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抱大腿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字數:2997

陳凱之這不卑不亢,面上沒有那種因為大功而自鳴得意的樣子,使太皇太後暗暗頷首,心裡多瞭幾分認可。

隨即,她的目光終於落在瞭劉壁的身上,隻見劉璧一身血跡,面目不堪,一般見到這樣的人都會震驚一番,

然而,太皇太後卻鎮定自若,徐徐開口道:“劉壁,哀傢記得你,十五年前,你的父親帶你入京,那時,哀傢還是太後,特許你的母親入宮來見哀傢,你還記得吧”

劉壁蓬頭垢面,始終沒有抬頭,隻是聽到這話,身子微微動瞭動,他不禁道:“記得。”

“你記得就好。”太皇太後依舊神色淡淡:“想不到今日再見,竟是這般模樣,事到如今,你幡然悔悟瞭嗎”

“沒有”劉壁厲聲吼瞭出來,聲音格外震耳:“我不服”

太皇太後面色冷靜,全然沒被劉璧這震耳的吼聲影響絲毫的情緒,隻是幽幽地看著他。

此時,劉壁淒厲道:“我對誰都沒有虧欠,對大陳的朝廷,我盡忠職守,立下不知多少功勞,可是朝廷有為我說過話嗎朝廷永遠隻信我的父親一面之詞,呵呵呵,我身為兒子,十數年來,亦為他分憂不少,可他有過一分半點的顧忌嗎”

說著,他一張帶血的面容卻是隱隱地抽動起來,透著幾分怒意,口氣也是指責之意。

“他沒有,他心裡想著的,卻始終是我那兄弟,哈哈我那個塗脂抹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兄弟。成王敗寇,輸瞭便輸瞭,我劉壁沒有什麼可遺憾的,無非便是一死就是,死則死矣,還有什麼可說的”

聞言,太皇太後隻是籲瞭口氣:“是啊,死則死矣,你到瞭如今,鑄下如此的大錯,想不死也難瞭,可你也說的對。”

她臉色肅然,看瞭陳贄敬一眼,才接著道:“朝廷也有朝廷的錯,你是有才之人,也是我大陳的功臣,可是朝廷錯便錯在賞罰不明,袞袞諸公,俱都在列朝班,可對你這樣的功臣不能袒護,不能給予恩賞,明知有冤情,明知你有委屈,卻沒有人站出來,履行該有的責任,這是朝廷的錯,是那廟堂上百官的錯”

劉壁似是呆瞭一下,他顫抖的,徐徐的昂起頭,這滿是血污的臉污濁不堪,那雙眼睛卻是定定地看著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與他直視,目光交錯,太皇太後道:“所以你劉壁謀反,哀傢在此給你做主,不將你車裂,也不誅你滿門,給你留個全屍,留個後吧。趙王”

陳贄敬忙道;“兒臣在。”

太皇太後的口氣卻是變得怒氣沖沖起來:“你也是輔政的親王,卻導致瞭如此的疏失,劉壁會有今日,你們俱都難辭其咎,他的功勞,為何沒有人提議論功行賞,他的委屈,為何沒有人為他做主這天底下,又有多少忠臣義士因為你們而滿腹委屈又有多少人因為你們,而心裡生出瞭怨恨究竟是你們看不到聽不到,還是明明知道,卻是裝聾作啞你們這哪裡是治理天下,你們這分明是在害人,是在害人”

陳贄敬嚇瞭一跳,他明知道太皇太後本就沒有幹政的權力,卻還是忙不迭地拜倒道:“兒臣萬死。”

太皇太後接著道:“哀傢老瞭,再過幾年,可能就真的目不能視,耳不能聽瞭,可你記著,哀傢還沒死呢。好瞭,起駕吧,回洛陽,你責無旁貸,慕氏這個聽政的太後也責無旁貸”

陳凱之聽著咋舌,心裡不禁想,太後怕也沒有好果子吃瞭。

其實他心裡覺得有幾分奇怪,明明這大陳是慕太後和趙王分享著權力,太皇太後固然再尊貴,於禮法而言,已經不能再攝政瞭,可是瞧她在對朝政上的事的態度,似訓兒子一般教訓趙王,趙王大氣不敢出,還真是

仿佛陳凱之心裡突的想,是不是自己攀錯枝瞭太皇太後這才是真正的金大腿啊。

太皇太後在人攙扶下,要回步輦裡去,此時,陳凱之腳下的劉壁卻突然滔滔大哭:“臣,臣劉壁,對不住太皇太後娘娘臣萬死之罪,懇請娘娘見諒”

他的聲音本就嘶啞,此時哭得驚天動地,完全不像是固然作偽,可謂是真情流露:“臣今犯下死罪,不敢免死,隻求太皇太後您老人傢金安,保重鳳體,娘娘娘娘臣萬死。”

太皇太後面無表情,已坐上瞭鳳輦,慵懶地道:“走吧,去洛陽”

此時的北國,雖是開瞭春,卻依舊是白雪皚皚,寒氣陣陣,這迫人的寒氣,仿佛再厚實的皮裘也抵擋不住。

方吾才的使節隊伍已至大燕的鴻臚寺,下榻瞭兩日,依舊不曾有人來見,門庭前,隻有偶爾幾隻麻雀落腳。

據說北燕人對待國使,歷來都是如此,這叫殺威棒,唯有如此,才使各國的使節心裡免不得焦急,令這使節不會生出驕縱之心。

大燕靠著胡地,所以多少染瞭一些胡人的臭毛病。

不過方吾才倒還鎮定,他壓根就對這修好的職責沒有多少的興趣,這一路,他隻在計算著自己究竟損失瞭多少的銀錢。

直到第三日,終於有大燕的官員來訪瞭,此人乃是大燕的禮部侍郎,顯然來之前,已經得到瞭大燕天子的授意瞭。

其實當初大燕天子派人送去瞭禮物給這方先生,不過是想拿點東西博一點名聲罷瞭,想不到這大陳,竟當真讓這方先生來做國使,倒使這大燕的君臣們覺得好笑。

大燕地處北鏡,無論是君臣還是百姓,俱都多瞭幾分粗獷,雖也是以禮法立國,卻沒大陳這麼多的臭毛病,比如,一旦牽涉到瞭邦交利益,就不會有好臉色瞭,尤其是現在是多事之秋,越是這個時候,他們便越是認為大陳此番前來,是想要趁火打劫的,不免就更為抵觸瞭。

這位姓張的侍郎來之前,早已和大燕天子奏對過,天子的意思,他很明白,這方先生,據聞在大陳頗有名氣,據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想來多少是有些誇張的,所以此番來,一是試探這位國使,另一方面,也是弄明白大陳此番派出使節的意圖。

等見到瞭方吾才,張侍郎行瞭禮,便笑吟吟地道:“先生遠來,不知可有招待不周之處方先生乃是高士,來瞭這大燕,可不知有何感觸”

方吾才穿著皮裘,外頭還罩著披風,手裡拿著手爐,從牙縫裡嘣出瞭一個字:“冷。”

張侍郎心裡偷笑,卻是道:“北地歷來如此的,再過一兩個月,方才會有一些暖意,先生慢慢適應瞭就可,本官倒是聽說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雙慧眼,洞悉人心,可方先生知道貴國的晉城謀反瞭嗎一萬多晉城軍馬斬殺瞭節度使,不隻如此,剛剛得來的急報,說是晉州軍的精銳已渡河,要一舉截擊貴國的太皇太後以及迎駕的趙王,若是如此,還真是一件遺憾的事啊,一旦讓賊人們得逞,想來定是貴國社稷動搖,甚至因此而引發內亂呢。”

方吾才心裡頓時一驚,還有這樣的事

這張侍郎一臉默哀的樣子,心裡卻是大喜,大燕遇到瞭倭亂,本來沒有瞭談判的籌碼,誰料這個時候,瞌睡就有人送來枕頭瞭,這大陳,竟也遭遇瞭禍亂,想來沒有一年半載也消停不下來的。

他帶著惡意,調侃道:“先生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莫非沒有料到此事嗎”

方吾才心裡頓時無語,內亂瞭瞧這樣子,亂子可不小,他隻得淡淡道:“吾夜觀天象,南方確實有兇兆,想不到果真如此。”

張侍郎心裡笑瞭,不以為然的樣子道:“既然先生知道,為何不事先向貴國朝廷示警呢”

這是一個直擊要害的問題,是啊,為什麼不示警呢或者說,你根本就是個騙子。

方吾才心裡不禁無語,卻不由道:“因為老夫知道,此雖是大兇之兆,不過很快就會轉危為安,所謂因禍而得福,便是此理。”

方吾才這純屬是死鴨子嘴硬,他甚至想,轉危為安,肯定遲早會轉危為安的吧,反正到時再解釋便是,倒是老夫,真是命運不濟啊,剛剛來這大燕,轉眼,後方就著火瞭。

聽到方吾才這般說,尤其是這因禍得福的話,張侍郎大笑:“恐怕先生有所不知瞭,根據我大燕細作的刺探,此事是大兇沒有錯,可是轉危為安,先生,本官萬萬不敢茍同,以本官之見,不但不能轉危為安,反而要動搖貴國國本,先生的天文之術”

他說到這裡,點到為止,一副也不過如此的樣子。

隻是這臉上,卻不免露出幾分輕視。

感謝吃大MIMI同學十萬起點幣的打賞,也感謝其他同學的支持,嗯,俺要努力,不過先吃一下晚飯,太餓瞭,接下來還有兩章。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