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金山

作者:漢風雄烈 字數:4794

北美的中西戰爭已經開始瞭,而且剛剛開始就進入瞭高氵朝。但是南京不知道啊,這一勁爆消息不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傳播,南京是不會知道北美爆發的戰事的。

而當這一消息傳播到中國本土的時候,英國人肯定會高興地。他們等於在無形中多瞭一個強大盟友。

這就是時代的限制。

不說電話,就是有線電報都還要等個幾十年才會出現。

即使那些跟隨著移民船來到瞭北美西海岸的外派記者們,將自己的報道文章寫的再花團錦簇,將遠征軍的英勇奮戰和輝煌戰果描寫的再感人涕下,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登上國內的報紙頭條。

那麼,如今國內的目光都在關註著哪裡呢包括陳鳴在內,那全都在關註著寶雞呢。

已經是承天八年瞭,寶雞到天水的國道已經完成通車運行,而西安到蘭州的第二條鐵道也已經貫通,唯獨蘭州進新疆之路段,還遲遲看不到貫通的希望。

因為,那之間要修通的路線實在太難太難瞭,耗資也太大瞭。

內閣政府第一次大規模的銷售鐵道債券,同時籌建中的中國交通部西北局掛牌西北交通公司,上司籌股籌資。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麼,就像兔子的做法。比如那時候的國傢檔案局與中央檔案館。

木有辦法,這條鐵道耗資實在太大,遠遠超過瞭第一條鐵道。最初的預算根本不夠用,那渭水狹道的工程建設已經夠難瞭,可大西北段鐵道修築鋪設比它更難。

不說冬天零下十幾度、二三十度的嚴寒,就說這裡一下就沒過小腿的大雪,那都是不可逾越的天塹。而且寒冬之下的泥土會硬的堪比生鐵,一鐵鍬下去隻能鏟掉一層皮。

而到瞭夏天呢炎炎烈日讓人無法忍受,再能吃苦的漢子在烈日之下熬上三四個小時,人也攤掉瞭。且晝夜溫差很大,晝夜溫差太大。白天三十六七度的氣溫,足以讓人隻穿單衣都大汗淋淋勞動起來,汗流浹背,連那層單衣都不需要穿。到瞭晚上卻要蓋上薄被

很多路段還缺乏水源,無形中限制瞭施工工人的人數,也限制瞭工程的進度和修築速度。

至少三十個拖傢帶口的勞改營在為此而努力著,同時還有純粹的勞改營過來出功出力。在交通、器械全都是原始化的現在時空,人力就是推動一項重大工程前進的必要力量。

而人也真的是一種很能適應環境的生物,除瞭因工死亡的人外,他們中因病而死亡的人口數字比之同期來到的勞工工人也多不出太多。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陳鳴都不能理解的現象

按理說,這些勞改營眷屬和勞改犯們的因病死亡率應該遠遠超過有一定醫療保障的正常勞工的,可事實卻是另一個樣子。

天方教徒們剛剛渡過瞭開齋節,然後又被逼著趕進度。為瞭讓西北交通公司的股票賣出更好的價格,他們的進度就必須加快。所以不同的建設工地上的勞改營,最近飯食意外的變得更好更豐盛一些瞭。

可代價卻是他們幹活幹的更多更累瞭。

今年化凍後開工到現在,滿打滿算三個月,小兩萬勞改犯壯勞力,還有數字至少是這個兩倍的傢屬,完全扣除因公傷亡,隻是生病和被蟲子叮咬而住院的,總數隻有1700人,死亡280人,而同期隻有五千人上下的勞工隊呢也掛掉瞭一百六七十人,這簡直日瞭狗瞭瞭

隻是三個月時間,去年末簽訂合同的勞工們就有三百多人選擇瞭離開,同樣也想離開卻不想輕易地放棄報酬,還要倒貼上百塊的人數更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

寧願掏錢也要打報告退出的那些人,他們寧願去更危險的南洋或是外東北,也不願意待在這個該死的鬼地方瞭。

所有去大西北的人簽的都有合同書,這些人的申請退出報告,西北局可以完全不予答應的。不過因為還有日本人可以來填補這個空缺,且這些外來的日本人的傷亡撫恤金還遠低於中國人,西北局還可以用未履行合同的名義光明正大的扣除這些勞工的每一分工資,並且反從他們身上拿到一筆錢,於是就順水推舟答應瞭下來。

自從兩年前開始,日本人在工地的數量就開始暴增,到現在,他們已經從最初的二三百人直線增長到現在的一兩千人,人數都比得上在這裡負責安全的日本治安隊武裝力量瞭。

日本人不怕死嗎他們當然怕。但金錢的吸引力讓他們忽視瞭死亡的威脅,又因為生活條件比之同等的中國籍工人要差上不少,三個月下去,死亡的五百多中國人和日本人,後者的基數在總工人群體中明明屬於少數,死亡數量卻反而占據瞭多數。

中國現今可沒辦法徹底杜絕疾病,西北這裡的晝夜溫差巨大的氣候又讓人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發燒,然後還容易轉為肺炎,這可是要命的癥狀。所以黃連、柴胡等等藥材都在大批大批的往大西北運,但在眼下這個年代,這些隻是盡人事聽天命。

為瞭安定人心,是以,現在的鐵道工地上,佛教、道教,以及西北hh信奉的綠教,全都在大行其道。

就像當初大山裡的勞改隊的頭兒,願意將釋景崆大和尚提出來,專門建一棟寺廟讓他在裡頭做和尚一樣,信仰是一種動力,早就被他們發現瞭。

為瞭更好地安撫勞改營和勞工們,各類信仰就都開始在工地上大肆流行。

但總的來說,還是佛道在大量的回流大西北。

現如今的鐵道工地,幾乎每段開始的新工地在第一個月裡都會建立起瞭一座土地廟,接著又用飛快的速度建立瞭瘟神廟和佛廟,供奉著道傢大帝和瘟部正神,佛教的東方琉璃藥師光如來和南海觀世音菩薩

工程的總負責人最初都打算調派人手為日本的神道教豎立起瞭廟宇,隻是被上頭直接給喊停瞭。總指揮段國瑞自己更把所有的神佛全都拜瞭一遍,但就是然並卵,該死人還是死人,該沒水還是沒水

在發往南京的奏折中他這樣說:不間斷的死亡率給整個工程都蒙上瞭一層濃重的陰影,惡劣的氣候和環境又沉重打擊和影響著工人們的勞動熱情和工作情緒,宗、教信仰可以撫平他們內心的恐慌和心裡的彷徨

更提到瞭西北hh勞工們內部流傳的一些不好的謠言漢和兩族人較高的患病死亡率正是被西北hh們視為信仰的真神對漢和兩族人的不恭的懲罰。因為西北hh雖然也病死瞭一些人,但橫向做個比較的話,那比例是遠低於漢和兩族人的。比較他們就是西北人麼。這些人現今雖然處境很糟糕,卻因為有漢和兩族人人慘重的損失和更糟糕的遭遇做對比,而樂呵呵的自嗨情緒高漲,這影響很不好。

西北局采用瞭雷霆手段,以傳播流言的罪名抓捕瞭上百hh勞改犯,以及少數的hh勞工,並按照二抽一的法子,讓他們先自己推選願意上天堂去見真神的人,這個當然沒有成功,然後用抽簽的法子選出瞭被吊死的那一半。短期裡是打壓下瞭這股惡劣謠言的勢頭。

西北局指揮部過的很不容易的。工程總指揮,之前的第一條鐵道工程的副總指揮段國瑞,不但要操心工程的進度和技術問題,還要關懷勞工們的思想問題。甚至為瞭抑制這種性質很惡劣的流言,他還要請文工團來演大戲,放松勞改犯和勞工們的神經。

如果不是段國瑞還想著再立一份功勞,而且這個任命被他看做是陳鳴對他的信任,讓他有一種特殊的榮譽感,感覺自己就要背負起責任來,年紀已經五十歲的他早就撂挑子瞭。

整條鐵道建設從承天三年開始,到現在都五年瞭,他頭發都熬白瞭。這比第一條鐵道建設還難得多。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段國瑞的老臉,這是一個經歷很豐富的人。早期他出身魯山,是當初跟在陳惠門下混飯吃的那些個白役之一,但他的能力比之鄭宏宇、魏秀志那些當年陳惠手下的得力幹將可差多瞭,而且不敢握著刀子在陣前拼命的他進入的是後勤部,他還有一個朋友,就是滿洲的曾明。

段國瑞早就與軍隊不搭邊瞭。

他退出軍隊後進入瞭交通部,這麼多年過去,他成為瞭第一條鐵道建設的副總指揮,在那一條鐵道建設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又被陳鳴欽點為第二條鐵道建設的總負責人。這可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能坐上的位置,他現在還是西北局的第一負責人,是西北交通公司的董事長。

能坐上如今的位置,可以說是段國瑞人生的一次飛躍,可這也能說是段國瑞人生最大的劫難瞭

大西北的鐵道建設比之蒙古大草原上的鐵道建設真艱苦困難多瞭。

在這裡,喝一口涼水可能就會打擺子,然後一病嗚呼;被風吹一吹可能就發燒感冒,在虛弱中死去;更別說這些困難的環境。水,很多地方一連百裡,連個地表露出的水源都難以找到。甚至於西北局都準備過一支運水隊,那日子簡直讓人崩潰。

段國瑞唯一對工地滿意的就是這裡的日本藝伎,雖然他對日本人的舞蹈和那臉上全都塗滿的白粉不感興趣,但藝伎洗瞭臉以後還是很不錯的,很順服。

而且她們很入鄉隨俗,看碟下菜。

這些女人願意來這個鬼地方為的就是銀子,至於所謂的日本傳統,那值幾個錢

沒辦法,國內的女支女們根本就不來大西北鐵道工地,她們寧願下南洋,即便是哈密城中都極少見到她們的面孔。段國瑞和絕大部分的國人又都對西北當地的女人提不起興趣,就隻有把錢撒給小日本的藝伎和女支女瞭。尤其是段國瑞這種身份的大佬,更喜歡包養一個漂亮的藝伎而非女支女原因就不需要多說瞭。

是的,他身邊帶的還有小妾和侍女,他甚至可以直接帶著女人去工地,可這影響太壞瞭。綜合考慮,段國瑞還是包養藝伎的好

因為哪一段工地上都有伎館。

明天是段國瑞半月一期的休息日,按照之前時候的生活,今夜段國瑞肯定會醉眠花叢中,放蕩玩耍一日去,他的頭發雖然花白,可他的身體還很好,這也是他釋放壓力的方法之一。

可是段國瑞沒有去伎館,他就一個人坐在房間的窗前,抬頭看著天上半圓的月亮,手邊握著一瓶酒。明天是一個人的忌日,他的原配,那是一個吃瞭不少苦的女人,給他生瞭三個兒子,三個都養成的兒子,可是她卻沒能跟著他享上大福。就在見過前一年的這一天,在傢中的床上咽下瞭最後一口氣。

雖然段國瑞的原配並不漂亮,比其他現在的小妾來差瞭十條街,但這個女人在段國瑞隨軍出征江南的時候,盡心盡力的照顧著段國瑞的父母,一手送走瞭兩位老人。段國瑞沒有再娶繼室,他不管感情不感情的,卻必須要領這一份情。

中國人可以娶小妾,這真是一項好制度。在陳漢發達之後,沒誰要把糟糠妻下堂,這是一個讓陳鳴很高興的現象。

視線從段國瑞這一個點慢慢拉高,一處整個龐大的鐵道工地慢慢出現在眼前,這裡就是星星峽瞭。

是隴海線溝通薪疆的一處必經之路。

當初復漢軍打進薪疆的時候也走瞭這一條路,作為一條溝通北疆和咁肅的重要線路,如今這條路不僅沒有荒廢,反而變得更加繁榮瞭。當然,從張傢口經呼和浩特、包頭,走烏裡雅蘇臺進入新疆的路線就更繁榮瞭,誰讓這條路線水草豐盛,且路程縮短呢。星星峽這裡溝通的更多是甘陜和薪疆。

現在薪疆的漢人就以星星峽為分割點,以東的為口裡,以西就是口外。

雖然是深夜瞭,工地的大部分區域已經陷入瞭黑暗中,隻留有零星的幾盞燈火,但在距離工地不遠的一片地方一座如同一座小縣城一樣的集市正是熱鬧時分。燈火通明,人聲喧囂,歌舞酒樂中讓人忘記瞭死亡的陰影和工作的疲勞

把視線放得更遠一些,距離星星峽工地七八裡的一處山頭,一座座簡易的墓碑如同大校場中屹立的士兵一樣緊密的排列著。這裡就是一座墓地,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三千人被下葬在這裡瞭。

這裡頭有一部分士兵的遺骨,他們一座座墳墓前立的都是石碑;剩下的就全是勞改犯和勞工們的瞭。後者好歹還是遺骨下土,還有著一具薄皮棺材,前者卻隻是骨灰一盒瞭。

同樣就在七月中,就在陳鳴在留心著西北交通公司股票發行的同時,移民局幹瞭一件自己想幹依舊的大事,一批的阿伊努人被從苦寒的庫頁島遷到瞭他們的故土蝦夷地。

這些年中國一直對外大力移民,庫頁島也是被著重開發的地點之一,現今那裡已經生活著至少五萬漢人移民瞭。幾個沿海港口都成為瞭皮毛的銷售販賣中心,也成為瞭北地獵人的總後勤補給站。

但凡願意遷移到庫頁島的移民,全都被安置在之前就已經選定的屯墾區。

都是水源充足,地勢平坦,適合耕種的平原沃土。

移民們過去後,隻需要開墾土地,修建好過冬的房屋,儲備過冬所需的糧食和柴火,再撐過今年的嚴冬,等到明年,差不多就能自給自足瞭。

而且那裡的移民工作在這個時候普遍都已經結束瞭,因為過不幾天,庫頁島就進入秋冬時節瞭,然後再等幾天,大雪和寒冬就要到來瞭。

移民局向陳鳴遞交的報告不是在為庫頁島而煩惱的,而是在為檀香山。

這幾年的開發下來,檀香山似乎也到瞭可下口的時候瞭。

這第一批移民的數量達到瞭一萬人,遠涉萬裡之遙,移民工作就好比當初的南明州,都非常的瑣碎且麻煩。

陳鳴也召集朝廷大臣共議,南明州發現金礦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