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滅國之戰(二十二)

作者:高月 字數:2709

僅經過瞭兩天,西夏戰役的風頭便開始轉瞭,由呂頤浩、范宗尹、黃潛善三人牽頭發起,近百官官員簽署,一份反對滅亡西夏的請願書便在朝廷中流傳,他們的理由很明確,大宋是仁義之國,身受金兵滅國之痛,僥幸逃到臨安,保全瞭國傢,又豈能把滅國的痛苦再轉嫁到別人身上。

一番話說得大義凜然,倒引起瞭不少大臣的共鳴,一時間要求議和,反對滅國的呼聲在朝廷中日漸強盛起來,與此同時,民間也出現瞭‘夏滅宋亡’讖語,在臨安的大街小巷傳得沸沸湯湯,很快便由采風使將幾條流傳甚廣的讖語報給瞭朝廷,它們和朝廷反對滅國的呼聲合力,給天子趙構施加瞭巨大的壓力。

“這就是妖言惑眾!“

范致虛狠狠一拍桌子,怒道:“一定要嚴查妖言的來源,將造謠惑眾者嚴懲!”

旁邊高沈憂心忡忡道:“這種讖語並不可怕,可怕是它背後的操縱者。”

“你這話什麼意思?”范致虛轉身註視高深。

高深冷笑道:“范公不覺得這民間的讖語和朝廷的請願書配合得十分默契嗎?”

范致虛沉默瞭,這件事隻要輕輕一戳破,背後的勢力便浮現在水面上,能動員上百名官員請願,尤其是呂頤浩和范宗尹為首,這背後的操縱者除瞭太上皇,不會再有別人。

而且太上皇做得這麼明顯,這其實就是明著反對滅亡西夏瞭,權欲的私心壓過瞭國傢利益。

范致虛沉聲道:“我們去找官傢,這件事關系大宋的切身利益,絕不能由他們亂來!”

高深也贊成范致虛的想法,兩人立刻前往垂拱殿禦書房。

在禦書房外稍等瞭片刻,一名宦官出來笑道:“官傢請兩位相公進去!”

兩人走進瞭禦書房,隻見天子趙構正負手站在窗前,望著窗外沉默不語,兩人對望一樣,上前行禮,“參見陛下!”

半晌,趙構嘆瞭口氣道:“兩位相公可是為西夏之事而來?”

“正是!”

范致虛道:“我們一直認為西夏是大宋百年大患,現在終於有消滅心腹大患之時,這個時候絕不能心慈手軟,行婦人之仁。”

趙構轉身從桌上取瞭一份奏折,遞給范致虛,”這是朱相公給朕上書,他建議宋夏雙方先進行談判,如果談判失敗,再發動軍事作戰不遲!“

范致虛吃瞭一驚,怎麼朱相公又轉向太上皇瞭?

趙構淡淡道:“這應該是朱相公的一貫立場吧!居中妥協,兩不得罪。”

高深在旁邊道:“陛下,這次可不是中間立場,一旦宋夏之間進行談判,那就意味著不能滅國瞭,西夏極可能會答應大宋的一切條件,那時我們該怎麼辦?出爾反爾,還是撤軍出西夏?”

“高相公說得對,在西夏之事上絕沒有談判的可能,這次滅國的機會我們一定要抓住,否則我們將來會悔恨萬分,我們的子孫也不會原諒我們!”

趙構沉默片刻,“父皇寫瞭一封信給我,他去宗廟求瞭簽,列祖列宗給他的答復是仁義為先。”

趙構取過桌上宗廟專用的黃木簽遞給兩人,“你們自己看吧!”

簽上果然是四個大字:‘仁義為先’,後面還有一段註釋:滅人國嗣,人亦滅之,這顯然是刻意準備好的,並非太廟原簽,但太上皇就是從太廟拿出來,卻不敢說他在褻瀆宗廟,這種話誰敢說?

“父皇就以這個簽為依據,要朕接受列祖列宗的要求,立刻停止滅國,著手和西夏談判,這個壓力,朕承受不住!”

這時,高深道:“陛下微臣倒有個兩全之計。”

趙構精神一振,連忙道:”高相公請說,什麼兩全之計?“

高深微微笑道:“陛下就正式下旨,暫停攻打興慶府,同時派談判大臣趕赴西夏,然後陛下再用飛鴿傳書密旨,讓李延慶立刻攻滅西夏,此去西夏要走巴蜀、關中,最快也要二十幾天,等談判使者抵達西夏,那時西夏已經滅國瞭。“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就看李延慶能不能在最短時間內滅掉西夏瞭。

趙構想瞭想又道:“恐怕父皇也會要求朕飛鴿傳信給李延慶。”

“這簡單,李延慶沒收到鴿信就是瞭,這麼遙遠之地,鴿信送丟很正常。”

范致虛在旁邊笑著補充道:“要讓他們無話可說,就在巴蜀鴿信中轉站做做手腳,讓他們沒有收到這封信,西夏當然也收不到。”

三人商議片刻,立刻形成瞭一個完整的方案。

趙構隨即下旨,暫停攻打興慶府,建議宋夏雙方進行和談,命高深為談判正式,范宗尹為談判副使,帶著十幾名大臣立刻啟程趕赴西夏。

同時密令李延慶立刻攻滅西夏。

次日一早,趙構在呂頤浩的建議下,又寫瞭一封手諭,令樞密院立刻用鴿信方式發送去西夏。

但在就在前一天,范致虛也用鴿信形式密令成都知府韋璡提前攔截由樞密院轉送的天子手諭,讓成都鴿信中轉站沒有收到這份手諭。

但趙構還是小看瞭他父親趙佶,趙佶老奸巨滑,他看懂瞭趙構的意圖,把時間耽誤在路途上,他當即令人用信鴿發送自己手諭給秦檜,讓正在西北巡視的秦檜立刻趕赴西夏,阻止李延慶攻打興慶府。

一時間,鴿信紛飛,一場爭分奪秒的滅國和救國大戲正在上演。

...........

但不管是趙構的滅國,還是趙佶的救國,其實都沒有半點意義,真正的主動權是掌握李延慶的手中,西夏的最終命運也是掌握在李延慶手中,就算趙構最後屈服於父皇的壓力,不得不要求李延慶停住攻打西夏,李延慶也不會接受,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控制戰爭的節奏,控制戰爭的結局。

李延慶絕不會再給西夏任何機會。

李延慶在和西夏談判破裂後的第二天,便派騎兵射信箭上城,向西夏王李乾順下達瞭最後通牒,要求他們三天之內出城投降,否則宋軍殺進城去,將沒收他們的全部財產,同時不能保證西夏君臣和傢人的性命。

轉眼間,三天過去瞭,西夏保持瞭沉默瞭,沒有任何答復,興州城卻在李察哥的佈置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種守城部署,他們拆除民舍,取大石為礌石,截斷房梁為滾木,又在民間征集各種兵器和生鐵,征用各種工匠,全力以赴打造各種兵器以及重型投石機。

但李延慶不會給西夏時間進行戰備瞭,三天時間一過,戰爭便正式拉開瞭序幕。

李延慶還是選擇瞭夜間攻城,這是因為他的士兵進行過長期的夜戰訓練,包括這段時間,他的士兵也積極地進行適應性的夜戰集訓,也就是要適應西夏地形和氣候,但主要還是適應西夏建築風格和城池結構。

五萬士兵在靈州城進行夜間實戰訓練,靈州城就是仿興州城而建,大街小巷和房舍結構和興州城極像,近十天的實戰訓練,使宋軍取得瞭極為理想的訓練效果。

夜幕初降,宋軍大營緩緩開啟,一隊隊頭戴鐵盔、身著鐵甲的士兵整齊地從大營內走出,他們手執短矛和盾牌,每十人一排,步伐整齊而有力,在五千軍隊走完後,一架架龐大物出現瞭,這是宋軍超巨型的投石機,每架投石機高達四丈,比城墻還高一丈,長長的拋桿足夠八丈,要一百名士兵才能挽動。

十架超巨型投石機排成長長的隊伍,下面是三十健牛在拉拽,使它們緩緩而行,前後都是浩浩蕩蕩的士兵,不斷地喊著口號,低沉的號角聲在隊伍不斷被吹響,催促著士兵前行。

李延慶投入瞭八萬大軍參加今晚的決戰,隨著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數裡外的興慶城開去,對西夏的最後一戰終於拉開瞭序幕。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