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

作者:冰臨神下 字數:3165

韓孺子筆直地坐在椅榻上,目光追隨地板上的陽光,從早晨至到午後,樂此不疲,就連吃飯時,也經常分心瞧一眼。

整整五天瞭,他說過的話屈指可數,除瞭觀察光影變化,基本無事可做。

孟娥兄妹再沒有出現,沒準已經離開他們根本不喜歡的皇宮。東海王倒是每天早晨跟隨皇帝前去給太後請安,一路上冷著臉,比皇帝還要沉默。楊奉則跟從前一樣神出鬼沒,好像早將照顧皇帝的職責忘在瞭腦後,偶爾現身,也是匆匆忙忙,頂多問下起居,從不談及其它事情。

刺駕一案查得怎樣瞭是否涉及到更多人劉介是生是死太傅崔宏出征瞭嗎齊國那邊有何消息娶皇後又是什麼意思所有這些事情都與皇帝息息相關,可他卻連隻言片語的消息都得不到。

太監與宮女來瞭又走,大多數時候他們都待在其它房間裡,盡可能不接觸皇帝,韓孺子也失去瞭與他們交談的熱情,寧願呆呆地坐在那裡,或者在屋子裡來回踱步,心裡默默地數步數。

自己在這種生活中還能忍受多久第五天下午,韓孺子開始自問,卻無法自答,甚至幻想自己瘋掉之後的情形:東海王一定會非常高興,太後不會難過,母親根本就不會知道宮裡的事情,楊奉呢他說要去開辟道路,現在卻連人也不見瞭。

房門無聲無息地被推開,楊奉邁步進來,站立的位置正好擋住瞭斜射進來的陽光,韓孺子搖頭晃腦地想要找回陽光,好一會才發現中常侍正盯著自己。

“嘿沒想到你會來。午餐有一道芹菜很好吃,我多吃瞭幾口,現在這個季節能吃到新鮮的蔬菜,真是難得,當皇帝還是有點好處的。”韓孺子微笑道。

楊奉向前走出幾步,離皇帝更近,“陛下這是在抱怨嗎”

“我抱怨怎麼可能。咳有這麼多臣子替朕分憂,朕心甚慰。”韓孺子認真地說。

這樣的謊言騙不過任何人,楊奉微微彎腰,說:“我還以為你值得培養,看來我得重新考慮瞭。”

“你所謂的培養就是丟下不管嗎”韓孺子心中的火氣騰地躥上來,他在意的不是孤獨,而是消息封閉,那麼多的事情正在發生,他卻連個能打聽的人都找不到。

“我總得觀察一下,看看你能不能自己立起來,否則的話,我就算是神仙也幫不上忙。”楊奉的語氣逐漸嚴厲,連“陛下”都不稱瞭。

韓孺子盯著楊奉,突然發現自己對這名太監一點都不熟悉,兩人的接觸其實很少,跟他交談的次數還沒有東海王多,可就是這個人,毫不客氣地聲稱在觀察他,還要他獻出完全的信任。

母親說過,別相信任何人,韓孺子輕嘆一聲,“我讓你失望瞭。”

“誰都會偶爾懈怠一陣,隻要陛下還能振作起來就好。”

韓孺子站起身,伸伸胳膊、踢踢腿,“我已經振作瞭。”

“嗯。”楊奉點點頭,“請陛下說說看法吧。”

韓孺子莫名其妙,“說什麼看法整座皇宮裡,數我知道的事情最少。”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

“以前的皇帝不可能像我這樣。”

“太祖逐鹿天下之時,數度被困,生死往往在頃刻之間,放眼望去,隻見敵軍重重疊疊,身邊的將士越來越少,外面送來的消息一條比一條淒慘,盡是丟城亡將的噩耗。當此時,太祖比一無所知還要差,可他放棄思索和看法瞭嗎不,他仍然堅信大楚必勝。”

韓孺子沉思片刻,“武帝呢總不至於一無所知吧。”

“武帝知道得很多,應該說是太多瞭,從內宮到朝野、從王侯到庶人、從十步之內到千裡之外,每個人都希望能向武帝傳達消息,這些消息彼此沖突、前後矛盾,好壞、勝負、善惡幾句話就能發生改變,憑借這些消息,武帝也跟一無所知差不多。猜測、推演、靈機一動每一位皇帝都在要學會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做出判斷。”

韓孺子辯不過楊奉,隻好按他的意思想瞭一會,其實這些天來他想瞭許多,隻是不願太快說出來,“崔太傅已經率軍去齊國瞭。”

“嗯,三天前出發的。”楊奉並不苛求細節,隻聽大勢。

“劉介和刺客的同夥都被帶去齊國。”

“錯,他們被關在大理寺詔獄,接受各法司的會同審問。”

“劉介沒有被帶走”韓孺子很是失望,馬上明白過來,“崔太傅隻是借機揣摩太後的真實想法,達成目的之後,他還得取信於太後,所以將劉介等人留在京城。”

“嗯。”

“劉介有危險嗎”

“別浪費精力去猜測那些不可猜測的事情。”

“這麼說崔太傅的女兒,真的要進宮當皇後瞭。”

“陛下不高興嗎”

“皇後是崔傢的女兒,我她多大瞭”

“比陛下年幼一歲,芳齡十二。”

“她不會很快進宮吧我們的年紀都太小瞭。”

“三天後下聘,沒有意外的話,討伐完齊國,崔太傅班師回京,陛下就將大婚。”

“可是可是”韓孺子還是覺得難以相信。

“前朝曾經有過八歲的皇後,十二歲不算奇怪。”

韓孺子無奈地嘆氣,“太後究竟有何用意我以為等事態穩定之後,她就會她就會將我除掉,另立新帝。”

“新帝從何而來”

“武帝的子孫還有很多,任何一個都可以吧,比如東海王。”

“東海王不行,崔傢的勢力夠大瞭,不能再給他們一個皇帝。支系子孫各有根基,人數越多,競爭越激烈,這對大楚不利,對太後也不利,她現在比任何人都希望朝堂穩定。”

韓孺子想瞭好一會,“這可把我難住瞭,太後不會讓我這個皇帝一直當下去吧”

“陛下年歲漸長,及冠之後太後就很難繼續掌握寶璽、臨朝聽政。”楊奉本想讓皇帝再多思考一會,突然發現自己犯瞭一個錯誤,皇帝才十三歲,無論多聰明,有些事情是他想不到的,“太後需要陛下誕下一位太子,隻有未來的太子能夠毫無爭議地繼位,並且讓太後名正言順地繼續聽政。”

“我怎麼能誕下”韓孺子覺得這是一個笑話,隨即恍然大悟,“所以太後要冊立皇後,可是太急瞭吧,我和皇後”

韓孺子想過許多事情,就是沒料到自己的最大作用居然是生兒子,而且這個兒子會要瞭他的命。

“太子不一定非得是皇後的兒子,不過有瞭皇後,事情就好辦瞭。”

“一點也不好辦。”韓孺子拼命搖頭,“反正我不會怎麼才能生兒子我應該提前預防一下。”

楊奉一向嚴峻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陛下不用緊張,那是兩三年之後的事情,也就是說,陛下在這段時間裡是安全的。”

韓孺子不知是該痛哭還是慶幸,“我能做什麼呢兩三年也沒有多久。”

“等待。”

“隻是等待,什麼都不做我怕我等不瞭兩三年就會瘋掉。”

“皇帝不會無所事事的,你不做事,事情也會找上你。”

韓孺子眼睛一亮,原來楊奉不隻是來教訓皇帝。

“過去的幾天裡,至少五位大臣先後上書,建議太後盡早為陛下擇立師傅,這算是一個開始吧,陛下將能接觸到更多的大臣,還能學到許多身為皇帝必備的技藝。”

“是楊公促成這件事的吧”韓孺子的眼睛更亮瞭,一想到能夠走出這間屋子,與太監和宮女以外的人接觸,激動得心跳都加快瞭。

“不,上書的大臣我一個也不認識。”楊奉不肯冒領功勞,“皇帝是宇內至尊,無論昏庸與英明,也無論獨立與否,哪怕隻是一個傀儡,天下英豪也會想方設法圍上來,爭取功名利祿。武帝嫌多,不得不刀削斧砍,去蕪存菁;陛下嫌少,可也不至於無,如何利用這些機會,就看陛下與我的本事瞭。”

韓孺子的心跳得更快瞭,雖然還什麼都沒做成,他的熱情已經高漲到幾乎要沖破頭頂。

他讓自己冷靜下來,想瞭又想,決定將心中最大的疑惑問出來:“刺客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說過,請陛下不要問我真相,我無從得知。”

“我不要真相,隻要楊公的猜想。”

楊奉在這個問題上含糊瞭,與單純的皇帝不一樣,他藏著太多的秘密,還遠遠沒到將它們合盤托出的時候,“刺客是真的,但是對刺客的底細,大傢各有看法。”

“楊公的看法是什麼”韓孺子非要追問到底,太後的看法已經很清楚瞭:將刺客引向齊王,利用這次機會消除外患,與崔傢和解,以便鞏固上官傢的勢力。

“刺客很可能真是齊王派來的。”楊奉決定稍微透露一點自己的真實想法,“可我不會就此罷休,還要繼續追查下去。”

這正是韓孺子預料中的回答,“楊公也認為皇兄的駕崩另有內情,對吧”

楊奉做出一個不太禮貌的動作,抬手在皇帝肩上輕輕拍瞭兩下,“別讓太多的消息幹擾陛下的思路,有時候無知是福,陛下應該隻關心那些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事情肯定不是生太子。”韓孺子對這件事感到惡心。

第三更下午6時左右發佈,好增加一下點擊量。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