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時分,李至宗已經睡熟瞭,但一陣用力的推攘,讓他從熟睡中驚醒,“什麼事?”他含含糊糊地問道。
“都帥,大事不好,細封部、野利部和米擒部已經從撤軍瞭。”
李至宗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他就像頭腦短路一樣,半天沒有反應。
親兵又急聲道:“細封軍、野利軍和米擒軍已經離開大營,向西撤軍瞭!”
“啊!”
李至宗終於反應過來瞭,他大叫一聲,一下子從床頭跳起,大吼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就是剛才,現在軍營已經亂成一團!”
這時,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喊聲,有士兵奔進來稟報:“幾個部落軍首領在外面,要見都帥!”
李至宗又慌又急,連鞋都沒有來得及穿,就奔瞭出去,隻見其他幾個部落首領都怒氣沖沖聚在大帳外,他們見李至宗出來,立刻湧瞭上來。
“都帥,到底怎麼回事?細封軍為什麼撤退,朝廷是不是在騙我們?根本沒有人去救我們部落。”
李至宗暗暗叫苦,他必須要穩住這些首領,細封部帶著野利部和米擒部撤退,一下子就走瞭五萬人,剩下這五萬人不能再散瞭,就算騙,他也要把這些騙下來。
他連忙喊道:“大傢請聽我說,事情不是大傢想的那樣,請大傢安靜!”
眾人漸漸安靜下來,李至宗才高聲道:“鐵鷂子去賀蘭山對付宋軍,但京城不能沒有守軍,所以在拓跋軍趕來京城之前,讓細封軍、野利軍和米擒軍先去京城駐防,他們是調回興慶府瞭。”
這個理由有幾分道理,一名首領問道:“那今天下午為什麼不說?”
“是今天晚上才接到天子密旨,但他們三部先北上,因為怕走露消息,驚動宋軍,所以他們是秘密北上,沒有告訴大傢。”
“可是我們五萬人也不是宋軍的對手,細封部走瞭,我們該怎麼辦?”
眾人已經差不多相信李至宗的話,加上細封別也離去也沒有留下一言半語,大傢都十分茫然。
李至宗又趁熱打鐵道:“大傢先回去收拾營帳,等天亮後我們退入靜州,憑借靜州守城。”
眾人都紛紛回去瞭,大營內又漸漸安靜下來,困頓的士兵又紛紛入睡瞭,隻剩下一些高級將領心懷忐忑,難以入睡。
時間又漸漸到瞭四更時份,一支萬餘人的宋軍騎兵開始迅速向西夏大營靠近,他們來勢極為迅猛,幾乎就在西夏軍外圍警報剛剛發出的同時,宋軍騎兵便已經殺到瞭,鋪天蓋地的火箭射向西夏軍大營,還有投雷手不斷將震天雷投入西夏軍大營內。
大火滔天,迅速蔓延,爆炸聲四起,已經被驚動的西夏軍士兵驚得四下奔逃,一群群受驚戰馬狂奔而出,又是一支兩萬餘人的宋軍從北面殺來,他們箭矢如雨,無情地射殺剛剛逃出大營的西夏士兵。
李至宗的大營也遭到瞭火箭襲擊,他的大營四周插滿瞭長矛,這種防禦雖然有效擋住瞭敵軍的殺入,但同樣也阻礙瞭西夏士兵的逃跑,大營內已經烈火熊熊,火勢迅猛,士兵們拆除帳篷也來不及躲避烈火的蔓延,隻得放棄帳篷向大營外奔逃。
但密集的長矛卻阻礙瞭士兵的逃跑,不少士兵跌倒在長矛上,被長矛刺穿瞭身體。
唯一的一條出路格外擁堵,數千士兵爭相恐後向外逃跑,不少士兵被推倒踐踏,他們無助的慘呼哭喊,最終還是被窒息或者踩踏而死。
就在這時,一陣密集的箭矢迎面射來,士兵們紛紛慘叫倒下,在他們對面,出現瞭一支三千人的宋軍步兵,他們是用弓箭射擊,同樣殺死效果強大。
李至宗被十親兵架著逃出瞭大營,卻遭遇瞭一隊百人宋軍騎兵,兩萬騎兵已經悉數散開,以百人為一隊,無情地殺戮四散奔逃的西夏士兵。
騎兵部將發現李至宗頭上竟然還帶著金盔,他心中大喜,回頭大喊道:“弟兄們,大買賣來瞭!”
他們呼嘯著沖殺上來,長槍刺翻瞭李至宗的親兵,李至宗轉身便逃,但跑出不到十幾步,他隻覺背心一涼,一支槍尖出現在他胸前,李至宗大叫一聲,撲倒在地上,意識到還沒有消失,隻覺脖子一陣劇痛,便什麼都不知道瞭。
為首部將高舉李至宗的人頭,疾奔大喊道:“敵軍主將已死!敵軍主將已死!”
這時,在外圍的一萬宋軍騎兵不斷圍剿逃跑的西夏軍士兵,而西夏大營已經被大火完全吞沒瞭。
.........
靜州距離黃河約七十餘裡,天剛剛亮時,以細封軍為首的五萬黨項騎兵終於趕到瞭黃河邊。
既然朝廷沒有誠意去救援他們被宋軍屠殺父老妻兒,他們隻能靠自己瞭,在黨項各族和朝廷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根本不能指望他們為瞭西夏利益放棄自身的部落利益,更不用說是去救援自己的父母妻兒。
五萬大軍疾速向西奔馳,一夜的狂奔使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趕到瞭黃河岸邊,過瞭黃河後再奔行兩百裡,他們就能抵達賀南山腳。
渡過黃河對西夏軍隊來說已經是傢常便飯,他們早就解決瞭這個行軍上的難題,每個西夏軍士兵帶著三十隻羊皮氣囊,平時放氣後折疊在一個皮囊中,放置馬鞍背後,需要使用時立刻吹足氣,這些氣囊會組成一隻小型的羊皮筏子,剛好能渡過一人一馬。
興慶府附近的黃河寬闊,水流十分平緩,渡河比較容易,隻要人坐在羊皮筏子上不動,大半個時辰後,河水自然會將他送到對岸,所以傢傢戶戶都有自己的羊皮筏子,這就相當於一種必備的交通工具瞭。
不多時,水面上佈滿瞭密密點點的渡河士兵,已經將近一大半士兵下水渡河瞭,半個時辰後,一部分西夏軍士兵開始上岸。
就在這時,河面上忽然出現瞭大量戰船,足有數百艘之多,京兆軍的水軍終於殺來瞭,為首是一艘千石戰船,張順站在船頭,手執一桿大槍,他指不遠處黃河內的無數皮筏子喝令道:“撞翻他們,給我射翻敵軍!”
隻片刻,千石戰船率先沖進瞭敵軍皮筏群中,強大的慣性一連撞翻瞭二十餘艘皮筏,皮筏上的戰馬和士兵紛紛落水,緊接著船上的士兵開始放箭,射殺落水士兵。
隨著越來越多的戰船沖進皮筏群,黃河水面上出現瞭恐怖的一幕,就儼如狼群闖入瞭羊圈一樣,宋軍戰船毫無顧忌地撞擊著皮筏,皮筏的平衡能力很差,稍微碰撞便人馬落水,船上的宋軍士兵或者射殺,或者用矛刺,將落水士兵一一殺死。
這便是典型的半渡而擊策略,宋軍早已佈下瞭天羅地網,待西夏軍渡河到一半時,便發動進攻瞭,這便可使宋軍以最小的代價殲滅敵軍。
這時,兩岸同時戰鼓聲轟隆隆響起,東西兩岸各有兩萬宋軍騎兵殺出來,向河岸上正準備渡河和剛到岸的西夏士兵殺去。
西夏士兵大亂,細封別也已經渡過黃河,而渡過黃河的士兵隻有一萬餘人,他急得大喊:“立刻上馬迎戰!”
不等士兵準備好,兩萬宋軍騎兵在曹猛的率領下鋪天蓋地殺來,西夏騎兵倉促應戰,瞬間便被沖得大亂。
而東岸的騎兵失去瞭指揮,在驚惶之下,他們想到的並不是迎戰,而是騎上馬逃跑,東岸的兩萬餘士兵騎馬狂奔,後面的宋軍騎兵一路追殺,一直追出三十餘裡,殺死敵軍過半,宋軍騎兵這才不再追趕,又調頭返回。
這時,西岸的一萬餘騎兵已被擊潰,宋軍騎兵也同樣在追殺四散奔逃的敵軍,敵軍主將細封別也死在瞭亂軍之中。
這場半渡截擊之戰四萬宋軍騎兵一舉殲滅瞭近四萬敵軍,雖然依舊有近萬敵軍士兵逃脫,但已經改變不瞭十餘萬黨項聯軍被徹底擊潰的結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