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不為所知的評功背後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字數:3240

時間回溯到半個月前,即在魏國基本上已確定這場戰爭勝利的四月中旬,依舊在甘露殿養歇的魏天子趙元偲,將剛剛返回大梁不久的禮部尚書杜宥傳召到瞭宮內。

雖然不明所以,但聖明不可違,杜宥在得到傳召後,便立刻前往皇宮,到甘露殿面聖。

待等杜宥來到甘露殿時,魏天子趙元偲正靠坐在臥榻上,觀閱著禹王趙元佲派人送來的有關於「對楚戰爭大捷」的捷報。

其實禹王趙元佲這份捷報,早在前幾日,即四月初八就送抵瞭大梁。

可即便已過瞭兩三日,且將這份捷報反復看瞭幾十遍,趙元偲仍愛不釋手。畢竟這場戰爭,魏國的處境實在是太艱難瞭,縱使是他也沒有想到,戰況居然會有那樣的轉機,他魏國竟能在秦、韓、楚三個大國的圍攻下取得如此卓越的勝利。

“陛下。”

禮部尚書杜宥在一名拱衛司左指揮使燕順的帶領下,邁步來到瞭殿內,見魏天子正目不轉睛地看著一份戰報,遂輕聲拱手見禮,免得驚擾到這位龍體有恙的陛下。

“愛卿來瞭啊。”

魏天子收起瞭手中的戰報,笑著解釋道:“禹王送來的戰報,朕這兩日反復觀瞧,每每心中喜不勝喜,愛不釋手啊。”

杜宥笑著說道:“聽聞禹王爺在雍丘取得大捷,為臣這幾日也是精神振奮,飯量大增吶。”

“哈哈。”魏天子哈哈一笑,隨即對杜宥說道:“杜卿,今日朕傳你過來,是為「犒賞」一事,這場戰爭,我大魏贏得勝利實在艱難,萬萬不可冷落瞭那些忠誠的有功之士。”

杜宥愣瞭愣,不動聲色地試探道:“陛下,這事,按禮應當由兵部來論斷吧若由我禮部出面,於祖例不合呀。”

魏天子笑著擺瞭擺手,解釋道:“若是以往,的確應該由兵部來處理此事,但此番,秦王派遣二十萬援兵支援我大魏,這些秦軍士卒在我兒弘潤麾下,英勇作戰,我大魏總不能把他們遺忘瞭吧因此由你禮部出面,設犒賞之筵席,最合適不過,卿意下如何”

魏天子都說到這份上瞭,禮部尚書杜宥又豈敢再有什麼異議,隻能拱手拜道:“臣領命。”

離宮返回禮部本署後,禮部尚書杜宥請來左侍郎朱謹與右侍郎何昱,對他們言道:“方才陛下傳我入宮,委任我禮部出面犒賞有功軍將。”

聽瞭這話,左侍郎朱謹與右侍郎何昱都像之前的杜宥那樣,感到十分納悶:這是兵部的事呀,怎麼會由他禮部來負責八竿子打不著啊。

於是,杜宥便將魏天子當時的解釋向朱謹與何昱二人解釋瞭一番,但後兩者仍將信將疑。

良久,左侍郎朱謹猜測道:“莫非是陛下擔心慶王殿下徇私”

杜宥與何昱想瞭想,都覺得隻有這個解釋最靠譜。

要知道,由於幾年前魏天子命諸皇子參與政事,以至於目前魏國朝廷六部,皆陸續產生瞭各自的政治立場:除瞭吏部因為原太子趙弘禮失勢,導致有些官員暗地裡投靠瞭雍王弘譽與慶王弘信外,其餘幾個府衙,刑部支持雍王弘譽、兵部支持慶王弘信,戶部尚書李粱雖然保持中立,但戶部總得來說還是偏向襄王弘璟與慶王弘信,至於工部,則與肅王弘潤私交最好。

數來數去,目前就隻有他禮部能保持中立。

在這種情況下,魏天子趙元偲將評定功勛的任務交給禮部,未嘗沒有讓禮部「公事公辦」,讓諸皇子無法插手這件事的意思。

這樣一想,杜宥就知道該怎麼辦瞭:秉公處理即可

當日,魏天子傳召杜宥,命禮部出面「評定有功之士」的消息,就傳遍瞭整個朝廷。

對此,慶王弘信在感到遺憾之餘,亦不禁有些鬱悶。

平心而論,總算魏天子將「評定有功之士」的任務交給瞭兵部,慶王弘信也沒膽子克扣諸如肅王趙弘潤、禹王趙元佲這些人的功勛,但他可以私下照顧一下己方的人,比如他舅族濟陽孫氏,雖然曾率領私軍趕赴衛國展開支援,但說實話並沒有得到什麼功勛。

可是,隻要慶王弘信大筆一揮,這功勛不久來瞭麼

比如說,他可以說成是,在濟陽孫氏等人的幫助下,衛國逼退瞭韓將司馬尚,反正濟陽孫氏率兵支援衛國,這也是整個大梁都知道的事。

但很可惜,他父皇將「評定有功之士」的事交給瞭禮部,這就杜絕瞭他趙弘信徇私的可能。

當然,慶王弘信可沒有膽子與他父皇理論什麼,隻能默認這件事,派人接觸禮部官員,盡可能地對自己一系的人取得一些利益。

五日後,禮部尚書杜宥便帶著「此戰有功之士」的評功冊草稿,進宮面見魏天子,詢問後者的意思既然魏天子將「評定有功之士」事交給他禮部,這就意味著不希望任何一位皇子插手幹涉,言外之意,魏天子是唯一決定這件事的人。

這一點,杜宥想得很清楚。

在接過禮部初擬的評功冊草稿後,魏天子掃瞭兩眼,似笑非笑地說道:“喲,由司馬安擔任河西守,呵,朕的虎兒,對河套的林胡可謂是磨刀霍霍啊。”

杜宥聞言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魏天子口中的「虎兒」,指的即是肅王趙弘潤。

對於肅王趙弘潤力薦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出任河西守,這在朝中並不是什麼秘密,甚至於,縱使是對河西守這個職位垂涎三尺的,諸如雍王黨、慶王黨、襄王黨,在看到「司馬安」這個提名後,亦放棄瞭與其爭奪的意思。

而不是他們怕瞭肅王趙弘潤或者司馬安,而是他們看得出某位肅王殿下的意圖讓屠瞭三川幾個部落的司馬安出任河西守,這明擺著就是要對日後魏國出征河套地區做準備。

與其跟司馬安搶奪河西守的位置,惹來肅王趙弘潤與司馬安的敵意,還不如默許這件事,日後還能跟在這兩位身後,到河套地區混混軍功、撿些便宜,畢竟,素傳河套一帶那在傳聞中可是牛羊遍地的。

隨後,魏天子又看到由臨洮君魏忌出任河東守的這條,他心中微微一愣。

由臨洮君魏忌出任河東守,其實這件事魏天子早已看出苗頭,畢竟他兒子趙弘潤一方面加重汾陰在河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推薦臨洮君魏忌出任汾陰將軍,這種緩而圖之的伎倆,怎麼瞞得過魏天子的眼睛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臨洮君魏忌的才能,魏天子亦素有耳聞,隻不過先前礙於對方是隴西魏氏一脈的人,且當時隴西魏氏為瞭能在魏國生存而不得不抱成一團,因此魏天子並沒有重用魏忌,也是想讓魏忌、趙勝等隴西人明白一個道理:魏國,是姬趙氏的魏國

但隨著一天天過去,隴西魏氏內部分裂,繇諸君趙勝並入瞭姬趙氏的族譜,臨洮君魏忌又轉投瞭肅王趙弘潤,其餘則轉投瞭慶王弘信,這三方都在漸漸融入魏國,因此,似先前打壓隴西魏氏,就變得沒有什麼必要瞭。

“弘潤仍未返回大梁,是何人推薦的魏忌”魏天子困惑問道。

杜宥不敢隱瞞,如實說道:“乃是趙峪老大人。”

趙峪、即趙來峪,魏天子趙元偲的三叔,肅王趙弘潤的三叔公。

“哦。”魏天子聞言恍然,沒有再多說什麼。

對於趙來峪的目的,趙元偲也是清楚的,某種意義上說,有時候趙元偲在暗中推手的事,與趙來峪亦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為瞭更好地傾軋不,磨礪某個懶散的劣子。

忽然,魏天子微微皺瞭皺眉,因為他看到瞭由薑鄙出任上黨守這一條。

當然,在這條後,禮部刻意添加瞭「暫」這個備註,大概是想試探一下他趙元偲對此的態度。

“慶王到過禮部”魏天子淡淡問道。

杜宥當然明白魏天子的意思,不敢隱瞞,如實說道:“是的,陛下。”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杜宥心中也有些苦悶,雖然他明白魏天子的意思,不希望哪位皇子插手幹涉評功之事,但問題是,慶王弘信那邊,他也招架不住啊。

然而出乎杜宥意料的是,魏天子在聽到他的回答後,隻是簡單地哦瞭一聲,隨後居然笑著說道:“愛卿草擬的評功冊,朕無異議,不過眼下雍王監國,愛卿且將這份評功冊,遞於雍王過目吧。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就按照此冊評功。”

杜宥聞言,心中倍感驚訝,恭恭敬敬地告退瞭。

大概一個時辰後,杜宥去而復返,回到甘露殿向魏天子復命:“雍王殿下無有異議。”

居然沒有異議呵,弘譽這是要拖弘禮下水麼可是弘譽啊,因為這事會被拖下水的,可不是隻有弘禮啊呵,這可有意思瞭。

魏天子眼中閃過幾絲難以琢磨的異色,笑著說道:“既然如此,愛卿就照這份評功冊犒賞有功之士吧。對瞭,但凡是有功之士,皆要邀請,讓我大魏的盟國看看,我大魏的諸多功臣健兒”

“是。”杜宥雖然心中感覺有些奇怪,但不敢深究。

“肅王肅王”

“肅王肅王”

看著肅王趙弘潤邁步走到大殿中央接受封賞,而殿內東側席位中,有接近一半有功之士振臂歡呼助威,魏天子瞥瞭一眼雍王弘譽、襄王弘璟、慶王弘信幾個兒子,見他們神色有異,笑容僵硬,遂舉起酒盞,抿瞭一口酒水。

以此來掩飾,他嘴角的那一抹莫名的笑意。

閑王呵呵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