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上黨戰役 (四)

作者:高月 字數:4454

李光弼率兩千騎兵在莽莽的森林邊緣疾奔,與官道平行奔馳,但官道卻在五裡之外,李光弼信心百倍,殊不知他剛剛越過的一道山崗,便是安守忠佈下的陷阱之口。

這時,一隊斥候奔來,他們臉上有些惶恐,低聲在李光弼耳邊說瞭幾句,李光弼臉色一變,卻擺瞭擺手,示意士兵繼續前進,他旁邊的副將一臉愕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麼

夜晚已經到瞭一更時分,在離滏陽縣以北二十裡的官道上停著一隊馬車,約五百餘輛,馬車上滿載著草料,曾有一段時間,河北的草料比糧食很珍貴。

車夫和士兵們都躲在馬車裡睡覺,他們將休息兩個時辰,然後繼續向南趕路,這隊馬車的任務就是運輸糧草,來來去去,不知走瞭多少趟,人也變得疲瞭,連必須的崗哨也不知躲到哪裡睡覺去瞭。

馬車在官道上停得橫七豎八,馬匹也吃瞭草料喝瞭水,站在馬車前睡覺,四周一片寧靜,充滿瞭此起彼伏的蟲鳴聲。

就在這時,一支火箭嗖地射來,正中一輛馬車上的草堆,火苗迅速噼噼啪啪燃起來瞭,借著風勢,火越燒越旺,片刻便沖天而起,躲在草堆中睡覺的馬夫慘叫著從馬車上跌下,大火已經燒著瞭他的頭發。

火箭漫天射來,頃刻之間,三百多輛馬車都被點著瞭,官道上一片混亂,護衛的士兵們翻身上馬,拼命拉拽韁繩,企圖穩住已經受驚的戰馬。

“殺”

李光弼一聲大吼,兩千騎兵如猛虎般從森林中沖出,直撲車隊,和護衛燕軍激戰在一起,兵器相撞的叮當聲,騎兵被砍中慘叫著落馬,燕軍明顯不是唐軍的對手,片刻間馬車護衛兵死傷過半,剩下的護衛騎兵四散奔逃,所有的馬車已完全被大火吞沒瞭,無數輛燃著大火的馬車在官道和田野中拼命奔逃,很快便翻到在地,挽馬也被燃燒著的草料鋪頭蓋身掩埋。

這時,李光弼的目光冷冷地四周森林望去,他已經聽到瞭從前後左右傳來的喊殺聲和悶雷般的馬蹄聲,隻見密密麻麻的燕軍從四面八方出現瞭,絕大部分都是步兵,憑李光弼的經驗判斷,應該不低於三萬人。

李光弼判斷得很準,三萬五千人,李歸仁、蔡希德、李懷仙各出一萬人,還有五千安守忠率領的護糧軍。

這次圍獵唐軍的行動由他負責牽頭,註意是牽頭,而不是統帥,首先李懷仙的軍隊他就統帥不瞭,李懷仙可以應安慶緒之命出兵,但指揮權絕不會外交。

三支軍隊就像一隻巨大的獵網,在迅速向獵物收攏,但在離李光弼軍隊約四百步時,三萬多燕軍停住瞭腳步。

就仿佛獵物是一頭兇猛的獅子,獵人們沒人敢上前去抓捕獵物,一般情況下,都是等雄獅自己饑渴倒斃,更何況這是三個各懷心思的獵人,誰都不想冒險去抓獵物,可誰都想要最好的戰利品,李光弼的人頭。

在重軍圍困之中,李光弼的兩千軍迅速結成瞭圈陣,內外兩個大圓環,外圈馬匹相距一步,而內圈戰馬則同樣相距一步,與外圈交錯排列,這樣雙方可以一進一出,形成瞭兩段射。

每個騎兵的手上都拿著一種最新式的騎弩。

這是一種剛剛研制出的專供騎兵使用的弓弩,頗似後來的神臂弩,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三百步,有效殺傷射程為一百八十步。

它的主要不同在於上弦方式,一般弩箭都是力道向後拉開,用腳蹬或者臂力,但這種弩箭卻有一根撬棍似的銅棒,從下端反向向前拉開撬棍,利用杠桿的原理,可以很輕松地上弦。

對於步兵,這種反向上弦方式不太實用,但對騎兵卻不同,弩箭有把木柄,騎兵可以一手執盾,另外單手握柄上弦,在騎兵的馬鐙邊上有一個鐵環似的東西,這個鐵環就是上弦的關鍵,配合這種騎弩而專門添加,隻要把撬棒插入鐵環內,單手向上用力一提,隻聽咔嚓一聲,上弦便完成瞭。

箭矢也是用匣弩,一匣二十支箭,隻要端弩呈水平,用食指撥開箭蓋擋板,一支弩箭便會準確地落入箭槽中,即使略有偏差,也可以手工調整,箭隻有七寸,但更鋒利,速度更快,透甲力更好,這種騎弩方便、快捷、威力強大,一萬把騎弩剛剛裝備到軍中,便深受騎兵們的喜愛,由於箭匣極像犀牛角,因此騎兵們又稱它為犀牛望月弩。

再加上它有手柄的獨特之處,很多聰明的士兵便利用盾牌上面的凹槽和這種弩配合使用,可以單手射擊,這種射擊方式迅速風靡軍營,也引起瞭軍匠們的註意,開始研究盾牌和弩箭的配合瞭。

兩千騎兵圍成瞭內外兩個大圓圈,兩千把騎弩冷冷地瞄準瞭三百步外的敵軍,雙方形成瞭對峙的局面。

但這種對峙的局面隻維持瞭片刻,西南面的李歸仁軍隊率先發動瞭攻擊,緊接著東面的蔡希德部也跟著發動瞭攻擊,安守忠的五千護糧軍也殺上來瞭,但北面的一萬李懷仙軍卻沒有動,他們搖旗吶喊,擂鼓助威,但沒一個人殺出。

李懷仙的手下猛將李曰越得到瞭主帥的指示:出兵不出力,以圖保存實力。

兩萬五千燕軍從三個方向迅猛殺來,氣勢如排山倒海,令人駭然,但李光弼卻一動不動,他帶有秘密武器,並不慌張,李光弼見北方的軍隊雖然喊殺連天,卻並沒有實際進攻,他心中若有所悟,便迅速調整陣型,由圈陣變成瞭半月陣,發射面更大瞭。

盡管唐軍隻有兩千人,但他們卻凝重如泰山,一個個目光冷厲,手端騎弩,瞄準瞭撲面而來的燕軍,他們沒有絲毫懼怕和退意,兩千集團所散發出的強大殺氣,卻絲毫不亞於二萬五千燕軍。

燕軍在迅速地向唐軍奔進,三百步二百五十步二百步一百八十步,騎兵率先進入殺傷距離瞭,一陣急促的梆子聲在唐軍隊伍中陡然響起,跟隨著梆子聲,一千支弩箭如暴雨一般射出,撲向密集的燕軍騎兵,隻見一片人仰馬翻,數百名燕軍騎兵被射中,翻騰倒地,亂作一團,緊接著內圈騎兵催馬上前,又是一千支弩箭勁射而出,密如疾雨,又是三四百名騎兵中箭栽倒。

另外一千騎兵已經上好弩箭,再次發射,唐軍士兵已經漸漸默契,他們不再一前一後,而是並排發箭,每個人都和旁邊的戰友形成瞭時間差,一輪箭射出,又一輪箭又立即發射。

入環、提弩、落槽、射擊,幾乎是一氣呵成,動作異常熟練,以至於箭陣沒有任何停頓,如行雲流水般舒暢,鋪天蓋地的箭矢一輪一輪射向敵軍軍陣,短短的百步距離,已經射出瞭六輪一萬兩千支箭,騎兵死傷者已經接近五千人,李歸仁的八千騎兵率先崩潰,撤出瞭圍攻。

安守忠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他見唐軍騎兵的弩箭竟然如此犀利,令他駭然嘆服,而且李懷仙的軍隊並沒有參與圍攻,這樣兩邊就會出現兵力漏洞,唐軍可以從這兩個漏洞中從容逃出。

他立刻大喊道:“收兵”

收兵鑼聲當當當地敲響瞭,感覺不利的燕軍如潮水般退下,又退到瞭三百步之外,當唐軍的射擊並沒有停止,而是密集地射向地面,上千名受傷在地上掙紮的燕軍士兵,以及躺在地上流血抽搐的戰馬,片刻之後,戰場上一片寂靜,所有的傷兵傷馬全部被射殺瞭。

而唐軍士兵也受傷瞭三十幾人,被對方射來的流矢所傷,但沒有一人陣亡,戰場上安靜下來,雙方進入瞭新一輪的對峙。

安守忠縱馬飛奔至北面,怒斥大將李曰越道:“三軍將士皆用命,為何你部不出”

李曰越冷冷應道:“時機不到,出兵傷亡太大,得不償失。”

安守忠氣憤填膺,破口大罵道:“你混蛋若不是你們不出兵,我們傷亡也不會這麼大,你們懷有私心”

“安將軍”

李曰越依然口氣冷淡道:“出不出兵由我們自己決定,你不是安少王爺,無權指揮我們,因此請你不要越權。”

“你”

安守忠氣得渾身發抖,他抽出一支箭,一折兩段,轉身催馬就走,李曰越瞥瞭一眼地上斷箭,不屑地冷笑瞭一聲。

唐軍內,李光弼卻激情萬分,他大聲鼓勵著自己的士兵們,“好樣的,不愧是安西軍,泰山崩於眼而不驚,讓燕軍狗賊看一看,什麼是天下第一軍,什麼叫以一擋十,弟兄們,今天我們要讓天下人知道,從吐火羅戰場殺出來的軍人,是不可戰勝的”

官道上,兩千唐軍在和三萬燕軍對峙,而臨洺縣的燕軍糧倉內卻喊殺聲震天,臨洺原本有八千燕軍的重兵駐防,但安守忠帶走五千人去伏擊李光弼,另有一千騎兵去偽裝押運糧草,糧倉內隻剩下瞭兩千軍,兵力十分薄弱。

而此時,一支由李光弼部將雍希顥率領的三千唐軍沖破瞭兩千護糧燕軍的拼死抵抗,殺進瞭糧倉重地,一袋袋火油噴射在糧倉上,一支支火把點燃瞭火油,火焰騰空而起,一座座糧倉被熊熊的大火吞沒瞭,火光沖天,照亮瞭黑暗的夜空,百裡外都可以看見赤亮的火焰和滾滾濃煙。

三十裡外的官道上,唐軍和燕軍依然在對峙,一名唐軍忽然指著北方大喊:“將軍,雍將軍成功瞭”

燕軍也發現瞭異變,頓時一陣搔動,眾軍嘩然,每個人都目瞪口呆,安守忠重重地一拍腦門,眼中痛苦萬分,他中瞭李光弼的調虎離山之計。

李光弼見時機成熟,便大喊一聲,“震天雷射出”

立刻有十幾名唐軍工匠從馬上卸下一架小型射石機,小型射石機分為四個部件,片刻便安裝完成,數十名唐軍將小型射石機抬到瞭數十步外,

這種射石機像一架大型床弩,長達一丈,用絞盤上力,可將三十斤重的物體射到三百步外。

燕軍兩萬人都愣愣地望著他們忙碌,誰也不知道唐軍在做什麼,要投石作戰嗎可是隻有一部射石機,有什麼意義

一名唐軍士兵點燃瞭黑南瓜一般的震天雷,導火索迅速燃燒,當燃燒到三百步的刻度時,射石機發射瞭,一隻黑黝黝的轟天雷在半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在空中嗤嗤地冒著白煙,向燕軍最密集的步兵群頭頂射去,這是蔡希德的部屬,一萬多名燕軍一起仰頭觀望,眼睜睜地看著黑色球體向他們頭頂上砸來。

這時兩千唐軍一起調頭向北疾奔,一口氣沖出瞭一百五十步之外,逃出瞭震天雷的殺傷半徑,許多人都堵住瞭耳朵,連戰馬的耳朵也堵住瞭。

安守忠突然意識到瞭不妙,他大喊一聲,“不好”

話音剛落,震天雷便在燕軍人群中猛烈地爆炸瞭,隻見一道紅色的赤焰迸發,緊接著是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紅光閃過,濃煙滾滾,灰白色的濃煙騰空而起,迅速形成瞭一朵蘑菇雲。

在火藥、氣浪和鐵殼碎葉的三重打擊下,燕軍死傷慘重,爆炸中心到處是殘肢斷臂,被炸爛的頭顱,被炸斷的身體,還有被氣浪震死的士兵,受傷的士兵躺滿一地,到處是痛苦的呻吟聲,燕軍人群太過於密集,使這顆震天雷地殺傷效果發揮到瞭極致,一千餘名燕軍被炸死炸傷。

但震天雷帶來沖擊更多是驚懼,在場的兩萬多燕軍都被嚇傻瞭,他們從沒有見過這麼大威力的武器,這簡直就是雷神發怒。

大部分士兵都是胡人,他們跪倒在地,拼命磕頭求饒,這是天譴,對他們殘暴的天譴。

唐軍盡管有準備,但還是被震天雷的巨大爆炸聲驚得一陣混亂,但很快便恢復瞭正常,李光弼一揮戰刀,嘶聲大喊:“弟兄們英雄的時刻來臨瞭,讓賊軍在我們馬蹄下顫抖吧”

唐軍齊聲怒吼,兩千把橫刀劃出滔天的殺氣,兩千騎兵迅烈如奔雷,以一種摧枯拉朽之勢,向失魂落魄的燕軍橫掃而去。

燕軍已經軍心大亂,他們無心抵抗,瞬間崩潰瞭,他們四散奔逃,哭喊連天,人頭在唐軍馬蹄下翻滾,哀求聲變成瞭死亡的慘叫。

安守忠見燕軍無力抵擋,尤其他負責的糧倉已被唐軍燒毀,他自知李歸仁不會饒過自己,便率兩千心腹士兵向東南逃去,投靠田承嗣去瞭,李曰越也被震天雷驚呆瞭,他更是無心作戰,一心保存實力,率領一萬本部迅速撤離瞭戰場。

最慘的是李歸仁和蔡希德的軍隊,尤其李歸仁軍,是唐軍進攻屠殺的重點,這一戰,殺得燕軍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三萬五千燕軍先後被斬殺瞭一萬八千餘人,而唐軍隻有兩千騎兵,最後兩千唐軍騎兵死傷不足兩百人,創造瞭安史之亂中以少勝多最輝煌的一戰。

這一戰使李光弼名震天下,被譽為軍神,他的光環迅速超過瞭李嗣業,成為瞭僅次於李慶安的安西軍第二號人物。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