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泰晤士報》的影響

作者:吳老狼 字數:5646

吳超越象傻叉一樣把戰略擴張的主攻方向放在雲貴,讓太平天國和滿清朝廷同時感到欣喜若狂,尤其是深知雲貴底細的滿清朝廷,更是滿朝歡騰,文武官員沒有一個不是彈冠相慶,也沒有一個不是嘲笑吳超越的未老先衰,跟誰學不好偏偏要跟吳三桂學做平西王,隻想著雲貴窮山溝裡稱王稱霸,全無半點進取之心。

但滿清朝廷也有明白人,至少慈禧就當朝說道:“如果眾卿認為吳賊西取雲貴是一步蠢棋,那你們就大錯特錯瞭。事實上,哀傢更願意看到吳超越逆賊南下廣西,或者北上河南”

“吳賊若是南下廣西,那長毛賊寇必然大怒,因為長毛起事於廣西,在廣西有著大量的同鄉宗族,又已經兵進廣東,早就把廣西視為他們的囊中之物,絕不會容許吳賊徹底吞並廣西。”

“吳賊若是北上河南,那麼吳賊軍隊必然會和長毛捻匪在河南境內發生利益沖突,磨擦之下,刀兵相見大動幹戈絕非沒有可能。可吳賊既不北上也不南下,偏偏選擇西進雲貴,大清朝廷再想指望吳賊與長毛翻臉開戰,拼一個兩敗俱傷,難如登天矣”

還有鬼子六也認為吳超越的戰略選擇對滿清朝廷來說不是什麼好事,發表意見道:“西太後言之有理,吳賊選擇西進雲貴,大清朝廷固然是避免瞭兩線作戰,可以全力應對長毛威脅。然而對於長毛而言,也等於少瞭一個後顧之憂,可以集中力量北上與大清朝廷作戰。如此一來,日後真正能夠坐收漁利的人,搞不好反倒是看似走瞭一步蠢棋的吳超越逆賊。”

雖然對吳超越的西進戰略憂心忡忡,但不管怎麼說,吳超越沒有幫著太平軍往北打始終也是一件好事,起碼滿清朝廷可以從黃河防線上抽調一些軍隊東進,幫著山東清軍抵擋太平軍的北伐大軍。同時也贏得及其寶貴的時間實施借師助剿的罪惡計劃,借助西方列強之手剿滅太平天國和吳超越。

然而很可惜,借師助剿的計劃遠比滿清朝廷想象的更困難和更復雜,尤其是在爭取當今的世界霸主英國出兵參戰這個問題上,滿清朝廷派出的使者軍機大臣文祥更是碰到瞭巨大困難,始終沒能說服英國的香港總督老包令同意出兵。

這裡必須得普及一下歷史,歷史上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因為太平軍就進攻上海一事與英國駐滬領事麥華陀談判破裂,還有因為洪秀全強迫英國外交官員巴夏禮向自己下跪,英國軍隊的確接受瞭滿清朝廷的請求出兵參戰,幫著清軍多次重創太平軍,還幫著清軍收復瞭包括杭州在內的大片土地。然而在英國國內,卻仍然有巨大的反對參戰聲音,尤其是英國的眾議院,更是強烈抗議英軍幫助清軍野蠻屠殺太平軍,最終在一八六四年逼得英國首相巴麥尊重新采取中立政策,隻不過太平軍當時已經遭到瞭致命打擊,敗局已經無法挽回,英國重新采取的中立政策才沒能幫到太平軍什麼忙。

在原來的歷史上尚且如此,在這個滿清外交大權被吳超越無恥竊取的歷史層面上,滿清朝廷再想求得英國出兵助剿自然更沒那麼容易。首先光是一個政變集團的政權是否合法就足夠文祥傷透腦筋吳超越早早就以滿清外交部長的身份向英國駐華公使遞交照會,公開宣稱政變集團為非法,並且自己建立瞭清國臨時政府,文祥要想求得英國軍隊出兵對付吳超越,當然首先得證明他代表的政變集團才是合法政權,也得證明吳超越組建的臨時政權為非法無效。

甚至就連求得英國出兵對付太平軍也不是那麼容易,向吳超越學習的太平軍不斷調整外交政策,默許英國在控制地內銷售鴉片,公開允許英國向控制地傾銷各種工業品,基本上已經滿足瞭英國人的胃口,英國人自然不願冒著丟失巨大市場的風險和太平軍開戰。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太平軍比歷史上更強,滿清朝廷卻遠比歷史上弱小,英國軍隊幫著滿清朝廷剿滅太平軍註定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玩瞭幾百年大陸平衡政策的英國人自然不會傻到輕易答應替滿清朝廷火中取栗。

不過也還好,文祥還有一張底牌就是可以向英國人無限讓步,為瞭求得英國出兵,文祥不但承諾租借割讓更多的土地,開放更多的港口,還許諾向英國方面支付一千萬兩紋銀的報酬。

“包令先生,我國兩宮皇太後鄭重承諾,隻要貴國出兵幫助我國剿滅太平軍和吳超越這兩股叛軍,那我國立即向貴國支付五百萬兩紋銀,成功之後我們再支付五百萬兩銀子。怎麼樣,這樣的條件你無法拒絕吧”

面對文祥的滿臉期待,老包令隻能是報之以無奈苦笑,說道:“親愛的文祥先生,雖然你們的誠意很讓我動心,然而我還是隻能遺憾的告訴你,做不到,我們英國政府絕不會同意出兵和吳超越先生的軍隊交戰。”

“為什麼”文祥警惕的問道:“難道吳超越那個逆賊答應瞭給你們更多銀子”

“他沒給我們銀子,隻是給瞭我們希望。”老包令拿出瞭一份報紙遞給文祥,說道:“看一看吧,這是我們英國最有影響力的泰晤士報給吳超越的評價,現在我們英國的國內輿論全都站在吳超越一邊,我們英國軍隊如果和吳超越先生的軍隊開戰,首先我們英國的輿論界就不會答應。”

滿頭霧水的接過老包令遞來的報紙,報紙上的英文雖然文祥一個字都不認識,可文祥還是一眼看到,這份報紙的頭版頭條上,赫然就是吳超越身穿西服站在一條蒸汽炮船上的難看照片。文祥大吃一驚,忙問道:“吳超越逆賊什麼時候上瞭你們的報紙怎麼還穿成瞭這樣”

“是泰晤士報記者包貝爾先生在湖北拍攝的,背景是以我們英國人命名的湖北戰船雒魏林號。”老包令聳聳肩,又說道:“叫你的翻譯給你念一下吧,然後你就明白吳超越先生在我們英國為什麼會這樣受歡迎瞭。”

按照老包令的指點,文祥趕緊要求自己高價雇傭來的翻譯念誦其中內容,而因為篇幅和時間的問題,我們就大概知道一下這份報道的幾段主要內容就行瞭。

“超越吳總督先生無疑是清國最瞭解和最尊重西方國傢的人,甚至可以說是最懂得與西方交流的亞洲人,他不但熟悉我們的文化和歷史,還知道和尊重我們的制度與憲法,對我們英國最早實施的君主立憲制十分贊賞,認為這是最為適合我們國傢的憲法制度,還對我們維多利亞女王建立日不落帝國的豐功偉績大加贊賞,並且不止一次為瞭我們英國女王的健康幹杯。”

“吳總督對西方人非常歡迎和尊重,在普遍愚蠢敵視西方的清國,隻有在吳總督的管轄地域裡,我們西方人才可以真正獲得自由通商、旅遊和傳教的機會,我們西方人在他管轄的湖北土地上每當遇到東西方的文化沖突,吳總督通常都會親自或者派遣他熟悉西方的部下出面,耐心向沖突雙方解釋原因,化解沖突,使我們西方人明白當地人誤會的原因,也讓當地人知道我們的行為隻是出於西方人的習慣,並不包含任何的惡意。”

“整個清國隻有三名曾經到西方國傢接受過教育的留學生,他們都是吳總督的同鄉,他們能夠到西方更加接受教育,還是來自吳總督祖父的經濟資助。吳總督的祖父健彰吳先生同樣能說英文,也非常瞭解我們西方,而那三名留學生,目前已經有兩人成為吳總督的部下,另外一位寬黃先生畢業於我們英國的愛丁堡大學,獲得瞭博士學位,目前還在我們英國擔任醫生,但是他同樣也受到瞭吳總督的邀請,準備返回清國為吳總督效力。”

“吳總督令人震驚的決定把他軍隊的一條蒸汽明輪船以我們英國人的名字命名,獲得這份特殊榮耀英國人英文名字叫做wiiaockhart,中文名叫雒魏林,是我們英國倫敦會的傳教士,因為在清國建立瞭慈善醫院而獲得瞭吳總督的尊敬,也讓吳總督征得他的同意,以他的中文名字雒魏林命名船隻。對此,法國、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傢的在華傳教士都十分妒忌,但也全都認為這是西方教會在亞洲取得的一次偉大進步,同樣感到榮耀。”

“吳總督對世界經濟也有非常深刻的瞭解和認識,知道我們英國和美國一樣,目前正面臨經濟危機,知道我們英國的鋼鐵業面臨生產停滯的問題,進而影響到我們的金融業。吳總督認為這是生產過剩的原因,非常願意幫助我們英國經濟擺脫困境,他提出的辦法是在清國大量建設鐵路,向我們英國大量進口鐵軌和火車,讓我們英國的鋼鐵業獲得大量定單和資金,也幫助我們英國工人獲得更多的工作崗位。”

“吳總督管轄的清國湖北省大冶縣內,正在開工建設清國的第一條鐵路,使用的全是我們英國生產的鐵軌。同時吳總督還計劃修建一條全長達到一千三百英裡左右的川漢鐵路,用於連接湖北和四川這兩個省份,所使用之鐵軌,也準備全部向我們英國采購。資金方面吳總督也擬定瞭一個詳細的籌集計劃,一部分由吳總督的總督府籌集,一部分向民間發行股份,另一部分準備向我們英國的銀行借貸。”

“吳總督還請求我們泰晤士報向英國的商人發出誠摯邀請,希望我們英國的商人到他的管轄地裡投資,參與采礦、鐵路、紡織和金融等各種行業,吳總督願意為我們提供土地稅收方面的優惠,並保證提供充足的工人。”

“文祥先生,知道不”

老包令開口打斷瞭翻譯的念誦,向文祥苦笑說道:“這篇報道在泰晤士報上刊登後,我收到二十三封抗議信,全是來自我們英國的鋼鐵傢,抗議我沒有通知他們參與對吳先生鐵路的招標,並且要求我提供關於吳先生鐵路修建計劃的一切信息。還有我們的英國銀行傢,也沒有一個不在打聽吳超越的借貸計劃,全都想把資金借給吳超越修建鐵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怎麼還敢答應讓英國軍隊和吳超越先生的軍隊開戰”

“為什麼不敢這道理我不懂。”早就聽得頭昏腦脹的文祥搖頭,不明白其中道理。

“很簡單,這時候我如果和吳超越先生開戰,那我就等於是得罪全英國的鋼鐵傢和銀行傢,還有我們英國的教會。”

老包令再度聳肩,攤手說道:“他們現在生產的鋼鐵賣不出去,閑置的資金不敢隨意投資,當然希望吳超越先生那條一千四百多英裡長的鐵路能夠盡快開工建設,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這時候我和吳超越開戰,等於就是打他們的錢袋子,他們怎麼可能答應”

“還有。”老包令又補充道:“因為這篇報道,現在不光我們英國商人和人民對吳超越先生充滿好感和興趣,就連我們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都要求我提供關於吳超越先生的一切情報,並委托我對吳超越先生對她的祝福表示感謝。”

“吳超越那個逆賊,祝福你們英國的女王”文祥有些傻眼瞭。

“泰晤士報上不是清楚寫著嗎”老包令答道:“吳超越在和我們英國人交流時,每次碰杯都是為我們英國女王的健康幹杯,維多利亞女王殿下當然非常高興接受這來自東方的祝福。”

“賣國賊”文祥咬牙切齒,然後才問道:“包令先生,難道你就因為這份什麼報紙,就不敢借兵給我們剿滅吳超越逆賊瞭”

“親愛的文祥先生,你太不瞭解泰晤士報在我們英國的影響力瞭。”老包令苦笑說道:“而更不幸的是,你們還得罪瞭泰晤士報的記者包貝爾先生,讓他還發表瞭一篇文章譴責你們踐踏國際公法的野蠻行徑,介紹瞭他和英法外交官員被你們虐待殺害的前後經過,還說如果不是吳超越先生的使者及時出面阻止,你們幾乎都要殺害法國駐華公使佈爾佈隆先生。那篇文章同樣在我們國內引起瞭巨大反響,許多報紙不但嚴厲譴責你們,甚至直接建議我們英國政府推翻你們的政權,幫助吳超越成為清國的統治者。”

文祥還是有些不敢相信泰晤士報的影響力,幹脆直接問老包令究竟要什麼條件才出兵幫助清軍幹掉吳超越,老包令則答道:“我隻能答應令上書國內,請我們英國政府商議此事。”

“但是文祥先生,你最好不要報太大的期望,算時間,吳超越組建清國臨時政府的消息應該已經傳到英國國內瞭,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艦隊街那幫混蛋應該已經快要樂瘋瞭,爭著搶著在頭版頭條報告這個消息,鼓動我們英國政府出兵幫助吳超越成為清國的統治者瞭。”

不幸被老包令言中,與此同時的英國國內,倫敦艦隊街那幫靠耍筆桿子吃飯的記者編輯,的確是在象打瞭雞血一樣的爭著搶著在自傢報社的頭版頭條發表社論,鼓動英國政府為吳超越提供軍事和經濟上的幫助,讓吳超越早點幹掉欺負他們同行的滿清朝廷,建立新的中國政權。

遠東春天英國企業傢的喜訊清國吳總督宣佈組建合法臨時政權這是泰晤士報的頭版標題。

和該死的破產失業說再見亞洲最大市場的大門已經向我們英國敞開每日電訊報一向都喜歡聳人聽聞。

英國的機遇,我們有希望獲得第二個印度曼徹斯特衛報充滿理性的同時也不乏浪漫幻想。

再也用不著忍受清國朝廷的愚蠢瞭,我們的朋友即將成為清國的領導者。星期日泰晤士報是這標題。

為瞭英國的利益,我們必須幫助吳總督。觀察傢報的讀者主要是英國的中上層知識份子,也都對政治充滿熱情。

不能讓其他國傢搶先,吳總督是我們的盟友號角報急英國之所急,很是擔心法國和美國等其他西方列強搶先把吳超越拉走。

吳總督的神秘情人竟然是他教師的女兒如果當時有太陽報的話,八成會是這麼一個標題,還會附上曾紀靜的照片。

還是不幸被老包令言中,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想讓英國政府決定不承認吳超越所組建的臨時政府的確是難如登天,英國眾議院和下議院中也到處都是要求政府幫助吳超越獲得勝利的呼聲,甚至就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都就此事專門召見瞭首相巴麥尊商議。而巴麥尊雖然想騎墻觀風,觀察一段時間再說,可招架不住來自各方面的強大壓力,最後還是決定立即派遣一個龐大的代表團趕赴中國,與吳超越商量結盟事宜,給吳超越準備的結盟條件還相對比較寬松。

不光是英國政府,也不僅是英國輿論界,事實上整個西方的輿論界都因為泰晤士報的影響,在言論上十分傾向於支持承認吳超越所組建的臨時政府,逼得西方各國或是匆匆派遣代表,或是授權駐華公使,爭著搶著與吳超越建立外交聯系並討價還價,爭取依靠吳超越徹底打開中國市場,獲得工業品傾銷地和工業原材料來源,同時也因此紛紛宣佈對中國內戰表示中立,拒絕滿清朝廷借兵對吳超越開戰的要求。

隻有沙俄國內反應比較冷淡,因為打聽到是吳超越拉著英法逼迫本國歸還庫頁島的緣故,沙俄國內對吳超越普遍印象不佳,也更加願意幫助容易欺負滿清朝廷幹掉吳超越。然而帶來的連鎖反應則是普魯士駐俄公使刺探到這一消息後,卻在第一時間致書國內,建議普魯士攝政王威廉親王率先承認吳超越組建的臨時政府,為吳超越提供軍事幫助,憑此獲得中國市場及東方利益,也乘機借助東方力量牽制和削弱沙俄,為普魯士統一德國創造契機,減輕外部壓力。

順便說一句,這個普魯士公使叫做俾斯麥。

話題又轉回東方,文祥把向列強借兵對付吳超越幾乎全部遭到拒絕的事消息報告到瞭京城後,慈禧和鬼子六等人大罵吳超越無恥賣國之餘,也很快做出新的決定,要文祥改變策略隻向西方列強借兵對付太平軍,準備先把列強軍隊拉入中國內戰,然後再慢慢想辦法挑起吳軍和西方列強的武力沖突。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