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書,我看就不必瞭吧,如何推廣玉米和紅薯,一切都有陛下來裁決,而且我這個人懶得要命,實在不想參與太多的政務,所以隻能讓楊尚書失望瞭”沒等楊農說出他的提議,李休就搶先阻止道。
楊農想要搶下推廣玉米和紅薯的功勞,但他卻沒有把握,而這兩種作物雖然是平陽公主獻上去的,但隻要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兩種作物其實是李休搞來的,而且整個大唐也隻有他最熟悉這兩種作物,所以李淵無論是讓人負責推廣,都要和李休保持密切的關系,而楊農現在就是想先爭取到李休的支持,到時隻要他在李淵面前表露出這一點,那麼就能讓他得到巨大的優勢,能夠搶在別人面前想到這些,不得不說楊農真是個老奸巨猾的傢夥。
“李祭酒別急著拒絕,其實無論是誰負責推廣這兩種高產作物,肯定都要跑來麻煩李祭酒指教,而且這件事關系重大,非三品以上的官員不可擔當,整個朝堂上數來數去,也不過寥寥幾人,如果是其它人負責這件事,他們未必會有我這麼好的脾氣,比如像之前李祭酒見到的那位魏洗馬,他可是朝堂上出瞭名的犟脾氣,李祭酒應該不想和他一起共事吧”楊農再次笑呵呵的道,絲毫不為李休的拒絕生氣。
“魏洗馬也有機會”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一陣頭大,剛才他已經見識到魏征的直接,再想想後世他的大名,連李世民這種人都被氣的頭疼,更別說自己瞭,當然他這樣的諍臣李休還是很佩服的,不過如果讓他和魏征一起共事那還是免瞭吧。
“魏征不是有機會,而是很有機會,你應該知道魏征是太子的心腹,前段時間太子雖然吃瞭大虧,但現在卻反敗為勝,太子一系的人再次占據瞭上風,而且陛下也在有意培養太子的人,魏征正是其中之一,論職位,他不比我低,論能力更是如此,而且他還比我年輕,可以說整個朝堂上,最有可能搶走推廣高產作物這件事的人就是他瞭”楊農這時苦笑一聲道。
如果楊農再年輕個十歲的話,他絕對不怕任何人和他爭這件事,但他今年已經七十多瞭,精力也是大不如從前,但越是這樣,他越是想在死之前做點名留青史的事情,可惜朝堂上有魏征這些後生可畏,這讓他也是越來越沒把握,隻能用一些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瞭。
“這個”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露出猶豫的表情,的確,無論是誰推廣玉米和紅薯,至少前期都要和他打交道,畢竟現在兩種作物都掌握在他手中,萬一真讓魏征那種一根筋的人負責的話,說不定會硬安一個官職到他頭上,甚至逼著他去做事,以魏征的脾氣,恐怕誰的面子也不會給,那時他就有苦頭吃瞭。
“李祭酒,我知道你不喜歡處理那些瑣碎的俗務,所以你看這樣好不好,明天我向陛下上書,就說我們今天已經商量出一個推廣玉米和紅薯的方案,如此一來,陛下肯定會更加偏向於我,到時大部分的事情都由我來做,你隻需要從旁協助一點就行瞭,如何”看到李休沉吟不決,楊農再次開口道。
“那不知楊尚書打算如何推廣玉米和紅薯”李休這時卻有些不放心的道,雖然他很懶,但玉米和紅薯是虯髯客父子冒著生命危險搞來的,期間也犧牲瞭不少船員,而且又關系到天下百姓的福祉,所以他也不得不謹慎。
“哈哈,老夫知道李祭酒在顧慮什麼,不過老夫雖然年老,但並不糊塗,而且推廣新作物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如果能夠保證足夠的種子,那麼想要推廣無非也就是威逼利誘罷瞭,利誘可以讓百姓心甘情願,不會引起什麼反抗,但效果有些慢,威逼則隻能以官府的權力硬壓,雖然會激起一些反對,但隻要讓百姓看到高產作物的甜頭,那麼推廣起來就會快得多”
“我覺得威逼不太好,大唐新立,百姓也剛剛過上幾天安穩日子,如果以強硬手段逼百姓接受玉米或紅薯的話,說不定會激起什麼民亂”沒等楊農說完,李休就開口打斷道,他可不喜歡官府用強硬的手段逼著百姓去種玉米和紅薯。
“李祭酒誤會瞭,剛才我不是說過嗎,如果種子充足才能用上面的兩種辦法,不過現在無論是玉米還是紅薯,種子數量都很少,所以現在隻能小規模種植,所以我的計劃其實是這樣,可以先在公主的封地上種植這兩種作物,娘子軍在周圍也有駐軍,不用擔心安全的問題,而且也方便李祭酒指點農戶們種植。”
說到這裡時,隻見楊農頓瞭一下接著又道:“等到公主的封地種滿瞭這兩種作物,估計也得一兩年的時間,趁著這段時間,我們可以讓人私下放出一些關於玉米和紅薯的消息,甚至可以拿出少量的玉米和紅薯在長安城高價販賣,從而引起大部分人的註意,然後再一步步在長安附近推廣,進而推廣到大唐各地”
楊農隻是說瞭一個大概的想法,想要推廣玉米和紅薯當然不會這麼簡單,而是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不過這些就沒必要和李休解釋瞭,對此李休也明白,而且對於楊農的這個大概想法,他也十分的贊同,事實上這個也算是利誘,隻要在這幾年把玉米和紅薯的名氣打出去,到時恐怕所有人都會搶著種紅薯和玉米。
想到這裡,李休終於點瞭點頭道:“楊尚書的打算與在下也是不謀而合,既然您有如此決心,在下自然也沒有拒絕的理由,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在下也會盡量的配合”
“哈哈,多謝李祭酒的信任,有瞭你這句話,老夫也更有信心瞭”楊農聽到這裡也是大笑一聲道,語氣中也帶著幾分激動,他這一生雖然幾經沉浮,但卻沒有什麼太大的功績,本以為會這麼平庸下去,卻沒想到在任上的最後幾年竟然遇到這麼一個天大的好機會。
得到瞭李休的支持,楊農急著回去準備奏折,因此又聊瞭幾句就匆匆忙忙的告辭離開瞭,李休則親自送他出瞭大門。他感覺這個老頭還是挺可愛的,雖然圓滑但卻很坦蕩,讓人生不出反感。
眼看著楊農離開之後,李休剛一轉身準備回去,卻沒想到隻見馬爺笑呵呵的從門房那裡出來開口道:“楊農這個老狐貍怎麼在你這裡,剛才你們都聊瞭些什麼”
“馬叔您什麼時候來的,剛才怎麼沒見您”李休看到馬爺也十分驚訝的道,他從自傢的門房裡出來,估計應該不是剛來。
“早就來瞭,不過看到你和楊老狐貍在客廳裡聊天,所以我就沒進去,怎麼樣,這個老狐貍找你有什麼事”馬爺笑呵呵的問道。
“楊尚書怎麼在您嘴裡就變成老狐貍瞭,雖然他有些圓滑,但我覺得他這個還挺不錯的。”李休有些不解的問道,說著他請馬爺進客廳,月嬋這時也送上茶水。
“你不在朝堂上,當然不知道楊農是個什麼樣的人。”隻見馬爺喝瞭口茶,這才再次開口道,“可能你不知道,楊農可是朝堂上的常青樹,當初前隋時,他就做到瞭戶部尚書一職,後來咱們大唐立國,他依然擔任戶部尚書,要知道朝堂上一共就隻有六個尚書,上次老武想擔任工部尚書,還要請你幫忙,可是人傢楊農僅僅是個降臣,卻一下子就能坐上戶部尚書的高位,難道你就不覺得奇怪”
“什麼意思”李休有些不明白馬爺說這些的用意。
“笨啊,楊農區區一個降臣,怎麼會得到陛下那麼大的信任”馬爺這時白瞭李休一眼道,做為李傢的傢奴,當初的事情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瞭。
“馬叔你是說,當初陛下沒有起事時,楊尚書就有陛下有聯系”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震驚的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楊農可真是太厲害瞭。
“沒錯,當初陛下隻是一個小小的太原留守,楊農正是陛下在朝廷中的靠山,陛下能夠騙過大隋朝廷,也多虧瞭他的幫助,所以等到陛下打下長安後,楊農立刻搖身一變,成為我大唐的戶部尚書,而且你別看他官職沒變,但幾個兒子卻都得到極大的封賞,而且楊農在朝堂上一向以圓滑著稱,從來不得罪人,絕對是朝堂上的老好人,他這種不是老狐貍是什麼”馬爺笑呵呵的道出當年的一段秘史道。
“原來如此”李休聽到這裡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發現和馬爺聊天經常收獲一些歷史上的秘聞,這恐怕是後世史書上絕對找不到的事情,但這恰恰是歷史的真相。
“對瞭,你還沒告訴我他到底找你什麼事呢,楊農可是出瞭名的無利不起早,他可不會無緣無故的找你聊天。”馬爺這時再次追問道,剛才他沒有打擾李休和楊農,就是想知道他們到底是在聊些什麼
“也沒什麼,無非也就是玉米和紅薯的事”李休說著就把今天的事講瞭一遍,馬爺知道他們今天早朝獻上紅薯和玉米的事,事實上他也一直在長安城等著李休的消息,卻沒想到李休他們在下朝後直接回來瞭。
“原來如此,這個老狐貍的鼻子還真是靈敏,竟然一下子就找到瞭關鍵之處,他說服瞭你,那可就占瞭很大的便宜,陛下也很有可能把推廣玉米和紅薯的事交給他瞭。”馬爺聽完李休的講述後,當下也摸著下巴自語道。
“馬叔,楊尚書這個人除瞭圓滑之外,執政能力怎麼樣,推廣玉米和紅薯這麼大的事情,能放心交給他嗎”李休這時依然有些不放心的問道,從直覺上,他感覺楊農這個人不錯,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還是要聽一下別人對他的評價。
“這個你就不用擔心瞭,楊農在前隋時能做到戶部尚書的位子,可不僅僅因為他是弘農楊氏出身,本身的能力也十分出眾,否則陛下也不會一直讓他擔任著這個位子,可以這麼說,除非楊農的身體不行瞭,否則戶部尚書的位子就一直是他的,以他大半輩子的為官經驗,推廣玉米和紅薯簡直是小事一樁,他看中的隻是其中的功勞罷瞭。”馬爺笑呵呵的解釋道,能夠在朝堂上屹立多年不倒的人,絕對沒有一個簡單貨色。
“那我就放心瞭”李休聽到馬爺的話也終於松瞭口氣,看來自己的眼光不錯,楊農的行政能力不用懷疑,不過想想也是,人傢在朝堂上混瞭將近一輩子瞭,沒點能力還真不行。
“另外楊農的年紀也不小瞭,雖然我和他不是很熟,不過我猜他很可能是想借著最後這幾年,給自己攬點功績在身上,所以推廣玉米和紅薯這件事,他肯定會盡心盡力的”馬爺這時再次開口道,如果他的話讓楊農聽到的話,恐怕會對馬爺刮目相看,因為這些話他從來沒有對別人說過。
聽到這裡,李休也更加放心瞭,當下他忽然想到平陽公主,於是向馬爺問道:“馬叔,你剛才回別院瞭嗎,我和公主回來時她睡著瞭,不知現在醒瞭沒有”
“我也是剛從別院來,公主已經醒瞭,而且我去探望她時,她正在一遍又一遍的看著聖旨,臉上的笑容就一直沒斷過,說實話,自從她嫁給柴紹之後,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她如此開心”馬爺這時頗為感慨的道。
“那太好瞭,我現在就去看看公主”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興奮的道,說完就站起來想往外走。
“你急什麼,公主現在沒事,另外我今天來找你,其實是有件事想找你商量。”馬爺這時卻忽然一把抓住李休的衣袖道,不過他在說這些話時,臉上卻忽然露出一種十分復雜的神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