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

作者:冰臨神下 字數:3269

楊奉是韓孺子最想見到的人之一,希望從他那裡得到解釋與指引,楊奉也是韓孺子此刻最不想見的人,就像將屋子鬧得天翻地覆的孩子害怕父母回傢。

楊奉穿著軍吏的便服,轉向張有才,“去將我從前的舊衣裳拿來。”

“是。”張有才知道這不是開玩笑的時候,立刻執行命令,沒敢多問。

韓孺子卻不得不問,“杜老教頭通知你的他和杜穿雲呢不會有事吧”

“有事的不是他們,是你。”

“我沒人看到我,那兩人”

楊奉抬起手,“等會再說。”

張有才匆匆跑回來,抱著楊奉從前的太監服飾,“都是洗幹凈的。”

“嗯,你可以走瞭。”

“我能幫忙。”

“好啊,那就幫我個忙,從這裡走出去,沒叫你不要進來。”楊奉抖開衣裳,直接穿上。

張有才訕訕地退出去。

“好瞭,說吧,盡量簡短一些,我隻聽真話。”楊奉坐在一張凳子上。

“我在報恩寺遇見一名瘋僧”韓孺子從頭講起,一直說到自己如何逃出南城菜園,唯獨隱去孟娥搭救一段,聲稱那兩人是被自己不小心殺死的。

楊奉偶爾嗯一聲,等倦侯講完,他說:“不錯,隻有一件事,那兩人並沒有死,隻是被人以重手法擊暈,倦侯不可能有這種功力,所以出手者是杜摸天,記住瞭嗎”

韓孺子怔瞭一會,“我還要向別人講述這些事情嗎”

“嗯,幸運的是他們的反應比較慢,被我搶先一步。”

“他們是誰”

“待會你就知道瞭。”楊奉隨手拿起一本書,“這是你最近在看的東西”

那是一本古人詩集,韓孺子整理書架時翻出來的,他拿起另一本書,“不是。我在看前朝史書。”

楊奉接過史書。扔向角落,“廢帝不應該看這個,會讓人懷疑你有異心,讀詩不錯。消愁解悶、怡情養性。”

“可我沒看過這本書到底誰要來”

“我不知道。”

楊奉那副知曉一切卻偏偏不肯透露的樣子,十分令人惱火。可韓孺子有點心虛,隻能忍耐,坐在書案後面胡思亂想。“是宮裡的人”

“難說。”

疑問很快解開。

外面有人敲門,得到倦侯的許可之後。府丞進來瞭,看到楊奉,明顯一愣。“楊公不是去北軍你從哪道門進來的我怎麼不知道”

“我是侯府總管,從任何一道門都可以進來。”

“你不是總管。你是北軍長史。”

“府丞大人再去查查,我的名籍肯定還在侯府。”

府丞臉一紅,他有正事在身。不願與楊奉爭執,轉向倦侯,說:“宗正府派人來瞭,倦侯得見一下,是在廳裡,還是在書房”

“就在這吧,帶他們過來。”韓孺子稍稍松瞭口氣,宗正府比皇宮要好對付一些。

宗正府派來三名官員,帶頭者是一位姓華的少卿,不大不小的官,卻足以令大多數皇室和外戚子弟感到心驚。

廢帝的存在對宗正府來說永遠都是一個噩夢,忽視他,不行,重視他,更不行,華少卿敢來面對噩夢,靠的不是勇氣,而是上司的命令。

“倦侯請起。”華少卿語氣嚴肅,他今天不是來聊天的。

倦侯入宮不拜,聽取宗正府的命令時更不用下跪,但他得站起來,以示尊重。

華少卿拿出一卷紙,慢慢打開,仔細看瞭一會,好像之前不知道裡面的內容似的,然後收起來,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說:“本官此來是要調查一件事情,希望倦侯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當然。”韓孺子反而不緊張瞭。

華少卿揮揮手,另兩名官吏拿出自帶的筆墨紙硯,放在書案上,準備記錄。

華少卿看瞭一眼坐在凳子上不動的太監,問道:“你是”

“倦侯府的總管楊奉。”

府丞湊過來耳語數語,華少卿皺起眉頭,這正是為官者最深惡痛絕的意外,他盯著楊奉看瞭一會,權衡再三,沒有跟太監說話,而是問府丞:“為什麼他的名籍還留在倦侯府”

府丞額上的汗都下來瞭,“楊奉是太監,按理說是不能為官的,冠軍侯力保,天子降旨,破例允許他擔任北軍長史,如何處理名籍,從前沒有過先例,所以所以”

所以事情就耽擱瞭,沒人知道這種事該找誰處理,自然也就沒人自找麻煩,可麻煩卻找上門來。

華少卿察覺到這件小事當中可能存在的陷阱與危險,使個眼色,示意府丞不要再說下去,接下來的整個詢問過程中,他都當楊奉不存在。

“倦侯請坐。倦侯半個月前在報恩寺曾經遇到過一名瘋僧,對吧”

“對。”

“請倦侯詳細說一下當時的經過。”

有楊奉提醒在先,韓孺子沒有半點隱瞞,將當時的場景詳細講述瞭一遍。

華少卿不停點頭,偶爾問一句“後來呢”,再無其它表示。

“倦侯當時沒有將此事報給宗正府”

“宗正府有人跟去,我以為用不著報告。”

“朝陽明日不東升,赤焰西沖天下驚,倦侯以為是什麼意思。”

“就是太陽明天不會從東邊升起,西邊會有紅色的火焰讓天下震驚。”

華少卿仍然不動聲色,“後來倦侯又看到過這句詩嗎”

“沒有,但是我看到兩個字,讓我想起瞭這句詩。”

“倦侯詳細說說。”

韓孺子又將前天在西市發生的事情講述一遍,同樣沒有隱瞞,隻改變一點,他本是有意前往西市,這時卻成為瞭無意閑逛,看到“紅火”兩字,才想起瘋僧的詩句。

華少卿這時的問題比較多一些,感到滿意之後,他說:“倦侯昨晚私自出府瞭”

韓孺子點頭。細說經歷。旁聽的府丞大吃一驚,又一次萌生退意,隻是舍不得這份俸祿。

詢問結束,韓孺子覺得自己的說辭遠非無懈可擊。對方卻沒有追根問底,華少卿比剛到時還客氣些。謝過倦侯,拱手告辭,府丞送行。

韓孺子呆呆地坐瞭一會。對楊奉說:“光頂和林坤山不是淳於梟派來的”

“看來不是。”

“有人想陷害我”

“看來是這樣。”

“如果我去瞭小南山暗香園,還會有更大的陷阱等著我。他們會說我有天子氣,如果我不反駁我不可能反駁,官兵就會來抓我”

“看來你想瞭許多。”

楊奉一句一個“看來”。韓孺子聽膩瞭,直接問道:“宗正府今天為什麼不抓我”

“因為宗正府沒有更多的證據。過兩天你很可能會接到一份訓斥。”

“那他們為什麼還要來呢”

“這是朝廷的慣例,今天宗正府來人收集一點證言,下回可能就是宮裡的人。還有刑部、大理寺、京兆尹等到需要的時候,即使你什麼都沒做,日積月累的證據也能置你於死地。”

“我還以為太後放過我瞭。”

“你以為放過就是徹底遺忘嗎即使太後忘瞭,也會有人替她記得。這些證據可能永遠也用不上,隻是以防萬一。你要知道,隻有那些能輕松解決萬一狀況的官吏,才有機會平步青雲。”

韓孺子心裡一陣陣發冷。

“但這不是關鍵,朝廷運作歷來如此,哪個王侯身上不背著幾副枷鎖一身輕的人反而要警惕。關鍵是誰在陷害你,宗正府會記下你的每一個錯誤,但不會故意設圈套,對他們來說那實在太冒險,而且沒有必要。”

“東海王。”韓孺子連想都不用想,“一定是他,他瞭解我對望氣者很感興趣。”

“嗯,你打算怎麼辦”

韓孺子有點臉紅,“抱歉,我沒有立刻告訴你報恩寺的經歷。”

“別向我道歉,你應該自己做決定,我頂多參謀一下,不能事事替你做主。”

隻要楊奉在面前,韓孺子就一點也不得松懈,必須努力思考、不停思考。

“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杜氏爺孫和胡三兒還好嗎”

“他們沒事,此刻應該正與梁信猴把酒言歡。”

“梁信猴就是那位猴五爺”

“江湖人愛湊數,有個俊侯醜王佈衣譚不夠,還有矮楊高柳,肥馬瘦猴四位豪傑,梁信猴原本叫梁信厚,厚重的厚,為瞭對上瘦猴,硬改為猴子的猴。他應該沒問題,頂多是被東海王等人利用。”

“東海王利用江湖人對付我,我也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杜氏爺孫和鐵頭胡三兒能幫我,還有你當時請來的那些閭巷豪傑。”

“這算是一個辦法,可我要提醒你,與江湖人打交道要極其小心,隻能讓他們欠你,絕不能你欠他們,許多人被江湖吞得皮骨無存,就是在這一點上犯瞭錯,貪圖一時之便利,欠下無盡之人情,不還不行,還又還不起。”楊奉頓瞭頓,“對杜氏爺孫,你快要做過頭瞭。”

韓孺子心裡一激靈,想起杜穿雲說過的那些江湖規矩,江湖中的是非對錯與官府不同,與普通百姓也不同,他當時隻想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卻忽略瞭不利的另一面。

人不能自私到以為別人不自私,韓孺子發現自己險些犯下大錯,他還有點好奇,楊奉從前受過多大的傷害,才會對江湖人如此警惕

他的夢想是要重奪帝位,在江湖裡陷得太深,會讓他離朝堂越來越遠,甚至站到對立面,最後隻能與俊陽侯花繽一樣亡命天涯。

“東海王利用瞭江湖人,陷害我的同時,也給他自己留下把柄我得想辦法接近他。”

韓孺子隻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必須“回到”自己真正屬於的那個人群。

求訂閱求推薦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