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大不幸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字數:3056

陳一壽與陳無極和陳凱之不同。

似他這般自幼耳濡目染,父祖們便一次次告誡所謂聖人道理,身邊每一個人,俱都以能夠去曲阜求學為榮,至於衍聖公,那更是聖脈,在似陳一壽這樣的讀書人心裡,曲阜,便是他們的烏托邦,在那裡,一切都是美好的,而在那烏托邦裡,每一個衍聖公,俱都是道德禮儀的化身,是聖統之所在。

更是他們每一個人夢寐以求,萬分期待去的地方,是他們祖祖輩輩削尖瞭腦袋要去追逐的神聖之地。

而今,噩耗傳來,他下意識的覺得鼻中一酸,這平時以剛直而著稱的老人,眼裡頓時模糊瞭,仿若世間都停止瞭一般,眼睛裡一片迷茫,什麼都看不見。

“哎,此大不幸,大不幸”他哽咽著搖頭:“當今衍聖公承襲公位二十又三年哎”說著,沙啞的嗓子再無法繼續說下去,已是失聲。

陳無極好奇的看著陳一壽,他似乎無法理解,這個這幾日都還在和太皇太後頂撞的內閣大學士,今日性情竟變得如此多愁,敏感。

陳凱之則是面無表情,隨即,看向瞭陳無極,他眼睛似乎在說,陛下,諸子百傢固然處心積慮,暗中積蓄力量,籌謀大計,隻是當今的天下,這天下的六國,絕無一人,是諸子百傢可以動搖的,這等深植千年的觀念,實在可怕。

陳凱之長身而起,朝陳一壽道:“陳公,請節哀。”

陳一壽深吸一口氣,抬眸看瞭陳凱之一眼,卻想起什麼:“凱之,為何沒有悲慟”

聲音裡滿是困惑。

陳凱之卻是朝陳一壽淡淡開口說道:“非我不想,實是裝不出來。”他攤攤手。

陳一壽卻是冷靜下來,他似乎是在想,陳凱之似乎對於衍聖公府,顯然並沒有帶有太多的善意,他良久道:“無論如何,也要裝出一些,老夫,告辭瞭。”

他起身,告辭而去。

陳凱之則和陳無極對視一眼,陳凱之也點點頭:“陛下,臣告辭。”

從宮中出來,顯然這噩耗,已經傳遍瞭整個京師,轉眼之間,這春意盎然的洛陽城,竟是多瞭幾分蕭索,許多的讀書人,開始穿上瞭素色的儒衣,有人門楣上,懸上瞭白蟠,整個洛陽城都陷入瞭一種淡淡的哀傷裡。

陳凱之回到瞭飛魚峰,抬頭看見山門上,已是有人樹立瞭白蟠,等上瞭山,便見晏先生諸人,俱都已換瞭素衣。

好在,晏先生等人並沒有表現的過於悲痛,倒是恩師,卻已是痛不欲生,雙目紅腫,顯然是哭瞭很久。

陳凱之將晏先生、楊彪等人請進瞭書齋,晏先生看著陳凱之,朝他淡淡開口說道:“殿下,該換素衣瞭。”

“嗯。”陳凱之頷首點頭,心裡尊敬還是鄙視是一回事,可眼下風氣如此,決不可顯得異類,離經叛道,隻會成為天下人口誅筆伐的對象,說著,便早有人預備瞭素衣,陳凱之換下,接著,陳凱之跪坐下,看著晏先生等人,這一次,衍聖公突然傳來的噩耗,實是有些意外。

沒想到他和趙王剛說到衍聖公不行瞭,這便去瞭,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晏先生看瞭陳凱之一眼,嘆瞭一口氣,才開口說道:“七日之後,聖公將要出殯,到時,各國必定派出使節,火速至曲阜,隨後,便是懷義公子登上公位。懷義公子對殿下,有些仇怨”

陳凱之直言不諱:“是。”

晏先生皺眉,和一旁的楊彪等人對視一眼,眾人都顯得有些緊張。

晏先生眉頭皺得越發深瞭,捋著須,擔憂的開口說道:“那麼,此事就棘手瞭。老夫方才翻閱瞭錦衣衛最近送來的奏報,其中,便是陳子十三篇的事,陳子十三篇出世,因入天榜,瞬間風靡天下,可是,無論是在曲阜還是洛陽,又或者是在各國,都是有褒有貶,終究,還是有些爭議。”

陳凱之頷首點頭,這一點,他是有心理準備的。學派之間,本就有不同觀點,陳子十三篇橫空出世,提出瞭自己的主張,不但新穎,而且和其他學派的觀點,也不遑多讓。

可問題在於,讀這書的人,自然會有其好惡,有人喜歡,就自然會有人厭惡,認為過於驚世駭俗。

晏先生輕輕搖頭。

“那麼,最重,此書的裁決,終究還是在新的衍聖公,也即是懷義公子身上。倘若此時,懷義公子抨擊此書,這就麻煩瞭。一旦抨擊,則代表瞭衍聖公府的態度,其他各個學派的學公,也定會和衍聖公同氣連枝,殿下能夠輔政,是因為殿下文章進瞭天榜的緣故,而一旦,衍聖公認為此書離經叛道,意義就全然不同,而今,衍聖公故去,天下讀書人,無不懷念衍聖公,對懷義公子,也大為期待,他對此書做出任何裁決,影響都將極大。”

“何況,太皇太後一定不會放過這一次機會。”晏先生看著陳凱之,目光裡滿是擔憂,旋即便凝神的說道:“她一定會借此機會,派遣人去奔喪的名義,說動懷義公子,一旦二人裡應外合,殿下的輔政,不但可能不保,而且極有可能,會露出巨大的破綻,給瞭太皇太後,一個反戈一擊的機會。”

晏先生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這個時候很關鍵,若是太皇太後有意要整治陳凱之,那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顯然是借懷義公子之手來對付他。

陳凱之並不愚蠢,他很清楚,一旦被裁決為離經叛道,那麼,這陳子十三篇,便成瞭蠱惑人心、妖言惑眾瞭,甚至,若是將其列為禁書,陳凱之便成瞭眾矢之的。

“所以,決不可讓懷義公子下這個學旨”陳凱之淡淡道,他面上顯得極冷酷。

“是。”晏先生嘆瞭口氣,隨即道:“老夫在曲阜,頗有一些故舊,也是先聖公的授業恩師,此番,老夫想去曲阜一趟,為殿下奔走,無論如何,也要面見懷義公子一面,痛陳厲害,或許,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

其他人方才還神情緊繃,可想到晏先生和衍聖公府關系匪淺,倒都松瞭口氣,若有晏先生出馬,事情似乎有柳暗花明的可能。

可陳凱之卻是搖搖頭,笑瞭:“本王和懷義公子”陳凱之起身,走到瞭書齋的窗臺前,舉目眺望,隨即,他旋身,又笑瞭:“可謂有不共戴天之仇,這絕不是有人說項,就有轉圜餘地的。這一點,我深以為然。”

“所以”陳凱之嘴角微微勾瞭起來,竟是笑瞭:“你們看,這世上,從來都是如此,即便隻是一篇文章,也能牽涉到無數的利益,懷義公子此人,諸公對他瞭解多少”

這一句話,倒是將人問倒瞭。

晏先生微微一愣,便連他,都不敢保證自己對懷義公子有多少瞭解。

可陳凱之卻是信心十足的道:“你們不瞭解,可是本王卻是對他瞭解的再透徹不過,做人,就如作文章一般,每一個人對文章的口味不同,而事實上,每一個人的本性也各有不同,你摸透瞭一個人的本性,便知怎麼對付這樣的人瞭,所以”

陳凱之說到瞭這裡,頓瞭頓:“所以晏先生,絕不可以去曲阜,在座的任何人,都不得去,我自我有的辦法。”

“倒是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太皇太後會命何人前去奔喪”

“會不會是那個方先生”陳義興忍不住道:“此人而今乃是太皇太後的腹心,據說太皇太後這三日之間,已召他入宮有五次瞭,實是罕見的很。”

“不會是他。”陳凱之遙遙頭:“太皇太後多次召他入宮,說明太皇太後心裡有事,有些事,難以做出裁決,因此需要身邊有人說說話,而這方先生,既是蒙太皇太後厚愛,就反而不可能放他去,那順國公,肯定會被太皇太後留在身邊,太皇太後這個人,平時難以信任一個人,一旦信任瞭,這個人,就絕不會輕易讓他出京。派去的人,十之八九是楊傢的人”

陳凱之說到這裡,嘴角的笑意越發甚瞭:“現在,就得看看,太皇太後是否有本事,拉攏的瞭懷義公子;又或者是我陳凱之的方法更為有效瞭。”

他隨即,平靜下來,朝著眾人說:“諸位先生,這幾日,對曲阜的事,就不必在過問瞭,我自會處置安排,到時無論外頭有什麼風言風語,諸位先生也不必記在心上,眼下最緊要的隻有兩件事,廣積糧、築高墻。”

“楊先生,還得去濟北,濟北乃是太祖高皇帝的龍興之地,未來,也極有可能是我們的安身之所,晏先生則留在山上,處理公務,陳先生”他看向自己的叔父陳義興:“繼續招募宗室子弟上山的事,得由你來負責,你現在是宗族之中為數不多的長輩,上山的宗室子弟,由你負責,最為妥當。”

在長沙開年會,這兩天更新會不穩定,但是,老虎堅持著更完吧。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