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慶一行人是在第二天中午抵達相州湯陰縣,知縣周春特地帶著十幾名衙役和幾輛牛車前來湯陰縣最南面的驛站迎接,李延慶事先派張豹前來通知瞭他。
驛站內早已備好熱湯和飯菜,幾個大火盆將木炭燒得火紅,使房間裡溫暖如春,在嚴寒中連續趕路三天的官員們早已疲憊不堪,進瞭驛站後誰都不想走瞭。
“各位!”
李延慶對正在吃飯的官員們笑道:“周知縣說要在湯陰縣給我們接風洗塵,要不大傢再辛苦一下,去湯陰縣休息。”
汪藻擺擺手笑道:“吃完飯我還要泡個熱水澡,然後鉆進暖被窩裡好好睡一覺,周知縣的美意我們心領瞭,實在不想動。”
難得汪藻的話被大傢接受,眾人紛紛表態,這裡就很舒服,都不想再走瞭。
李延慶見眾人確實疲憊,便笑道:“既然如此,大傢今天就好好休息吧!明天一早我們出發北上。”
李延慶的這個決定得到瞭眾人一致鼓掌擁戴,李延慶搖搖頭,走出瞭飯堂,對正在院子裡等候的周春道:“大傢都疲憊瞭,不想離開驛站,湯陰縣就不去瞭,明天一早我們直接北上。”
“那延慶要不要回鄉看看?”
李延慶點點頭,“我要回去祭奠一下母親之墓。”
“那就一起走吧!我們正好順路。”
李延慶匆匆吃瞭點東西,便帶著張鷹和張豹離開瞭驛站,騎馬和周春一起向湯陰縣而去,快到李文村時,周春放慢瞭馬速,對李延慶道:“有一件事雖然不太好開口,但我還是有必要提醒你,今年湯陰縣的秋糧和夏糧的產量都下降瞭三成,雖然和春夏間的幹旱有點關系,但造成糧食產量下降的真正原因卻是你父親。”
李延慶一怔,“這和我父親有什麼關系?”
周春一指北面被大雪覆蓋的田地道:“厚厚的積雪下面原來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和粟田,但現在已經不是瞭,都變成瞭花田,整個孝和鄉已經有六成的良田變成瞭花田。”
周春嘆瞭口氣道:“我知道你父親是想讓鄉親們多一點收入,可是越來越多的農田棄麥種花,湯陰縣原本是產糧大縣,可今天的糧食產量居然比臨漳縣還低,今年我可以用旱災為借口向上解釋,那麼明年呢?連續幾年糧食下降,朝廷會追責,我有高傢為後臺,大不瞭調走,恐怕寶妍齋就會擔上毀農的罪名瞭,後果極其嚴重。”
李延慶當然知道周春並不是危言聳聽,農業是歷朝歷代的根本,手工業再繁盛也不能威脅到農業,父親確實考慮不周,在南方種花也就罷瞭,偏偏要在湯陰縣這種傳統產糧大縣種花,這確實會引發十分嚴重的後果。
他當機立斷道:“我回去後就告訴父親,讓他大幅度削減湯陰縣的花田,所有損失讓寶妍齋承擔,明年不會再讓你為難!”
周春抱拳笑道:“那就多謝瞭,有什麼需要盡管告訴我,我先告辭瞭!”
“這次讓周兄費心瞭,多謝!”
周春帶著衙役走瞭,李延慶一直望著他走遠,這才調轉馬頭進入瞭李文村。
雖然臨近新年,但李文村卻顯得十分冷清,這也難怪,村中大半人口都去瞭京城或者南方,留在李文村的隻有一些老人和婦孺瞭。
“禦史,這就是你的傢鄉嗎?”張鷹在一旁笑問道。
“是啊!”
李延慶用馬鞭指著一條小道說:“我從前天不亮就沿著這條小道去鹿山鎮讀書,那時樹還沒有這麼大,現在都長成參天大樹瞭。”
李延慶沿著小道一路回傢,路上居然沒有遇到一個人,片刻,他來到老宅前,老宅保持著原貌,門半開著,依稀可以看見忠叔正在院子裡給毛驢梳毛,這頭毛驢還是當年童子會的獎品,十幾年過去瞭,小毛驢也變成瞭老毛驢。
“忠叔要出門嗎?”
李延慶笑著牽馬走進瞭院子,忠叔嚇瞭一跳,“是小官人回來瞭,我現在耳朵有點背,剛才沒聽見!”
忠叔連忙上前接過馬,回頭向屋裡的老伴喊道:“老婆子,小官人回來瞭,趕緊燒熱水!”
“忠叔身體還好吧?”
“除瞭耳朵不好,牙有點松動外,其他還好,老爺有沒有一起回來?”
“他沒有回來,我也隻是路過湯陰,祭奠一下母親就走,實在沒有時間,晚飯也不用準備瞭。”
“我知道瞭,小官人現在就要祭奠嗎?”
“如果方便的話,我現在就先祭奠。”
李延慶讓張鷹和張豹進客堂休息,他則跟隨忠叔來到宅後的母親墓前,母親的墓地收拾十分整潔,墳頭沒有雜草,李延慶將香爐和祭品擺放在墓碑前,又插上三支香,合掌喃喃道:“母親,孩兒來看你瞭,希望下次再來時,孩兒能把您的兒媳婦也帶來,願母親安息!”
低聲說完,他又跪下恭恭敬敬地磕瞭三個頭,又將紙錢在墓碑前燒瞭,他這才起身拾起掃帚清掃墓地,這是湯陰縣的風俗,祭祀父母後必須做點什麼,要麼拔去墓上雜草,要麼打掃墓地。
“忠叔,族長還在村裡嗎?”
“真不巧,族長和一群族人前天啟程去京城瞭,村裡就是一些老人,本族人隻有李二康的老爹在,就是那個偷窺顧三嬸傢茅廁掉進糞坑的傢夥,現在記憶衰退得厲害,連他兒子都不認識瞭。”
李延慶點點頭,便取出十兩銀子遞給忠叔,“這點銀子給你和老伴過年。”
忠叔慌忙擺手,“我不要,老爺每個月都給我錢的。”
李延慶把銀子硬塞給他,笑道:“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回頭再替我買一隻豬腿給李二康的爹爹送去,我就不去看他瞭。”
“多謝小官人!”
這時,忠叔忽然想起一事,“對瞭,前兩天貴哥兒來過。”
“王貴回來瞭?”李延慶大喜。
“前幾天就回來瞭,帶著他的新媳婦,路過我們村子,還特地來拜祭一下夫人。”
李延慶暗叫幸運,他差點忘瞭,馬上要到新年,王貴當然應該回傢瞭,自己居然還準備去安陽找他。
......
李延慶隨即來到瞭湯王村,和李文村的冷清恰恰相反,臨近新年的湯王村異常熱鬧,到處可以聽見殺豬的慘叫聲,傢傢都在搗年糕,一群群孩童在村口放炮仗,充滿瞭新年的喜慶氣息。
不多時,三人騎馬來到瞭王貴府門,正好看見王貴帶著幾個年輕後生在大門上裝燈籠,有人看見瞭李延慶,連忙對王貴道:“官人快看誰來瞭!”
王貴回頭看見李延慶,‘啊!’的大叫一聲,直接從五尺高的長凳上跳瞭下來,飛奔迎上去,“老李,你怎麼回來瞭?”
李延慶翻身下馬,緊緊和他擁抱一下,笑道:“我是公幹路過湯陰縣,明天一早就離開瞭。”
“胡說!哪有新年期間出差的。”
“還不是我們大宋天子頭腦發熱,他才不管什麼新年,一個命令就要把我們累死。”
“哈!你誹謗天子,當心我告你。”
兩人一起大笑,王貴讓管傢照顧李延慶手下,便拉著李延慶向自己住的院子走去,“我還住原來的小院,隻是現在歸我獨住瞭。”
“阿湯回來瞭嗎?”
“他沒回來,他現在風光得很,前些天周知縣敲鑼打鼓給湯傢上門慶功,他殺敵有功,已經升為正七品致果校尉瞭,他奶奶的,比我還高半級瞭,我好歹還參加瞭西夏戰役,真讓人心裡不爽。”
“那五哥呢?”
“你說老嶽啊!早上我還見他挑糞呢,我這叫人去找他來。”
王貴叫一名傢丁去通知嶽飛,他帶著李延慶進瞭自己院子,笑道:“阿圓,你看誰來瞭。”
從房間裡走出一個俏麗的少婦,正是王貴的嬌妻湯圓兒,李延慶笑著抱拳道:“見過弟妹!”
王貴在後面敲他一記,”什麼弟妹,應該叫阿嫂,我可比你大一歲。”
“呵呵!延慶見過阿嫂。”
湯圓兒抿嘴一笑,施個萬福,“叔叔來瞭,請屋裡坐!”
“我們去書房坐,阿圓,給我們準備一點下酒菜,再燙兩壺酒。”
“知道瞭!”
王貴拉李延慶進書房坐下,給他倒瞭一杯熱水,“先潤潤口,回頭我們喝一杯。”
李延慶喝瞭一口熱水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三天前剛回來,怎麼,你不會找我有事吧?”
李延慶點點頭,“我確實準備去安陽找你,有公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