇節走上前行瞭一禮。

“你先坐一下,我馬上寫完這封信。”

趙崇節有點忐忑不安地坐瞭下來,他見李慶安大帳中箱籠都已經收拾好,便更加肯定主帥是要回去瞭。

不久,從大帳外又走進幾名將軍,都是隨李慶安南征的主要將領,中郎將元頌、郎將張恩決、郎將施雲和郎將姚明志,他們也坐瞭下來。

這時,李慶安寫完瞭信,他放下筆迅速讀瞭一遍,便將信封瞭,交給身旁的親兵,低聲囑咐幾句,命他立刻找人給天竺的封常清送去,信送走瞭,李慶安這才對趙崇節等人笑道:“你們應該猜到瞭吧我找你們來做什麼”

“大將軍要回去瞭嗎”趙崇節問道。

“不錯,我必須要趕回去瞭。”

李慶安心中也有點遺憾,親自帶領大軍征服天竺一直便是他的心願,可是老天不給他這個機會,讓他半途而廢,他暗暗嘆瞭口氣便道:“在我回去之前,我必須把事情都安排好,你們不要插口,聽我把話說完。”

“是”

李慶安想瞭想便對眾人道:“有三件事我要講清楚,第一是我走後,誰來接替我繼續南征,我已經給封常清去信,我走後,將由他來接替我為南征主將,在他未趕回來之前,暫時由趙崇節將軍主管軍務,將來趙崇節將軍擔任封將軍的副將。”

趙崇節心中有些失望,原以為由自己來擔任主將,沒想到卻是封常清,不過封常清的資歷他怎麼也比不上,這一點他倒也無話可說,他連忙起身表態,“卑職遵命”

李慶安擺擺手讓他坐下,又接著道:“第二件事是我們下面要做什麼,打擊大食人固然重要,但我擔心波斯的大食軍會東援信德,所以我們必須趕在大食援軍未到之前,盡可能地將糧食運回俱戰提,可以利用大象來搬運,這件事我就交給趙崇節將軍瞭,要盡快施行。”

緊接著李慶安又道:“最後是第三件事,那就是我們需要留駐多少軍隊在信德,這一點我已經在信中給封常清講清楚瞭,這裡再給你們交代一下,現在我們是一萬八千唐軍,加上封常清的五千軍,那就是兩萬三千人,我打算留八千唐軍常駐信德,加上兩萬健馱羅軍和八萬信德新軍,隻要訓練有素,應該能對付大食人,其餘軍隊將在戰事結束後陸續返回安西,至於留哪八千人,由封常清將軍決定,你們不得違抗”

“卑職遵令”

眾人一齊起身接令,李慶安點點頭笑道:“趙崇節將軍留下,其餘眾將都回去準備吧”

眾人退瞭下去,大帳裡再次安靜下來,李慶安站在地圖前仔細地查看著什麼,趙崇節站在一旁,等待著主帥發話。

“就在剛才我接到賀延嗣傳來的消息,他們已經成功策反看守沙佈羅糧庫的信德軍,糧庫有近四百萬石糧食,這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要趕在旁遮普的大食軍北上之前奪取沙佈羅糧庫。”

趙崇節明白主帥的意思,原本是他自己要率軍南下,但他現在不得不返回安西,便將這個任務交給自己瞭。

“請大將軍放心,卑職一定會迅速南下,奪取沙佈羅糧庫。”

“很好,現在你就出發,率兵一萬人南下,可讓元頌留守多瀾迦斯城,我看瞭地圖,沙佈羅離這裡不到兩百裡,你們二人可互為犄角,互相呼應,以防禦為主,總之,在封常清沒有趕來之前,不準你們和大食軍決戰,不管他們用什麼方式誘引你們,都絕不準出戰,給我死守糧庫,你若敢不遵從我的命令,我以軍法論處”

趙崇節凜然,他躬身應道:“卑職絕不敢違抗大將的命令”

李慶安盯瞭他半晌,這才點瞭點頭,“好吧現在即刻行動。”

當天晚上,趙崇節率一萬騎兵,向沙佈羅糧庫疾奔而去,而李慶安也連夜出發,在二千親衛的護衛下,返回安西。

這一天是唐大歷元年九月初八。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