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休與李世民談著世傢的事情時,忽然隻見月嬋跑進來打斷他,然後交給他一張大疊好的大紙,這讓李休也是一愣,隻見紙上隱隱還透著墨跡,正是平陽公主平時用來練字的紙,隻是還不知道紙上寫的什麼
當下李休輕輕的打開這張紙,結果當看到紙上的內容時,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一個無奈的苦笑,而這時隻見月嬋再次扭頭看瞭看旁邊的李世民,以前李世民沒少去李休那裡,所以她自然也認得,隨後這才再次開口道:“老爺,公主說要把紙上的字做成石碑,然後放在咱傢的門口”
“好瞭,我知道瞭”李休一臉苦笑的擺瞭擺手,月嬋也立刻退瞭下去。
“三姐寫的什麼”李世民這時也好像探過頭來,想要看清紙上的內容,但是李休卻一下子合上瞭紙,隨後笑呵呵的擺手道,“沒什麼,隻是公主寫的幾個字很漂亮,所以想讓我看看”
“那為什麼還要刻在石碑上”李世民卻是反問道,臉上也帶滿是懷疑,看樣子根本不相信李休的話。
“啊,這個我不是說瞭嗎,公主寫的這幾個字很好,所以才要刻在石碑上留念”李休卻是哈哈一笑掩飾過去道,隨手就把那張紙塞到袖子裡。
看到李休不說,李世民也不好再問,隻得再次與他討論起對付世傢的問題上來,不過對於這個問題,李休也表現的十分慎重,所以他也並沒有急著發表意見,反而開口問道:“世傢的存在的確會影響到朝廷的穩定,不知道秦王您有什麼看法”
李世民聽到李休的話沉吟瞭片刻,很快就開口道:“世傢之所以能夠影響到大唐的這方方面面,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朝堂上大部分大臣背後,幾乎都有世傢的影子,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提拔一些平民出身,與世傢關系不大的官員,剛好我大唐承襲隋制科舉,如果能夠利用的好,那麼做是可以慢慢的替換掉那些世傢出身的官員。”
聽到李世民上面的這些話,李休卻不禁輕輕的搖瞭搖頭,李世民的思路很正確,乍一聽感覺很有道理,換做另外一個人的話,沒準就會十分的贊同,不過對於熟知歷史的李休來說,李世民的這個辦法實在是漏洞百出。
“怎麼,你認為這個辦法不可行”李世民也註意到李休在搖頭,當下也不禁驚訝的問道,這是他目的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之一,雖然效果慢瞭一些,但至少十分有效,甚至可以徹底的打破世傢對朝堂官員的壟斷。
“不是不可行,殿下的思路是正確的,隻是操作起來卻很容易讓世傢鉆瞭空子,到時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會讓世傢的勢力更加龐大”李休毫不客氣的指出李世民想法的缺點道。
不要以為科舉就是萬能的,事實上大唐時期的科舉甚至算不上真正的科舉,這一點可以從大唐歷任的宰相出身就可以看出來,這些宰相絕大部分都與世傢有關,哪怕是經歷瞭李世民與武則天的打擊,中晚唐時期的宰相依然被世傢把持,由此可科舉根本沒有起到他應有的效果。
“鉆空子我知道科舉的確有許多的空子可鉆,但隻要日後註意一些,應該不會影響到大局吧”李世民還是有些不太相信的道,對於政務他雖然不陌生,但的確還是有些不熟悉,考慮也有些不太周到,畢竟他也不可能是萬能的。
“好吧,那我就舉兩個例子,第一就是舉行科舉時,殿下會派什麼人去主持這些人中又有多少與世傢有關系另外我聽說之前科舉之時,應試的舉子都需要向長安城中的權貴投卷,隻有得到這些權貴的支持,這些舉子才有可能考中,畢竟科舉之時可全都能看到名字,隻需要閱考官心中稍微偏向一下,他們就可以高中金榜”
大傢沒有看錯,大唐時的科舉並沒有糊名,而是考官可以直接看到考生的名字,這也才有瞭投卷這種行為,隻需要得到一些權貴的支持,而這些權貴再與考官打個招呼,那麼這個考生能夠考上的幾率就幾乎超過瞭一半,甚至還有一些名氣特別大的考生,根本用不著投卷,考官看到他的名字就會點中,這也使得大唐的科舉黑幕橫行,根本談不上什麼公平。
“這個”李世民聽到李休提出科舉的第一個缺點也不禁沉默瞭片刻,不過很快抬起頭道,“這的確是個大問題,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比如頒佈法令嚴禁投卷這種事情,另外挑選一些與世傢關系不大的官員做考官等等,雖然這樣做會有很大的阻力,但總能一點點的糾正科舉上的不正之風”
李世民說到後面時,自己都感到底氣不足,因為上面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但真要做起來,恐怕就不僅僅是阻力的問題瞭,畢竟想要改變一個官場上的規則,需要付出的代價簡直太大瞭。
不過李休並沒有反駁李世民,而是再次開口道:“好吧,就算秦王殿下日後可以解決科舉制度上的漏洞,但是那些平民舉子又從哪裡來,要知道讀書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供得起的,除瞭世傢大族之外,恐怕也隻有一些商人、富戶才能夠讓自己的子弟讀得起書,而且一個舉子要博學,肯定要拜師,而那些博學鴻儒更是出身於世傢大族,那些平民舉子成為他們的學生,光是師生這一個關系,就足以讓他們打下世傢的印記”
聽完李休的這些話,李世民也不禁閉上眼睛嘆瞭口氣,其實這些他不是想不到,隻是除瞭用科舉限制世傢之外,他就真的想不能什麼太有用的辦法瞭,總不能直接提兵去把各個世傢的人都屠個一幹二凈吧
看到李世民一臉沮喪的模樣,李休卻是呵呵一笑,沉吟瞭片刻這才再次開口道:“其實殿下也不必太過著急瞭,當初越國滅吳,用瞭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殿下這麼年輕,倒是不用擔心時間不夠,比如現在玉米和紅薯正在慢慢的推廣,等到推廣瞭之後,大部分百姓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到時就可以大力推廣教訓,建立村學與縣學等,隻有將教育掌握到朝廷手中,才能慢慢的削弱世傢的影響”
“說的不錯”李世民聽到李休的話也是眼睛一亮,但隨即又忽然嘆瞭口氣道,“我之前其實也是這麼想的,隻是相比科舉,你的這個辦法卻是讓我從頭開始打基礎,要等到大部分的百姓吃上飽飯,有能力把孩子送到村學或縣學,朝廷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將他們培養成才,最後再從中挑選一批人參加科舉,再等到他們能夠頂替那些世傢出來的大臣,可是恐怕到時我死瞭,也很難看到那一天。”
李世民是個武將,做事一向都講究雷厲風行,當然有時也會極有耐心,但如果讓他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恐怕他也會覺得受不瞭。
“殿下,朝堂上的事我懂得不多,更不知道為君之道,不過我覺得有些事情的確是急不瞭的,更何況那些世傢一個個都存在瞭幾百年,哪是那麼容易就能消滅的”李休這時也是苦笑一聲道,其實對付那些世傢他倒是有幾個不成熟的想法,隻是他也不知道是否有效,而且還可能會對大唐產生影響,李世民聽後說不定根本不會同意,所以他也就索性不說瞭。
“好吧,反正這件事也不急於一時,暫時想不出辦法也沒什麼,不過等到日後你若是有什麼想法的話,一定要告訴我”李世民聽到這裡終於點瞭點頭道。
李休聽到李世民的話自然點頭答應,隨後兩人又聊瞭幾句閑話,李世民這才告辭離開,畢竟他不能離開皇宮太久,免得被人發現瞭,不過就在李世民剛走幾步,忽然再次轉身道:“對瞭,今天我剛接到消息,馬三寶他們好像就要回來瞭”
“是的,前兩天馬叔派人送來消息,說是五六天後就能到達長安。”李休也是點頭道。
“嗯,等到他回來後,娘子軍的事情你不要忘記瞭”李世民這時再次開口道,臉上也變得沒有一絲表情,這時的他和平時公主在戰場上時十分相似,似乎沒有半分感情。
“放心吧,娘子軍回來後會按照你們的要求改編,不過到時他們是走是留,你也不能攔著他們”李休聽到這裡也立刻回答道,當初李世民答應放李承道他們離開,其中還有一些附加的條件,比如李休和平陽公主留在長安做人質,以及娘子軍日後的去留問題,畢竟在玄武門之變中,娘子軍給李世民帶來瞭巨大的麻煩,所以日後肯定不可能保留瞭。
“那是當然,隻要願意留在軍中的,我會給他們更好的待遇,也絕對不會因當初的事而為難他們,至於不想留在軍中的,我也自然不會阻攔”李世民也點瞭點頭道,說完之後這才轉身離開。
眼看著李世民離開之後,李休這才從懷中拿出平陽公主剛才給他的那張紙,隻見上面寫著幾個大字:姓李名世民者,不得入內
短短十個字,卻是寫的殺氣騰騰,讓人一見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憤怒,估計這是傢中的下人把李世民來的消息告訴她,所以她才寫瞭這麼一幅字,而且還要刻到石碑立在傢門前,這樣一來,恐怕李世民下次就沒臉再來瞭。
月嬋一直在廳外守著,看到李世民出去這才進來,然後看著李休小心翼翼的問道:“老爺,公主說要刻字,不過這字要是擺出去的話,會不會惹怒那位秦王啊”
月嬋不是普通的侍女,她讀過書有見識,對於皇傢的事也不陌生,自然知道李世民日後肯定是大唐的皇帝,雖然平陽公主是李世民的親姐姐,但皇傢向來無親情,所以她也擔心萬一把李世民惹怒瞭,會給傢裡帶來滅頂之災。
隻見李休這時考慮瞭片刻,最後卻是一笑道:“沒關系,他們姐弟之間的事也隻有他們心中清楚,石碑我會讓人刻好的,這件事你不用操心”
“是”月嬋聽到李休這麼說,當下也乖巧的答應一聲道,隨後這才退瞭下來。
接下來的幾天裡,李世民重傷的消息持續發酵,引得朝堂上下都是暗流湧動,不過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李世民忽然出現在眾人面前,隨後頒佈一條條的命令,長樂幼王被賜死,王君廓被押送回長安等等,每條命令都引得朝堂上大為震動,但卻沒有人敢反對,一時間朝堂上對李世民的反對勢力為之一空。
對於李世民在朝堂上的這些動作,李休根本沒有去關註,反正他之前也早就猜到瞭,而他趁著這幾天隻做瞭兩件事,第一就是把平陽公主要求的石碑刻好,然後立在公主別院的門外,不知道下次李世民再來時看到它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情
另外一件事就是準備給馬爺等人接風,他們在把李承道等人送到登州,然後親眼看著他們與張十一的人出海離開大唐,這才開始返回長安,隻不過等到他們回來後,娘子軍這支大軍也將走到盡頭,這讓平陽公主也十分傷感,於是李休就以她有身孕為由,替她攬下瞭大部分的事,免得她勞心勞力的傷到身體。
這天下午,馬爺率領的娘子軍也終於回到瞭長安,當李休站在官道邊看到為首的馬爺時,也不禁大笑著迎瞭上去,平陽公主這時來瞭,跟在李休身後也微笑著與馬爺等人打招呼,儼然一個小婦人的形象,這也讓馬爺等人即驚訝又欣慰。
寒暄過後,李休立刻請馬爺他們指揮大軍進到早就準備好的軍營,公主身邊的幾百親衛也早就準備好瞭酒肉,來為他們撞風洗塵,不過也就在這時,馬爺忽然把李休拉到一邊,一臉嚴肅的道:“小子,有件事你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