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四月下旬,農忙結束,北地開始進入征兵修習行伍射術的農閑期。
為瞭籌備來年用兵之事,北地郡尉府近來十分忙碌,黑夫也時常召集縣尉、尉史及牧師官等共聚一堂,給他們開會安排任務,會上不時冒出一些金句來。
比如這一句。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習,三曰器用利!”
郡尉此言一出,在場負責會議記錄的刀筆吏們立刻將其抄錄到黃麻紙上。
黑夫讓眾吏好好消化這句話,自己則拿起杯盞,喝瞭一口妻子給他泡好的枸杞菊花水,過瞭好一會,才慢慢道:
“兵法言,人常死其所不能,敗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戰為先。”
所謂卒服習,便是加大對士兵的訓練,使之知曉金鼓旗幟,熟練搏殺技能,上瞭戰場,也不至於慌亂不知所措。
北地郡是邊郡,所以有常備的郡兵、縣卒,但亦不多,郡府義渠城有一千,蕭關、烏氏塞兩個邊隘各有五百,其餘六個縣,亦各有五百,總數不過五千。
這些郡兵縣卒,作戰時帳內隻有他們二人,這種規避外人的場面,一般都是用來密談的……
被黑夫安排在身邊,保護陳平的兩名郡兵有些隱隱擔憂。
“烏氏延會不會出賣吾等?”
陳平卻一點都不怕,笑道:“烏氏若連同哪方做生意更賺都不明白,也不會有今日財富瞭,不過……”
他惡意地想道:“過去十年間,烏氏帶出關的貨物中,恐怕也夾雜有銅、鐵等違禁品吧……”
這是昨日陳平從烏氏延口中套出來的話,烏氏延堅稱這是向少府稟報過的,偶爾給匈奴帶點銅鐵之物,以博取他們的信任,也方便展開貿易,勘查敵情。
此番出塞,亦不例外,在郡守、郡尉準許下,烏氏給冒頓帶來瞭一百柄小銅削,不過,匈奴人仍嫌這太少,還不夠一個部落分。
所以陳平猜測,此次冒頓請烏氏延去密談,聊的便是下半年烏氏是否能再給匈奴運一批銅、鐵之器……
午後時分,烏氏延回來瞭,滿口馬奶酒味,進入營帳後,也不說話,待到眾人啟程,到瞭半途中,沒有匈奴人耳目後,他才讓陳平過來,對他說道:
“冒頓王子找我去談的,果然是關於走私銅、鐵金器出塞一事!”
陳平一笑,他猜的沒錯,誰料烏氏延又道:“不過這一次與往常不同,冒頓所欲得的,不止是現成的銅鐵器具,他竟詢問我,能否從中原,往匈奴帶一些能采礦、冶鐵、鑄器的工匠!他必以重金購之!”
陳平的笑止住瞭,回頭看看營帳連綿的賀蘭山匈奴別部,不由驚訝。
“假以時日,冒頓或為草原之雄乎?才十八九歲年紀,竟然能領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