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益努力地忍著身上的劇痛,戰戰兢兢地拿起瞭那封邸報,口裡還在拼命地咳著血。
那一個個字映入他的眼簾,而看到瞭這個糜益幾乎要暈死過去。
陳凱之受到瞭嘉獎,而嘉獎的署名人竟是陳公
不是說好瞭,陳公對那姓陳的小子深痛惡絕的嗎,怎麼才轉眼的功夫,就
糜益氣喘籲籲,自己堂堂學候,竟被人毆打,這於衍聖公府來說,本就是一件斯文掃地的事,現在他突然發現,自己這是找死啊。
自己一次次的做出誤判,其結果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的,又一口老血吐瞭出來。
時間一如既然地緩緩而過,又過瞭幾天,陳凱之便得瞭消息,要預備入內閣去拜見。
陳凱之便明白,陳公應該已經將他關於勇士營的設想,和其他幾個內閣大學士商議過瞭,可商議的結果如何,陳凱之卻不知道。
不過這次去內閣拜見,看來是有結果瞭。
於是陳凱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一大清早便動瞭身。先是到瞭翰林院,點卯之後,書吏熱絡地道:“陳修撰今日竟有雅興來”
陳凱之謙虛地笑瞭笑道:“汗顏的很。”
說著,便趕去瞭待詔房,待詔房裡,翰林們見瞭他來,都有些意外,卻不再像從前那般的冷眼相看瞭,陳凱之主動和他們打瞭招呼,他們頓時顯出瞭幾絲的尷尬,卻也紛紛和陳凱之打瞭招呼。
陳凱之沒有任何感到奇怪的地方,對於這等人,陳凱之兩世為人,見得多瞭,可謂見怪不怪,與其對這些人憤怒以對,不如顯得落落大方一些,面上的客套是要的,畢竟自己也沒有狂拽霸氣吊炸天的本錢,可客氣之餘,卻需保持距離,說穿瞭,不可交心,禮數卻需要盡到。
那梁侍讀瞥瞭陳凱之一眼,陳凱之朝他作揖道:“見過侍讀大人。”
梁侍讀很尷尬啊,他隻輕描淡寫地點點頭道:“陳修撰不在山上教化勇士營,今日怎麼來瞭”
他其實還沒有適應過來,說穿瞭,就是當初翻瞭臉,現在拉不下面子來求和。
陳凱之則是不卑不亢地道:“陳公請下官去內閣說話。”
梁侍讀一聽到陳公,臉色就有些變瞭,幹笑道:“既如此,那可不能怠慢瞭,待會兒便隨本官一道入宮吧。”
時辰一到,眾翰林便自崇文門入宮,抵達瞭宮中的待詔房,陳凱之在這裡候著,而那梁侍讀呢,似乎顯得心神不定,他總覺得,陳凱之去見陳公,說不定會說些他的壞話。
要知道,任何一個官員,對於自己部下去見自己頂頭上司的上司,都是有所忌諱的,之前他曾對陳凱之落井下石,現在陳凱之有瞭跟陳公獨處的機會,天知道這陳凱之最後會說什麼。
他見陳凱之還未動身,想瞭想,便捋須,擺出瞭官儀,朝陳凱之招招手。
陳凱之其實並不想跟梁侍讀多說什麼,卻也隻好上前道:“不知侍讀大人有何吩咐”
梁侍讀嚅囁瞭一下,方才道:“陳公召你,所為何事你說實話,老夫是你的上官,待詔房裡發生的事,自要問明,噢,還有,凱之,這京察可要開始瞭。”
前頭是想從陳凱之這兒試探出一點風聲,而後頭,就有點想要拿捏陳凱之的意思瞭。
所謂京察,在大陳,是官員的一次考核,由吏部牽頭,會同大理寺和都察院,對京中的官員進行摸底。
可京中的官員何其多也,難道一個個考評每一個人一年的優劣所以每一個官員,幾乎都需自己的上司寫下評語,隨後送到吏部,吏部再根據此人的口碑進行核實。
某種程度來說,上官的考評,對於一個官員來說,是極重要的。
畢竟這是重要的參考。
梁侍讀說出此話,隱隱裡有些威脅的意味,這意思不就是在說:小子,可別想玩花樣,你若是在背後對我使壞,我不好過瞭,到時候就大傢的日子都別想好過。
其實他若是沒有後頭這句話,依著陳凱之的性子,這件事倒還好說,他問什麼,陳凱之自然答什麼便是,可偏偏,這梁侍讀卻選擇瞭威脅。
陳凱之笑瞭笑,突然覺得這梁侍讀想來是在翰林院待詔房裡混得久瞭,竟變得如此天真,陳凱之抿瞭抿嘴,隻淡然地看著梁侍讀,卻不回話。
梁侍讀有些惱怒,便道:“你為何不說話”
陳凱之搖搖頭:“下官”
梁侍讀嘗試著想用官威來懾服陳凱之:“怎麼,這就是你對上官的態度陳凱之,這裡是翰林院,老夫是侍讀,你是修撰”他磕瞭磕案牘。
陳凱之隻好嘆瞭口氣:“因為下官不知該如何回答啊。”
梁侍讀一呆:“什麼意思”
陳凱之便道:“陳公召下官去,所談論的,定是機密,陳公授予機密,下官如何能告訴梁侍讀梁侍讀若是想知道陳公和下官說什麼,大可以親自去問陳公,何必來為難下官。”
“”梁侍讀一呆,啞口無言。
陳凱之朝他拱瞭拱手,便回到瞭自己的座位。
其實他挺鄙視梁侍讀的,見風使舵和卑鄙的人,陳凱之見得多瞭,可真正手段高明的人,往往是卑鄙於無形,這叫大奸似忠。
而梁侍讀呢,學的不過是皮毛而已,沒幾下功夫,就能讓人看透他的本質。這樣的人,反而讓人鄙視。
正在這時,卻有一個書吏來道:“哪一個是陳凱之,陳公來問,人到瞭待詔房沒有。”
陳凱之連忙站瞭起來,卻見這是一個面生的書吏,生著一張不起眼的相貌。
陳凱之朝他行禮道:“下官便是。”
“陳修撰,請吧。”
陳凱之有些明白瞭,陳公身邊的書吏,看來是換人瞭。
接著,陳凱之便隨這書吏到瞭內閣。那書吏先前去通報,過不多時,那人去而復返,朝陳凱之做瞭個請的姿勢。
陳凱之步入陳學士的書房,在這裡,陳一壽和以往一樣,正在低頭讀著什麼,似乎感受到瞭陳凱之的腳步,不等陳凱之行禮,他頭也不抬,手卻伸瞭出來,伸出食指朝下,向下勾瞭勾,眼睛依舊落在案牘的一份奏疏上。
這意思是讓陳凱之先不要打擾,等他處理完手頭的事再說,也是讓陳凱之坐下的意思。
陳凱之便無聲地作揖,隨即跪坐在一旁。
等瞭片刻,陳一壽才長長地舒瞭口氣,取瞭筆在奏疏上唰唰的擬瞭票,方才擱筆抬眸。
他看瞭陳凱之一眼,才道:“你所請的事,老夫已和姚公、張公、吳公商議過瞭,他們對此,倒也頗為樂見其成。勇士營上瞭飛魚峰,朝廷也可以松一口氣。”
他說到松一口氣的時候,自嘲的笑笑。
這等於是把鍋全部甩給瞭陳凱之瞭,反正勇士營本就是形同虛設,留著也是無益,其實內閣諸公們早就想裁撤掉瞭,可問題在於,這又礙於輿論,所以一直下定不瞭決心。
現在好瞭,你陳凱之既然有能耐,那就讓他們上山去吧,你們在山上做什麼都好,隻要不惹是生非就可以瞭。
而至於你陳凱之,此前朝廷確實是有所顧慮,不過經過瞭這一次考驗,卻是發現你這個傢夥,倒還穩重,想來也不會捅什麼婁子的。
陳凱之的心裡隻是大喜過望。
其實讓他管事可以,可既然要管,陳凱之最怕的卻是受人掣肘,一旦被人掣肘瞭,什麼事都別想做成。
就如這勇士營,若是不上山,他既要聽命於羽林衛,又要聽命於兵部,勇士營的那些丘八們反正是爛人,愛咋咋地,可羽林衛和兵部拿捏不住這些丘八,卻可以指使陳凱之啊,陳凱之要做什麼事,都需向上稟奏,這勇士營,還管個什麼
可一旦上瞭山,就等於徹底的將勇士營與兵部、羽林衛隔絕瞭,陳凱之一言九鼎,便可以對勇士營進行徹底的改造。
“不過”陳一壽說到這裡的時候,卻是微微皺起瞭眉,接著道:“眼下唯一的難題,是錢糧,其實勇士營的錢糧,一直都是按羽林衛的規格,也不算少瞭,若是再追加,隻怕不大妥當,姚公的意思是,每年可以增加紋銀一千,再多,就真的沒有瞭。”
三百來號人,紋銀一千,就是每人一年三兩這個數字,雖屬於格外開恩,可在陳凱之看來,還是太小氣。
要知道,禁軍需要馬匹,需要武器,這些都是價值不菲的,所以往往一個府兵,需要三個民夫的錢糧才可以養得起,而三個府兵的錢糧,勉強能養得起一個羽林衛禁衛。
可現在的問題在於,勇士營刀槍入庫瞭這麼多年,當初倒確實發放瞭馬匹和武器,可是據說,那幫勇士營的孫子早就偷偷的拿去賣瞭換錢去瞭。那一切就都需重新開始,所以現在陳凱之需要戰馬,需要刀劍,需要弓弩,可這些,都得要用錢堆起來的。一千兩銀子,實在太少瞭。
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