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提起甄傢有幾處。比較惹眼的就是第七十四回,在抄檢大觀園時,探春憤慨的發表“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言論,提及甄傢被抄傢。
按時間線上,當時是紅樓十五年秋。對比一下,就可以得知,四年後甄傢就會被抄傢。
換言之,太子註定會被廢。太子妃的娘傢都查抄,太子的位置還坐的穩嗎
就賈環知道的信息,賈傢在未來的皇權爭鬥中有極大的概率會支持太子。此時,賈傢和甄傢的親密關系也佐證瞭這一點。
眾所周知,雍治皇帝政變上位,不喜歡太上皇的鐵桿支持者甄傢,是意料之中。大約是太子妃這個位置,保住瞭甄傢此時的富貴。
基本上,沒有皇帝會沒事廢太子玩。除非是太子威脅到皇帝的地位。比如,李世民廢太子李承乾,康熙時期的廢太子胤礽。
雍治皇帝今年不過四十一歲。皇帝在這個年紀,不管誰是太子都得老老實實的窩著。
而太子在未來三四年間被廢,隻能說明一件事,這小子不老實,上跳下串,讓他老爹不爽。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今上不喜歡太子,早早的佈局,準備換人,在幾年後一舉成功。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都讓人覺得驚悚、背後冒汗。皇權鬥爭向來是極其殘酷的。贏傢通吃。
賈府的敗亡,起因就是賈元春、王子騰卷入皇權鬥爭,落敗身亡。賈環對賈傢卷入皇權鬥爭有心理準備:畏懼、害怕是沒有用的。誰他姓賈,又決定留在賈府
隻能積極應對。賈環的策略早就定好,屆時讓政老爹“換人下註”。由甄傢所折射出來的信息,將這場爭鬥的畫面,補全瞭一角,讓他看得更清晰瞭一些。
以賈環看來,太子被換,怕是第二種可能大一些。正常情況下,皇帝正當盛年,隻要太子不腦殘,就不會搞事。而,賈環對雍治皇帝的手段有瞭解。非常厲害。
賈環內心裡思考時,張三還在賈環耳邊說著兩府的交情,聽得賈環嘴角泛起苦笑。
甄傢屬於必定會被幹掉的角色。甄大小姐是太子妃,在這場皇權的鬥爭中,甄傢沒有退路。不像賈府,還有一定的回旋餘地。
他是恨不得,賈傢立即和甄傢絕交才好。誰想沾染這個大麻煩現在關系越親密,將來被清算的概率越大。
紅樓原書第七十五回,明確的寫瞭賈傢幫甄傢轉移財產:跟從的老嬤嬤們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別往上房去。才有甄傢的幾個人來,還有些東西,不知是作什麼機密事。奶奶這一去恐不便。”
尤氏聽瞭道:“昨日聽見你爺說,看邸報甄傢犯瞭罪,現今抄沒傢私,調取進京治罪。怎麼又有人來”老嬤嬤道:“正是呢。才來瞭幾個女人,氣色不成氣色,慌慌張張的,想必有什麼瞞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這可是證據確鑿。所以,有紅學觀點認為,賈府敗亡的原因中包括:幫甄傢轉移財產。皇帝抄傢,賈傢卻收容甄傢的財物,你這是幾個意思
賈環略坐瞭小半個時辰,就見一名甄傢的子弟快步走進來,約二十七八歲的年紀,一身天藍色的長衫,系著玉帶,貴公子裝束。身姿頎長,眉清目朗。儀態風流倜儻。
“哈哈,子玉,為兄來遲,莫怪莫怪。”
張三小聲提醒道:“這是甄老爺的大公子。禮大爺。”
賈環微不可察的愣瞭下。甄傢有一個甄寶玉,和賈府裡的大臉寶長的一模一樣。他以為這位公子哥應該叫甄珠。原來不是。起身行禮道:“見過禮大哥。”
甄禮熱情的笑道:“都是自傢人,不必拘禮。坐,坐。”又讓隨行進來的管傢泡茶,解釋道:“今夏江南遭瞭水災,傢父正在和南京左都禦史張總憲商議奏請朝廷減免江南地區賦稅的事宜。子玉第一次到傢裡來,傢父命我好生招待。等會午飯後,再和子玉見面。”
賈環就笑,“伯父客氣瞭。自當是以國事為重。”心裡明白,甄應嘉多半是真有密折上奏的權限。
江南地區有災情,各方面肯定要上報朝廷。估計張總憲是預先來和甄應嘉協調、溝通。上達天聽。畢竟,這年頭謊報、誇大災情的地方官很多,都想為鄉梓多減免些錢糧。
甄禮笑起來,和賈環喝茶閑聊:問賈環什麼時候來的金陵,住多久,辦何事等等。末瞭,又笑道:“哈哈,看我,光顧著說話瞭。說起來,後頭的老太太、太太們都等著的。”
說著話,命人好生招待張三,帶著賈環前往甄府的後宅。一路上穿廊過院,抵達一處精美的花廳之中。
甄府的內眷們已經等候在此處,滿屋內香氣繚繞,環佩鏗鏘。
雖說,賈傢和甄傢是通傢之好。賈環到甄傢的內宅之中,自然不會搖頭晃腦,四處張望,打量甄傢的女眷。
甄禮笑著給賈環介紹甄老太太、甄應嘉的妻子吳夫人、甄二老爺的太太宋夫人、甄禮的妻子許氏、二房堂弟的正妻陳氏。場中另有姨娘、管傢、陪房等女眷陪著。
賈環一一見禮,將賈母等人的問候都轉述瞭一遍。
說瞭一會話,甄老太太笑呵呵的打量著眼前瘦弱但毫不怯場的少年,感慨道:“真是個讓人稀罕的哥兒,這才多大的年紀”又命道:“去把寶玉和姑娘們叫出來,見一見賈傢的三哥兒。”
片刻之後,就見一名長的和賈寶玉一模一樣的少年,和三名小姑娘出來。為首的是甄三姑娘,約和探春差不多的年紀,十二歲左右,穿著時下流行款式的淡紫色長裙。五官俏麗,眉眼間有些英氣。
見禮之後,甄寶玉依偎在甄老太太的懷裡,痛心疾首的感嘆道:“環兄弟,你能寫出那麼好的詩詞,怎麼就去考科舉呢唉,那是個烏煙瘴氣、藏污納垢之所。想不到你也是個俗人。”
賈環一陣無語。
他在賈府裡把大臉寶教育的不要不要。大臉寶在他面前,不敢搞這些奇談怪論,大放厥詞。陡然的聽到甄寶玉這種言論,頓時有種日瞭狗的感覺。
這尼瑪與“何不食肉糜”有什麼區別
看得出甄寶玉在傢裡的地位很高,女眷們笑著說瞭寶玉幾句,將話題轉開。
賈環沒有賣萌奉承女眷的習慣。他身體裡有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靈魂。看得出,甄傢上下對他有些好奇。賈環自是有問必答。他不賣萌,當然也不會高冷。隻是正常的人際交往。但,這樣的場合,話題持續不瞭多久。
聊瞭一盞茶的功夫,甄老太太吩咐道:“禮哥兒,你好生招待你環兄弟。”
“是,老太太。”甄禮答應下來。賈環起身向甄傢的女眷告辭。跟著甄禮往外走,剛到院子門口,卻是給甄三姑娘帶著兩個丫鬟堵住,“環兄弟且慢著,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環兄弟。為何你去歲以年齡為由拒絕我甄傢的婚約,今年中秋卻在詞作裡把女兒傢的閨名傳的天下皆知呢這是什麼道理”
貴公子裝扮的甄禮一身苦笑,“三妹妹,環兄弟是傢裡的貴客。”
甄三姑娘鼓著腮幫子,氣道:“我知道。”
甄三姑娘身邊的兩個大丫鬟吃吃的嬌笑,就近打量著賈環。果然如傳聞中一樣。容貌比傢裡的寶二爺差遠瞭。隻能算普通。不過,那份沉穩的氣度,確實不像少年人。估計也是挺無趣的一個人吧與姑娘相比,不般配呢。
賈環倒沒想到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大約也能體會面前美麗的小姑娘的心情。給他拒婚瞭嘛。現在找他要個說法,潛臺詞是:你也不怎麼樣啊
賈環自是不會和早熟的小姑娘生什麼氣,沉靜的笑一笑,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三姑娘風姿雅麗,英敏秀麗,他日自有佳婿相配。”
甄傢的女子,都是皇室指婚。他記得甄傢這位姑娘好像也是嫁到京城裡去瞭。出嫁前,還在賈府裡呆過。
糊弄我。甄三姑娘好笑的瞪賈環一眼,帶著丫鬟讓開路。這少年看似溫和,但骨子裡驕傲著呢
甄禮帶著賈環順著甬道走遠,笑呵呵的道:“環兄弟果然是風雅之人。可惜前明湯顯祖的牡丹亭之後,再無佳作傳世。”剛才那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出自牡丹亭。
賈環笑道:“會有的。”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可以比擬牡丹亭的佳作。
賈環和甄應嘉見瞭一面,於下午時分離開瞭甄府。
體仁院是掛在禮部下的一個虛職,正三品。負責彰顯皇傢、朝廷仁愛。甄應嘉真正的實職是內務府,駐紮江南織造郎中。同時,兼任皇傢密探。
甄應嘉下午會客之後,在傢中的一處園林中稍作休息,將長子甄禮叫來,問道:“如何”
甄禮笑道:“賈子玉他說他來金陵讀書的。我看也是。到底是年紀太小。”
甄應嘉嘆口氣,“我想著也是。”賈史王薛四大傢族,百年世族,相互通婚,在金陵城中錯感盤結。勢力還是有一些的。比如,如今的金陵知府賈雨村,就算是賈傢的力量。
要是有一個溝通的橋梁,甄傢用起來,也得心應手。但賈環太年輕,預估,賈府並沒有給他授權。
賈府確實沒有給賈環授權。然而,甄應嘉不知道的是:賈環的關系網是獨立於賈府之外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