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暗營特科【求訂閱】

作者:漢風雄烈 字數:3482

明天三更,9000,今天的少瞭點

事實上自從來到廣州,陳亮就有種不順暢的感覺。不是說這裡的天地會、洪幫他沒有聯系到,暗營的二度佈局有不順利,而是澳門事物上的進展的太不順瞭

真正對澳門留心瞭,陳亮才明白自傢那位好侄子為什麼對澳門這麼重視。

可是澳門的紅毛鬼已經站到瞭滿清這一邊瞭,就他的查證,澳門紅毛門已經賣瞭一批大炮給清軍,還派出瞭軍官是訓練清軍炮手。陳亮透過澳門的耶穌會,向澳門紅毛的議會遞去瞭消息,結果石沉大海。

而十三行呢進展也有,但是潘振承,現下十三行的公行商總,卻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在中國要把生意做大,與官府勾結結合是必須的,復漢軍可以理解,也不需要十三行的商人表露來明確的態度。可以說這點小小風險對於十三行的人來幾乎就不存在。十三行的人呢沒有幾個不滑頭的,他們跟洋人做生意,也真真的見多識廣,對現在的復漢軍是本著不得罪的態度的。隻有這個潘振承是另一副樣子,他也與復漢軍保持著某種聯系,卻始終保持著對復漢軍的敬而遠之。陳亮想讓潘振承打聽一下澳門與滿清確切的交易內幕,這東西應該不是多保密的玩意,隻要身份到一定程度上,很輕松的就能拿到。結果潘振承裝聾作啞。

陳亮就在氣不順的時候,福建又傳來瞭張球大敗的消息,你說他心理面該多慪火啊。

“大人,既然那些人不識抬舉,那咱們就給他們一個厲害”

環境真的能改變人的,向兩三年前的陳亮,隻是陳傢一個管事的親族,在店鋪裡迎來送往,那是一個見人開口笑的生意人。而現在,稍微不順氣瞭,就能要人命

陳亮身邊這人見自己的提議得到瞭陳鳴的認可,英武的面容上閃過一道血光,這人就是蕭劍,當初讓陳鳴為之驚奇的那位主。他是暗營在江南籠絡到的一頂尖高手,其傢本是書香門第,但整個傢族在偽孫嘉淦奏稿一案中飛灰湮滅,蕭劍與小妹逃得一命,就此走上瞭練武報仇反清的道路。

在被暗營收攏以前,蕭劍就在江南留瞭不少案底,被屢次海捕通緝。這樣的人,先天上與復漢軍就是一國的,值得信賴,且身手高明,在整個南方都有江湖朋友,陳亮對之十分欣賞。從陳亮下福建時候起,蕭劍作為他的護衛,外加暗營組建的特科行動隊隊長,代號斷劍。

“大人,廣州城有太多的當官的瞭,但有份量的那些人守備無不森嚴。這段日子我們屢屢襲殺滿清官員,這些韃子官也知道保命瞭。以現在的情況看,最容易下手且影響力也最大的人就是粵海關監督瞭。”

“佛倫,去年三月赴任,出身內務府”

自從乾隆七年開始,粵海關監督的位置就全被內務府包下瞭。整個粵海關的各種管理人員大約有四五百人,除瞭監督、總口委員這些肥缺要職,如總口書吏、大關案書、庫書、庫大使、大關平櫃、各總口櫃書、各口清幫書、巡役、庫丁、水手、火夫、雜役等等,全都是在廣東本地地方招募,就如同縣衙小吏衙役,上官走瞭他們卻不會走,往往長期盤踞關口,世代相承,視同置產。而這些把持著各關口的書吏、巡役,經常利用手中的權利,進行鉆營肥私,勒索商旅。

一個粵海關一年到頭來的分潤撈取,真真是一個大府都都不能比的。

粵海關監督佛倫,職務不大,卻至關重要,而其守衛力量則連縣衙的縣令都不如。

粵海關指的可不是一個廣州,而是整個廣東,除瞭廣州、澳門兩總口外,又分附省十小口。此外惠州、潮州、高州、瓊州及雷州五總口,並分隸五總口之各小口四十餘處,這全是粵海關。所以別以為四五百人多,真正的人數五倍於此都不止,就如縣衙的白役一樣,海關各處也多瞭臨時工。

“不僅一個佛倫。我要毀瞭整個粵海關。”陳亮突然笑瞭起來,笑聲越來越響亮,邊笑還邊拍著自己的腦袋說:“笨蛋啊笨蛋,這麼明顯的東西就擺在眼前,自己怎麼就看不到”

“對,這次襲殺不僅僅要一個佛倫。我還要整個粵海關。沒有瞭這東西,可就斷瞭廣東一條財路瞭。”大批熟知業務的老手翹辨瞭,滿清即使迅速提拔上一批新手菜鳥,就能恢復粵海關麼而且新手菜鳥會更貪。那些老油子油是油瞭些,可人傢幹的長,財富就積的多。哪像新人,從沒吃飽過的菜鳥落到肉山上,那還不使著勁的吃啊,可著勁的撈啊

“蕭劍,佛倫的性命,你親自去取。”

“大人放心。我夜裡就能割瞭他腦袋回來。”

“就把他的腦袋掛到潘振承的同文行上”

廣州城外一角,這處小院中的這番對話,還沒有給外人知道。所以這一天的夜裡佛倫死瞭,不僅他死瞭,粵海關總口委員7人,總口書吏8人其中大關2人,各總口1人,大關案書6人,庫書2人,庫大使1人,大關平櫃1人,這些個要員在隨後的三五天時間裡全死個遍。雖然不如佛倫腦袋被人割下來掛在瞭十三行商總的牌匾下這般酷烈,那些人也沒幾個死相好看的。

瞬時間,復漢軍暗營的名頭威震廣東。

而這個時候淮安城下的陳鳴剛剛收到福建遞來的急報,隻飛快的掃視瞭一遍,陳鳴嘴裡蹦出瞭跟陳亮一樣的倆字:“廢物”

竟然被官軍艦隊進到瞭三四十裡的時候才察覺,那他麼是海戰,這就跟陸地上被敵人摸到邊上百十米遠才察覺有什麼區別能打贏才是奇瞭怪哉

逃得一命的張球下瞭萬兩花紅買黃桂的人頭,陳鳴一點關心都沒有。他現在必須考慮福建海戰這事兒的餘波,會給大勢帶來的影響。

“大都督,打淮安,堅決的打淮安,拿下淮安,兵進黃河,一切迎刃而解。”

淮安前線,復漢軍的重要軍將和後勤系的大員全部到齊瞭。可第一個道出見解的卻是柳德昭,而且說得很合陳鳴的胃口。福建海面上不是大敗一場麼,那復漢軍在陸地上把這個勢再搬回來不就是瞭打下淮安,兵臨黃河,大軍可以過河北上支援混元教,還可以渡河進入徐州府,兵壓歸德;不說真的能把天下大勢掰順溜瞭,至少復漢軍海戰失利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消退瞭。

“你們怎麼看”陳鳴問眾將道。

“柳先生說的對。福建敗瞭,咱們在淮安就打回來,不能讓韃子占瞭勢去。”

“大都督,打淮安,拔下這顆釘子”

“大都督,”

這些就是現下的復漢軍的軍將,聽指揮還行,讓他們自己打仗,陳鳴總覺得這些人就是木頭珠子,不撥他們就不會動彈。“唉”

看著眼前一班喊打喊殺的大漢陳鳴心裡暗嘆一聲,啥時候自己的十大元帥十大將軍才會來到呢

這都那麼長時間瞭,手下的這群人就真的不堪教化麼

“那就拔下淮安城,徹底掃清黃河以南清軍”陳鳴拍板做瞭決斷,眾望所歸的決斷。反正他這次大舉北上,也存的有這方面的心思。再說瞭,真要把江蘇省黃河以北全能拿下來,光是招募兵源也能得個萬兒八千的不是。

沒有瞭大運河,蘇北的數萬漕工和運河沿岸幾十萬百姓,就全斷瞭生計來源瞭。而且今年蘇北的年經還不好,鹽廠停工,鹽工灶戶趁著戰亂紛紛逃竄去,復漢軍舉起收人,多出來個萬兒八千人的完全不是事兒。

就比如鹽城,復漢軍拿著糧食就很輕易的招收瞭兩三千漕工和大批饑民,大軍征戰,錢糧物質轉運靠著大運河中撈來的上千艘漕船,卻並不咋費力。

陳鳴帶領大軍由鹽城東來,逼近淮安,寶應的清軍直接縮回瞭淮安城。高郵州的復漢軍趁機北上,奪取寶應,沿運河與陳鳴部匯師淮安城西。清兵倒是沒有喪心病狂的扒瞭高郵湖堤也是大運河的西堤。

陳鳴屯兵城下已經四天瞭,隻是拔掉瞭清軍佈置在城外的幾個據點,並沒有對淮安城發起正式的進攻。因為暗營傳來的消息,淮安城內的清軍、民團、漕丁全算上,當有兩萬人。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而且淮安城也並不是一個城,這是倆城,分為新舊。舊城就不說瞭,歷史很長,新城為元末史文炳張士誠部將守淮時所築,原為土城,明洪武十年指揮時禹“取寶應廢城磚石築之”。永樂二十一年又進行瞭“增築、門上建樓”。正德二年總兵郭宏、隆慶五年知府陳文燭分別對新城加以修葺。清乾隆十一年督撫題準一次就“發帑銀二萬五千七百餘兩”,由山陽知縣金秉祚“承修,裡墻戧土加幫寬厚”,修好瞭新城“亦舊城輔車之助也”。

新舊二城之間,“本為運道”,“皆昔糧船屯集之所”,因黃河北徙,運道改為城西,此處逐漸淤塞,多為湖泊之地。明嘉靖年間,倭寇猖獗,兩次侵擾淮安。嘉靖三十九年由舊城東北隅接新城東南隅,聯貫瞭新舊二城,這就是聯城,俗稱夾城。隨後前明又將聯城加高加厚,並添設敵臺四座。

淮安聯城的建造,使得淮安的舊城、新城、聯城連為一體,這種三城並列的格局在中國的建城史上是隻此一例的。也給復漢軍攻打淮安造成瞭一定的妨礙。

陳鳴的指揮部設立在淮安城外的慈雲禪寺,陳鳴是沒聽說過這個地方的,倒是蜀山裡的慈雲寺他很曉得。隻不過進瞭寺廟,一打聽,這地方確實有來歷,是一個叫大覺的和尚的圓寂之處。這大覺和尚法號通琇,字玉林、玉琳,世稱玉琳國師,與順治出傢的傳言甚有瓜葛,雍正十三年,雍正以慈雲庵為大覺圓寂之所,詔撥淮關銀照大叢林式興建,置香火地,命內務大臣、淮關監督年希堯督建此寺,欽賜慈雲禪寺匾額,改庵為寺。

這地方傳說是要官下轎,武官下馬的。但這規矩對於復漢軍來說,就是純粹的虛妄。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