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下旬的時候,朝中發生瞭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
原來,冶造局轄下的軍造署下署,盡管在第一個十日的鐵劍產量上被兵鑄局甩在瞭後頭,但在六月中旬的時候,便已很不可思議地反超兵鑄局近兩千把鐵劍,而待等到六月下旬的時候,冶造局已領先兵鑄局超過三千多柄鐵劍。
當這個消息傳遍朝中時,似兵部、吏部等官員無不目瞪口呆,甚至於,就連原本站在冶造局這邊默默支持的工部,亦有些難以置信。
眾人無不瞠目結舌,怎麼也沒想到,數十上百年專門經營軍式武器裝備的兵鑄局,竟然被冶造局給趕超瞭。
此事驚動瞭兵部尚書李鬻,這老頭親自到兵部的庫房,親眼目睹冶造局的人將一車車的成品鐵劍運至庫房,由兵部官員逐一清點記錄。
“冶造局所打造的鐵劍,成色、質地如何”
兵部尚書李鬻偷偷詢問掌管兵部兵械庫房的庫部司郎陶濉。
庫部司郎陶濉有些犯難地望瞭一眼不遠處那早已瞠目結舌的兵鑄局局丞李縉,心中暗暗嘆瞭口氣,對李鬻言道:“質地成色,皆不遜色我兵鑄局鑄造出來的鐵劍”
“這”
兵部尚書李鬻眼中露出瞭難以接受的驚愕之色。
雖然他也明白,冶造局既然謀劃著企圖與兵鑄局爭奪軍隊的武器制造訂單,勢必已做好完全的準備,可似這般輕輕松松地就讓冶造局超過瞭他們的兵鑄局,這讓李鬻實在有些不敢置信。
“怎麼會這樣呢兵鑄局可是投入瞭近乎兩千組工匠啊,據老夫所知,冶造局內的鐵匠,不過就區區四五百人罷瞭,怎麼”
李鬻皺緊瞭眉頭。
瞧瞭一眼頂頭上司,庫部司郎陶濉壓低聲音說道:“尚書大人,您看看這個。”
說罷。他從冶造局放盛鐵劍的竹筐裡隨手取出五柄鐵劍。逐一整齊擺在地上。
李鬻起初感覺很是困惑,可待等他仔細比對那五柄鐵劍,他忽然發現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巧合:那就是,這五柄鐵劍的規格樣式。無論的劍刃的長度、寬度、厚度,還是劍柄的長度。都近乎一模一樣。
而兵鑄局就做不到這一點,他們打造出來的鐵劍,在劍刃與劍柄的規格上存在這一定的差異。有的劍刃稍長、有的劍刃稍厚,這不奇怪。因為兵鑄局的每一把鐵劍,都是由不同的一組工匠們單獨打造出來的,因此必定會存在差異。
可冶造局的這批鐵劍。竟做到瞭在這方面幾乎雷同,這意味著什麼
“所有冶造局鑄造的鐵劍皆是如此麼”李鬻壓低聲音問道。
庫部司郎陶濉嘆瞭口氣。重重點瞭點頭。
見此,李鬻張瞭張嘴,卻又無聲地將其閉合。
很顯然。這必定是因為冶造局的人想出瞭量產鐵劍的辦法,就像當初那夥人量產蠟燭一樣,唯有用相同規格的模子所熔鑄出來的鐵劍,外形才會幾近等同。
可鐵器不是蠟燭啊,冶造局的人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盡管李鬻苦思冥想也猜測不透,但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他不信:冶造局,已掌握瞭鐵劍的量產技術。
這可是一則瞭不得的消息,畢竟,冶造局若能產量鐵劍,那麼,自然也能量產刀槍劍戟等別的武器,其中差別並不大。
這對兵鑄局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李鬻覺得自己有必要親自走一趟垂拱殿。
想到這裡,這個老頭二話不說便直奔皇宮而去。
此時,冶造局後來者居上的消息,亦由無孔不入的內侍監傳到瞭垂拱殿,當得知冶造局僅花瞭四十日工夫便徹底在鐵劍的鑄造上超過瞭兵鑄局,這讓新任的中書右丞馮玉目瞪口呆。
認賭服輸,他隻好拿出三十兩銀子,分別輸給魏天子,以及藺玉陽、虞子啟兩位同僚。
平心而論,中書臣品秩位比侍郎,但影響力甚至要比尚書品秩的官員還要大,這三十兩銀子,對於馮玉這等大臣而言不過隻是小數目而已,可問題在於,輸瞭錢是小事,莫名其妙地輸瞭,這才是關鍵。
“微臣實在不明白,兵鑄局怎麼就輸給瞭冶造局呢”
見馮玉滿臉困惑地發問,魏天子與藺玉陽、虞子啟三人心中暗暗好笑。
說實話,他們當初對冶造局也不是抱持著十足的信心,但是他們很清楚趙弘潤的鼓搗勁,這位肅王殿下,時常會鼓搗出一些足以讓人顛覆原先觀念的東西來,比如,前一陣子擠跨瞭國內大大小小蠟燭工坊的蠟燭模具。
但是此時此刻嘛,在馮玉這位“後輩”面前,藺玉陽與虞子啟作為垂拱殿的“老人”,自然要擺出一副吾早已看破一切的面孔,讓馮玉不由得感覺這兩位前輩同僚果然是“深不可測”。
玩笑歸玩笑,該提出的,藺玉陽與虞子啟還是要提。
這不,在收斂瞭笑容後,藺玉陽立馬向魏天子言道:“陛下,冶造局在這個賭局中贏過兵鑄局,足以證明肅王殿下的才幹,可是兵鑄局日後又該如何自處呢”
他說得很隱晦,但魏天子自然明白他所想表達的意思。
的確,兵鑄局的立身之本,在於替國內的軍隊鑄造武器裝備,可若是他們的鍛造能力被冶造局追趕居上,那兵鑄局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臣以為,冶造局必定是采用瞭鑄造鐵劍的新工藝,臣建議,請冶造局教會兵鑄局新工藝,以提高兵鑄局的鑄造能力”
“”聽瞭藺玉陽的話,虞子啟微微皺瞭皺眉,未等魏天子開口,便搶先一步說道:“陛下,臣以為藺大人所言不妥冶造局改良瞭新工藝,其功勞在冶造局,平白無故叫冶造局將苦心研究的心血白白教會給兵鑄局,這豈不是為人做嫁若陛下不顧冶造局的心血,恐不能服眾。”
“虞大人這是說的哪裡話”藺玉陽轉過頭來,皺眉說道:“冶造局如今同時在博浪沙與祥福港兩處建造、擴建船塢港口。同時還為倉部打造數十艘運載貨物的船隻。如今又介入到兵器打造一事中這步子未免邁地太大,不利於冶造局的發展。”
不得不說藺玉陽說得的確中肯,事實上,就連趙弘潤都感覺如今冶造局邁開的步子未免太大。導致到處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以至於他如今欠下瞭戶部與工部一大筆錢。好在冶造局有蠟燭鑄造的分紅,否則,戶部恐怕還真不放心叫冶造局賒欠那麼龐大的一筆錢。
但即便如此。趙弘潤亦咬牙支撐著,沒辦法。為瞭使國傢盡快強盛起來,就唯有不惜代價地投入人力物力,這個時候讓他放棄其中一兩項工程。相信他絕不會認同。
而這一點,素來與趙弘潤交好的中書左臣虞子啟也是心知肚明。聞言遂毫不客氣地說道:“冶造局的步子是否邁得過大,虞某說瞭不算,藺大人說瞭也不算。得看肅王殿下的意思。虞某隻是覺得,如今冶造局已脫離六部二十四司,自營自生,戶部已不再向其下撥款項。而藺大人卻要冶造局將新工藝白白教會兵鑄局,這與強盜行徑何異”
虞子啟的話很重,而且不怎麼好聽,但話中的道理卻顯而易見,藺玉陽亦不能反駁。
可問題就在於,若放任此事,兵鑄局遲早會被冶造局擠垮。
除非朝廷這邊有意地偏袒兵鑄局。
可如此一來問題又來瞭,明明擁有瞭冶造局的新工藝,朝廷卻仍舊采用兵鑄局的舊工藝,這算什麼棄美玉而取頑石
這時,中書右丞馮玉在旁說道:“不若將兵鑄局與冶造局合並或者,與那新的那個什麼軍造局合並”
“”藺玉陽與虞子啟頓時啞然,神色怪異地瞅瞭一眼馮玉,他們心說,你馮玉是不是缺心眼啊兵鑄局那可是兵部親兒子,兵部怎麼可能讓兵鑄局與冶造局合並更遑論是與冶造局的下署軍造局合並
“這不大妥。”為瞭照顧這位同僚的臉面,藺玉陽含糊地搖頭道。
然而馮玉卻會錯瞭意,聞言點點頭說道:“倒是,確實不大妥,倘若如此,冶造局未免太大瞭,已超出司署的規格瞭”
藺玉陽與虞子啟對視一眼,裝作沒聽到。
然而這三人的對話,卻讓魏天子微微有些心動。
誠然,冶造局目前鋪開的攤子的確有些大瞭,以至於他兒子趙弘潤因為人力物力的限制,顯得束手束腳,但冶造局的價值,魏天子不可能看不出來。
正如趙弘潤曾經所說過的,冶造局或將真的成為他大魏頂尖工藝的標準。
因此,若能使兵鑄局並入冶造局名下,魏天子相信他兒子趙弘潤能更加發揮效用,唯一的問題是,此舉勢必將遭到兵部的強烈反對,這可遠比吏部失去瞭主辦科舉權利的影響更甚。
就在魏天子沉思之際,忽然有一名小太監步入瞭垂拱殿,對魏天子恭敬地說道:“陛下,兵部尚書李鬻求見。”
李鬻那個倔老頭這時候求見於朕
微微一愣,魏天子心中立馬便猜到瞭對方的來意:李鬻此番前來,隻有可能是因為冶造局那量產武器的新工藝而來。
想瞭想,魏天子點頭言道:“宣”
那名小太監躬身而去,不多時,兵部尚書李鬻便看似火急火燎地步入瞭垂拱殿,跪拜在龍案前,直接道明瞭來意。
“懇請陛下下旨使冶造局出讓鑄造武器的新工藝,否則,兵鑄局勢將不存”
而與此同時,兵部尚書李鬻的兒子,兵鑄局局丞李縉,已親自來到瞭冶造局的署門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