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土炕推廣攻堅研討會

作者:牧塵客 字數:4107

“差不多瞭,準備拓磚”

五個男人在直徑不過兩丈的泥坑裡翻來覆去的踩瞭接近一個小時,陳旭感覺已經踩的差不多瞭,而且這些土磚也不需要多結實,能夠堅持用上五六七八年就行瞭,那個時候應該也已經找到煤並且燒出磚瓦來瞭,到時候蓋的房子應該就是寬敞亮堂的磚瓦房,遠比現在這種進門要彎腰,個子高點兒站在房間裡還不能直起腰身的低矮茅草屋要舒適的多。S

後世許多人不知道茅草屋的樣子,其實茅草屋都非常低矮,而且面積也非常小,房頂高度不會超過兩米五,而房簷到地面高度不會超過一米五,加上裡面的房梁等占去一部分空間,房間的高度不會超過兩米,住在裡面會非常的壓抑,但即便是這種低矮潮濕狹小的茅草屋,也不是所有人都修的起,沒斧頭刀鋸你什麼都幹不瞭,隻能住更加簡單的窩棚和山洞。

因此陳旭上次把自己的茅草屋修到瞭四米高,有瞭這些土磚,這棟房子就能修成土磚房,不光結實,而且還冬暖夏涼。

牛大石跑到河邊把兩個泡在河裡的一大一小兩個磚模拿過來,陳旭便指揮田寶和田二壯用藤筐把踩好的泥巴裝進藤筐挑到昨天整理平整的地方。

模具很簡單,其實就是四塊木板用活動榫口拼在一起的方框,合在一起看起來像個沒底的抽屜,隻需要將泥巴倒在模具裡面,用手按壓結實,上面用泥刀刮平整,然後將模具一端的木栓打開,模具便能夠打開,留下來的自然就是一塊方方正正的泥磚,曬幾天等待幹結之後翻豎起來繼續曬,直到完全曬幹就可以砌墻瞭。

一塊泥磚拓完之後,把模具組合好放在水盆裡面用草把上面的泥巴清洗一下,然後距離上塊磚一尺的距離擺好就可以做第二塊泥磚。

泥磚陳旭小時候看見村裡人做過,但這種東西即便是沒見過也能夠想象出來,因為哪怕是二十一世紀的農村,泥磚和土坯的房子並不少見,小時候村裡幾乎傢傢戶戶都是泥磚房,到瞭九十年代之後才慢慢開始做成紅磚房。

陳旭一口氣拓瞭五塊泥磚,一共用瞭不到十分鐘。

而虞無涯和牛大石、田寶幾個人也都看清楚瞭泥磚的制作方法,簡直簡單的不能太簡單瞭。

接下來陳旭拓大磚,虞無涯拓小磚,牛大石負責挖泥巴,田寶和田二壯負責挑泥巴,五個人配合的天衣無縫,不到一個小時,便拓瞭大大小小近百塊泥磚,一行行整整齊齊看起來非常的賞心悅目。

“咦,你們這是在幹甚子”馬大伯和兩個村民扛著鋤頭順著河邊走過來,看見滿地整整齊齊的泥磚和忙的滿頭大汗的陳旭幾人驚奇不已的問。

在牛大石和田寶、田二壯三人添油加醋的解釋下,馬大伯越聽眼神越明亮,臉上的喜色也越多,聽完之後看著陳旭說:“好,好,小旭這方法太好瞭,也算我一個,幫我傢也做兩個火炕洞天禦寒”

馬大伯說完就脫下草鞋挽起衣褲下坑幫忙挖泥,另外兩個村民自然也要享受同等待遇瞭,於是也都開始幫忙,牛大石看見自己挖泥巴的工作崗位被占瞭,幹脆把陳旭趕走,接手瞭拓磚的工作。

而陳旭也巴不得,雖然看似拓磚最輕松,但其實一直是彎著腰,一個多小時下來,他的腰感覺已經完全麻木的快直不起來瞭,而看著另一個幫忙的村民似乎不知道幹什麼好,虞無涯也把自己的磚模丟給他,站在旁邊開始當大師傅做專業指導。

人一多,談笑漸起,加上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人們說話的嗓門普遍要比後世高一到兩個八度,幹活兒的時候隔著上百米還能輕松聊天可不是白瞎的,因此一群大老爺們兒一邊幹活兒一邊說一些粗俗的笑話,吵吵嚷嚷的歡聲笑語幾乎整個村子都能聽見,因此不多時,村裡陸續就有人好奇之下跑過來看熱鬧,男女老少都有,然後就知道瞭陳旭的打算,然後就沒有然後瞭,最後拓泥磚的大軍變成瞭數十人,本來準備能夠拓一天泥磚的泥巴在一群人的幫忙下很快就告罄,變成瞭足足四百多塊排列整齊的泥磚,在陽光的照耀下顯的異常有氣勢。

“小旭,既然大傢都想做火炕,我看不如一傢出一個勞動力,剛好這裡的泥土好,取水也方便,地方也開闊,我們就多挖幾個泥坑,多做一些模具,弄上七八天估計傢傢戶戶都夠用瞭反正現在各傢的地都犁的差不多瞭,餘下的事拖幾天也沒多大事兒”馬大伯說。

“行,這件事大伯你安排,既然大傢都要做火炕,磚石這些東西要的數量就太大瞭,在我們村築窯燒磚也不現實,這樣吧,村裡的事您負責照看,我去一趟鎮上,讓他們加快陶磚和石板的制作速度,不然害怕到時候供應不上。”陳旭點頭說。

“這樣最好,你趕緊去吧,村裡的事我盯著不會出錯”馬大伯也趕緊點頭,陳旭就帶著虞無涯洗手洗腳之後回傢,跟陳薑氏打過招呼之後兩人騎馬去清河鎮。

其實這段時間鎮上還比較忙。

秋糧都已經收割進入尾聲,小清河兩岸的大片農田都已經收割完畢,留下來的隻有秸稈和翻耕露出來的黑色泥土,但大量的鄉民還在繼續忙碌,不光要把前期的堆肥均勻的平整到土壤裡面,還要把大量的秸稈豆萁捆成捆一堆一堆的堆在田邊,看起來如同小山一樣。

還因為已經入秋,山裡面各種藥材野果都已經完全成熟,每天都有大量的山民從十裡八村背著一筐一筐的山貨到鎮上售賣,其中大部分都是賣給瞭幾個作坊。

秋天正是收購藥材的時候,陳旭也給徐福和許壚下瞭命令,制藥坊各種藥材都要大量收購,因為大部分藥材隻有秋冬采集才藥效最好,因此要大量儲備。

而釀酒坊現在也大量收購山葡萄、山梨、山楂,山柿子、刺梨等各種可以釀酒制糖的野果,因此釀酒坊現在除開釀酒之外,另帶還多瞭一個功能,那就是熬糖。

果糖這種東西在蔗糖還未出現之時,一直都是人類對於甜味食物的一個最重要的來源和補充,麥芽糖在商周便已出現,幹的稱為餳性,稀的稱為飴,但因為熬糖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而且因為沒有含淀粉高的紅薯和大米玉米做原料,因此產量極低,和酒一樣,屬於貴人才能消費的高端食物,因此秦律一樣禁制民間私自熬糖,所以普通老百姓自然享受不到,有多餘勞動力和時間的農戶到瞭秋冬時節就上山采摘一些山柿子等野果制作成含糖的食物儲備起來,因此果脯有人也稱為飴糖,在貧苦傢庭來說,也屬於非常難得的稀罕物品,這個傳統即便是兩千多年之後,就連陳旭小時候如果能夠吃到一顆水果糖也會覺得非常的幸福,一顆糖含在嘴巴裡要當著小朋友的面吸上半天都舍不得吞下去。

所以糖自古都是一種極其稀缺的重要物質,比鹽還難得一見,就連皇帝都不可能天天吃到糖。

而陳旭穿越過來幾個月,唯一吃到的甜味食物就是蜂蜜。

但蜂蜜這種東西完全不具有制作儲備的基礎和可能,全靠大自然提供,因此產量稀缺到令人發指的地步,清河鎮的藥坊從夏天收購到秋天,也隻收購到一次,野蜂蜜不到三斤,被他制作山藥茯苓蜂蜜餅用去瞭一半,剩下的還藏在藥坊的倉庫裡面備用,屬於極度稀缺物資。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不管是小河村的村民還是虞無涯都對陳旭捉蜜蜂回來飼養的行為表示瞭嚴重的不信任,用吃石磨來表達他們的堅定立場,養蜜蜂取蜜這種事,從三皇五帝開始就沒聽說過。

不過眼下陳旭看來快成功瞭。

陳旭和虞無涯騎馬到瞭鎮上之後,先去瞭一趟陶器坊,讓高河最近停下所有的制陶工作大量制作陶磚,而且因為不需要擔心漏水啥的,所以對於泥土的要求並不高,隻要制作成規格大小一致的磚頭就行,甚至微微的開裂也不會影響使用,至於制作磚頭的規格和模具,陳旭昨天已經讓虞無涯帶來瞭,因此兩人來到的時候,幾個學徒已經做瞭數百塊磚坯瞭。

這種用來砌煙囪的陶磚和後世的青磚差不多,長寬各一尺,厚兩寸,一塊泥坯填入磚模之中壓實之後中間用銅刀一分為二,成型之後取出來就是兩塊磚,晾幾天入窯燒制就行瞭,按照現在土窯的規模,一次可以燒制近三百塊磚,燒制時間一天一夜,需要消耗兩千斤幹木材。

而為瞭加快這個速度,陳旭直接取瞭兩千錢給瞭陶匠高河,並且把制墨坊的幾個幫工也弄過來一起幫忙,收購大量的木材,雇傭更多的鄉民來挑土和泥,盡快將陶磚制作越多越好,就光是小河村十七戶村民的煙囪就要消耗近千塊磚,這其中還不算燒制和運輸途中損壞的。

錢如今陳旭不算缺,上次水輕柔來養傷的時候帶來三萬多錢,趙擎和王翦兩人先後來吃喝拉撒陳旭又弄瞭一萬多錢,雖然目前各個工坊開銷巨大,但都還能輕松應付,其實這些花出去的錢在流通之下不少又回到瞭他手中,因為無論是鐵匠鋪還是制陶坊還是木工坊、磨坊,他都有股份,而鎮上的匠工也都非常的擁護,而且不擁護也不行,不然陳旭就把他們開除瞭換個人,反正陳旭是清河鎮的大boss,一言而決,就連遊繳、三老和幾個亭長都是他最忠實的狗腿子兼鐵粉。

弄完瞭陶器坊,陳旭又來到石匠鋪,同樣給瞭石匠劉大安兩千錢,讓他雇人從山上多采石頭回來,加快石板的制作速度,不要太精細,大小厚薄差不多就行瞭,唯一的要求就是快,趕在冬天到來之前打造的越多越好。

接下來又去瞭木工坊,讓木匠劉二娃加工制作一些磚模。

“裡典,你弄這麼多木框幹甚子”劉二娃雖然答應制作,但卻非常的不理解。

“這是用來拓泥磚的,我準備在傢做土炕冬天取暖”陳旭並沒有隱瞞,把土炕的原理和工藝大致說瞭一遍。

“裡典,這這炕的確是個好東西,我因為常年勞作,一到冬天便腰酸腿痛難耐,估摸著再過兩年我就拿不動斧頭幹不瞭木活兒瞭,但如果有瞭暖和的火炕,我可能還能多幹幾年,裡典大人,二娃求您一件事,幫我傢也做個火炕吧”

陳旭:

這個請求並不令他感到意外,但陳旭卻有些牙疼,主要是現在對火炕的需求太大,整個清河鎮十一個村子加上鎮上一共六百多戶人,如果全部要做土炕的話,這個改造工程非常巨大,完全超出瞭清河鎮的承受能力,石板不夠,陶磚不夠,就光是取土造土磚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但這麼好的禦寒設施不能推廣下去,不讓窮苦百姓獲益,也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如果冬天凍死人這種事情出現,陳旭自己都會覺得痛恨自己的無能。

看來這件事需要群策群力才行,不能光靠自己一個人忙活,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綿延生息瞭數千年,不缺乏能工巧匠,缺乏的是指引,自己把火炕的設計思路說出來之後,讓人們自己去想辦法制造,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土磚甚至石板他們也能發揮出創造力解決這個難題,隻要能夠取暖堅持度過接下來的寒冬就行,剩下的明年自然有大把的時間來完成一個新的土炕。

想到這裡,陳旭轉身騎馬去瞭遊繳劉坡傢,讓他把鎮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和所有的工匠都通知到小學集合,他要開一個鎮政府聯席會議,第一次用民主聯合辦公的方式來解決這次的土炕危機,而會議的名稱他騎在馬上就已經想好瞭,就叫始皇二十七年冬清河鎮土炕推廣攻堅研討會,而且要記錄下來讓後世人膜拜一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