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慶回到傢已經是深夜瞭,村子裡萬籟寂靜,傢傢戶戶都黑瞭燈,隻偶然傳來傢犬的嗚咽聲,想到自己即將離開傢鄉小村前往縣城,他竟對這座十分熟悉的小村生出瞭一絲留戀。??網
來到傢門口,李延慶剛跳下驢子,院子吱嘎一聲開瞭,喜鵲奔瞭出來,滿臉淚水道:“小官人,阿姊走瞭!”
“她去哪裡瞭?”李延慶微微一怔。
“不知道!”
喜鵲哽咽道:“傍晚時,一個年輕男子騎馬來接她,阿姊就跟他走瞭,我怎麼也勸不瞭阿姊,她頭也不回就走瞭。”
李延慶明白瞭,一定是張僑,張僑被自己擊敗,他不會再留在湯陰縣,便順便把大雁也一並帶走瞭。
“回去吧!你阿姊不會有事的。”
李延慶牽著毛驢向院子裡走去,他見喜鵲眼睛紅紅的,滿臉擔憂,便笑著安慰她道:“那個年輕男子我下午見到瞭,是解試武舉第三名,並不是輕浮浪子,你就不要擔心瞭。”
聽小官人這樣說,喜鵲才稍稍放下心,這時,她又想起一事,連忙道:“小官人,今天中午有人送來匹馬,說是族長送給小官人的禮物。”
李延慶驚喜萬分,丟下毛驢便向後院奔去,族長送給自己禮物居然是一匹馬。
王貴和湯懷都有一匹自己的馬,李延慶也在考慮買一匹馬,但他一直看不到合適的馬匹,要麼是種地的畜力馬,要麼是拉車的重挽馬,偶然有一兩匹可以騎的馬,他又嫌毛色太雜看不上。
沒想到族長先替自己考慮到瞭,李延慶一邊跑一邊祈禱,千萬是一匹讓自己滿意的好馬。
他一口氣奔到後院,隻見後院牲畜棚裡安安靜靜地站著一匹馬,象一個高貴的美男子,安靜而優雅,李延慶一眼便喜歡上瞭它。
雖然是夜晚,但依然可以借助掛在棚子上燈籠看清這匹馬的模樣,毛色依稀是白色,頭顱小而飽滿,長長且有力的脖頸,四肢修長,體格健壯,燈光下,一雙突出的、閃耀著明亮、喜氣洋洋的眼睛正註視自己。
“小官人,這可是一匹好馬!”
忠叔牽著毛驢出現在李延慶身後,笑道:“我在李府養瞭近三十年的馬,各種馬匹見多瞭,這匹馬是老爺兩年前從一個北方來的馬販子手中買下的,當時隻有一歲半,是李府最好的馬,二老爺一直想把它給楓哥兒,但老爺就不答應,沒想到老爺居然把它送給小官人瞭。”
隨著李延慶走近,白馬變得興奮起來,不斷地打著響鼻,用蹄子翻騰著腳下的幹草。
但當李延慶走到它的頭下,它卻又安靜下來,褐色的眼睛裡流露出柔和的目光,筋肉在它那柔軟、優美的皮毛下微微地顫動著。
李延慶輕輕拍瞭拍它結實的脖頸,細心地理好它脖頸上一團糾結在一起的鬃毛,李延慶的臉湊近瞭它那象蝙蝠羽翼一樣張大的鼻孔,白馬深深吸瞭一口氣,又重重噴出來,戰栗一下,豎起瞭尖尖的耳朵,向李延慶伸出瞭它那又黑又厚的嘴唇,在他頭上輕輕拱著,這使李延慶的心都快融化瞭。
“它有名字嗎?”李延慶愛不釋手地撫摸著馬匹柔軟而細密的鬃毛問道。
“它原來叫做雪劍,是它最初主人起的名字,小官人也可以給它另起名字。”
“雪劍!”
李延慶想瞭想便笑道:“這個名字不錯,就叫雪劍!”
“老爺還送來瞭馬鞍和馬轡,明天我給它裝上,小官人就可以騎著它去轉轉瞭。”
“讓忠叔費心瞭,就煩請忠叔替我好好照顧它。”
李延慶又給自己的愛馬喂瞭點飼料,這才回房去瞭。
........
次日清晨,李延慶熱氣騰騰跑步回來,隻見忠叔已經把馬匹牽到院子裡,它已經刷洗幹凈,陽光下,雪白的毛皮如絲綢一般閃亮光滑,馬蹄如鋼鑄一般,有力地敲打著地面,長長的馬尾隨風飄揚,它已配上一副新的鞍轡,更顯得它神駿飄逸。
“小官人,要不要試試看。”忠叔拍瞭拍馬鞍笑道。
李延慶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騎驢還要摔下來的青澀少童瞭,他在王貴府中學會瞭騎馬,雖然身量不足,但他的身高已經過瞭很多成年人,五年堅持不懈的跑步使他腿力強大,足以駕馭奔跑中的馬匹。
李延慶按瞭按馬鞍,輕巧地翻身上瞭馬,雪劍在院子雜沓裡走瞭幾步,李延慶一扯韁繩,雪劍前蹄高抬,稀溜溜一聲嘶鳴,驟然沖出遠門,沿著小道向村外疾奔而去,忠叔跑幾步急聲大喊:“小官人什麼時候回來?”
“我去湯王村,晚上回來!”
遠遠傳來李延慶的回答,馬匹早已奔遠。
........
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轉眼便要到去縣學的日子,這天一早,李延慶告別瞭忠叔夫婦,帶著菊嫂和喜鵲乘坐一輛租來的寬棚牛車來到瞭鹿山鎮,李延慶騎著他的白馬走在前面,牛車緩緩跟著,後面還拴著一頭毛驢。
這時,嶽飛、王貴和湯懷已經在客棧門口等候瞭,他們也帶瞭三輛牛車,各種日用品塞得滿滿當當,最前面一輛牛車裡坐著王貴和湯懷的小丫鬟,兩人揮手向喜鵲打著招呼。
三人都騎著馬,王貴騎著他的愛馬黑錘,他頭戴遊學冠,身穿著白底繡紫花武士袍,下擺露出瞭絳色內服,腳穿長馬靴,腰束革帶,後背天王鞭,顯得格外精神抖擻。
湯懷的馬是一匹黃驃馬,是他叔父從京城高價買來,他今天卻是一副書生打扮,穿一身寬松白色儒袍,手中拿著一把新的描金折扇,悠然自得地扇著小風。
而嶽飛也穿瞭一身藍色士子服,頭戴書生巾,雖然沒有王貴那樣神采飛揚,但他的腰挺得筆直,寬肩長腿,身材健壯,同樣顯得精神抖擻。
他胯下騎著一匹大青馬,毛色有些斑駁,馬臀夾雜著幾片灰色雜毛,肚子上贅肉略多,毛皮松弛,看得出大青馬有些歲數瞭,不過體格卻頗為高大。
四人見瞭面,格外親熱,李延慶拍瞭拍嶽飛的馬笑道:“老嶽,這匹馬不錯!”
嶽飛有點不好意思撓撓頭道:“是舅父送給我的,雖然年紀稍微大瞭一點,但短途奔跑沒有問題,周師傅要教騎射,沒有馬不行!”
說起騎射,王貴頓時激動起來,“我一直以為縣學和州學都沒有騎射,要想學騎射,隻有去州武學,沒想到縣學今年也開設瞭騎射,而且還是聞名天下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教授,我們真是好運氣啊!”
“學騎射有什麼條件嗎?”李延慶又問道。
湯懷輕輕搖瞭搖他的金絲小折扇笑道:“條件當然有,先要有馬,縣學不提供馬匹,必須自備,第二個條件就是步射成績要優秀以上,也就是至少十射八中,我們都達到瞭標準,聽說整個縣學也隻有十二人滿足條件。”
李延慶呵呵一笑,“老湯的消息總是很靈通,時辰不早瞭,我們出!”
四輛牛車列隊成一行,浩浩蕩蕩向縣城方向駛去.......
在經歷瞭連續幾天讓人累得筋疲力盡的忙碌後,各種亂七八糟的雜事終於結束瞭,他們的求學生活開始步入正軌,但很快,新入學的生員們又茫然起來。
縣學讀書和他們小學堂完全不是一回事,小學堂有一個師父從早到晚盯著,要練字,要默經,要讀書,要背詩,完不成就要挨打,逼著他們像頭牛一樣拼命耕作,一時一刻都停不下來,而進瞭縣學後,從前的學習方式都統統消失瞭。
縣學一共隻有八位教授,卻有五百多名生員,每個教授有固定的場所,他們會在前一天讓人把次日要講的內容貼在飯堂門口。
至於生員們愛來不來,愛聽不聽,與他們無關,他們隻管講授經文,也不會佈置什麼功課讓生員們回去做,更沒有考試,隻有極少數特別優秀的生員,教授才會叫去書房單獨答疑。
縣學散漫自由的氛圍是對生員意志的一種嚴峻考驗,生員們若想要考上州學,隻能靠自己奮讀書,加倍努力。
但十幾歲的少年正是懵懵懂懂,向往著無拘無束,而縣學散漫自由的氛圍使很多孩子都漸漸變成瞭脫韁野馬。
但也有不少孩子一心想靠讀書擺脫命運,他們並不因為縣學的散漫而放松,相反,他們更加奮刻苦。
進入縣學不久,生員們開始迅分化瞭,走上不同的求學道路。
對李延慶而言,縣學隻是他求學路上短暫的一站,他將參加年底的解試,他很快便沉靜下心思,開始奮攻讀,張顯也是一樣,他們的師父知道縣學的散漫,便早早給他們定下瞭奮鬥目標。
但嶽飛卻比他們更加勤奮,有時候夜很深瞭,李延慶和張顯屋子的燈已熄滅,而另一盞卻亮著,燈下,嶽飛依然在全神貫註地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