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隻是如此麼
魏天子望瞭一眼跪在殿內的二兒子,面色不為所動。
“弘譽,你以為呢”
雍王弘譽聞言正色說道:“兒臣以為,北疆需要一位能夠震懾眾貴族的人,這個人選,除非東宮願意親赴,否則,兒臣是最佳人選”
聽聞此言,東宮頓時面色漲紅,氣憤地瞪著雍王弘譽,那眼神仿佛是在說:你居然還想耍詭計將本宮支離大梁
想到這裡,他開口說道:“父皇”
而就在這時,吏部左侍郎郗絳高聲打斷瞭他的話:“陛下,待等肅王殿下趕到江東與齊魯兩軍匯合,尚有些日子,韓國在得悉此事前,多半不會出兵。臣以為,朝廷尚有充足的時間商議此事。”
說罷,郗絳也不顧東宮陰沉的目光,目視兵部尚書李鬻與左侍郎徐貫,沉聲說道:“臣相信,李大人與徐大人,亦是這般想法。”
這個王八蛋
兵部左侍郎徐貫心中暗罵。
按理來說,兵部應該是慶王弘信的地盤,並不該被牽扯到東宮與雍王的戰爭當中,可奈何慶王弘信跟隨南梁王趙元佐前往瞭隴西,以至於失去瞭後臺的兵部,早已淪為瞭東宮與雍王相互拉攏人脈的戰場。
不得不說,這就是有沒有後臺的區別。
看看冶造局,如今是何等的叫人眼紅,可有人敢對冶造局伸手麼沒有
因為冶造局的後臺,乃是肅王弘潤
但兵部就不成瞭,慶王弘信不在大梁,兵部內的人脈關系早已被東宮與雍王搶奪,以至於兵部尚書李鬻的話,如今恐怕還沒有東宮一句話管用。
當然瞭,兵部內也有一個地方是東宮與雍王暫時沒想著去招惹的,那就是兵部尚書李鬻他兒子李縉所掌管的兵鑄局。
畢竟兵鑄局雖然眼下還掛在兵部的名下,但實際上因為成為瞭冶造局的軍器代工司署,若是東宮或雍王的手伸的太長,冶造局會不高興,而冶造局不高興,局丞王甫就會偷偷給他們的後臺肅王弘潤打小報告。
同理,工部的虞造局也是這個情況。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啊當初氣憤兵鑄局成為冶造局的附庸,沒想到如今,那卻成為兵鑄局並未被人瓜分架空的底氣
兵部尚書李鬻暗自嘆瞭口氣。
他亦是少數能看穿事情本質的人,豈會順著郗絳的話去偏幫東宮
但礙於如今東宮勢大,他也不想得罪東宮。
畢竟東宮的智慧並不出眾,但他身邊還有那一幹幕僚呢,遲早會明白郗絳的良苦用心。
於是,兩方不想得罪的李鬻,出列拱手說瞭一句萬金油的話:“臣以為,陛下英明,恐早有論斷,臣不敢妄言。”
這老匹夫倒是奸猾
魏天子暗自撇瞭撇嘴,在略一思量後說道:“那就明日再議吧。弘譽,你意下如何”
“兒臣謹遵父皇聖諭。”
雍王弘譽又施瞭一禮,緩緩站起身來,表情風輕雲淡,仿佛成竹在胸。
反觀東宮太子,卻將信將疑地瞅著雍王弘譽,不時地又瞅瞅吏部左侍郎郗絳,皺著眉頭若有所思。
看來,德大於才的東宮太子弘禮,也並未傻到那份上,見郗絳幾次三番阻攔此事,隱隱也已猜到這件事可能並不想他所想的那樣簡單。
早朝結束後,東宮太子弘禮也沒有叫住郗絳詢問究竟,而是黑著臉返回瞭東宮。
回到東宮後,他立馬請來瞭那兩位最器重的幕僚:周昪與駱瑸。
待等東宮太子將今日早朝上的這件事一說,駱瑸便知雍王弘譽是要動手瞭,遂拱手對東宮說道:“太子殿下切莫怪罪郗絳郗侍郎,今日早朝,全虧瞭郗大人挽回局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什麼意思”太子弘禮疑惑問道。
這還要解釋
駱瑸心下苦笑一聲,耐著性子解釋道:“太子殿下,在朝中購置瞭北境土地、且擁有籌建軍隊權利的貴族,眼下無非就是三類人:太子殿下您一系的貴族,雍王一系的貴族,還有抱持著中立的貴族。在這種情況下,雍王弘譽到瞭北疆,你說他會不會打壓太子殿下您的人,而扶持他一系的人並且,將那中立的貴族籠絡到其麾下您要知道,此刻在北疆擁有暫時封邑的貴族,皆是我大魏國內非富即貴的貴族。若是雍王籠絡到瞭那些人,且又大力打壓王氏,支持太子殿下您的人,恐怕會被肅清到時候肅王得到北疆眾多貴族的支持,兼之又親自趕赴北疆守衛國門,在朝野聲勢大漲,太子殿下雖貴為儲君,恐怕強弱之勢亦會被扭轉過來”
聽著駱瑸耐心的解釋,東宮太子面色大變,怒氣沖沖地破口大罵道:“好個老二,想不到他如此陰險狠辣”說著,他心有餘悸地拍拍胸口,對駱瑸說道:“正如你所言,今日多虧瞭郗絳瞭,你回頭給郗絳傳句話唔,就說,唔,就說他做的不錯,本宮會記得他的功勞。”
駱瑸聞言微笑說道:“在下記住瞭。不過太子殿下,眼下當務之急,是想出對策正如在下當初所言,周昪此計,包藏禍心”
“駱兄這話未免有些誅心瞭。”周昪聞言苦笑著說道:“駱兄為何就看不到在下的妙計,使朝廷不費一個銅淺便籌募到瞭數萬軍隊呢”
“但也因此讓太子殿下陷入兩難之境你以為在下看不出你的詭計麼”駱瑸冷笑著反擊道。
“冤枉冤枉”周昪連聲說道:“當初周某一心隻是為瞭獻計,豈想到,雍王身邊亦有智囊相助”
“對,雍王身邊的智囊”駱瑸冷冷地說道,語氣中滿是諷刺。
聽著二人的爭吵,東宮不勝其煩,揮揮手說道:“駱瑸,周昪不可能是雍王的人。否則,為何他不自己獻出那幾條計策”
這就是雍王的高明之處啊雖暫時失利,卻能在您身邊埋下一個奸細
駱瑸心中大叫,開口正要說話,卻見東宮陰沉地臉說道:“駱瑸,你也是本宮身邊的老人瞭,就算周昪比你出色,本宮一樣會信任你,器重你。可你時時刻刻針對周昪,這讓本宮對你,很寒心吶。”
駱瑸聽得險些要吐血,但望著東宮太子不耐煩的表情,他幾番欲言又止之後,最終還是服軟瞭,艱難地從嘴裡迸出幾個字來:“在在下知罪。”
在旁,周昪本來在東宮太子弘禮看不到的角度似笑非笑地看著駱瑸,可當他看到駱瑸強忍著怒氣,居然艱難地認錯道歉,他緩緩收起瞭臉上的輕視之色。
想想也是,當初的駱瑸,那可是很高傲的,幾句話不合,就算對方是東宮太子亦當場撂挑子走人。
可最近,駱瑸變得越來越能忍,這對周昪而言,著實不是什麼好事。
我不會讓你得逞的
哼走著瞧
兩位東宮身邊的謀士智囊,不動聲色地交換著眼神,敵意滿滿。
然而東宮卻仿佛沒有察覺到這一點,仍驚訝於原本高傲的駱瑸居然低頭認錯,這讓他很是歡喜,因此也沒多說什麼,隻是不痛不癢地說瞭一句日後莫要再犯。
看得出來,因為東宮太子弘禮自以為是地認為周昪的才能還要在駱瑸之上,但終歸他與駱瑸相處多時,後者在他心中還是頗有分量的。
想來也正是因為看出瞭這點,駱瑸才不忍舍棄東宮,否則,輔佐誰不比輔佐東宮更容易
“老二那混賬,居然用這種詭計害本宮。周昪,駱瑸,你們有何註意周昪,你先說。”
“是。”周昪拱瞭拱手,輕笑說道:“其實依在下看來,這件事很好解決。既然不能讓雍王前往北疆,那麼不如太子殿下親赴北疆,咱們也依樣畫葫蘆,對付雍王黨”
東宮太子聞言一愣,眼眸微微有些泛光。
可就在這時,駱瑸冷靜地說道:“不可太子殿下,您忘瞭前一陣子您聽取周昪的建議,利用燕王與肅王作為所謂榜樣,欲將雍王趕出大梁可是一口氣得罪瞭兩位殿下啊”說著,他有意無意地瞥瞭幾眼周昪。
見此,周昪輕笑著說道:“駱兄,方才明明還說不針對周某”
駱瑸聞言立馬打斷道:“在下並沒有針對你,就事論事而已。拜你那條妙計所賜,若太子殿下親赴北疆,燕王勢必處處刁難殿下這是你的過失,周昪”
“”東宮太子沉思瞭片刻,詢問駱瑸道:“駱瑸,那依你之見呢”
隻見駱瑸深鞠一躬,拱手正色說道:“在下建議太子殿下暫時休要管大梁,親赴北疆”
聽聞此言,周昪哈哈一笑說道:“駱兄此言,與在下的建議又有何區別”
然而駱瑸卻沒有理睬周昪,自顧自繼續說道:“太子殿下不必死死抓著大梁不放。如今在大梁,雍王的勢力與人脈遠不如太子殿下,即便太子殿下不在大梁,那些趨炎附勢的人,亦不會改投雍王隻要太子殿下一系,一如既往的強大。”
東宮太子思忖瞭片刻,點瞭點頭,問道:“那燕王”
“關於燕王殿下,在下建議,太子殿下不妨請一人擔任副帥,輔佐殿下您有此人在,燕王多少會給些薄面。”
“何人”東宮太子弘禮驚訝地問道。
隻見駱瑸不動聲色地瞥瞭一眼周昪,壓低聲音說道:“此人,即是肅王的弟弟,九殿下弘宣”
東宮太子皺皺眉,摸著下巴捉摸著,一時半會還未咂摸出其中深意,然而在他身旁的周昪,卻是驟然皺起瞭眉頭,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破局瞭
駱瑸冷然瞥瞭一眼周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