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在鄢

作者:七月新番 字數:2579

在鄢縣停留的這半日裡,黑夫不僅通過“魚腹丹書”讓一心想逃亡的刑徒們安分瞭下來,還抽空進瞭趟縣城,打算拜見瞭自己的老上司,昔日的安陸右尉杜弦,如今他已經是鄢縣右尉瞭。

鄢縣的格局與安陸縣城差不多,隻是面積大瞭三倍不止,畢竟這裡五十多年前,曾是楚國的陪都。江漢地區一直都是鄢、郢並稱,鄢縣右尉,隻比江陵縣尉低一點,杜弦從安陸縣調到這裡,算得上是高升瞭。

鄢縣的縣尉官署也比安陸的高大瞭不少,黑夫來到這裡道明來意後,被門口的守卒詢問瞭一番,通報之後,說縣尉正在辦公,讓他在門口的便坐稍等。

杜弦倒是沒冷落他這個老下屬,還專門讓一名尉史出來陪坐。

“杜君時常提及黑夫亭長,說在安陸縣任上時,全縣亭長中,當數你最為幹練。”

尉史名為共師,出身當地的羋姓共氏,不過卻沒有氏族子弟的架子,十分和藹地與黑夫攀談,還不時誇他幾句。

“這是杜君謬贊瞭,我之所以能做亭長,都靠瞭杜君賞識。在杜君任上最後一次擒賊裡,還失手將賊人放跑,至今慚愧不已,豈敢稱幹練之名幸而未曾影響杜君勞績風評,不然黑夫百死莫贖。”

二人一個吹噓,一個謙虛,過瞭一會,杜弦終於有瞭空閑,共師才領著黑夫入內拜見。

黑夫剛進門就下拜道:“不曾想,這麼快便能與右尉相見,下吏真是欣喜萬分。”

“黑夫快快起來。”杜弦臉上也是笑吟吟的,隻是比在安陸時瘦削瞭不少,眼圈也是黑的,待二人就坐後,他才感慨道:

“來鄢縣月餘,才深感沒有黑夫這樣的得力屬下,做縣尉著實不易啊。”

杜弦先抱怨瞭一番鄢縣難治,雖然逃人盜賊沒有安陸多,但這裡的百姓官吏多是楚國貴族後裔,所以對律令的貫徹很不到位,氏族力量比安陸更強,他的命令,有時候都很難執行下去。

而後,杜弦又提及往事,吐露說,雖然在別人看來,他在安陸時最信任的是陳百將,可最倚重的,其實還是黑夫。他的升職,跟黑夫連續破獲的盜墓、掠賣人兩起大案不無關系。

而第三起殺人案雖然沒有破獲,但因為黑夫故意隱瞞瞭鐘離昧是楚國間諜的事實,沒有引起郡上的足夠重視,再加上那時候已經過瞭升遷考績時間,也未影響杜弦的仕途。

黑夫不住頷首,心裡卻道:“所以你我二人才能和和氣氣地見面,若非如此,我肯定要吃閉門羹瞭”

當聽說黑夫是被縣左尉鄖滿指派來跑這趟苦差的,杜弦便陰著臉一拍案道:“公報私仇,這鄖滿真是可惡,我一定要向郡尉參劾他”

隨即他又關切地問黑夫,路途上可否有遇到刑徒逃亡是如何處置的。

黑夫也不必隱晦,便將“魚腹丹書”騙取刑徒安分之事說瞭出來,聽得杜弦哈哈大笑,說也就黑夫能想出來這種點子,秦律雖嚴但不古板,黑夫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處理律令不能解決的問題,是值得贊賞的。

“雖然刑徒是安分下來瞭,但此去南陽,路途尚遠,再加上天寒地凍,還得多小心為妙。”

一邊說著,杜弦還好像突然想起什麼來,讓人取來木牘,寫瞭一封信。

“此番征召刑徒、戍卒北上,是大王之意,秦楚戰於淮陽,糧草運輸乏人。故而不隻南郡,漢中郡、南陽郡也在征召之列。三郡刑徒戍卒,都要在南陽郡方城縣集合,再由南陽郡郡守、方城縣尉一同率領。我在南陽郡任職過,與方城縣尉有舊,這封書信,或可惜助你抵達軍中後,得個好差事。”

這倒是意外之喜,黑夫接過來一瞧,卻見那木牘上寫著黑夫精通兵事,擅長練兵雲雲,還蓋瞭杜弦的私印。

他連忙稱謝,雖然秦國很大程度上杜絕瞭山頭主義,但卻無法杜絕人情,有人推薦和沒人推薦,境遇可能天差地別,這份木牘,算是黑夫北上後的敲門磚

說話間,杜弦的公務又來瞭,鄢縣的戶口也比安陸多瞭兩倍,相應的,要忙的事也無形中多出來許多,杜弦便讓共師替自己送黑夫出城。

“鄢縣的四百戍卒、刑徒也將北上服役,共師,你帶著黑夫過去,將他交予左尉,明日就一同上路,路上也能多個照應”

黑夫隨共師出瞭官寺,二人騎著馬往城門走去時,他的目光卻被一旁的城墻吸引瞭。

為節省人工、材料,秦國很多縣城的“官寺”會建在縣城的西北角或東北角,這樣,利用原先已有的城墻,隻需要再分別向外引出兩道墻垣,就能把“官寺”包在裡面瞭。

鄢縣的“官寺”就在城之東北角,但黑夫註意到,這裡的城墻,比邊上的要嶄新許多,放目望去,足足數百步內,土墻的顏色都與其他地方的不同,是新壘起來的黃色土垣,而不像其他一樣,是褚紅色的舊墻。

他指著那段明顯新修的城墻道:“這莫非便是當年武安君攻城所破”

共師表情卻有些復雜:“不錯,這就是當年武安君伐楚時水攻鄢城,浸泡沖潰的那段城墻。”

這件事黑夫早有耳聞,據說五十多年前,南郡還是楚國的王畿地區,核心腹地,沒有任何人會想到,這裡會在一年之內忽然被秦國占領

創造這個軍事奇跡的,就是武安君白起,當時秦楚大戰,白起卻隻帶著數萬之眾,沿漢江東下,出敵不意突入楚境。

當時的情況是,秦軍孤軍深入,隻能因糧於敵。而楚軍本土作戰,號稱持戟百萬,支援源源不斷。

但秦人拆除橋梁,燒毀船隻,自斷歸路,以示決一死戰的信心。而楚軍因在本土作戰而有後顧之憂,貴族貪生怕死,將士隻關心自己的傢庭,沒有鬥志,竟無法抵擋秦國銳士的猛攻,故節節敗退。

在司馬錯偏師的配合下,白起帶領數萬秦軍長驅直入,一直打到瞭當時楚國別都鄢城。

鄢城是拱衛郢都的軍事重鎮,楚人早已集結重兵在此,企圖阻止秦軍南下。

白起則利用夷水從西山長谷奔出,流向東南的有利條件,在鄢城西邊百裡處築堤蓄水,並修長渠直達鄢城,然後開渠灌城,鄢城的東北角在河水沖擊浸泡下,不久就破損,大水入城,遂為深淵

“那一戰之後,整個南郡就歸屬秦國瞭。”

共師笑道:“武安君至今餘威仍在啊,提及其名,能使鄢城嬰孩止啼”

“餘威我看是餘臭吧”

這時候,一個年輕人雙手抱懷,恰好站在城墻邊上,聽聞共師此言,不僅勃然大怒,立刻過來拉住共師的馬,仰頭對他小聲說道:“叔父,你莫不是忘瞭,當年水潰城東北角,鄢城軍民隨水流死者,十數萬人城東皆臭我羋姓共氏也在那一仗裡,幾乎舉族死絕”

“住口我當然記得,不用你提醒”

那年輕人口不擇言,共師勃然變色,壓低瞭聲音怒斥道:“汝小子再妄言,真要害死共氏一族”

他急忙回頭,看到黑夫還在後面,偏頭看著城墻,仿佛沒聽到二人對話一般,這才松瞭口氣,瞪瞭年輕人一眼,轉而對黑夫喊道:“黑夫亭長,這是我侄兒共敖,十月份時剛做瞭個小小求盜,也要押送戍卒北上服役,這一路上,還望亭長多照應他”

ps:再通知一下,本書3月1號上架後天,到時候希望各位至少能給個首訂,上架後會加快更新。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