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河北風雲(下)

作者:高月 字數:6113

入夜,朔風驟起,寒冷刺骨,老人和孩子都躲進鎮上的空屋子,難民們生起瞭一堆堆的火,他們裹著被褥,圍著火堆取暖,遠遠望去,隻見蒼涼的大地上火光星星點點,一眼望不見邊際。

在幾堆篝火前,季勝和他的一百多名手下都坐在火堆前默默地想著心事,從莫州轉到滄州,雖然難民的行軍非常艱難,但還算順利,沒有任何軍隊來襲擾,季勝也知道,這和安史之間的大戰有關,他們都無暇顧及這邊,但安史之間的戰爭此時已經結束瞭,史思明還是沒有動作,這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六萬多難民逃難,這個目標很大,史思明不可能不知道,季勝有一種直覺,史思明不可能無動於衷,盡管他已經派出斥候去探查敵情,但強烈的直覺還是讓他坐不住瞭,他站起身向張巡所在的火堆走去。

張巡正和十幾個傢族的長者商量著明天的路程,從這裡到海邊還有近兩百裡,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至少還要走七天,口糧就有點成問題瞭,他們的糧食本來就不多,在路上耗的時間太長,老弱病患拖累瞭整個隊伍,每天的行軍速度太慢,隻有三十餘裡,這樣絕對不行。

“假如我們每天的路程能提高到五十裡,我們就能堅持到海邊。”

張巡望著眾人,懇求道:“大傢想想辦法,能不能讓隊伍走快一點。”

“張縣令,如果我們到瞭海邊,而船沒有到怎麼辦”一名老者擔憂地問道。

“船應該到瞭,按照約定,昨天船就應該到瞭,隻是我們走得太慢。”

“可是怎麼也快不起來啊大傢走瞭這麼久,都已經筋疲力盡瞭,能保持現在的速度已經不錯瞭,總不能讓年輕人把老弱婦孺丟下自己走吧那樣他們也不幹。”

“那怎麼辦大傢再想想法子。”張巡又一次動員眾人。

“使君,或許我有個辦法”季勝笑著走瞭過來。

張巡精神一振,連忙道:“季將軍快說,什麼辦法”

季勝在張巡身邊坐下,對眾人笑道:“這樣吧我讓兩個弟兄先去海邊報信,我估計船中應該帶有糧食,我們就讓大船沿著浮水駛來,這樣我們就在浮水中直接上船,不用再去海邊瞭。”

“這個辦法好啊”

張巡重重一拍大腿,“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但他眉頭又一皺,擔憂道:“海船能進浮水嗎”

“應該可以,前面的浮水很寬,足有一裡,六七丈深,我想應該可以,即使不行,他們一定也有小船,讓小船運點糧食過來也可以,使君認為呢”

張巡點點頭,“這兩個辦法都不錯,咱們就這樣辦還煩請季將軍立刻派人前往海邊。”

“事實上,我下午已經派瞭,我找使君是有另一件事商量。”

季勝看瞭一眼眾老者,便笑道:“大人到我這邊來說吧”

張巡會意,便對眾人道:“大傢回去,明天還是繼續出發,這下不用急瞭,沿著浮水慢慢走,等待糧食過來。”

眾人都放下心,紛紛起身告辭瞭,待眾人走瞭,季勝這才壓低聲音道:“使君,我其實擔心的是史思明的軍隊。”

張巡一驚,“史思明的軍隊來瞭嗎”

季勝搖搖頭,“雖然暫時還沒有消息,但我有直覺,史思明應該發現我們瞭,我懷疑他們就在向這邊趕來的途中。”

他剛說到這,隻聽一陣急促馬蹄聲傳來,在夜色聽得清清楚楚,季勝臉色一變,他騰地站起身,“來瞭,有消息來瞭。”

馬蹄聲奔近,隻聽一名斥候大聲詢問,“季將軍在哪裡”

“就在那邊”

戰馬奔上前,一名斥候從馬上跳下,單膝跪在季勝面前,“稟報將軍,我們發現瞭史思明的軍隊,約兩萬騎兵,前鋒已經過瞭長蘆縣。”

季勝和張巡同時臉色大變,長蘆縣離這裡隻有七十裡,而且對方是騎兵,今天半夜就能趕上他們瞭。

汗水從張巡的額頭上滲出,他意識到自己犯下瞭大錯,他們的行軍太慢,已經錯過瞭最佳時機,他的心揪緊瞭,史思明當年在恒州屠殺難民的情形依然讓他們記憶猶新。

“季將軍,現在該怎麼辦”

季勝緊咬一下嘴唇,沉聲道:“沒有辦法瞭,我帶弟兄去攔截,現在我們唯一的依靠就是這條浮水,使君讓難民們立刻動身出發,我們隻能看天意瞭。”

張巡也隻知道這是唯一的辦法,他點點頭,躬身施一禮,“一切就仰仗將軍瞭”

季勝大步走到篝火旁,喝令手下斥候上馬,帶上所有的武器,黑色中,一百多名斥候騎兵迅速整隊,催動戰馬向西疾奔而去。

難民隊伍也開始準備出發瞭,難民們默默收拾東西,孩子的哭聲回蕩在四野,求生的使他們強打精神,連夜向東前行,速度明顯加快瞭。

一百多唐軍斥候沿著浮水一路疾奔,季勝並不擔心這邊,浮水很寬,水也很深,而且沒有船隻,史思明的騎兵無法從這裡渡河,唯一的渡河地就是清池縣,那邊向西有幾座橋梁,他們隻要及時趕去將橋梁拆掉,史思明的騎兵即使到瞭,也過不瞭河,他們還得繼續向西,去南皮那邊渡河這樣他至少就能爭取到兩三天時間,或許接應的大船就能到來這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這支斥候騎兵隊都是來自安西第一獵鷹營,都是斥候中的斥候,精銳中的精銳,他們受李慶安的派遣,赴河北執行任務,就是保護最後一批難民逃離河北,這是幾個月前定下瞭計劃

斥候們也知道從史思明眼皮下逃走,並不是那麼容易,很可能要遭遇一場惡戰,為此他們做瞭充分的準備,每人都帶上瞭唐軍最新的騎弩,為瞭便於攜帶,他們都隻帶小箭,每人準備瞭四匣兩百支,還有兩把橫刀、長槊、圓盾、軍毯,他們甚至還帶瞭二十枚小型震天雷和大量火油。

如果史思明派來的軍隊隻有幾千人,那他們這一百名斥候也能對付,但史思明派來的卻是兩萬人,而且都是騎兵,他們幾乎沒有一點機會,隻能用伏擊或者偷襲的辦法,盡可能地拖延史思明軍隊的時間。

斥候隊一路奔馳,一個時辰後,斥候隊抵達瞭清池縣,清池縣已經成為一座空城,隻有數百名不願離開故土的老者,斥候隊沒有進城,更沒有讓任何人知道他們存在,直接趕到瞭城北的大木橋,這是渡浮水最大的一座木橋,浮水在這裡變窄,隻有十幾丈寬,但水流湍急,依然無法淌水過河。

黑黝黝的大木橋橫跨在浮水之上,它儼如一個龐然大物,在風雨之中已經矗立瞭百年,它是用巨大的原木搭建,百年的風雨侵蝕,它顯得有些破敗瞭。

季勝久久凝視著這座大木橋,他並不是在追思大木橋的歷史,此時他沒有這種興趣,他是在考慮如何最大程度的拖延敵人的時間,他知道,從這裡向西一直有兩百裡,都是無法直接渡河,必須依靠橋梁和渡船,渡船肯定是沒有,一次次的屠殺和掃蕩早已使渡船和漁民都消亡殆盡,他們隻能依靠橋梁,而從這裡向西,一百五十裡內,有四座橋梁,兩座小橋、兩座大橋,而最大橋就是這座大木橋,敵人的騎兵肯定會選擇從這裡渡河,如果過早讓敵軍發現這座橋已經被拆毀,他們一定會向西改道。

季勝手一招,叫來兩名士兵,對他們道:“你們兩人帶五隻震天雷向西,給我炸毀其他三座橋梁,一直到南皮那座橋梁,也要炸毀掉。”

“可是震天雷會不會驚動敵軍”一名士兵擔心地問道。

季勝看瞭看天空,天空出奇地陰沉,沒有一絲星光和月亮,他搖搖頭,“不會,他隻會以為是悶雷,你們放心去吧”

兩名士兵答應一聲,帶上五隻震天雷,向西疾速奔去,季勝迅速算瞭一下,他手下連他自己一共有一百二十二人,除掉十名去各處執行任務的,還有一百一十二人,壓力相當大,他還得留下兩個人隱藏在橋下,兩個橋墩,一邊一個。

季勝一聲令下,“撤”

士兵們立刻向清池縣城旁的一片樹林奔去,這片樹林距離大木橋隻有兩裡,官道就從樹林旁經過,就是最好的伏擊隱蔽處。

時間漸漸過去瞭,大約三更時分,河對岸傳來瞭馬蹄聲,一隊兩千人的史思明騎兵先鋒疾速奔來,他們直接躍上瞭大橋,很快奔過大橋,向清池縣疾馳而來。

兩千騎兵形成的氣勢也是驚天動地,塵土飛揚,黑沉沉的天空竟染成瞭黃色,他們離樹林越來越近,很明顯,這支騎兵並沒有意識河北境內竟然還有唐軍的存在,他們心急如焚,皆想著盡快追上難民,挑選最好的肥羊,對他們來說,最好的肥羊就是年輕女人。

來的是一支回紇人騎兵,身著皮甲,手握戰刀,一個個騎術高超,這次追來的兩萬騎兵都是仆骨部回紇人,對他們而言,追趕漢人難民並不是什麼苦差事,而是發財和掠奪人口的機會,這種機會,他們怎麼會放過。

回紇騎兵們沿著官道疾奔,官道離樹林隻有百步,樹林內一百多名斥候,已經將箭上弩瞭,平端的弩箭對準瞭飛馳而來的敵人,雖然隻有一百多人,但對付兩千人的回紇騎兵,他們依然毫不畏懼。

困難是有,冒險也有,但唐軍斥候極為需要回紇騎兵的馬,這些馬會給難民撤退以極大的幫助。

就在回紇騎兵奔過約三成時,季勝下達瞭射擊的命令,“射”

嗖一百餘支箭脫弦而出,強勁地射向奔馳中敵軍,隻聽見一片慘叫,七八十名敵軍被射中,從馬上翻滾下地。

突來的襲擊使回紇騎兵大吃一驚,他們紛紛勒住戰馬,就在這時,第二輪箭雨射至,這一次,回紇騎兵就像靜止不動的靶子,瞬間就有近百人從馬上消息,他們的皮甲根本抵擋不住唐軍強勁的弩箭。

獵鷹營的厲害就在這裡,他們能通過第一輪的射擊迅速調整自己的射擊范圍,不像第一次,很多人都是同時射一個人。

回紇騎兵開始狂叫起來,他們已經發現發現樹林中的唐軍並不多,他們有兩千人,足以將對方絞殺幹凈,鋪天蓋地的騎兵從官道上沖下,向樹林奔去,黑暗中,誰都沒有註意到地上的異常,到處是泥漿一樣的東西,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味道。

這時,唐軍騎兵已經撤退瞭,向樹林的另一頭撤去,隻留下兩名士兵,他們用是弓箭,隻見兩團火光突地亮起,隨即兩團火光呈拋物線射出,射進瞭回紇騎兵中,直插在地上,隻見轟地一聲,烈焰燃起,迅速形成瞭一條二十丈長,兩長寬的火焰帶,熊熊火焰燃燒。

盡管火焰沖天,但回紇隻在片刻驚慌後便穩住瞭陣型,兩丈並不寬,他們的戰馬可以一躍而過,可就在這時,火焰帶中忽然爆發出瞭一連串驚天動地的爆炸,泥土和火焰騰空而起,這是八顆震天雷同時爆炸瞭,爆炸所帶來的沖擊波和碎鐵片,瞬間便將數百騎兵炸得人仰馬翻。

但爆炸帶來更為強烈的是恐懼,兩千回紇騎兵亂作一團,士兵們膽寒心裂,戰馬受驚,沒頭沒腦地四下亂沖亂撞。

唐軍斥候突然從東面殺來,他們圍繞著敵軍弩箭飛射,將一個個的敵軍射落下馬,隻射瞭四五輪,他們便揮舞長槊殺進瞭依舊混亂不堪的敵群之中。

經過六七輪的射擊和爆炸,回紇騎兵已經損失過半,一群如猛虎般的唐軍斥候騎兵殺入瞭敵群中,他們訓練有素,以一個整體殺入回紇軍中,仿佛一隻鐵拳,擊碎一切膽敢攔路的敵軍。

唐軍士兵刀砍槊挑,鐵蹄滾滾,他們勇猛無比,將回紇人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盡管回紇騎兵的千夫長幾次要集結軍隊,但剛剛集結就被唐軍騎兵擊潰,回紇騎兵已經出現瞭即將崩潰的跡象,他們士氣低迷,劇烈爆炸的恐懼使他們的勇氣早已蕩然無存。

季勝在軍隊中指揮著戰鬥,他在尋找回紇騎兵的千夫長,很快,他找到瞭,千夫長在軍旗下大喊大叫,企圖穩住陣腳,季勝在急速的奔跑中,迅速舉弩瞄準,咔一聲弩機響,一支強勁的弩箭閃電般射出,一箭射中回紇千夫長的胸口,千夫長慘叫一聲,一頭栽倒在地。

就在這時,大木橋傳來瞭兩聲悶雷般的巨響,兩邊橋基同時被炸斷,巨大木橋搖搖晃晃,中間的橋樁最終支撐不住巨大的身軀,木橋斷裂成兩截,轟然滾落進浮水中。

千夫長的慘死和大橋毀滅,儼如壓倒駱駱的最後兩個沉重的石塊,回紇軍崩潰瞭,他們開始調頭向西逃跑,這時的唐軍立刻轉變瞭隊形,就像分裂一般,由一隻百人組成的鐵拳,迅速分裂成五人一隊,向逃跑的敵軍追去,他們不再用刀砍槊挑,而是用弩箭射擊向西奔逃的敵軍。

數百名回紇騎兵在一百多名唐軍士兵的追擊下,嚇得魂飛魄散,約逃越少,最後隻剩下百餘名騎兵逃出瞭唐軍的追擊,唐軍不再追趕,而是收集戰馬,殺死受傷敵俘。

一個時辰後,東天漸漸翻起瞭魚肚白,收集戰馬的唐軍都紛紛回來瞭。

副將祁晏策馬上前,向季勝拱手施禮道:“季將軍,弟兄們陣亡瞭七人,傷二十一人。”

季勝點點頭,“陣亡的弟兄先就地安葬”

停瞭一下,他又問道:“搜集瞭多少戰馬”

“回稟將軍,收集瞭一千二百匹戰馬,其餘都是受傷或者死亡,不能用瞭,但回紇人所帶的馬料隻能支持三天。”

一千二百匹戰馬可以大大幫助難民,至於草料倒不用擔心,東面數十裡外有大片草地。

季勝沉思一下,又道:“叫弟兄們動作麻利一點,盡量多割一點馬肉帶走另外,你帶大傢回去,我和三十名弟兄留下。”

“將軍,你不走嗎”

季勝搖搖頭,“我不太放心,剛才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回紇人在草原上是怎麼渡河我覺得我可能疏忽瞭什麼,你立刻帶弟兄們先走。”

很快,騎兵們割下瞭不少馬肉,驅趕著一千多匹戰馬向東而去,大木橋的斷橋便隻留下季勝和三十名唐軍斥候。

盡管他們殲滅瞭兩千回紇騎兵,但季勝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他派去炸橋的兩名士兵應該已經到瞭第一座小橋處,那邊離這裡隻有三十裡遠,可久久也沒有聽見爆炸聲,兩名手下出什麼問題瞭嗎

就在這時,大地開始微微震動起來,季勝和他的手下們紛紛後退,他們同時向河對岸望去,他們是經驗豐富的斥候,都知道,這種震動是大規模騎兵來臨時才有。

果然,在微明的地平線上,一條黑線出現瞭,伴隨著塵土飛揚,季勝臉色有些變瞭,這是一萬八千人騎兵主力軍來瞭,他看瞭看大木橋的殘跡,心中變得異常擔憂。

史思明的騎兵隊越來越近,開始放慢速度,大地也不再顫抖,但騎兵隊鋪展開來,一眼望不見邊際,這種氣勢讓小小浮水也變得無足輕重瞭。

季勝忽然看見一頂黃羅頂蓋,後面金邊大旗上繡著一個鬥大的史字,原來是史思明親自率軍前來瞭。

但季勝不久又看見瞭另一件讓他絕望的事情,對方在發現木橋被拆掉後,近千人立刻開始砍伐樹木,很快他們砍倒瞭數十棵大樹,將兩層樹木紮起,形成瞭一個厚實的筏子,季勝忽然明白過來瞭,對方在制作浮橋,用筏子連接起來,再鋪上木板,就是一座浮橋。

季勝狠狠一拍自己的腦門,他怎麼沒想到呢

汗水從他額頭滾落,他的後背都被汗水濕透,從昨天到現在,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瞭。

對方根本沒有必要繞道,直接可以搭浮橋過河,季勝有些絕望瞭,六萬難民很快將全部成為回紇人的羔羊。

回紇人的速度非常快,他們已經紮好瞭十架筏子,開始用鐵鏈將它們連接,史思明在大旗下有些得意地笑瞭,這些唐軍騎兵想得太天真瞭,拆瞭橋就能阻攔他的去路,這樣的小河,他們一個時辰便可以搭起一座浮橋。

可就在這時,一名回紇軍官指著西方大喊:“大帥,你看”

史思明搭手簾向西方望去,他的臉色頓時大變

季勝也發現瞭異變,西方也出現瞭一支黑壓壓的軍隊,無邊無際,軍隊迅速向這邊靠近,季勝儼如從冰窟又掉進瞭火坑,他猜到瞭,這隻能是田承嗣的軍隊。

他嘴角浮出瞭一絲苦笑,原來不僅史思明不會放過他們,連田承嗣也不想放過他們,他們確實想得簡單瞭,六萬難民怎麼可能輕易逃脫呢

隻見一隊騎兵飛馳而至,在飛馳而來的騎兵隊正竟然有他派出瞭的兩名斥候,季勝愣住瞭,這是怎麼回事

隻見騎兵隊飛馳到瞭他們面前,一名頭戴金盔的老將從隊伍中出來,他捋須微微一笑,“你就是季將軍吧”

“你是”

“老夫田承嗣”

田承嗣的突然出現,驚得季勝的手下紛紛舉起弩箭,“不要動手”

季勝攔住瞭他們,他一拱手道:“田帥來此,有何見教”

田承嗣呵呵笑瞭起來,“季將軍不用擔心,我是奉趙王之命,前來接應你們。”

田承嗣大軍的到來扭轉瞭岌岌可危的形勢,史思明最終不敢過河,在僵持瞭半天後,大軍撤回瞭幽州,而季勝最終拒絕瞭田承嗣請他們去魏州的邀請,田承嗣也不勉強,派兵護送難民東去,兩天後,四百艘接應難民的大船駛入浮水,成功接應瞭六萬難民,大船返回瞭揚州。

但季勝和他的弟兄們卻沒有上船,他們渡過浮水,繼續向東北方向而去,投身到另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役中去。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