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恢復高考1

作者:天馬行空的姚神醫 字數:2484

大隊的消息一直傳的很快,一早上,趙香梅母女倆回來瞭。

陳青怡還帶著一對兒龍鳳胎的消息就傳遍瞭大豬圈。

不少人上工都沒心情,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嘀咕,那眼神,神情,都頗為搞笑。

錢紅英再嫁後過得不錯。

比以前平和不少,但也改變不瞭喜歡看人熱鬧的脾氣。

見母女倆這麼多年沒回,第一次回來還是單獨回來的,就開始琢磨。

越琢磨越往不好的地方想。

“你們說,咋母女倆的男人都沒跟著回來呢?”

“還能因為啥,人傢當兵的忙唄。”

錢紅英嘴一撇:“再忙也不能這麼多年不露面吧?

我看啊,八成這裡邊是有什麼事兒,說不定母女倆犯一個病。

都又離婚瞭!”

“你快拉倒吧,能不能盼人點好?再說瞭,人傢陳老太年年都去。

哪次回來都樂呵呵的,把陳青怡女婿誇成一朵花。

說是升瞭大官,又是京市高幹子弟,把她孫女捧在手心裡疼。

對他們老兩口也孝順。

還說婆傢人也好,光結婚就給瞭八千八百八十八的彩禮呢!

生瞭龍鳳胎,更是歡喜的親傢爺爺都親自去雲省看瞭。

大手一揮,更是給瞭不少好東西。

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那還能有假?

大傢夥想想,要是孫女婿不好,陳老太和陳老頭能年年去嗎?

人過得好好的,咋可能離婚呢!

再不信你們問問楚知青,楚知青不是陳青怡的小叔子嗎?”

另一個嬸子呸瞭一聲:“快別聽錢破嘴的,人傢楚知青今天都請假瞭。

根本就沒來上工,上陳青怡那兒稀罕侄子侄女去瞭。

咱也別閑著扯老婆舌瞭,有那時間不如多幹點活,多掙點工分。

今早上我上工前可正好碰見趙香梅母女瞭,好傢夥。

趙香梅越長越年輕瞭,四十多歲的人,臉白凈的跟剝瞭殼的雞蛋一樣。

一看就過得順心,穿戴的也好。

陳青怡更別提瞭,俊的呀!

還有人傢那一對龍鳳胎,打扮的更是跟年畫上的玉娃娃似得。

才兩三歲吧?

那小丫頭片子就穿著小皮涼鞋,小裙子,手上還抱著個玩的。

那身打扮一看就不便宜,幹幹凈凈的,還乖巧,讓叫人就叫人。

再看看咱們傢的,五六歲還流著鼻涕,造的埋汰的。

吃飯還摳鼻屎往桌子下抹呢!

根本不能比!

看看人傢過得什麼日子,再看看咱們過得,我這心裡都堵得慌。

哪還有閑心說這些沒用的。”

話落,嬸子就在手心吐瞭口唾沫,拿起鋤頭吭哧吭哧鋤地。

心裡發狠,多攢點錢,高低給孩子們都整到城裡當工人去。

可不能在土裡刨食瞭。

其他人面面相覷,哀嘆一聲,蔫頭耷拉腦袋,老實幹活。

陳青怡還不知道他們無意間激發瞭別人的鬥志。

此時正和楚恒悄悄說話:“爺爺前幾天也給你打電話瞭吧?”

“打瞭,爺爺說八月八號開會就有不少人提瞭。

可我還是不敢置信,嫂子,你說真能恢復高考嗎?

我這心激動地不行,上工都心不在焉,差點鋤瞭自己的腿。”

陳青怡嚴肅點頭:

“這兩年的風向別說你看不出來啊,多少人都被召回去瞭。

不說別人,就說翟爺爺,年初就走瞭!

還有,最近我還發現,不少大學教授都被調回去瞭!”

楚恒激動地站起身:“真的?”

這意味著什麼,楚恒再清楚不過,他激動地在地上來回走來走去。

陳青怡點頭:“上邊那位可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

更是有大膽改革的意思,國傢要發展,人才必不可缺。

恢復高考勢在必行!

十年啊,整整十年,上邊等不得瞭,最近風聲越來越大。

不少教育工作者頻頻建議恢復高考,而且是越快越好。

小恒,這是咱們的機會,要是快的話,說不定這一兩個月就能有結果。”

有楚爺爺在,上邊不少消息她都是知道的。

楚傢更是堅定的改革派,站對瞭隊,年初還被頑固派打壓。

就連楚尋在部隊都受到瞭一些影響,好在楚尋也不是吃素的。

但這一兩個月,局勢突然就變瞭,明朗起來。

現在楚恒即使不高考,想回京市也是很容易的,但楚恒卻想憑著自己的本事回去。

楚恒激動地猛灌瞭一大杯水。

陳青怡笑笑,“明天就想辦法請個長假吧!

在知青點養病也不方便,幹脆住過來。”

楚恒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第二天就“不小心”踩空。

摔傷瞭腿,公社大夫說骨折瞭,需要靜養,當天就搬到瞭陳青怡傢住。

看到那一摞摞的復習資料,樂的蹦高!

除此之外,陳老頭也悄悄和青莉透露幾句,“小莉啊,這消息還不準。

可不能在外邊瞎傳,看書也盡量避著點人。

實在不行,你就和單位請一段時間假,專心看書。”

陳青莉高中畢業後,陳長波主動在林場給安排瞭一份辦公室的工作。

因為這,石蘭花直接跑到公社陳長波傢門口罵街。

陳長波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出,早早就將陳老太接到傢裡。

據說戰況很激烈。

石蘭花被陳老太撓花瞭臉。

陳青莉眼睛鋥明瓦亮,“爺,是,是……那個意思不?”

“爺爺你放心,我一定小心,誰也不說。”

她也不是傻子,要是真消息不準,爺爺也不可能讓她請假回傢。

趙香梅也在行動,暗示瞭娘傢一番,囑咐瞭又囑咐。

又去找春苗嬸兒聊天,不經意間說道:“我聽說,咱大隊那些文化人都回去瞭?”

春苗嬸樂呵呵的給趙香梅端上一盤西瓜,笑著說:

“可不是咋的,咱大隊那幾個走的時候大隊長可舍不得瞭。

要不咋說啥時候還是得有文化呢。

有他們在,咱那養殖場,蔬菜房,又擴大瞭兩倍不說。

養那麼多雞和豬,一次也沒遭瘟,不少孩子考不上高中,讓人傢給補補課。

轉過年就都考上瞭。

他們調走後,大隊長又上公社申請,想上農場再找幾個。

哪成想,就帶回來倆,說是其他人都回城瞭。

我看這倆怕是也要留不住瞭,哎,回去好,咱也為他們高興。”

趙香梅咬瞭一口瓜,“我聽說別的地方也是,不少以前的大學教授都回去瞭。

你說這高考都停瞭,把老師招回去幹嘛啊?”

“嗐,那咱咋知道,咱小老百姓的,吃飽穿暖就行,別的不操心。

香梅啊,你給我聊聊你傢那口子,對你好不好?

對小怡他們呢?”

趙香梅有些無奈,這說正事兒呢,咋還八卦起來她瞭。

“挺好的……”

兩姐妹打開瞭話匣子,湊到一起嘀嘀咕咕半下午。

臨走前,趙香梅又提起。

“我看那些教授回去是有原因的,你要不問問你傢老兒子。”

春苗嬸一臉莫名其妙,這事兒有啥可問的啊。

等晚上飯桌上,她笑呵呵的和傢裡人提起。

“今天和香梅嘮嗑,她說不止咱這兒,不少地方的知識分子都被叫回去瞭。

你們說,高考都不辦瞭,他們回去幹啥?

香梅今天一直提這事兒,我這腦子也想不明白啊!

再說瞭,跟咱也沒關系……”

1秒記住114中文: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