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帝位歸屬(中一)

作者:九悟 字數:3126

嘈雜的聲浪撲來,賈政臉色微微有些發白,無視著指責他的繁禦史,往禦前走著。棺木停靈在殿中。

如他在賈府所想,他的庶子弒君,令賈府百年清譽毀於一旦。但,當此之時,他能如何他就算宣佈斷絕父子關系,將賈環逐出賈府,天下人就會放過賈府嗎

他人雖然迂腐,這點智商還是有的。

靈前,禮部尚書曾縉正要為賈政唱禮,賈政是國公爵位。漢王長子寧鍍出聲呵斥道:“賈存周,你兒子殺我寧周天子我寧傢不要你祭拜。滾出去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他是代表皇族說話。這個態度,是幫剛才禦史們的潛臺詞給說出來。禦史們把賈府逐出官場,接著要幹什麼,誰不知道說的直白些,賈環要為雍治天子的死負責

賈政呆一呆。

曾縉心中歉然一笑,沒說話。他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出生,早前靠近何大學士,後靠近華墨。他本來是想給賈政唱禮,幫賈政祭拜的。奈何形勢啊

這時,繁禦史在滿殿的聲浪中,走上前兩步。禦史的班次向來在大殿中靠後,逼問道:“衛相,你意下如何”

朝廷重臣,向來指的是大學士,七卿中地位、聲望尊崇的官員,勛貴中的代表,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到雍治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這個名單,就非常有限瞭。賈環昨晚就殺瞭三個。

計有:武英殿大學士衛弘,吳王,北靜王,齊馳。餘者如成國公,禮部尚書曾縉,吏部尚書殷鵬、戶部尚書趙鶴齡、兵部尚書孟何,都督同知石光珠在朝中的聲望都要遜一籌。

衛弘面向頗為顯老,緋紅色的官袍皺巴巴的,神情疲倦,一夜未睡,他畢竟是上年紀的老人。這時,淡淡的看瞭繁禦史一眼,道:“待天子下葬後,本官即致仕回鄉。”

繁禦史是宋溥的人。

衛弘說話時,滿殿的文臣們都安靜下來。這是他的威望。此刻在皇極殿中,就有不少衛系的人馬。

而這數百人的聲浪中,武勛們俱是冷眼旁觀。賈府本來就是舊武勛集團的中堅、山頭。舊武勛集團的態度自不必說。新武勛們,來皇極殿前,誰不知道魏其候、一等伯烏永通傢裡被抄的事如成國公等中立派,都是冷眼旁觀。

繁禦史三十多歲,一身青色官府,毫不掩飾他的失望,看向吳王,問道:“吳王殿下,你意如何”逼吳王表態。殺不殺賈環

吳王臉上還帶著淚痕,他是真真正正的在哭天子,聲音沙啞的道:“皇兄駕崩,本王心中痛楚難言。本王此生,隻認皇兄這一個君王。我此生再不入大周官場。”

繁禦史微怔。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目光轉向齊馳,還要再問時,翰林方陣中。費狀元看不慣他的行徑,走出來,高呼道:“賈環就在皇極殿外,諸位若是一腔熱血未冷,隨我出去質問他。國傢養士百年,斷不可令今日有篡位之事”

說著,帶頭走出皇極殿。慷慨激昂當年明朝大禮儀,明朝三大才子楊慎振臂高呼:國傢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大批的文官跟著他在左順門跪著勸諫嘉靖皇帝。

今日,費狀元高呼,異曲同工賈環說是“清君側,立燕王”,結果呢皇帝被殺瞭。清君側,可沒有殺皇帝的。他說立燕王,誰信他擁立燕王

所有的情緒:不滿或者憤懣或者擔憂,都在這一刻點燃兩百多名朝臣,跟在費狀元身後,出瞭皇極殿。群情沸騰。如同呼嘯著奔湧的洪流

一個天子晚年失德,不代表整個皇室都失去人心。這不可能的寧周定鼎天下有一百六十多年瞭賈環若是篡位,連中立派都不會有。沈遷都不會追隨他。

曹丕、司馬炎、王莽、楊堅他們之所有能成功篡位,得益於其父輩或者傢族或者自身多年的京營。現在,並非五代時: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皇極殿外的大廣場西側,賈環被數百名親衛簇擁著,他看到瞭氣勢洶洶,呼嘯而來的群臣。

賈環的親衛在高子重的帶領下迎上兩步,以偃月陣將賈環護在中間。

費狀元,寧鍍、繁禦史領著兩百多名文臣,高呼著各種口號:“賈賊”、“賊子”,“賈逆”,快步越過空曠的百米距離,到賈環面前兩米處。

於此刻,直面針鋒相對。

剛被費狀元搶走風頭的繁禦史率先開口,怒斥道:“賈環,你這個逆賊你昨日起兵作亂,在西苑弒殺天子。今日,你必須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何以服眾”

群臣大聲附和,掀起聲浪所謂眾怒難犯,大抵如此一眾大臣們的情緒、氣勢,在此時達到頂點如同沸騰的火山爆發在皇極殿前的廣場上

但同時,亦將一幹大臣的虛弱暴露無遺嘴炮能殺人麼你們要一個交代,賈環就會給一個交代嗎是交出兵權,還是自殺謝罪

何其的天真

賈環看眼前沸騰的文官們。心中一片平靜

在起事之前,他和張四水,沈遷都討論過這個問題。殺皇帝,必然會面對著群臣激烈的反彈。就比如眼前將來還有各種事,比如政治上的反撲;比如輿論的抨擊或者,在各種場合中的抹黑,在各種、筆記、戲文中嘲諷。

其實,如果采取最粗暴的辦法,要解決當前的局面很容易的

主席曾經講過一句至理名言:槍桿子出政權很多人,總會錯誤的以為面對刀鋒,是“人心”獲勝。恰恰相反,握著刀鋒者將會取得勝利。

所謂的“人心”,它是由一個個的個體組成的期望。當你殺得足夠多時,人心,就會成為一個飄渺的名詞。

神州數次陸沉。異族入主中原的例子,就不必說。那是自己人的血淚。

當年,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入主南京,建文帝失蹤,多少人不服建文帝在文治上,還是非常得人心的。方孝孺大罵不降。最後,結果如何呢

殺光反對者,這是最後的備用方案,不到情非得已,賈環並不想這麼做。

朝中的這些官員,他們都有師長、學生、同年、族人、親戚。這張網張開,就是天下就如同當年,他去江西,在九江城中,和龍江先生縱論天下。其實,宰輔們的出處,都是有脈絡可尋的

殺掉這些反對者容易,接下來,隻怕要面臨著天下大亂的局面。他敢造雍治皇帝的反,別人不敢起兵反他麼

如他和沈遷,張四水所說的。他起兵,為自保,為復血仇,並無意將整個天下、國傢砸亂、打碎

他終究是華夏之民其一,若內戰打的民不聊生,人口銳減,最終鬧得如同三國時期,搞出五胡亂華。這不是他所願意的。

其二,據他在西域的瞭解,這個時空的歷史進程,現在極有可能處在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夕若他耽擱整個民族的歷史進程、斷送歷史機遇,這與他一直鄙視的滿清金錢鼠尾何異這不是他所願意的

賈環目光冷幽幽的反問繁禦史,“你想要什麼交代”

不想用軍事力量解決政治問題。現在的局面就看似很麻煩但他手裡還是有牌的。

繁禦史下意識的就想說:“你去死吧”但話到嘴邊,又壓下去。說這種話,是把賈環當傻子,還是把自己當傻子呢

他之所以如此強烈的上跳下竄,原因很簡單,他是宋溥的親信。而就在昨晚,賈環殺宋大學士而按照賈環一貫的做法,接下來,等待他的會是什麼

華系,宋系都會被清洗以朝廷的名義,名正言順的清洗

他不想坐以待斃。和他一樣想法的,還有許多官員。華、宋兩人在朝堂上勢大。他們這些人,一年和雍治天子都見不瞭一次面。常朝那種不算。對一個皇帝,能有多少真摯的感情

今日,如此激烈,最大的原因,是想自保而已

朝堂上忠直的大臣,正人君子,早就被雍治天子一遍又一遍的清洗得差不多瞭當年雍治天子嫌他們太吵太喜歡找茬像何朔,山長,這都是君子、儒臣,雍治天子如何對待的

繁禦史愣瞭下。

其實,如果真的不滿賈環的作為,決定分別有:辭官,非暴力不合作,如成化年商輅商相公;虛與委蛇,若幹年後,清算如當年李賢清算徐有貞,為於謙復仇;李東陽清算立皇帝劉瑾,俱是如此

激烈的做法:可以把賈環怒罵一頓,求死或者死諫日後,青史自有公論。

但,繁禦史顯然不想求死。真正當著賈環的面,他一下卡詞。那些侮辱智商的話,就不必說瞭。

見繁禦史卡殼,漢王長子寧鍍不想賈環在氣勢上占上風,指著賈環,高聲怒罵道:“賈環,你這個不忠不孝之徒弒殺君父,你還敢問要什麼交代交出兵權,回府閉門思過”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這位鎮國公自以為他說的很委婉瞭。

這是群臣、百官的第一個要求。嚴懲弒君者。說的更直白些,就是殺賈環以謝天下不管是出於私人恩怨,還是愣頭青的心思,這種情緒,終究是借著寧鍍之口宣泄,擺在賈環面前。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