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交易論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字數:3126

“咳”

感受著殿內那尷尬怪樣的氛圍,大魏天子趙元偲咳嗽一聲,也不知是否是在替自己解圍:“那十名送至宮中的衛女,目前伺候著你諸位姨娘去瞭”

趙弘潤無辜地眨著眼睛,流露出一副我啥也沒問呀的表情,恨得大魏天子隻能將這股憋屈化作兇惡的眼神,狠狠瞪瞭一眼口無遮攔的虞子啟。

虞子啟背後冷汗直冒,連忙岔開話題道:“殿下,殿下,咱們先說這個貿易,對,貿易”

趙弘潤沒心沒肺地哼笑瞭兩聲,這才正色說道:“方才虞大人所說的,在本皇子看來隻是國與國之間救濟與回報,並不能說是一次合格的商業性貿易。”

“何謂商業性貿易”

“賺錢我用價值一個銅錢的貨物,換取數倍價值的錢或物。這就是商業性貿易的本質。”

虞子啟聞言一愣:“誰會那麼傻,明明隻是價值一個銅錢的貨物,卻用數倍的價值來買”

“這可不見得。”趙弘潤搖瞭搖頭,指著自己制作的那隻風箏說道:“比如這隻風箏,制作成本是四十兩,可我如今想將它以四百兩賣掉,虞大人覺得有人會買麼”

虞子啟聞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此物勝在新奇,可使凡人上天,空前絕後,別說四百兩,就算是四千兩,怕是也有大批富豪爭搶。殿下的意思是,我大魏拿一些新奇的東西跟他國交易”

“哪來那麼多新奇的東西可交易再說瞭,這玩意華而不實,除瞭玩耍,還能有什麼用”趙弘潤撇瞭撇嘴。

“那殿下的意思是”

趙弘潤正色說道:“正所謂物以稀為貴,我們與他國交易的東西,得是其他國傢沒有或者極少,而我大魏甚多的東西。”

虞子啟頓時醒悟,連連點頭道:“我大魏出產棉花居多,可使售賣於齊、韓”

可他還沒說完就被趙弘潤給打斷瞭。

“那種玩意,楚國不也多得很麼你十倍賣給齊、韓,人傢楚國聽說,八倍價值售出,豈不是反而便宜瞭楚國”

“呃”虞子啟面色微僵,尷尬道:“殿下的意思是,選一種隻有我大魏有的東西這我大魏雖地大物博,卻也沒有一樣東西是其他國傢沒有的呀”

“你真是死腦筋啊。”趙弘潤無可奈何地看瞭一眼虞子啟,指著那隻風箏說道:“制作這隻風箏的原料,竹子、佈,其他國傢有麼”

在何相敘與藺玉陽偷笑聲中,虞子啟尷尬地點瞭點頭:“自然是有的。”

“那他們做得出來麼”

虞子啟微微一愣,仿佛明白瞭什麼。

見他似乎有所領悟,趙弘潤進一步灌註他新異的思想:“不是叫你賣原料,原料能值幾個錢比如木頭,其他國傢隨處可見。可若是你召集一幫能工巧匠,將木頭刻成栩栩如生的木雕,再賣到其他國傢呢”

“微臣受教。”虞子啟儼然有種聽君一席言茅塞頓開的感覺。

這時,中書左丞藺玉陽見獵心喜,忍不住插嘴道:“殿下的建議絕佳,不過,刻制木雕,其餘國傢亦能仿制,如之奈何”

“這就得涉及到技術問題瞭。”趙弘潤轉頭望瞭一眼藺玉陽,說道:“若是能保證我大魏售出的木雕其工藝技術遠超其餘國傢,這位大人所說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技術”藺玉陽臉上露出濃濃的困惑,似乎並不明白。

“這樣做的確太抽象瞭,再打個比方吧,兵器在兵器上,技術的高低直接影響兩國士兵的作戰能力,顯然這是最能體現技術力的。據說我大魏已經研發出十鍛鐵”

藺玉陽想瞭想,帶著幾分自豪如實說道:“準確地來說,已不止十鍛,別的不說,論冶鐵之術,能與我大魏匹敵者屈指可數”

隻見趙弘潤咧嘴笑瞭笑,說道,“那就更好瞭。這位大人你說,如果咱們打造一批由十鍛鐵所打造的兵器,高價賣給一些無法打造十鍛鐵兵器的國傢,如何”

藺玉陽一聽面色大變,驚聲說道:“殿下不可軍器乃國之重器,豈可隨意售賣萬一那些兵器最後流入敵國手中,豈不成資敵之舉到時候,我大魏研制的兵器,反過來殺我大魏的軍士,這讓我等如何向祖宗交代”

“所以說你也是死腦筋。”趙弘潤沒好氣地撇瞭撇嘴:“高價賣出那些兵器所得的財富,你可以繼續研發冶鐵技術呀及早研發出二十鍛、三十鍛的鐵,敵國就算手握十鍛鐵打造的兵器,又能怎樣等到研發出五十鍛鐵,就把二十鍛、三十鍛的鐵打造成兵器也賣瞭。這叫回籠研發資金,你懂麼保證我大魏的軍士始終裝備著領先的軍備,淘汰的軍備,及時出售給那些冶鐵技術落後的國傢,這豈不是變相地讓其他國傢的財富為我大魏冶鐵技術的研發買單唔就是說把研發技術所需要的錢,變相地轉嫁給瞭那些需要軍備的國傢。”

“這”藺玉陽聽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目前國與國之前的情況是,為瞭防止出現資敵的現象發生,除非是同盟,否則己國的軍備是絕對嚴禁出售給他國的。而那些被淘汰的軍備,要麼在軍備庫堆積如山、銹跡斑斑,要麼就回爐熔煉,繼續鍛造。

不過因為回爐熔煉打造的兵器耗資遠比重新打造一把武器更大,質量也遠遠不如,因此,這些被淘汰的軍備,大多數國傢最後都是融成農具,低價處理給國內的百姓,也算是充分利用瞭鐵礦資源。

而這種再利用的手段,比起八皇子弘潤所提出的,豈止是落後兩字可以形容的

三位中書大臣,仿佛看到一條光明大道展現在他們眼前,令他們渾身充滿瞭幹勁。

“鐵礦不足的問題”

“跟鐵礦富足的國傢交易,我大魏售出成品的兵器,他們以鐵礦支付。”

“煤礦”

“同鐵礦的處理辦法。”

“運輸以及交易地點”

“國境交易,派重兵保護。”

“那沒有錢,也沒有礦產的國傢呢我大魏是否與他們交易”

“為何不交易銅錢不要,這玩意人傢要鑄造多少就有多少,總不至於咱們融瞭打造兵器吧就要鐵、煤,玉石、金銀你自己看著辦。人也可以,當然不限隻是美人,而是人口。另外,馬匹、石頭、甚至是城池,隻要是對方敢給的,咱們都可以收”

三位中書大臣聽得目瞪口呆,他們提出一條又一條可能遇到的難題,可驚奇的是,這位八殿下每每都能想到解決的辦法,而且回答地十分迅速,仿佛他本來就清楚這一切。

“人,真有生而知之者耶”

中書令何相敘大為動容,一臉感慨地驚呼道。他古怪地感覺,他空活一輩子,竟然還沒有一個十四歲的孺子有見地。

而大魏天子趙元偲早已驚呆瞭。

雖然說他本來就有一個被稱為“麒麟兒”的六兒子弘昭,可問題是,弘昭隻是擅長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在國傢大計方才並不見能比眼前這三位中書大臣那麼出色,而八皇子弘潤,這個歷來被指責為不學無術的頑劣皇子,竟然能對著三位中書大臣侃侃而談,而且談的還是事關國傢根本的大計。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三位中書大臣還是一副驚為天人的模樣,對其佩服地五體投地。

驚嘆歸驚嘆,可趙弘潤所提出的那些建議,哪怕是在大魏天子趙元偲看來也是無雙的國策,真不知這個鬼靈精怪的小子究竟從哪裡學到這些東西的,難道真的如何相敘所言,也是位生而知之的奇才

不過再一想到這個奇才無心學業與朝政,甘願做一個享受聲色犬馬的紈絝,大魏天子就不由有些頭疼。

更頭疼的是,他似乎還助漲瞭這小子厭學耍玩的心思。

“謝父皇恩典。從明日起,皇兒就能夠堂而皇之地不去宮學瞭。”趙弘潤笑嘻嘻地謝恩道。

“”大魏天子張瞭張嘴,無言以對,表情要說別扭就有多別扭。

他轉頭望向三位中書大臣。

朕剛剛那樣說瞭

三位中書大臣用無辜的眼神作為回應。

是的,陛下,您說瞭

“君無戲言啊”趙弘潤一句話堵死瞭大魏天子想要改口的想法。

罷瞭罷瞭以此子的才學,去不去上宮學已無大礙

趙元偲自己騙自己般地嘆瞭口氣,點點頭說道:“弘潤,既然你答上來瞭,那麼朕如先前的承諾,你可以可以不去宮學”

“還有一個承諾呢,父皇。”趙弘潤適時地提醒道。

這小崽子

大魏天子無可奈何地搖瞭搖頭:“好罷你要朕許你何事”

在趙元偲看來,這種許諾無非就是賞賜什麼東西罷瞭。

可誰想到,趙弘潤叩拜於地,正色說道:“父皇,皇兒要求出閣”

出閣

趙元偲面色微變,二話不說,斷然拒絕。

“不準”

t;ahrefqidiangt;起點ahreftartbank歡迎廣大書友光臨,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p;ap;t;aap;ap;gt;ap;ap;t;aap;ap;gt;請到qidian。ap;ap;t;aap;ap;gt;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