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

作者:七月新番 字數:1591

黑夫不知道,秦始皇之所以更信秦地本土巫祝,拒絕關東方士東巡建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高漸離案後,秦始皇對“諸侯之人”已失去瞭信任。雖然他沒像當年一樣貿然逐客,但隻要是六國遺民,休想再靠近皇帝,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秦始皇區別“秦人”和“諸侯之人”的標準,便是按他繼位時,秦的疆土來判定。當是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

除此之外,其餘新征服地區,都算作“諸侯之人”。

於是乎,這次北巡的大部分時間,秦始皇的車駕,都行駛在較為友善的地域上。

河東安邑便不必說瞭,從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魏國被迫獻出安邑予秦開始,這裡便是秦的土地。秦昭王將安邑城內的魏人盡數趕走,遷徙秦地被赦免的罪人來定居,幾代人過去瞭,他們已和南郡一樣,成瞭秦忠實的子民,當地百姓在蒲坂,在鹽池,在安邑夾道歡迎皇帝蒞臨。

“朕當年從邯鄲歸國時,河東百姓也是如此迎接朕的啊……”

秦始皇坐於禦駕中,掀開帷幕看著外面的人山人海,小時候的片段一閃而過。

那時候的秦始皇才七八歲年紀,在邯鄲受盡瞭苦楚和侮辱,對遙遠的咸陽,也有一種陌生感,第一次給他一種“回傢”感覺的,卻是在河東,在安邑。

恍惚記得,當時母後在車裡緊緊抱著他,忽然外面一陣喧鬧傳來,如驚弓之鳥的母子大駭,小公子縱然害怕,卻還是勇敢地擋在母親面前,捏緊瞭拳頭。

但那些湧來的人,卻統統跪倒在十步之外,他們隻是想來看看,流落受難多年的公子政……

年邁的安邑老農高高舉起手裡蒸好的粟飯,請公子享用。

秦始皇不記得自己吃沒吃,隻記得,當時是冬天,一路上俱是雨雪,但母子二人心裡卻是暖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總算是安全,不再有性命之虞瞭。

“昔我往矣,雨雪載途。今我來思,黍稷方華!”

心情大好之下,秦始皇在安邑下達瞭一項命令:三十多年前,那些迎接過他的城邑,其治下百姓,統統“復一年”,也就是免除一年更役。

秦始皇在安邑停留瞭三日,祭祀瞭“夏墟”。但接下來的太原郡,留給秦始皇的印象就不那麼好瞭……

秦始皇二十八年未月(農歷六月)初,秦始皇抵達瞭晉陽。

“晉陽好啊。”

在車上時,秦始皇對隨駕的廷尉李斯冷笑道:“朕繼位的第一天,便接到瞭一個消息,晉陽反瞭!好在有蒙驁將軍為朕擊定之!”

李斯垂首:“臣當時剛到咸陽,記得此事……”

那份晉陽人給他的繼位大禮,秦始皇至今尤記,所以在當地也沒任何減免的恩賜。

二十八年過去瞭,晉陽依舊,人卻面目全非,蒙驁已死,他的兒子蒙武也垂垂老矣,身體比王翦還差,也不知還有多久好活。

老將在凋零,如今秦始皇親政前便活躍在戰場上的那批將領,還能道:“嗟乎,荊軻雖有刺秦之勇,卻不講於刺劍之術也!”

自那之後,魯勾踐就暗暗離開瞭邯鄲,來到人煙稀少的大陸澤畔,靠漁獵過活,順便招攬燕趙反秦人士,在此暗暗聚集,修習劍術,諸如陳馀之輩,當年便來過此地……

但隨著秦一統六國,反秦運動進入低潮。如今反秦遲遲無忘,卻先後聽聞高漸離、蓋聶這些“豪傑”相繼隕落,魯勾踐當真是義憤難平。

他一旁的佈衣男子卻十分鎮定,撿回方才被魯勾踐一掌擊飛的帛信,說道:

“魯大俠,隳名城,殺豪傑,這本就是暴秦一直在做的事情,但六國志士就像韭葉,割復生,殺是殺不完的,暴秦如此做派,隻會讓更多人對其死心,將天下的任俠豪傑逼到絕路上……”

“張子房!在你看來,蓋大俠之死,竟成一件好事?”

魯勾踐一把揪起化妝成商賈,在楚、趙之間聯絡消息,試圖將天下反秦志士捏合在一起的張良,罵道:

“你之前信誓旦旦地說,那暴君今歲或將東巡封禪,讓吾等伺機助你行刺,結果呢?我得到消息,趙政殺蓋聶後,便一路往北,去雁門、雲中瞭!”

他罵完後,將張良扔到一邊,越想越氣憤,怒發沖冠之下,拿起瞭掛在墻上的劍便要出門而去:

“不行,我不能再藏在此處發黴,定要連夜帶賓客前往雁門、雲中,在山道上伏擊趙政!”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