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傢煩惱

作者:高月 字數:3156

曹府位於杭州州衙附近,是由三座並排的府宅組成,占地足有一百畝,雖然總面積在縣城中是最大,但它是三座府組成,所以錢塘第一大宅便被占地五十畝的向府奪走。

不過曹府也有一座建築全城第一,那就是新建的多彩樓,高達八丈,完全就是按照東京的老樓圖紙修建。

老爺子曹評身體不錯,在杭州適應得很好,就在十天前,天子趙構下旨,加封曹評為常山郡王,這是趙構為瞭表彰曹傢捐獻鳳凰山麓,特地給曹傢的殊榮,不過這裡面多少也有籠絡功勛世傢的意思。

早在去年初,趙佶就下旨表彰曹傢,封曹評為衛國公,現在再為同一件事加封為郡王,這裡面就有別的意思瞭。

李延慶抵達曹傢,曹老爺親自帶領族人出來迎接孫女婿到來,一下子出來二十幾口人,場面十分隆重,讓李延慶著實有點受寵若驚,“祖父怎麼親自出來瞭,外面熱,您老人傢快回去歇著。”

曹評笑瞇瞭眼,拍瞭拍李延慶肩膀道:“把蘊娘嫁給你,是我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年紀輕輕就封王拜相,大宋朝趙姓以外,你還是第一個。”

李延慶攙扶著老爺子往府中走,笑著解釋道:“祖父過獎瞭,我可沒有拜相,隻是二品太尉。”

“那是你不知道,太宗皇帝有規定,知樞密院事等同於參知政事,你隻是沒有掛相名,但完全可以參加相國議事。”

李延慶隻是笑瞭笑,趙構是準備封他為第一副相,但被他拒絕瞭,年輕任高職,還是在外比較好,否則他很容易成為狄青第二。

眾人進瞭多彩樓,曹評又用李延慶為例子,鼓勵瞭曹氏子弟一通,這才留下長子曹儼和三子曹選,曹儼是傢主繼承人,他對外可以代表曹傢,而曹選是李延慶老丈人,因李延慶而得勢,現在是曹氏傢族祠堂主祭,同時也是曹傢內府總管,曹傢所有的產業都由他負責。

三人坐下,曹評喝瞭口茶問道:“聽說六郎出任揚州通判,這是真的嗎?”

李延慶微微笑道:“這其實是官傢的意思,他答應六叔在江南各州任選一處出任次官,我本來考慮江寧府,不過六叔和帝姬更喜歡揚州,他自己選擇瞭揚州。”

“官傢打算怎麼升格杭州,有考慮嗎?”旁邊曹儼又小心翼翼問道。

李延慶點點頭,“杭州升格為南京臨安府,這是去年太上皇定下來的,官傢已決定采用,另外知政堂建議升蘇州為平江府,升越州為紹興府,為臨安府的南北兩翼。”

曹評嘆瞭口氣,“一定要遷都嗎?”

李延慶沉默片刻道:“金兵現在確實很強大,京兆軍是目前大宋最精銳的軍隊,三萬軍隊在相州尚敵不過金國一萬渤海騎兵,宗澤在博州取得連勝,他們對陣的敵人雖然名義是金兵,實際上是投降金國的原宋軍,真正的女真騎兵宗澤不是對手,這次是因為發生瞭瘟疫才使我們僥幸獲得喘息之機,如果我們不抓住這次機會遷都南撤,一旦金兵卷土再來,後果就不堪設想瞭。”

“或許你說得對,這個時候保存人口和實力才是明智的決定。”

這時,曹評又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處理三大外戚?”

“這就是我先來拜見祖父的原因,我想聽聽祖父的意見?”

曹評點點頭道:“外戚和皇族都很敏感,是本朝的三大勢力之一,百年的各種關系盤根錯節,任何時候他們屬於皇室傢人,不是外人能處理,你不輕舉妄動是明智之舉,也別管他們,把他們軟禁起來,等官傢自己處理。”

“多謝祖父指點,延慶明白瞭,另外,曹傢還需要我做點什麼?”李延慶看瞭一眼旁邊的曹儼,他覺得曹儼有話要說。

曹評呵呵一笑,“暫時不需要瞭,你現在雖有權,但權力絕不能濫用,要當心成為有心人攻擊你的把柄,我建議還是把地方官的任免權就交給知政堂吧!”

“延慶知道瞭。”

這時,曹儼給三弟曹選使瞭個眼色,曹選會意,便小聲道:“關於茂德帝姬之事,父親不表一下態嗎?”

曹評笑瞭起來,“這件事確實有意思,姐妹二人,一個嫁給六叔,另一個則要嫁給侄女婿,輩份雖然有點不符,但你不是曹傢子弟,其實也無所謂,相信沒有人會在意這個小節,曹傢沒有任何意見,樂見帝姬成為蘊娘的姐妹,隻是另外一件事讓我有點難辦。”

“不知什麼事情讓祖父難辦?”

曹評苦笑一聲道:“官傢考慮立曹氏之女為貴妃,這對曹傢當然是好事,但六郎最年幼的妹妹都二十七歲瞭,而且已成婚,難道要讓我孫女輩入宮?延慶,你給個意見吧!”

李延慶當然明白曹評為什麼發愁,曹晟已是駙馬,如果趙構要立曹傢之女為貴妃,如果同輩還好,偏偏同輩中已經沒有合適之人,隻能向下一輩走,這樣在輩份上就容易被人詬病。

不過娶媳和嫁女又有不同,帝姬嫁過來是曹傢之媳,曹女嫁過去是趙傢之媳,兩者其實並不搭界。

李延慶沉吟一下便道:“這個問題我相信官傢也考慮到瞭,既然官傢認為無妨,那曹傢也不用太在意,我個人覺得,隻要不是叔侄同娶姐妹,那問題就不大,再說這種政治聯姻,考慮的是利益,本身就不用太在意輩分問題。”

旁邊曹儼也勸道:“父親,延慶說得對,政治聯姻是不用太在意輩分問題,再說功勛世傢之間聯姻,輩分問題就錯瞭很多,真的無法計較瞭。”

曹評緩緩點頭,“這件事讓我再考慮考慮!”

曹評有點疲憊瞭,曹儼讓兩名丫鬟扶他回房休息,這時,李延慶給曹儼使瞭個眼色。

曹儼走上前笑問道:“延慶還有什麼事嗎?”

李延慶點點頭,“請大伯跟我來,我想找點事情給大伯!”

......

曹府的對面就是杭州州衙,李延慶剛從曹府出來,便看見新任通判韋站在州衙門口張望,見自己出來,韋連忙奔瞭過來,“李太尉可有時間?”

“韋通判有事嗎?”

“關於修建公房之事,卑職和幾個官員商量瞭一下,草擬瞭一個方案,請太尉過目。”

李延慶點點頭,回頭對曹儼笑道:“上將軍也一起來吧!”

李延慶當然知道曹儼問江南州府規劃的真正目的,盡管老爺子勸自己不要濫用權力,但曹儼在傢賦閑多年,現在終於有瞭出仕的機會,曹儼不想放過這次機會也是情理之中。

曹儼現在官任右衛上將軍、保寧軍節度使,兩個官職雖然都是虛職,品階卻是從二品,他出任從三品的臨安府尹是足夠瞭,曹傢捐獻瞭鳳凰山,雖然曹評因此被封為郡王,但那隻是一種虛名,而且王爵還不能繼承,朝廷還得再給一點實際的利益才行,讓曹儼出任第一屆臨安府尹就是最好的方案,這一點,李延慶有信心勸服趙構。

韋雖然可以重用,但他目前畢竟隻是正八品知縣,一下子升為臨安府少尹確實不太現實,而且他也搞不定杭州的權貴,隻要他協助曹儼得力,李延慶便打算推薦他出任宣州通判。

曹儼大喜,連忙跟隨李延慶向州衙走去。

“杭州知州和通判都已掛印逃走,現在杭州官府處於一種癱瘓狀態,而遷都方案已經啟動,數十萬東京百姓正在前來杭州的途中,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安置好南遷民眾,同時保證遷都順利完成,這件事隻能煩請上將軍暫時擔當瞭,韋通判也會協助上將軍。”

曹儼沒想到自己轉眼就成為杭州主官,他有點像做夢一樣,一切都不太真實,他猶豫一下道:“延慶先兼任杭州主官,我覺得更合適。”

李延慶搖瞭搖頭,“我是三路宣撫使,接下來還要巡視各州,沒有精力顧及遷都瑣碎之事,最多隻能在軍隊及財物上提供一點幫助,大伯出任杭州主官,可以震懾各傢權貴,我覺得更合適。”

“要不我先和老爺子說一下。”

李延慶笑著拍拍他胳膊,“先來州衙商議吧!回頭再稟報老爺子。”

曹儼點點頭,跟隨李延慶走進州衙。

李延慶隨即讓韋召集所有州衙官員,隻片刻,杭州的司馬、長史、各曹司士、文學、助教等等二十幾名官員都聞訊趕來。

李延慶站在臺階對眾人道:“我便是兩浙路及江南兩路宣撫使、太尉李延慶,封天子之令平定江南叛亂,現在叛亂已經平息,當由亂入治,各叛亂州通判以下皆可赦免.......”

李延慶還沒有說完,眾官員頓時激動得歡呼起來,杭州知州和通判都逃掉瞭,這兩天下面的官員都忐忑不安,唯恐自己也要被追究,現在李延慶宣佈他們無罪,讓眾人怎麼能不激動。

李延慶擺擺手,讓眾人安靜下來,他又繼續道:“眼看遷都已啟動,但杭州的主次官均已逃匿,所以我任命上將軍曹儼暫任杭州知事,全權負責遷都安置事宜,再任命錢塘韋知縣兼任杭州通判,協助曹上將軍做好遷都安置,請各位也盡心盡力,把這件大事做好。”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