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聖光普照的希望【求訂閱】

作者:漢風雄烈 字數:4600

承天九年,六月裡。

一艘從歐洲返航的飛剪艏炮船停靠在瞭上海碼頭,剛靠港,一群穿著短袖工作服的碼頭工人就忙不迭地圍瞭上去,扶船板的扶船板,扯纜繩的扯纜繩,一架架大型的蒸汽滑輪吊機也在幾十名工人的呼號下緩緩推到相應的位置。

很高的規格是不是

一般的船隻抵到上海碼頭後還真沒有這樣的待遇,可誰讓這是一艘從歐洲返回來的飛剪艏炮船呢

這是當初伴隨著高彥明出使歐洲時的一艘,承天四年的時候回來過一次,然後就一直到現在。一走就是四五個年頭瞭。

當初去的使團中人,很多人已經回來瞭,換瞭新人去歐洲,但也有人一去七八年,這才重新回歸。

高類思牽著法蘭西愛妻凱瑟琳卡倫站在船頭,深深地吸瞭一口故鄉的空氣。

南京就是他的故鄉,他的父母已經從北京遷往南京多年,一別故國多年,這南京在他的心目中也變得無比的親切。

新加坡的港口環境已經很好瞭,上海碼頭的空氣比新加坡港還要更好,除瞭自然的海腥味,高類思感覺這兒就像一個偏僻無人煙的海灘一般清新。而要是拿現在的上海港來對比歐洲的那些大港口,比如這些年裡他去過的馬賽、波爾多、倫敦、曼徹斯特、漢堡、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熱那亞、直佈羅陀、哥德堡、巴塞羅那、聖彼得堡等,幾乎歐洲所有有名的港口他都去過,但那裡的海風和味道,綜合起來的氣味就像置身於腐爛變質的海魚、垃圾堆裡一樣,上海的空氣比之就像是天堂。

雖然高類思知道上海港口區的衛生管理很嚴格,但是有瞭對比,才有更高的評價。

船隻在靖海停靠的時候還不顯,那裡明顯還是一個小海港,新加坡就已經有點味道瞭,上海就是一個大驚喜。

穿著一身中士女服的凱瑟琳卡倫手裡本來拿的還有一個手帕,可是現在的她,明顯是用不到的。

整個上海市,連港口區在內,主要道路全是水泥鋪就的平坦地面,雪白的線條畫分出一格格的港口工作片區,不遠處是整齊的碼頭倉庫,一條條軌道彼此交錯,一輛輛有軌馬車在上面馳騁,若幹草坪、樹木綠化帶,包括漆成雪白色的,上面掛著漂亮的防風油燈的路燈,都錯落有致。

一個個穿著港區工作制服的工人或推車或扛著貨,來回穿梭,兩人一組的警察腰間掛著警棍、手銃,悠閑的打量著船隻。還有手臂上帶著紅袖套的清潔工人。

順著寬敞的街道朝西看去,上海市那如棋盤般分佈的市區掩映在綠樹蔥茸之中,但站在船舷上至少能看清楚港口區的分佈,把大半個港口區盡收眼底。作為中國新城區建設的標本,上海的城市建築、分佈十分具有幾何感,那一條條道路和綠化帶就是分割線條,不是橫平豎直,就是優美的曲線。

被港口區的建築和樹木遮擋的上海市區顯得很神秘,被眼前的港口區映襯的更加擁有吸引力和高檔瞭起來。

這麼長時間沒有返回國內瞭,如今上海港口區的景象和遠處上海市的變化,讓已經有瞭心理準備的高類思仍然暗暗驚訝。

很顯然,這跟他記憶深處裡的北京城完全不一樣,也跟他熟悉的歐洲城市完全不一樣。

作為中國新城市的一個模板,上海市的模板就是一座園林城市,綠色城市。

卡倫驚訝的長大瞭嘴巴,靖海和新加坡已經讓她震驚瞭,但上海更讓她出乎意料的欣喜。怪不得她總聽從中國返回去的法國商人用羨慕的語氣對她說,她會愛上中國的。生活在上海和南京的人,是幸福的。

而平日裡她從自己的丈夫那裡也聽到瞭一些東方的傳統文化,感受得出自己丈夫語氣中那隱隱含著的優越感,生活中也越來越習慣大量來自這個國度的商品、物質,雖然整個生活方式還是西式的居多,可現在,眼前的這座漂亮清新的城市給瞭凱瑟琳卡倫極大的驚喜。

這兒隻是上海,不是南京。他們今後要生活的地方會是南京吧,除非高類思再被外派到上海。

而作為一個國傢的首都,南京比之上海應該更漂亮的。就像巴黎比之馬賽要強一樣,倫敦比之曼徹斯特要好一樣。

“這兒的花真多,還有草地和綠樹,我喜歡這個地方。父親,我們的傢會跟這兒一樣美麗嗎”忽然的,一個孩子幼稚的聲音響起,是高類思的寶貝女兒,還隻有四五歲大。

很聰明的一個孩子,看著漂亮的上海港口就已經想到瞭自己的傢瞭。

“當然,親愛的寶貝,千古秦淮的風光比這兒更好。”

“我早已經委托傢人幫我們建起一座別墅,參照著上海的這種新世建築和歐洲風格,由可憐的皮埃爾先生作為參贊,肯定會在佈置擺設上融入法蘭西的風格。親愛的,你們母女會喜歡上的。”高類思對著嬌妻愛女說道著,看著楊德望出現在碼頭上,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楊德望要比高類思回來的早,他承天五年的時候就回國瞭,然後一直在上海的外交部辦事處工作。

好幾年沒見,卻並沒有影響楊德望和高類思的感情,在整個中國官場上,娶瞭一個外國老婆,而且是正房,還不納小妾的人,除瞭他倆也沒有第三個瞭。

楊德望的妻子叫瑪麗德納芙,也是法國人。與卡倫早在少女時候就認識。

所以說,這輩子高類思和楊德望是真的很難分開。

楊德望一行十個人,他和一名外交部同僚,然後八名全是負責安全保障工作的警察和國安。

“歡迎回國”楊德望張出雙手跟高類思抱在瞭一塊,然後再一臉親昵的同卡倫打瞭個招呼,最後故作嚴肅的問候法蘭西少婦身邊的那個長相可愛的混血女娃,“親愛的高小姐,歡迎回到中國。”那是高類思迄今為止唯一的女兒,才四五歲大。

本來臉上正洋溢著笑容的,被楊德望嚴肅的神色一嚇,整個小臉都繃緊起來瞭。

“謝謝,我喜歡中國。”如是一個小大人一樣的答道。聲音明顯有些緊張,但還故意的放平緩。這模樣立刻讓邊上的大人們哈哈的笑瞭起來,連負責警衛的警察和國安都不由得流出瞭笑。

很可愛的一個小女孩。

“高大人,歡迎回國。卑職外交部一等秘書”高類思對著另一個穿著五品官服的人微微的點頭,他知道這位就是接下來幾日裡他要常常打交道的人瞭。

高類思要把自己的工作筆記和一些秘密的東西全部交給眼前的人整理,而這個期間高類思該怎麼到外交部匯報工作,就怎麼去匯報。後者的目的不是知道高類思的收獲,而是要從高類思的收獲中應證其他的方方面面,從細節處推斷或發現一些高類思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東西。這個一等秘書官職,是隸屬於外交部的情報部門,專門與軍情局、情報研究司聯合工作的。

而來人與高類思打瞭一聲招呼後,眼神就轉移到瞭高類思夫婦倆身後的奴仆臉上瞭。

卡倫出身法國貴族,她出嫁的時候帶瞭一筆很不菲的嫁妝,而除瞭金幣和房產之類的財富外,就是幾個從傢中帶來的奴仆瞭。

一個四十多歲的管傢,和他的妻子廚子,一個五十多歲的車夫,一個同樣歲數的老花匠,和六個三四十歲的女仆。

一等秘書的目光漸漸變得尖銳,九個法國人的目光跟他剛觸及時,每個人還不由自主的挺起瞭胸膛,因為他們的主人地位明顯更高,但很快的每個人都不自然的挪開瞭眼睛。

坐上馬車,二十輛馬車完全被人和行禮塞滿,高類思夫婦和楊德望乘坐一輛馬車,還是最為寬松的一輛。楊德望和高類思沒有談工作,而是談的生活。

毫無疑問,楊德望對法國也是有一定感情的,而且他妻子的親人也都在巴黎。

“怎麼說呢法國的財政雖然是一個大麻煩,但整個局勢還比較穩定。法國人對這場戰爭的勝利,信心十足。約克鎮一戰讓整個法蘭西看到瞭戰勝英國的希望。”

“不過這場戰爭就算是法蘭西最後取得瞭勝利,戰爭耗費也會讓整個國傢元氣大傷。”

“遍地都是漲價,從糧食、棉花、佈匹,到銅鐵鉛錫,再到魚類、肉類、奶酪、黃油,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價。”

整個法國的經濟秩序都發生瞭變動。“而且最重要的是法國政府的欠債,他們的國債利率幾乎是英國人的兩倍,巨額的軍費開支帶來的嚴重後果是無法估量的。”

“法國政府絕對還不起這筆債務,除非加稅。但加稅談何容易,所引發的後果更是致命的。”

“比起戰後的巨大債務危機和社會麻煩,戰爭期間的這些問題反而不那麼嚴重瞭。”

在離開歐洲的時候,高類思曾經建議卡倫傢族的人在未來戰爭結束後,盡快收拾財產,離開法國。

如果真的不願意離開祖輩生活的土地,那也要離開巴黎。

“法國人把買賣國債視為一種投資,那並不是純粹的愛國熱情,而是一種夾雜著經濟利益的投資。”

高類思很不理解這一點,楊德望也不理解這一點,隻是楊德望離開歐洲的時候才是西歷的1778年,他還沒有看到法國對英宣戰後,法國人購買國債的熱情,瘋狂的熱情。

高類思相信那股瘋狂中絕對含有對國傢的熱愛,和對英國人的痛恨。但是戰爭進行的太久瞭,這股區分於經濟利益的情緒正在一點點變弱。

“你是說當戰爭過後,取得勝利的法國人會在自尊心得到滿足的同時,把全副的心思都轉移到金錢利益上去。你擔心法國政府一旦爆發瞭財政危機,巴黎會出現混亂”

楊德望感到吃驚。有那麼嚴重嗎法國又不是沒有過財政危機

巴黎是法蘭西的首都,巴黎出現混亂,那就等於在說路易十六國王喪失瞭對於國傢政權的掌握。那是在說整個法國都有可能大亂嗎

楊德望不由得看瞭一眼卡倫,後者對於丈夫和楊德望之間的談話顯然不關心,這時候正對著窗外瀏覽上海的景色,陶醉於上海市區那迥異於巴黎的市容。

“看來我需要跟德納芙的傢人通一通信瞭。”楊德望搖著頭,他實在無法想象一個歐洲一流強國轉眼就爆發國內混亂的樣子。但是對高類思的話,楊德望很相信。

楊德望的傢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公寓樓,而是一處修建別致的莊園。就像娶瞭個貴族小姐當媳婦的高類思一樣,楊德望的夫人雖不是貴族,德納芙傢卻是巴黎身價不俗的大富商,嫁給楊德望時可帶著一筆很客觀的陪嫁的。

不然就楊德望那一個月幾百塊的薪水,哪有可能放著公房不住,而自己買地蓋個莊園的呢。

“這裡可比不得你的那一處。你是沒有見過那裡的景色,我敢保證你們會喜歡上的,在秦淮河的映襯下真的就像花園一樣。雖然你們還沒有入住進去,可它已經在南京城裡引起瞭潮流。”

“就在秦淮河畔,這兩年已經新出現瞭好幾處那種風格的建築。皮埃爾不應該找你收工錢的,你為他打開瞭一個新的市場。”新世建築和歐式風格的結合,真的很漂亮,很合符楊德望的審美觀。

而那個背離瞭法蘭西的皮埃爾,現在已經找到瞭自己新的定位。

楊德望的莊園面積不大,進門就是鮮花綠草,還有一個三層歐式流水盤,這水流應該是用虹吸效用提上去的,頂上立著一個衣帶飄飄的東方仙女雕塑,讓高類思看的總覺得有點違和。

這該是放一個小天使才最合適。

馬車駛臺階,莊園主體建築是一座口字型兩層樓房,中間的空地佈置著花草和桌椅。

有那麼一點歐式風格,但高類思怎麼沒有看到雕像和繪畫呢他明明記得楊德望回國的時候,特意從歐洲帶回瞭不少雕塑和信仰繪畫。

“管傢,讓人們趕緊把行李都搬下來”年紀還不過25歲的瑪麗德納芙非常熱情的招待著高類思一傢三口,尤其是對於洋娃娃一樣的孩子,真的是是羨慕死她瞭。因為楊德望有瞭三個兒子,做夢德納芙都想生下一個女兒。

而至於高類思剛剛產生的疑問,在客廳裡坐下的楊德望夫妻倆彼此對視一笑,笑容中都透著苦澀。

“如果想在官場上有所發展,腦子還是不要過多的去追尋上帝。”

“這裡是一個世俗世界,是東方。”

楊德望臉上全是無奈。高類思人在歐洲,那個大氛圍下,他是感覺不到什麼的。高彥明是不會明確的限制他不去教堂,不去禮拜,不去念上帝的。甚至於還會對他有意的放縱,因為這讓會讓他們在歐洲更好的活動。

可是回到東方就是另一個狀況瞭。

“每年教會管理局都會駁回李順恩神父的申請報告。偌大的上海連一座沐浴著聖光的教堂都找不到。而伴隨著戰爭的爆發,讓人更看不到聖光普照的希望瞭。”

ps:訂閱連續的下降,均訂天天落,真的挺慘的。

苦逼作者懇求大傢多多支持,寫作不僅是一件腦力活,受狀態影響也很大,沒訂閱沒動力是一句老話,卻也絕對是一句真理,求大傢支持正版。

養傢糊口不容易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