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鬱悶的李斯

作者:牧塵客 字數:2160

歷史上的焚事件爆發的很突然,是在秦始皇的皇宮晚宴上因為周青臣和淳於越之間爆發沖突,而且淳於越也在宴會上再次提出師法商周分封諸位皇子,這才惹怒瞭李斯,直接進言秦始皇焚書,於是秦始皇便同意瞭,於是焚書令一出,咸陽首當其沖,百傢門徒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官吏和兵卒便開始挨傢挨戶的搜查書籍,一車一車的拉到大街上焚燒,同時抓捕不願意交書的方士,於是聚集在咸陽的方傢術士倉皇而逃。

而這一次,因為焚書是李斯在朝議之上提出來的,而且秦始皇沒有當場通過,這就導致焚書令沒有發出來但焚書的消息提前散播,因此才有瞭昨日百傢門徒聚集咸陽宮外示威遊行。

但這件事必須要化解掉,因此今日他上朝的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盡快把昨天提出的分化之策慢慢開始推行,辦學校的事情可能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但修史和編書隨時都可以開始,隻要找幾間房子,掛上招牌就可以開始征召百傢方士中的名士,一旦這些名士都有瞭飯碗不鬧事瞭,下面的那些百傢門徒失去瞭首領,必然也就會慢慢消停下去。

朝議大殿之外的廣場上,陸續而來的文武公卿都穿戴整齊的從一輛輛馬車上下來,有許多人手中還捏著早上開賣的大秦都市報,有些人還一邊走一邊討論,看見陳旭到來,許多人都立刻笑容滿面的打招呼。

“多謝清河侯昨日仗義執言!”一群大夫和博士都圍過來拱手作揖。

“勿用多禮!”陳旭一路拱手還禮。

踏進朝議大殿,三省六部的官員基本上都已經到期瞭。

李斯和馮去疾一左一右坐在兩側的首位,蒙毅一如既往的坐在馮去疾的旁邊,看見陳旭進來,許多文武官員都站起來拱手行禮問好,明顯昨日陳旭反駁李斯的舉動,收獲瞭不少官員的好感。

陳旭一邊拱手,大步走到自己專屬的大椅前面坐下,然後眼觀鼻鼻觀心的開始思慮今天該怎麼開口。

卯時一刻,朝堂之上官員已經全部到齊,很快後殿傳來宮人的呼聲,然後就看到秦始皇和平常一樣龍行虎步的走出來。

“恭迎陛下~”滿朝文武都一起躬身行禮。

“免禮,諸位愛卿請坐~”秦始皇大袖一擺坐下。

而稀裡嘩啦一陣椅子碰撞挪動的聲音之後,滿朝文武坐下,但卻一個個都默不作聲,大部分人的眼神都落在李斯和陳旭身上。

秦始皇也把眼神移到李斯和陳旭身上。

李斯臉色平靜沒有任何表示和動作,明顯不想第一個站出來參奏,陳旭微微想瞭一下站瞭起來。

“陛下,臣有奏!”

“清河侯請講!”秦始皇微微點頭。

“臣除開管理科學院和城外的工廠之外,還是工部左中候,有負責改良工具,監管全國工匠等職,如今滯留咸陽的百傢門徒太多,其中有許多精通機關數學者,因此臣提請陛下籌建工學院,征召能人異士和愛好此類的術士,以此培養大批修橋築路、造船冶煉,打造工具的大匠,到時候委以匠吏之職分派到我大秦下屬的各郡各縣進行指導生產。”

“陛下,清河侯此策是利國利民之舉,臣以為要盡快籌備!”工部令宰纮第一個站瞭出來。

“臣等附議!”宰纮之後一大群工部的官員以及許多大夫、博士都呼呼啦啦站起來完之後整個朝堂一陣寂靜。

坐在龍椅上的秦始皇本來笑容滿面,但突然之間臉色也變的陰沉無比,雙手情不自禁的死死抓住龍椅的扶手。

而坐在位置上的蒙毅忍不住臉皮抽抽瞭幾下,沉默瞭半分鐘之後站起來說:“陛下,清河侯來咸陽不久,不知道那是嫪毐的別院,還請陛下勿要怪罪!”

嫪毐之事就是秦始皇心中一根拔不掉的刺,銷聲匿跡瞭近二十年,卻沒想到無意中再次被陳旭提瞭出來。

但畢竟這件事以及過去的太久瞭,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都已經逐漸淡忘出瞭談論的話題和對象。

而且有蒙毅帶頭,方才一幫在大殿外感謝陳旭的大夫和博士呼呼啦啦站起來十多個,一起躬身行禮說:“陛下,嫪毐已經被戮,此事早已煙消雲散,而且清河侯也是好意,那別院占地數百畝,廢棄的確可惜,而且位置依山臨水環境清幽,正適合做學問,臣等請陛下應準!”

“請陛下應準!”內史府和工部的一群官員也都站起來。

嫪毐的那棟別苑誰都知道,但平日誰都不敢提,放在那裡任憑廢棄倒塌都感覺可惜,今日被不明真相的清河侯提出來,正是一個將其處置的好機會,何況修葺一棟房子要比重新擇地修建這麼大一棟房子可要簡單多瞭,花費的代價十分之一都不到,內史府能夠省下一大筆錢糧,工部也能少一大堆麻煩,光是征調的工匠和刑徒工奴都要少一大半,何況為清河侯解圍也能獲得一些好感,日後辦事也方便的多!

秦始皇沉默許久之後臉色逐漸恢復平靜,情緒放松下來微微點頭說:“清河侯所請之事朕準瞭,就將嫪毐的別院修葺之後暫時作為撰史館和書局的辦公署衙,同時將附近二十頃山林都劃歸其管理,以方便修建配套館舍,此事由內史府和工部處置!”

“喏~”一群人行禮之後稀裡嘩啦坐瞭下去,胖乎乎的老頭兒宰纮和內史令齊宕還一起看瞭陳旭一眼,表示我們都已經頂過你的貼瞭,以後要對我們好點兒。

(註一下:秦漢時期的一頃是五十畝,相當於現在的15公頃,二十頃差不多三百公頃,橫豎1.7公裡的范圍,面積相當於一座小縣城,這個面積其實已經非常大瞭,由此也可以看出來,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也不是白叫的,雄才大略從不小氣,而且他也大致可以猜到陳旭的意思,將百傢門徒匯聚到一個遠離城區的地方集中管理,那樣鬧事的可能性就小多瞭。)

弄完這件事,朝堂之上先前沉默的氣氛才被打破,然後三省六部的官員以及大夫公卿都陸續奏報一些事情,差不多一個時辰之後散朝。

而這次的早朝自始至終李斯都未曾發言,看得出來還在極度的鬱悶之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