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參贊迎賓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字數:3073

過瞭一會兒,方才有人徐徐進來。

來的,是內閣大學士蘇芳。

蘇芳長著一張很普通的方正臉,平時沉默寡言,從外貌來說,普通得在人群中,隻一眼便可略過,而事實上,在內閣之中,許多人都將他當做是透明人,他過份的謹慎,甚至被人暗地裡稱之為紙糊學士。

不過他歷來不茍言笑,陳凱之跟他的接觸並不多,所以對他的印象並不深刻。

見這蘇芳穩步進來,陳凱之倒沒有怠慢,連忙起身朝他行禮。

“見過蘇公。”

蘇芳看瞭一眼陳凱之,隻微微點頭,露出謙和的樣子,卻略顯關心地問道:“吃過瞭飯嗎”

“啊”陳凱之有些意外,這話題的開頭,實在有些無語啊,這個時間點,自然是沒吃的,因此他便朝蘇芳搖頭:“還未吃過。”

蘇芳嘆瞭口氣,顯出幾分憂心地道:“年輕時,萬萬不可因為自己血氣方剛而缺瞭睡眠,空瞭肚子,等到老時,病來如山倒,那時候便後悔不及瞭,你是從飛魚峰來的吧”

陳凱之頷首:“正是。”

蘇芳已經緩緩坐下,端起桌上已經備上的茶盞輕抿瞭一口茶水,才慢悠悠的道。

“自飛魚峰到宮中,有個五馬街,那兒有個糕點鋪子,別的都是一般,唯獨那桂花糕,卻是一絕,若是就著他們的茶水吃下去,卻還是差瞭那麼一些,需往前行三十步,有個叫劉記的茶水攤,那兒的茶水,也是數十年的老字號,他們泡茶的水,乃是城外龍虎澗裡取的,雖是小茶攤,可用的茶,卻還算上佳,最重要的是,若是這桂花糕,就著這劉記的茶吃下,雖不算是人間美味,卻也算是難得的佳品瞭,你回去時,去嘗一嘗鮮吧,包你滿意。”

陳凱之感覺自己有些摸不透這位蘇閣老啊。

打開頭就頭頭是道的說吃的,難道今日召他來此,就是專門談吃的

又或是,蘇閣老和那賣茶還有賣糕的是親戚

陳凱之汗顏。

可蘇芳一看陳凱之的神態,似乎看破瞭陳凱之的心思,便又笑道:“想來這兩樣東西,你都不知吧”

陳凱之很幹脆的搖頭道:“不知。”

陳凱之有些不明白瞭,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難道真跟今日找他來此有關系不成

蘇芳看瞭陳凱之一眼,繼續抿瞭一口茶,才一臉謙和地說道:“不知也情有可原,你畢竟不是洛陽人,來瞭洛陽,不是在廟堂,便是在學宮,哪裡曉得市井百態呢。現在哪,莫說是宗室,便是京裡最下等的官,對這市井百態,也所知不多,不接地氣啊。”

蘇芳感嘆著,似乎有很多話要說。

“其實,老夫就很看不起這樣,當然,老夫並沒有責怪你的意思,老夫隻是怕這朝中百官都成瞭無根浮萍。好瞭,這些話,想來你也聽厭瞭,今兒清早,下頭上來瞭幾份奏疏,是有意讓你來參贊禮部迎賓之事,你是宗室,理當為朝廷分憂”

他一面說,一面拿手指頭磕著案牘,似笑非笑的樣子,顯然,他很清楚陳凱之瞭解是什麼意思。

眼下參贊禮部,還負責去迎賓,這簡直就是坑得不能再坑的事瞭,這事兒攤到他的頭上來,陳凱之知道,這一定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陳凱之抿著唇,良久沒有說話,即便心裡有些不滿,可是蘇芳隻是交代自己本職工作,自己完全沒法反駁啊。

他在心裡想瞭一番,最後還是隻得頷首道:“下官明白,眼下迎賓之事艱難,朝廷有很大的顧慮,此事是因我而起,他們想要推諉到我的身上,我自不能回避。”

“這樣就好。”蘇芳倒是覺得意外,沒想到陳凱之竟沒有半點推諉的意思,便一臉贊賞地朝陳凱之點頭道:“難得你如此,老夫也就輕松瞭,這樣吧,老夫寫一個條子送去禮部,到時自有人向你通報禮部迎賓司的事,好瞭,時候也不早瞭,你早些回去,去吃瞭早飯,不可餓瞭肚子,人是鐵,飯是鋼,可不能少瞭,下次,老夫可是要問的。”

陳凱之無語,卻道:“是。”

這才告辭出去。

他對這位蘇公的印象,確實很模糊,難怪大傢叫他紙糊閣老,除瞭幾句正事,其他的,竟都是一些廢話。

陳凱之搖頭苦笑,內閣裡還真是什麼人都有啊。

可他不禁的,又有瞭疑問,這位蘇閣老,既然如此濫竽充數,那麼為何就能成為閣老呢

要知道,這閣老,並非隻是宮中一道旨意就可以的,而是需要百官的推選。

某種程度來說,每一個內閣大學士的背後,往往都是廟堂諸公們,無數激烈鬥爭之後妥協出來的產物。

除瞭資歷,你還不能得罪人,而且往往,背後擁有一群為你奔走的基本盤。

蘇閣老,每日研究著吃茶,吃糕,也能上位

自然,陳凱之絕不相信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他亂七八糟的想著,轉而又想到瞭所謂的參贊迎賓的事

這等於是,陳凱之就有瞭直接和各國使節交涉的權利,當然,有瞭權利,就有瞭義務,若是各國和睦,這自然是你的功勞,可若是出瞭什麼事,你也就難辭其咎瞭。

顯然,這應該是趙王的意思。

趙王現在黨羽甚多,他隻要一個暗示下去,不知多少人為他搖旗吶喊呢,即便是內閣,怕也阻攔不住吧。

陳凱之懷著復雜的心情出瞭宮,在半路上,陡然想起瞭蘇芳所說的那個茶攤還有那糕點房。

既然蘇公都已說瞭,而且,還言明將來要檢查,自己還非去不可。

陳凱之這般一想,反正自己肚子餓瞭,索性就去走一遭吧。

於是騎著馬,帶著幾個在宮外等候的護衛,匆匆到瞭五馬街。

此時已是日上三竿,這裡又靠著東市,所以人流如織,街上熱鬧非常,各色的小販、貨郎,還有遊人接踵。

像今日這般放下心來閑逛,陳凱之突的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自己雖能在飛魚峰上自給自足,可正如那蘇閣老所言,有些不接地氣瞭。

陳凱之騎在馬上,勒著馬兒緩步而走,一雙眼眸往四周看去。

人來人往,人流不息,這洛陽城真是熱鬧呀。

目光投向人群,他們個個閑庭漫步似的走著。

陳凱之不由想,漫步在熱鬧的街道,感受百姓的生活,這貌似還蠻愜意的。

陳凱之抿嘴一笑,便索性下馬而行。

正在此時,正好聽到遠處傳來瞭吆喝聲。

“精鹽、精鹽,自金陵來的精鹽最後一些存貨瞭。”

遠處,更有不少的絲鋪,卻紛紛打出瞭招牌,或者是掛著旗蟠,上頭多是金陵佈的告示,這金陵佈價格實惠,開始迅速的占領市場。

陳凱之方才知道,當初自己交代荀傢的事,竟引起瞭這麼大的風潮。

想想看,鹽商們需要進鹽,而這精鹽,隻有從陳凱之和荀傢的鹽坊裡買到,精鹽和粗鹽的口感,可謂是天差地別,在這種情況之下,許多鹽商想要生存,就非要弄到精鹽不可。

而荀傢采取的配貨戰略,鹽商們雖有些不甘不願,可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瞭。想進十斤鹽,就得另購一匹佈,這是規矩,鹽是進來瞭,肯定是不愁賣的,有利可圖,可佈就不一樣啊。

江南那兒,有不少的制佈的作坊,競爭激烈,可鹽商們總不能將佈丟在傢裡,不得已之下,隻好利用一切渠道來買佈。

金陵那兒競爭激烈,就想辦法將佈賣到洛陽,或去關中和關東;價格太高,無法競爭,那就降價兜售,別人三兩銀子賣一匹佈,自己就二兩,無非就是價格戰。

反正他們從精鹽那兒早就賺飽瞭,這些佈,隻要能收回成本,甚至比成本更低,都可以接受,反正能換多少錢就多少錢。

於是,現在市面上,無數的鋪子,都愛進陳凱之和荀傢的佈,從鹽商那兒進貨,價格低廉啊,而且質地其實並不差,自己就算價格低一些賣,也有利可圖,反觀現在松江佈和南楚、蜀國的織錦以及金陵的其他佈匹,他們不愛進瞭。

據說,這導致瞭金陵和松江不少佈坊的倒閉潮,根本無法和這傾銷的佈競爭。

陳凱之看著,不禁莞爾一笑,叫人去打聽,才尋到瞭那糕房。

這裡其實也隻是一個茶攤,一看就是老店,可這攤子上,卻早已是人滿為患瞭,攤子上懸瞭蟠旗,上書:“迎八方客,邀四海賓”八字。

上頭竟還有題字,隻是這題字,卻令陳凱之詫異,竟是當朝禮部尚書曾成文所提的。

陳凱之好不容易等瞭個位置落座,讓幾個護衛一起坐下,又讓人去三十步外的茶攤買茶。

點瞭桂花糕,便欣賞起這裡的人流來。

店夥很快上來瞭糕點,陳凱之正要吃,這時,卻聽到有人叫罵:“瞎瞭眼睛嗎明明我先來的”

這人一罵,那店夥忙拭瞭手,笑嘻嘻的道:“梁公子,這這其實是他們先來的,小人這就給您”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