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毒蛇之心

作者:高月 字數:4240

“你、你怎麼又來瞭”陳弘志驚呼起來。

李輔國拍瞭拍他的肩膀,笑瞇瞇道:“你不用擔心,我是來表彰你。”

他回頭一指地上的箱子,“你看”

陳弘志這才看見地上放著兩隻大木箱,都敞開著,裡面擺滿瞭黃金,黃澄澄的金子,至少上百錠之多,他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看見過這麼多黃金,不由瞠目結舌,眼睛都有些直瞭。

李輔國望著他的表情,不得不暗暗佩服李亨的眼光,此人雖年輕,但骨子裡果然貪財,人為財死,自古名言啊

他走到箱子前,隨手托起一錠黃金,像毒蛇誘惑小鳥一樣,輕言細語道:“這是五十兩的黃金,價值六百貫,箱子裡一共是五千兩,那就是六萬貫錢,這是太上皇賞你的,他誇你做得很好,另外,在平康坊還有一座占地三十畝的宅子,也歸你瞭,房契就在箱子裡。”

陳弘志隻覺腿有些發軟,剛才心中的不悅和擔憂已經無影無蹤瞭,他慢慢走上前,輕輕撫摸著黃金,他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奇異的神采,那是一張什麼樣的臉啊像一朵怒放的鮮花,那雙貪婪的、發亮的、帶著一種邪魔的眼睛睜得很大,嘴和鼻孔也張著,貪婪地吸著粗氣,他直望著眼前,不僅僅是黃金,似乎想把所看到的一切,大地、天空、太陽乃至空氣都占為己有。

李輔國沒有打擾他,而是背著手站在他身後,等待他從沉醉中反應過來,不知過瞭多久,陳弘志終於回到瞭現實,他轉過頭,聲音有些沙啞地問道:“這些都給我嗎”

“是的,都屬於你瞭,太上皇對自己人一向很慷慨,你的表現讓他很滿意。”

李輔國坐瞭下來,笑道:“你現在告訴我,你是怎麼做的,居然沒有被發現。”

這句話使陳弘志終於從發財夢中驚醒瞭,他垂下瞭頭,低聲道:“聖上非常喜歡喝一種花露蜂蜜汁,都是我一手調制,我就在花露蜂蜜汁裡放瞭一點點巴豆粉。”

“嗯不錯,那別人不懷疑你嗎比如太醫,或者你沒有被別人看見嗎”

陳弘志的頭垂得更低瞭,他的聲音幾乎聽不見,“無論是廚房裡送的飯菜或者別人煎的藥,都要經過太醫檢查,那花露蜂蜜汁也不例外。”

“那你是怎麼逃過檢查的”

“我、我是最後一環,禦醫檢查完後才把東西交給我,我再服侍聖上喝下,而且王太醫為瞭逃避自己的失職,便一口咬定聖上是夜裡受涼才會病勢加重,太後也沒有對我產生懷疑,因為聖上從小就是我陪著他,太後可以懷疑任何人,但就懷疑不到我的頭上。”

“原來如此”

李輔國這才明白,原來陳弘志竟是李適最信任的人,真是天助他們瞭,他的眼中立刻湧出瞭一種殲詐的笑意,道:“雖然你做得很好,但太上皇並不希望他的孫子拉肚子,他隻是希望聖上能再昏睡一段時間,你知道,朝廷政事堂正在重新公推,太上皇不希望聖上幹涉此事,所以,還要再辛苦你一趟。”

說著,他把一隻小指頭般大的紅色的水晶小瓶放在桌上,陳弘志臉色大變,那紅色的小瓶在他看來,就仿佛是毒蛇的信子,他一連後退幾步,眼中驚恐萬狀,渾身顫抖。

“不不我不做。”

他話沒說完,李輔國便一記耳光狠狠抽在他臉上,咬牙切齒罵道:“你這個王八蛋,你敢不做嗎你不做,你就死,聖上的碧玉貔貅是你偷的,巴豆粉是你放的,你還以為你有多忠誠高尚嗎”

陳弘志癱軟瞭下來,他仿佛聽見身後大門重重的合攏聲,他的退路已經被斷絕瞭,他就像一隻經不起誘惑的小鳥,被毒蛇擁入瞭懷中。

“你們會殺我滅口”這才是他最害怕之事。

李輔國蹲瞭下來,輕輕拍瞭拍他的臉,柔聲笑道:“你真是糊塗啊聖上最後是因為他病重不治,如果你死瞭,不就告訴瞭別人,真相是什麼嗎你不用擔心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要被滅口,就像我,知道得比誰都多,那太上皇為什麼不滅我的口”

“你不一樣。”

“一樣的,真是傻孩子,你是宦官,隻有宦官才能成為太上皇的心腹,你明白嗎現在你就是太上皇的心腹,替太上皇做最隱秘之事,現在你懂瞭吧”

陳弘志似懂非懂地點瞭點頭,李輔國站瞭起來,道:“好瞭,之前因為你不是太上皇的心腹,所以要賞你黃金,但現在你已是我們的人,所以就不會有什麼賞賜瞭,今天晚上就把事情辦妥,然後你去讀書,將來做禦書房的總管。”

說完,李輔國便開門走瞭,不知過瞭多久,陳弘志慢慢站瞭起來,將門反鎖瞭,他搖搖晃晃地走到床前,呆呆地望著兩箱黃澄澄的金子,這是五千兩黃金,價值六萬貫錢,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擁有這麼多財富,漸漸的,眼中的貪婪之火又再次燃燒起來,他霍地回頭盯住瞭那隻紅色的水晶小瓶,此時在他看來,那已經不再是毒蛇的信子,而是一盞照亮他前途的明燈。

陳弘志也是唐朝歷史上一個權力很大的宦官,歷史上的唐憲宗便是他所害,一時權傾朝野,但歷史在他少年時轉瞭一個彎,他成瞭李亨的一把鋤頭,為李適掘墓。

當陳弘志眼巴巴地看著李適將一杯鮮紅的花露蜂蜜汁喝盡時,此時,他也知道自己改變瞭歷史,他不知道藥姓會在幾時發作,他的心緊張得幾乎停止瞭跳動。

“你怎麼瞭”

李適見他神色有些異常,不由奇怪地問道。

“沒、沒什麼,這些天奴才可能沒有睡好,頭暈得很。”

“是啊朕生瞭一場病,讓你們受苦瞭,朕心裡也很內疚,你去休息吧這裡不需要你瞭。”

聖上的關懷讓陳弘志幾乎哭瞭出來,但他知道現在已經無法挽回瞭,他若露半點口風,便是死路一條,他死死咬住瞭嘴唇,克制住自己的情緒。

陳弘志跪下,重重磕頭道:“陛下關心,奴才感恩不盡,願陛下龍體早曰康復,奴才再服侍左右。”

“朕也想早點好起來,哎天天讀書,頭都大瞭,朕還想再坐船玩一玩,到時你陪我一起玩。”

“好奴才一定陪陛下。”陳弘志的聲音裡都帶有哭腔瞭。

這時一陣強烈的困意向李適襲來,他點點頭道:“朕想睡覺瞭,你去吧好好去休息,晚上再來陪朕說話。”

“那奴才告辭瞭”

陳弘志心中緊張得快跳出來,他慢慢退下,立刻向自己的房間快步走去,他不放心他的五千兩黃金,就藏在他的床榻下,若聖上出事,宮內肯定搜查,若被人搜到,他就死路一條瞭,不行,他必須要將黃金埋起來。

此時已是黃昏時分,他住的院子裡有幾個宦官正在自己做飯,見他回來,都討好地向他笑道:“陳公公,我們這邊有一瓶好酒,要不要來喝一點”

“不用瞭,我要睡覺,任何人都不準打擾我。”

陳弘志剛走到門口,這時,走過來一名宮女,向他施禮道:“陳公公,太上皇要我送件玉器給你。”

“噓”

陳弘志嚇得心都要跳出來瞭,他向兩邊看看,沒有人註意他,便低聲道:“進屋去說”

他推門進瞭屋,宮女也一閃身進瞭屋,她從隨身的籃子裡取出瞭一尊碧玉馬,放在桌上笑道:“太上皇聽說你喜歡碧玉,便將這尊玉馬送給你,這可是於闐進貢的,是極品美玉,是給你的獎勵。”

“多謝太上皇,請大姐轉告太上皇,就說事情已經辦妥,請他放心”

“是嗎”那宮女閃過瞭一絲冷意,一指榻下,訝道:“公公,你的黃金怎麼沒瞭”

陳弘志大吃一驚,一回頭向榻下望去,他的黃金果然不見瞭,他呆住瞭,就在這電光石火的一剎那,一根繩子勒住瞭他的脖子,猛地一拉,陳弘志摔倒在地,他拼命掙紮,兩手在空中亂抓,他喉嚨裡咯咯直響,翻著白眼絕望地看著身後的宮女,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女人的力氣竟是如此之大。

“說過不殺我”他拼命掙出瞭這句話。

“我們是不想殺你,但你一定要自殺,我們也沒有辦法瞭。”

宮女聲音就毒蛇一樣陰冷,這是陳弘志在人間聽到的最後一句話片刻,宮女從後窗悄然離去,房間反鎖著,隻有陳弘志瘦小的身影在半空中搖蕩。

宮中已經發生瞭巨變,但此時朝廷中人都還沒有意識到宮中將出事,所有人的心思都在政事堂的公推上,明天將是監國宣佈政事堂開始公推的最後期限,從明天開始,便是三天的公推期,此時所有人的心弦都繃緊瞭,大傢都遺忘瞭病重中的小皇帝。

在唐朝的政治中,政事堂其實是一種協商機制,因為三省六部制中中書省的權力極大,有制詔之權,為瞭限制中書省的權力,便有瞭門下省來監督,一份詔書,光蓋瞭中書省的印章還不行,還必須有門下省的大印,所以就稱為中書門下之印。

門下省若覺得中書省的詔書不妥,可以直接反駁回去,中書省必須重擬,這裡面就有兩個問題,首先是中書省的詔書已經經過皇帝禦批,如果駁回,那皇帝還得再批一次,其次,中書門下批來駁去,容易使軍國大事被拖延。

為瞭解決這個矛盾,所以就有瞭政事堂這種協商制度,中書省、門下省首腦事先坐在一起協商,協商通過後,中書省再擬旨,另外,唐朝是實行多相制,除瞭中書令和門下侍中這樣的一級相國外,還會有幾名二級相國,也就是獲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資格的高官,一般是各部的尚書,他們也一起參與瞭政事堂的協商,漸漸的,政事堂就成為瞭唐朝的內閣,具有極大的權力。

尤其在目前皇權缺位的情況下,政事堂就成瞭事實上的最高權力機構,唐朝的軍國大事都由它來做出決定,無論是李慶安還是李亨,都極為重視它。

天快黑時,裴旻的府門前停瞭好幾輛馬車,這是趙王黨的重要骨幹在一起商量對策瞭,在裴旻的外書房裡坐瞭五個人,裴旻、崔渙、韋滔還有盧渙,另外還有中書侍郎張鎬,張鎬本來也屬於保皇黨人,但李亨對李適的嚴重威脅,使張鎬意識到,隻有依靠趙王黨才能更好地保住少年皇帝,他便轉而投靠瞭趙王黨。

“這兩天我越想越覺得奇怪,王珙所提的三個條件都是我們辦不到,他明明知道我們不會答應,為什麼還要提這三個條件,很明顯,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解散政事堂,這是李亨的故意而為,我敢肯定他為此蓄謀已久。”

裴旻的話讓所有人都陷入沉思,這時,崔渙眉頭一皺道:“按照朝廷目前的權力格局,趙王黨占瞭四成,保皇黨占兩成,張黨占一成,監國黨隻有三成,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公推政事堂,政事堂的七人中,我們能占三人,保皇黨一人,張黨一人,他們監國黨最多隻有兩人,我就不懂瞭,解散政事堂重新公推,對他們並不利,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且既然他們已經把張筠爭取到瞭,那麼政事堂中他們就占瞭四人,成為大多數,什麼決議不能通過,解散土地田畝司,土地歸還原主人,這些決議都能順利通過,為什麼還要解散政事堂,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韋滔也點點頭道:“崔尚書說得不錯,我也是這麼想,他們根本沒有必要解散政事堂,我想,李亨應該是另有用意。”

裴旻背著手走瞭幾步道:“或許他們是另有用意,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你們沒有想到,那就是張筠這個人,我不知道他們對張筠達成瞭什麼妥協,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張筠是墻頭草,不可能事事都支持他們,張筠或許隻答應與他們一同辭職,解散政事堂,反正最後公推中肯定還會有他,對他來說這隻是順水人情,這符合張筠的風格,但崔尚書也說得對,他們在這個時候解散政事堂,甘冒很大的風險重選,他們必然是另有圖謀,我有一種預感,這兩天必有大事發生。”

裴旻剛說完,外面便傳來一陣急促的奔跑聲,隻聽一名下人在門外大喊道:“老爺,不好瞭,宮中有緊急消息傳來,聖上、聖上駕崩瞭”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