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一)

作者:高月 字數:4508

隨著最後的科舉考試一天天臨近,安陽縣內終於安靜下來,除瞭吃飯時間,酒館會有一點士子聚集外,其他時間很難再看到士子們的身影,大傢都躲在房間裡全力復習,備考最後的解試。

張顯去州學兩天後托人送瞭一個口信給李延慶,他們要晚幾天才能回來,但一直到離科舉考試還剩下三天,張顯和秦亮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瞭客棧。

“老李,我今年是徹底沒有希望瞭。”張顯滿臉沮喪,臉上的表情就像過瞭季的老苦瓜,要有多苦就有多苦。

李延慶看瞭他半晌,隻見他皮膚曬得黝黑,這分明是出去遊玩過來的模樣,刻苦復習瞭快一年,這小子不會晚節不保吧?

“你不會告訴我,你去州學沒有復習吧!”

張顯咧瞭咧嘴,懊悔得要哭瞭出來,“真被你說對瞭,我真的一個字都沒有看。”

“你去州學不看書,幹什麼去瞭?”

“我....我被他們拉到磁州遊玩去瞭。”

張顯懊悔萬分地抓著頭發,“我怎麼就一點主見都沒有呢?他們叫我去,我就去瞭。”

果然被自己猜中瞭,這二十幾天跑去遊山玩水瞭,李延慶無語地望著張顯,師父曾說過,有些人會在關鍵時刻就把握不住自己,顯然說得就是張顯這種人。

但主考官不會因為他懺悔就再給他一次機會,科舉競爭的殘酷就在這裡,如百舸爭流,不進則退。

張顯去州學玩瞭一個月,而自己已經復習完瞭刑律,不僅將厚厚《宋刑統》背得滾瓜爛熟,而且近四百個案例也徹底吃透,在刑律上他自認為沒有問題瞭,他甚至還抓緊時間寫瞭十幾篇策論,又整理瞭數百首北宋以後的詩。

此時,他已篤定自若,萬事俱備,就等三天後的最後考試瞭,而張顯卻浪費瞭最寶貴的一個月時間,這讓他無言以對,也一點也不同情。

“現在說這些也沒有用瞭,抓緊時間看一點書吧!能看多少算多少,如果運氣好,說不定正好考到。“

“老李,你有沒有什麼刑律方面的資料借給我看看,幫幫兄弟這一次。”

張顯雙手作揖,滿臉懇求地望著李延慶,他知道李延慶有記筆記的習慣,說不定已經整理出什麼精華瞭。

李延慶現在就是他的救命稻草,雖然他實在不好意思開口,但到瞭這個時候,他隻能厚著臉皮求人瞭。

李延慶本想一口回絕,讓張顯好好嘗一嘗後悔的滋味,吸取教訓,但轉念又一想,確實沒有必要這樣做,畢竟是好朋友,在對方危難的時候能幫一把算一把。

他便將從周春那裡抄來的四大本案例分析放在張顯面前,“看在過去交情的份上,我幫你這一次,你這三天抓緊看這個,刑律或許能拿到一半的分。”

張顯感激萬分,如獲至寶地抱著四本筆記跑回屋瞭,李延慶望著他的背影搖搖頭,看完這些案例至少要六天時間,現在隻剩下三天,張顯真的來不及瞭,但也隻能幫他到這個程度瞭,他自己不爭氣,又能怪誰?

事實上,這次科舉,朝廷在幾個月前才臨時決定加考刑律和詩,對於所有考生,起點都一樣,大傢都沒有學過刑律和詩,除瞭太學生例外,他們就有這門課程。

這就看誰能在最後幾個月抓緊時間復習,誰就能最後勝出,如果自己浪費瞭時間,那也不能怨天尤人。

這時,門口傳來夥計的聲音,“小官人,你找我嗎?”

李延慶連忙走到門口,遞給夥計五十文錢,“麻煩你到斜對面的小吃鋪給我買三籠小包子和兩碗胡辣湯,剩下的錢就賞你瞭。”

小包子一籠十文錢,胡辣湯一碗五文錢,夥計跑腿一趟能賺十文錢,他連連道謝,接過錢快步去瞭,李延慶又坐回桌邊,取出《論語》和《孟子》的復習筆記,《論語》和《孟子》是小經,第一場就是考它,還剩三天時間,李延慶準備再好好將它們整理一遍。

........

副主考郭百頌的府宅位於城南,是一座占地十畝的官宅,在一個月前,這裡曾經車水馬龍,無數考生攜帶禮物和名帖前來拜訪,都口口聲聲想拜在郭百頌門下。

但隨著郭百頌搬入審卷院後,他府宅前便門前冷落,很少有人前來拜訪瞭,這天晚上,一輛馬車停在郭府門前,下來一個中年男子,頭戴八角帽,穿著深色短衣,看起來是個管傢打扮,他身後跟著兩名健壯的傢丁,抬著一口沉重的大箱子。

中年男子走到門前說瞭兩句,門房便讓他們進去瞭。

這名中年男子是安陽縣四大豪門賈、鄭、趙、武中趙傢的大管傢,奉老爺之命前來郭傢送禮,之前老爺已和郭百頌談好,今天他是奉命前來兌現交易籌碼。

趙大管傢被領進一間書房,書房內燈光明亮,佈置簡潔,一張寬大的桌子背後坐著一個三十餘歲的男子,這男子身穿上好的火狐皮裘,頭戴紗帽,長得健壯高大,微胖,臉色非常紅潤,不過長瞭幾片紫斑,看起來就像一塊帶著紫色的磚。

他是郭百頌的次子郭修,這次郭百頌當副主考,兒子郭修就是聯絡人,很多郭百頌不好出面之事,都由他來處理。

趙管傢深深行一禮,郭修淡淡問道:“帶來瞭嗎?”

“帶來瞭!”

趙管傢一擺手,兩名傢丁將沉重的大箱子抬瞭進來,又退下去瞭。

郭修負手走上前,趙管傢打開箱蓋,裡面白花花一片,都是一錠錠的官銀。

“這是兩千兩銀子,老爺說,事成之後再酬謝一千兩銀子。”

郭修凝視白銀片刻,眼中露出瞭貪婪之色,這就是今年解元的價格,三千兩白銀,但光有銀子還不行,還得看趙玉書自己的臨場發揮,若考砸瞭,就很難幫他瞭。

郭修將木箱蓋上,臉上露出瞭一絲笑意,“聽說貴府衙內受傷瞭?”

趙管傢恭恭敬敬道:“前不久從酒樓上摔下來,鼻梁不幸摔斷,現在已經好瞭很多。”

郭修意味深長道:“要當心啊!還有三天就考試瞭,這個緊要關頭可別再出意外。”

“這個我們也明白,老爺已經不準他出門瞭。”

郭修點點頭,“好吧!請轉告你傢老爺,今晚我就把消息送進去。”

“一切拜托衙內瞭!”

趙管傢告辭而去,郭修把自己府上的管傢叫來,問他道:“老爺的藥送進去瞭嗎?”

“還沒有,在等公子安排!”

郭修立刻寫瞭一張紙條,交給管傢道:“現在就去送藥,把這張紙條也一並交給老爺。”

.......

三天時間眨眼便過,令無數考生既期待又害怕的科舉考試終於到來。

今年的解試一共考四場,比去年多一場刑律和詩,第一場是考兼經,也就是《論語》和《孟子》,要考一天。

第二場是重頭戲,考《三經新義》,這一場要考三天兩夜,考生們不準出來,需要住在貢院內;而第三場最重要,考策論,時間是兩天一夜;第四場是加考的刑律和詩,隻考一天。

四場考試加起來要考七天三夜,不僅是全面考核士子的學識水平,同時也是對士子意志和體力的一次嚴峻考驗,若體力不佳,很可能就會熬不過這七天。

寅時正,也就是凌晨四點,李延慶一夜睡足,神清氣爽,他吃罷早飯便早早在大門口等候瞭,此時正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時候,夜色還很濃厚,外面漆黑一片,看不清道路。

好在客棧距離貢院很近,抄小巷走直線過去也就一盞茶的功夫,客棧五個夥計負責輪流挑著燈籠帶士子們前去貢院。

凌晨寒風凜冽,李延慶一邊搓手跺腳,一邊不時回頭張望,張顯和秦亮估計還在吃早飯,這讓李延慶有點不高興,約定好的時間早就過瞭,這兩個傢夥怎麼一點都不守時?

這時,周春帶著四名同伴從客棧裡走出來,每個人都穿著厚厚的皮裘,周春一眼看見瞭李延慶,便走過來笑道:“賢弟和我們一起去吧!”

李延慶指瞭指裡面,“我在等他們,你們先去吧!”

洪大志拍拍李延慶的後背,“你的排名已經進前十瞭,好好殺一殺那幫太學生的威風,我們這些本土士子就指望你瞭。”

說來也好笑,酒樓打架事件後,李延慶開始被人關註,他在風雲榜上的排名居然上瞭一位,跳到第十名,而趙玉書則因發酒瘋,品行被扣分,跌瞭兩位,排到第三名,讓人始料不及。

李延慶笑瞭笑,“我會盡力而為!”

這時,一名夥計挑著燈籠走瞭過來,“去貢院的跟我走!”

等在門口的大群士子紛紛跟上去,周春抱拳笑道:“那我們先去瞭。”

“我馬上就來!”

眼看大群士子跟著夥計走瞭,李延慶心中未免有點焦急,這兩個傢夥怎麼就這樣磨蹭?再不來自己就先走瞭。

又過瞭好一會兒,張顯和秦亮才急匆匆跑出來,“不好意思,剛剛到門口才發現忘記帶浮票瞭,又跑回去拿,結果找瞭半天。”

李延慶懶得理他們,明明昨晚上睡覺前就應該準備好的東西,居然還臨時去翻找,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就很難考上科舉。

李延慶見兩人無精打采,還打著呵欠,便問道:“昨晚什麼時候睡的?”

張顯撓撓頭道:“看書看到一更時分,老李,你給我們的筆記我們隻看瞭一半,那些條文實在太晦澀瞭,我準備今晚再熬夜好好看一看。”

《宋刑統》他們一個字都沒有背過,當然看得晦澀,李延慶便提醒他道:“最後一場才考刑律,先把精力放在前面幾場,別管刑律瞭,它占的分值不大。”

這時,又有一名夥計挑著燈籠出來,“去貢院,跟我走!”

李延慶叫瞭兩人一聲,三人便跟著夥計向貢院走去,不多時,他們便來到瞭貢院廣場上,貢院廣場上已經聚集瞭數百名士子,四周站滿瞭軍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警戒十分嚴密,任何無關人員都不準靠近貢院,夥計也隻能送他們到這裡瞭。

就在他們尋找自己隊伍時,正好迎面走來一名考官,高聲提醒他們道:“看自己考號,不要站錯隊瞭!”

秦亮低聲問李延慶,“我是乙三號,這個號怎麼樣?”

李延慶同情地看瞭他一眼,隔壁的隔壁就是廁所,居然被分到‘糞號’,這小子也是走瞭狗屎運瞭,他不好說什麼,隻得含糊其詞道:“我也是第一次參加科舉,不清楚情況。”

“老李,我是丁二十八號,你是多少?”

“我是丙七十五號,和你們不在一起,隻能考完試見瞭。”

“那好,考完試我們再見。”

三人散開瞭,各自去找自己的隊伍,廣場上的隊伍分為六隊,按照考號前面的巷位排隊,李延慶是丙七十五號,他就要排到丙隊去。

李延慶的丙隊已經排瞭五十餘人,他前面是一個大胖子,年約不大,十六七歲的樣子,那體型就像一頭還未成年的超重河馬,李延慶長得已經算魁梧瞭,但在這個胖子面前,他卻顯得十分苗條,幾名身材瘦小的士子,在這個胖子面前更是像幾棵小豆芽菜。

“老弟,麻煩幫我拿一下,我且整理一下帽冠。”

胖子將一個大包裹塞給他,李延慶接過,入手十分沉重,至少有二三十斤,也不知裝瞭什麼東西。

天氣寒冷,考試時間又長,貢院便允許考生攜帶衣物和吃食,不過要嚴格檢查才能入內,因為今天隻考一天,黃昏就要出來,大部分考生帶的東西並不多,象這個胖子的大包裹也是少見瞭。

李延慶長年跑步,已經寒暑不侵,他隻帶瞭一些糕點,中午時補充一下。

這時,胖子將頭上長長的高帽扶正,他那高帽細細長長,活像一根天線,沖李延慶咧嘴一笑,露出兩顆大兔牙,使李延慶又忽然想到瞭特大號的天線寶寶。

他接過包裹拍瞭拍道:“都是吃的,我這人餓不得,一天至少要吃六頓,老弟若餓瞭,我可以勻一點給你。”

李延慶見他有幾分傻氣,便淡淡笑道:“謝謝兄臺美意,我就不用瞭。”

大胖子頗為熱情,又問道:“老弟多少號?”

“七十五!”

“咱們是隔壁啊!”胖子忽然怪叫一聲,嚇得周圍人一跳,紛紛向他望來。

胖子得意洋洋道:“我是七十六號,你知道七十六號有什麼特殊嗎?特別寬大,是一般考號的兩倍大,這是我爹專門托關系才搞到的號房。”

讀書人最恨的就是拼爹,胖子的這句話引來周圍無數道不滿的目光,但李延慶卻能理解,這胖子太寬瞭,若不特殊照顧一下,他恐怕連考號門都進不去。

或許是想到瞭‘遠親戚不如近鄉鄰’這句俗話,胖子對李延慶變得熱情起來,主動介紹道:“我叫鄭榮泰,安陽本地人,老弟貴姓,哪裡人?”

“在下李延慶,湯陰縣人。”

“你就是....風雲榜上的湯陰李延慶?”大胖子瞪大瞭一雙綠豆小眼睛,滿臉羨慕地盯著他。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