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聖公府鍛造瞭一百五十七口學劍之後,便將爵位一直保持在一百五十人上下,但有人亡故,則收回學劍,賜予新的爵位,正因為如此,所以學爵才成為稀缺品。
許多讀書人,都以一輩子能夠佩戴學劍為榮,隻是可惜,能擁有學劍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再分配到諸國,那就更加是鳳毛麟角瞭。
此時,陳凱之對鄭宏點瞭點頭道:“多謝提醒。”
鄭宏看著陳凱之,心裡滿是羨慕,這年紀輕輕便是學爵瞭,多好呀,他雖身在曲阜,可他要成為學爵,卻是不易,這是他此生的目標,可人傢卻輕輕松松便得到瞭。
哎
鄭宏雖然老羨慕瞭,不過這羨慕之情隻在腦海裡停留片刻間而已,他便接著公事公辦地說道。
“除此之外,按衍聖公府的規定,凡是擁有學籍之人,都該以廣受門徒為己任,孔聖人在時,弟子三千人,這是典范,陳子先生年紀尚輕,公府倒也不求你能夠廣納門徒,不過若有機會,倒是可以一試。”
這個陳凱之卻是知道的,擁有學爵,那麼就有義務廣納門徒,所有擁有學爵之人,都是衍聖公府所樹立的杏林典范,既然是典范,那麼倡導教化的職責是不可避免的。
陳凱之淡淡笑道:“學生盡力而為。”
鄭宏一笑,提醒道:“陳子先生莫在自謙為學生瞭,自此之後,就是陳子先生的恩師、宗師,亦或者是天地君親,陳子先生稱吾即可。”
陳凱之卻是莞爾一笑道:“學生習慣瞭,怕是改不來瞭。”
鄭宏便沒有繼續說下去,等到瞭宮門口,和陳凱之告別,陳凱之則等來瞭鄧健,一道回傢。
鄭宏剛剛目送陳凱之遠去,心情不免復雜,身後卻有人道:“鄭學兄。”
鄭宏回眸,卻見是李文彬。
今日李文彬的表現,實在讓鄭宏覺得失望,感覺衍聖公府的臉都被丟光瞭,因此他隻不咸不淡地道:“噢,學弟有何吩咐”
語氣之中,不免帶著疏遠瞭。
李文彬怎麼會感受不到這種變化他卻笑瞭笑道:“不是早約好瞭嗎要與鄭學兄一覽這洛陽的風采。”
鄭宏淡淡地道:“謝過學弟的好意,吾還需立即回曲阜去復命。”
李文彬心裡很不是滋味,即便如此,他面容裡依舊帶著笑意:“鄭學兄為何這樣急著回去哎,你我同屬師門一場,這陳凱之哎你可見他這般羞辱作踐我瞭嗎實不相瞞,愚弟苦不堪言啊。真是無法想象,這陳凱之是何德何能,竟讓衍聖公這般青睞他。”
鄭宏卻是板起瞭臉來,一字一字地道:“學弟豈敢腹誹衍聖公”
李文彬忙肅容,道:“不敢,隻是這陳凱之”他眼眸一閃,才又道:“既然學兄急著去復命,那麼敢問,今日這陳凱之在文樓說這y穢不堪的書,學兄是否據實稟報”
這石頭記,若說y穢不堪,其實有些過瞭,不過在這個時代,說它不正經,倒是沒錯的。
若說一開始,李文彬對陳凱之是文人相輕的性子,所以處處跟陳凱之較勁,那現在,李文彬對陳凱之可謂是恨之入骨。
想到陳凱之在文樓裡,當著那麼多的人,說到李姥姥的那一幕,等形同於指著他的鼻子痛罵他瞭,更因此而引起滿堂大笑,他的顏面是丟盡瞭,他自然不肯輕易罷休。
鄭宏眼中閃過復雜,倒是猶豫瞭起來。
李文彬瞇著眼,道:“學兄要走,明日才走,今日,你我師兄弟好好的聚聚,不醉不歸,至於稟奏的事,這有何難不過是據實奏陳罷瞭,走,咱們去天香樓。”
鄭宏遲疑瞭一下,李文彬卻已是殷勤地拉著他便走。
在這後宮的一處寢殿之中,一片靜悄悄的,此時,天色漸晚,太後已就瞭寢。
在這龍鳳帳內,她隻蓋著一層薄裘,發出均勻的鼾聲。
張敬小心翼翼地掀開瞭帳子,輕輕地給太後掖瞭掖被子,猛地,太後的手如電一般抓住瞭張敬的手腕,扣得張敬哎喲一聲:“娘娘,是奴才。”
呼
似是看清瞭來人是張敬,太後方才松瞭口氣。
她微微蹙眉,徐徐欠身坐起,卻依舊是靠著身後的軟墊子,輕輕道:“今夜是你當值”
“是。”張敬松瞭口氣,繼續道:“娘娘今兒是怎麼瞭”
平時在夜裡,也有伴寢的宦官來伺候,卻不似今日這般,想到方才娘娘略帶驚懼地扣著他的手腕的時候,他甚至能感受到娘娘身上的微顫,這使張敬不禁有些擔心。
太後略微展眉,朝張敬搖搖頭,才道:“無妨,隻是做瞭一個夢而已,夢裡”
雖太後這麼說,但在這寢殿裡,隻點著微弱的燈燭,影著她略帶迷離的眼眸,依舊令張敬免感受到瞭她隱隱的不尋常。
隻見太後頓瞭一下,才幽幽地道:“哀傢夢見趙王發現瞭皇兒的身份瞭,哎定是哀傢多慮瞭,皇兒是個極聰明的人啊,不會讓自己輕易遇險的。你可知道,他小小年紀就有瞭學爵,文章更是進瞭地榜,這是何其大的造化啊。”
說到這裡,太後不禁欣慰且帶著喜悅:“天下這麼多人,莫說是文章入天人榜,得衍聖公府的學爵,更是癡人說夢,可是哀傢的皇兒,仿佛有神明襄助一般。隻是”
這喜悅背後,卻又帶著無比的悔恨:“隻是今日皇兒講的這石頭記,卻像是專門對哀傢說的,石頭記,石頭記,他是說他的身世,隻是一塊可憐無人問津的石頭嗎是啊,他心裡定是埋怨我,埋怨這個母親,當初沒能保護好他,埋怨哀傢現在竟是不敢和他相認,還有書裡的那賈寶玉,真如天上的人物,和他頗為相似,他講這個故事,一定是希望有一個像賈母一樣的母親吧。”
太後越想越深,患得患失的,心口瞬間像是被大石堵著一般,甚是難受。在心裡深深嘆瞭一口氣後,她皺著眉宇,看著燭火下的張敬,才正色問道:“今日筳講的東西,可都抄錄下來瞭嗎”
張敬連忙道:“照慣例,筳講的一言一行,都需記錄。”
“將那故事,再整理一二,明日送到哀傢的面前。哀傢心中真是甚是寬慰,看著他,便希望他能像現在這般,一輩子無憂無慮下去。可有時,卻又心如刀割,覺得讓他獨自在外,實在是太孤苦瞭。可哀傢能怎麼辦呢哀傢現在還需扛起所有的職責,你知道荊棘嗎荊棘上有刺,哀傢不能將一根荊棘交在皇兒的手裡,哀傢要做的,是將這荊棘上的刺一根根的削瞭,再完好無損地將其放在他的手裡,若是哀傢成瞭,便可以和他相認,令他克繼大統,如此,也算是告慰瞭先帝的在天之靈,可若是哀傢敗瞭”
說到這裡,太後微微的顫抖起來,雙手緊緊交握在一起,手背上的青筋隱隱暴起,在燭火的照耀下格外清晰。
她知道,從十三年前,有人抱走瞭皇兒開始,就有一場陰謀在醞釀。
這場陰謀,已經策劃瞭十三年,陰謀的背後,她固然知道是趙王,可和趙王站在一起的人,又是哪些呢
她無法深想下去,卻還是欣慰地道:“就算是敗瞭,那也沒關系,因為沒有人知道皇兒的身份,那麼,就讓他逍遙自在地活在這個世上吧,天塌下來,也不過埋葬掉哀傢而已,隻要他能好好的活著,哀傢死也瞑目。”
張敬深看瞭太後一眼,壓低聲音道:“還有奴才。”
太後瞥瞭張敬一眼,不由微微一笑,道:“是啊,還有你,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哀傢和你,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未來要嘛迎皇兒入宮為主,要嘛,便一道死無葬身之地。”
說罷,她閉上瞭眼睛,淒然一笑,眼眸張開時,這眸子卻又明媚起來:“這是以後的事,現在,哀傢一直在想,那石頭記後頭的故事是什麼,說起來,至今還想繼續聽下去呢。”
張敬知道,太後不過是想使自己輕松一些而已,這至高無上的宮禁和廟堂所在,實在是有著太多難料之事,即便是太後,亦難有萬分的把握。
他瞭解太後,便道:“那讓奴才明日請人讓殿下將這故事一並寫瞭,送入宮中來”
太後搖搖頭,這三旬不到的婦人,竟猝不及防地朝張敬露出瞭俏皮的模樣,帶著滿眼的期待道:“哀傢,要慢慢的聽”
“是,奴才告退瞭,夜已深瞭,娘娘該早些歇瞭。”
張敬恭敬地應下,重新服侍太後睡下,方才躡手躡腳,悄無聲息地走出瞭寢殿。
外頭的風很大,雖快到夏日時節,可夜裡依舊帶著如初春時的涼意。
張敬站在這寢殿外的七彩廊下,目視著遠處飄蕩搖曳的宮燈,那夜霧中散發出來的幽光,宛如鬼火。
張敬的腦海,卻像是一切的意識已經空瞭。
隻有一張畫面定格住,便是方才,太後那俏皮露出笑容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