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潤原本打算,待這次徹底空閑下來之後,好生在王府裡懶上一陣子,可府裡上上下下正忙碌著籌備婚事,且關系親近的人也因為種種原因,陸陸續續地離開瞭大梁,這就導致趙弘潤在空閑下來之後,竟有種無所事事的悶。
於是,想來想去,趙弘潤最終還是決定帶著雀兒、衛驕以及幕僚介子鴟三人,來到瞭城內的冶造局總署,想看看冶造局是否鼓搗出瞭什麼新玩意。
如上回一樣,得知肅王趙弘潤來到冶造局總署,署邸裡的官員們便有意無意地圍攏上來,向肅王趙弘潤表達忠誠之意。
在讓趙弘潤苦笑連連之餘,亦讓介子鴟若有所思。
好在冶造局總署的署長王甫及時出現,化解瞭趙弘潤一行人被諸冶造局官員團團圍住的尷尬。
“殿下。”
在幾句見禮寒暄之後,冶造總署的署長王甫便向趙弘潤詢問起瞭來意。
畢竟據王甫瞭解,眼前這位殿下近段時間應該在王府裡忙碌於籌辦婚事才對,怎麼會有閑情逸致跑到冶造局來呢
面對王甫的詢問,趙弘潤自然不好說是因為呆在府上太閑瞭、閑得蛋疼,遂扯謊說道:“本王此番前來,是為視察而來,王甫,帶本王參觀參觀吧”
之所以說是「參觀」,原因很簡單:曾經的冶造局傢業小,且當時趙弘潤又呆在大梁,因此冶造局的大致發展情況,趙弘潤多少也瞭解;可漸漸地,冶造局的底子越鋪越大,縱使是負責統籌的王甫也並非對冶造局的每一個項目都瞭若指掌,更別說是趙弘潤。
王甫聞言恍然大悟,當即命人準備馬車,準備親自帶領趙弘潤一行人前往參觀。
當一行人乘坐著冶造局的馬車駛出城外時,介子鴟有些不解地問道:“為何出城”
此時,冶造局的署長王甫已得知介子鴟乃肅王趙弘潤的幕僚,心腹之人,遂恭敬地解釋道:“介子先生不知,城內的冶造總署如今隻是擺設,除瞭供文職官員在署邸內設計、改良一些兵器圖紙外,就隻有一些擺放相關文獻資料的倉庫。我冶造局真正的署址,包括一些工坊,皆在城外。”
聽聞此言,介子鴟這才恍然。
在十幾名冶造局總署署衛的護衛下,一行人來到瞭大梁西南的郊外。
在將近乘坐瞭一個時辰的馬車後,馬車緩緩悠悠地停瞭下來,隨即便傳來瞭駕駛馬車的冶造署署衛的聲音:“肅王殿下,還有幾位大人,到瞭。”
出於好奇,介子鴟撩起馬車的窗簾向外觀瞧,僅僅隻瞅瞭一眼,便驚地臉上露出驚駭之色。
原來,此時馬車停駐的位置,正是在一座城池之前。
而此時,趙弘潤與雀兒、衛驕三人已下瞭馬車,仰著頭看著面前那座城池。
哇喔,嘖嘖嘖
看著面前那座城池,趙弘潤嘖嘖有聲。
記得當初,在冶造局準備搬離大梁時,王甫曾向趙弘潤報備過,當時趙弘潤也沒想太多,隻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擁有瞭水泥這種速凝建築材料後,冶造局居然會在大梁城西南郊外,新建瞭一座小城。
當然,對此趙弘潤並不反對,畢竟隨著冶造局的技術領域越來越開拓,有些東西確實需要很好地保護起來,盡可能地防止外流。畢竟冶造局的有些東西若是流落到外面,萬一被韓、楚兩國的奸細所得,韓楚兩國很有可能依樣畫葫蘆,打造出一批戰爭兵器用來對付魏國。
“歡迎來到我冶造總署”
背對著那座城池的城門方向,王甫好似獻寶般,拱手施禮,一本正經地說道。
此時,介子鴟也已走下馬車,目瞪口呆地仰頭看著眼前那座城墻高達二十幾丈的城池,隻見城門洞的上方,清晰刻著「冶造總署」四個字。
喂喂喂,這也太
介子鴟朝著左右觀望,駭然發現左右兩側皆瞧不見城墻的盡頭,這讓他心中倍感震驚:這座城池究竟有多大啊
“這整座城都是屬於冶造總署”介子鴟吃驚地問道。
王甫聞言笑著解釋道:“隻是半座城而已,另外半座城歸兵鑄局。若是從西城門或者南城門入城,就可看到城門上方刻著「兵鑄局」三個字。”
介子鴟臉皮微微抽瞭抽:誰不知道兵鑄局如今是屬於冶造局轄下。
根據王甫的介紹,此地方圓三十幾裡,在這片丘陵平原地形上,皆屬於朝廷特別撥給冶造局的署址,靠西還差十幾裡就到「中牟縣」。
由此足以看出,冶造局如今在朝廷的地位。
而就在王甫大致介紹時,就見宗衛長衛驕仰頭仔細看瞭幾眼城墻,忽而低呼一聲:“嚯好傢夥”
他看到瞭什麼
他看到瞭城墻墻垛上,那一整排的連弩,兩具連弩間距相隔約三丈左右,一眼放不到頭,單單在衛驕視線范圍內的這段城墻,保守估計就有幾十架。
“殿下命我冶造局,必須擁有能夠應付突發變故的力量。”王甫看瞭一眼肅王趙弘潤,低聲解釋道。
眾人點瞭點頭,想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片刻後,王甫來到瞭城下,喚來守城的署衛打開瞭城門,隨即命那些署衛從城內牽出幾匹馬,供趙弘潤等人代步。
在領著趙弘潤等人入城的同時,王甫指著城外的幹地說道:“待日後有空閑瞭,我冶造局打算在城外再挖一條護城河,從博浪沙那邊引入大河河水,到那時,我冶造局就稱得上固若金湯瞭。”
趙弘潤點瞭點頭,沒有反對,他隻是詢問王甫道:“這些兵卒,是從哪裡召來的”
“大多都是從浚水軍、成皋軍、碭山軍、汾陘軍等軍隊退伍的老卒,關於這些兵卒,卑職當初派瞭幾名主事與幾位大將軍洽談過,幾位大將軍對此頗為熱誠。”
你給退伍兵卒提供瞭落戶的崗位,那幾位大將軍當然熱誠瞭。
趙弘潤微微一笑。
對於浚水軍、成皋軍、碭山軍、汾陘軍等駐軍六營的兵卒,他還是信得過的,不過他還是叮囑王甫,務必要查清楚每一名署衛的底細,防止有人假冒。
一行人騎著馬緩緩入城,沿著城內的街道走向城內深處。
沿途,介子鴟好奇地打量著街道兩旁,隻見沿途,他看到不少十幾幾丈高的磚爐,一名名身強力壯、皮膚黝黑的工匠們,赤裸著上身在工坊中鍛造作業,從旁還有一名名文職官員在那用筆記錄。
“這一帶都是「矮爐工坊」,主要是負責將燒制的鐵胚打造成成品兵器,用於測試這批鐵胚的質地”說著,王甫的嘴裡就迸出一連串的術語,聽得介子鴟雲裡霧裡。
介子鴟好奇問道:“既然有矮爐工坊,那麼也有高爐工坊咯”
王甫也不回答,抬手指向一個方向。
介子鴟轉頭順著王甫所指的方向望去,駭然看到遠處聳立著十幾座高達幾十丈的巨大煙囪。
“那裡便是高爐工坊,主要負責鍛燒礦石,將其燒制成鐵胚。”說到這裡,王甫轉頭看向趙弘潤,又說道:“這幾座高爐是近一年興建的,幾年前那幾座地爐,如今專門用來燒制塊磚、鍛造模具”
趙弘潤點瞭點頭,畢竟他也明白,在塊磚取代瞭曾經的石磚後,魏國對於塊磚的需求就一直居高不下,畢竟用塊磚與水泥砌城,可要比用石磚砌城快得多。
一邊介紹著這座冶造總署內的區域分佈,王甫一邊將趙弘潤一行人帶到瞭城內屬於冶造局的署邸。
由於當年被趙弘潤警告過,王甫對這座署邸的興建不敢鋪張浪費,也就隻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官邸而已,這讓趙弘潤感到非常滿意。
在王甫的引領下,趙弘潤一行人下瞭坐騎,走入瞭官邸。
期間,難免又有一些平日裡難得瞧見趙弘潤這位肅王殿下的冶造局官員們,爭相湧上前來表達忠心,畢竟這些官員雖然如今在此地辦公,但有些傳言,他們卻也早已聽說,比如說,這位肅王殿下有意爭位什麼的。
在安撫、勉勵瞭一番這些官員後,趙弘潤這才得以脫身,來到瞭王甫在這座署邸內的署長班房。
“來人,奉茶。”
在囑咐班房內的小吏送上茶水後,王甫叫來幾名幹事,叫後者將近一年冶造局改良的器械圖紙全部取來,放在趙弘潤面前的書桌上。
足足有一疊。
吩咐雀兒、衛驕、介子鴟三人便宜行事,趙弘潤坐在王甫的署長班房內,一張一張地觀閱著這些圖紙。
這些圖紙很雜,什麼都有,比如偏向於民用的「獨輪車」,冶造局的工匠們在原有的獨輪車基礎上稍作瞭改進,使得這種用途廣泛的人力推車變得更加平穩、容易上手。
再比如「翻車」、「犁具」、「水車」等等,冶造局的工匠們皆有所改進。
而軍用方面,冶造局亦改進瞭「連弩」、「狙擊弩」、「投石車」等戰爭兵器。
忽然,趙弘潤翻到一張圖紙,讓他的表情略微一愣。
扭力彈簧這不是我當年畫誒不對,這個是
取出那張圖紙仔細瞅瞭瞅,趙弘潤這才發現,這張圖紙並非是當年他畫的那張。
因為他當年設計的扭力彈簧,由於冶造局弄不出「鋼絲」,連「鐵絲」都弄不出,因此隻能放在庫房內吃灰,而這張圖紙,卻有人利用馬鬃、獸角、獸筋等彈性材料,設計出瞭一個「扭力彈簧」組件雖然外表看起來十分醜陋,但是原理是符合的。
“「那東西」造出來瞭”
趙弘潤吃驚地詢問王甫道。
“是的,殿下。”王甫拱瞭拱手,笑著說道:“已研制成功,但因為去年爆發戰亂,無暇測試。”
聽聞此言,趙弘潤立馬有瞭興趣。
“快吩咐下去,本王親自測試。”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