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兒出嫁,馬爺當天晚上喝得大醉,自己不睡覺還非得找李休聊天,對此李休也隻能奉陪,估計每個父親在女兒出嫁時,心情都像馬爺這麼糾結,即高興又十分的不舍,喝醉的馬爺也變得十分健談,拉著李休的手說瞭半夜醉話,最後才被找來的光化郡主拉瞭回去。
三天之後,出嫁的恨兒按照規矩回門,馬爺沒找其它人,就找瞭李休一傢,他和李休陪著上官儀喝酒,平陽公主她們則陪著恨兒聊些私房話。
“賢婿,朝廷的指派已經下來瞭,你打算什麼時候去蘇州上任啊”馬爺這時與上官儀對飲瞭一杯,然後這才開口問道。
“朝廷也知道我要成親,所以並沒有催促我上任,不過我也不想耽擱太久,而且這兩天我也和恨兒商量過瞭,打算七天之後就動身,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執掌一縣的政務,現在心中也有些忐忑。”上官儀這時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他雖然少年老成,但畢竟還是個年輕人,以前隻在農部任職,對於治理一縣也沒有絲毫的經驗。
“這件事恐怕我們就幫不瞭你瞭,因為我和馬叔也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不過我覺得治理地方無非也就是兩方面,一個是狠抓治安,二是鼓勵工商,隻要這兩方面搞好瞭,政績應該差不瞭。”李休這時也開口笑道。
“不對吧,我雖然沒做過文官,但也聽說到瞭地方後最重要的是鼓勵農耕、興修水利,畢竟農業才是立國之本,你小子怎麼反倒重視工商”馬爺聽到李休的話卻是不解的反問道。
“嶽父有所不知,以前若是在地方任職,的確應該重視農耕,不過隨著我們農部將紅薯和玉米推廣開來,糧食已經不再成為地方上的困擾,哪怕再窮再懶的人,隨便開墾幾畝荒地,種上些紅薯也能填飽肚子,所以現在地方上想要做出政績,就必須在工商上下功夫”沒等李休開口,上官儀就代他解釋道,他本來就是農部的人,對高產作物的效果自然也十分清楚。
“原來如此,我倒是忘瞭你們農部的功勞。”馬爺聽到這裡也不由得一拍腦袋道,不過隨後他又有些不放心的道,“蘇州那邊的風景倒是不錯,不過畢竟是在南方,氣候比較濕熱,你和恨兒也要多註意身體”
蘇州在大唐也算是一個十分有名的城市,但是在關中人眼中,那裡依然是南方濕熱之地,再加上現在的醫學條件落後,一場水土不服的小病就可能要瞭人命,所以南北方的交流也不像後世那麼頻繁,大唐發配犯人都是往南方送,由此可知南方的條件之惡劣。
“多謝嶽父關心,我和恨兒一定會註意的,不過我也是才發現,恨兒竟然還懂醫術,等到瞭南方我倒是不擔心生病瞭。”上官儀先是向馬爺感謝一句,隨後又笑著說道。李休可是大唐有名的神醫,恨兒當然懂醫術,不過恨兒的醫術並不是跟著李休學的,而是跟著孫思邈學的,隻是她學的醫術不多,也沒什麼實踐的經驗,隻能對付一般的小病。
“那是,恨兒這丫頭跟著李休可學瞭不少東西,醫術、算學、天文地理等等,哪怕你這個進士及第,恐怕也有些地方比不上她”馬爺聽到上官儀誇恨兒,當下也一臉自得的道,他傢的女兒自然要比別人傢的強得多。
“哈哈,馬叔您就別誇恨兒瞭,遊韶既然娶瞭恨兒,自然早就看出恨兒的不凡,咱們還是說一說遊韶這次去蘇州上任的事吧,說起來蘇州臨近大海,如果你想要發展當地的經濟,倒是可以從海上想一想辦法。”李休聽到馬爺的話也是大笑一聲,隨後再次開口道。
“駙馬說的極是,我上任的縣名叫海鹽縣,屬於蘇州下屬的一個縣,就在海邊上,從縣名上也能聽出來,這個縣盛產海鹽,不過之前因為戰亂的關系,海鹽縣的鹽田受到很大的破壞,現在海鹽的產量也不高,所以我打算去瞭那裡後,重點修復鹽田,恢復海鹽的生產”上官儀這時也興奮的開口道,接到任命之後,他就已經做瞭大量的功課,對海鹽縣的情況也有瞭一個初步的瞭解。
“這個辦法好歸好,不過鹽業一直由朝廷控制,哪怕你恢復瞭海鹽的生產,也隻能讓縣衙的收入,對於百姓的作用不是太大,所以除瞭鹽業外,我覺得你可以從其它方面考慮一下,比如漁業,你們那邊海產豐富,如果能運到內地的話,肯定會大受歡迎。”李休聽到這裡卻是再次建議道,鹽鐵一向都是農業國傢的命脈,自從漢武帝時起,就一直被國傢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海鹽的確也盛產各種海貨,可是這些海產之中,除瞭少數能夠做成幹貨的海產外,其它海產都很容易腐敗變質,恐怕根本運不到長安吧”上官儀聽到李休的話卻是皺著眉頭反問道,他也知道海中物產豐富,但是保存卻是個大問題,至於運輸倒是可以解決,畢竟蘇州不遠的揚州就是大運河的終點,海鹽縣的出產可以從水路運到中原與關中一帶。
“嘿,賢婿怎麼忘瞭,咱們不是有罐頭嗎,這東西本來就是為瞭保存食物用的,現在有水果罐頭和肉罐頭,你那邊倒是可以建座海產罐頭,隻要打開瞭銷路,肯定會大受歡迎”馬爺這時一拍大腿道,罐頭作坊本來就是他在管,所以他也第一時間想到瞭解決海產保存的辦法。
“馬叔說的沒錯,罐頭就是解決海產保存的關鍵,剛好罐頭就是咱們傢的產業,這次馬叔可以挑幾個管事跟著遊韶和恨兒一起去上任,幫助他們發展當地的經濟。”李休這時也是笑道,現在大唐隻重視內陸而忽視沿海,導致沿海一帶的經濟大部分都比較落後,比如最繁華的廣州,比之長安和洛陽這樣的大都市還是相差懸殊。
“多謝嶽父、駙馬”上官儀聽到這裡也是興奮的道,他也沒想到自己還沒有上任,李休和馬爺就已經幫他選好瞭一條為政之路,可以說隻要他不是太笨,就可以將海鹽發展起來,憑著這份政績,恐怕很快就可以調回長安任職。
這頓回門酒一直喝到下午太陽西斜,最後上官儀已經被馬爺灌的面色酡紅,連站都站不起來瞭,這也讓恨兒好一頓埋怨,隨後親手攙扶著上官儀上瞭馬車,這才揮淚與馬爺和光化郡主他們告別離開。
李休今天高興,也陪著馬爺和上官儀小喝瞭幾杯,再加上這時天氣轉熱,他也感覺身上有些燥熱,於是就沿著黃渠一邊散步,一邊享受著迎面而來的涼風,不知不覺中,他最後竟然來到新築學堂附近,更加巧合的是,這時隻聽學堂裡傳出一陣清脆的鈴聲,隨後一群學生就歡快的沖出學堂,原來學堂下午放學瞭。
學堂裡的學生都是附近莊子的孩子,不過有些莊子離學堂有點遠,所以學堂下午放學比較早,好讓他們在天黑之前能夠回到傢,不過學生們都貪玩,比如眼前這些學生沖出學堂後,有些手頭有點零錢的,立刻沖到校門前的小攤子前買小吃或玩具,沒錢的則眼巴巴的看著,一些買瞭東西的孩子大方一些,則拿自己的東西與關系好的朋友分享,惹得更多孩子一臉的羨慕。
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李休的眼中也不由得露出幾分回憶的神色,眼前的一幕簡直與他的童年太像瞭,他記得自己童年時,同樣是窮的厲害,吃的用的也都很匱乏,但是後世的中國卻用瞭短短三十年時間,就改變瞭國傢落後的面貌,隻是不知道大唐日後能走到什麼地步
就在李休看著學生們陷入沉思之時,忽然隻見學堂中走出一群學生,這群學生邊走邊說笑,而且明顯以其中一個學生為首,隻見這個學生帶著其它人來到學校門前一傢賣胡餅的攤子,並且十分豪爽的請其它孩子吃胡餅,這也讓周圍的孩子一片歡騰,畢竟這些孩子都正在長身體,上瞭一下午的課,這時也早就餓瞭,其它的小吃雖然好吃,但顯然不及胡餅頂餓。
李休也早就註意到這群學生,因為領頭的那個學生正是李恪,事實上這時李恪也看到瞭李休,這讓正準備請客的他也是神情一愣,不過隨後就對李休不好意思的笑瞭笑,依然給這些和他關系好的學生買瞭胡餅,然後又說笑瞭幾句,這才與他們告辭,並且走向李休這邊。
“侄兒拜見姑父”隻見李恪來到李休面前後,立刻向他行瞭一禮道。
“不必多禮,之前我給你出的題目做出來瞭嗎”李休一臉微笑的看著李恪道,對於李恪請客的舉動,他並不覺得有什麼,畢竟以李恪的身份,用這樣的辦法與同窗打好關系也很正常。
“已經做好瞭,而且我還請教瞭一下母妃,而母妃也有句話讓我帶給您”李恪這時一臉鄭重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