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休,你覺得咱們朝廷的書院應該辦在哪裡”山頂上的李世民打量著下面的南山書院,忽然扭頭向李休詢問道,世傢可以開辦書院,朝廷自然也可以辦書院,這也就是李休的應對之策,畢竟若是隻靠向世傢書院摻沙子的辦法,也隻能治標不能治本,而朝廷開辦自己的書院才是治本之策,這樣才能與世傢爭奪人才。
“書院的位置並不重要,哪怕陛下就在世傢書院的旁邊開一座書院也沒問題,隻不過我現在卻是在考慮,朝廷開辦的書院與世傢書院相比,要有哪些優勢,否則很難與世傢的書院相競爭啊”李休說到最後時,也不由得露出擔憂的神色道。
世傢的優勢在於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連朝廷都無法與他們相比的,而這一點也對天下的讀書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所以朝廷開辦書院很容易,但關鍵是如何突出自己的優勢,使得與世傢的競爭中不落下風,這才是最關鍵的。
李世民聽到李休的話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過瞭好一會兒,這才緩緩的開口道:“朕記得之前你曾經說過,朝廷辦的書院與國子監完全不同,隻不過像書院這種事,朕也沒什麼經驗,不知你有什麼好的想法”
“書院與國子監的確有著巨大的差別,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來源,國子監號稱大唐的最高學府,但除瞭貴族與官員傢的子弟外,普通人根本進不去,而書院則完全不同,它不看出身,隻要你能符合書院的條件,哪怕是個乞丐也可以進去學習。”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書院在招收學生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公平、公正、公開,當然這些隻是最基本的,我估計崔幹那邊雖然會對世傢子弟有所優待,但大體上也能做到這些,而除此之外,就要看我們自身的優勢瞭。”
隻見李休說到這裡時頓瞭一下,接著再次開口道:“世傢的優勢是底蘊深厚,而陛下的優勢卻是掌握著選官之權,無論是科舉還是直接提拔,最終都要看陛下的意思,所以我覺得朝廷開辦的書院可以突出一些在選官上的優勢,這點倒是又和國子監有點像瞭,當然也不用像國子監那樣,直接授於監生官職。”
“朕明白你的意思瞭,簡單來說,朕要辦的書院其實就是一個不局限於學生出身的國子監,但又不必直接授予學生官職,隻是在科舉或提拔時,給學院的學生一點優待,至少要比世傢學院的學生要多一點優勢。”李世民聽後也很快總結道。
“陛下英明,臣的意思正是如此”李休當即也點頭道,他與李世民認識多年,彼此間也有瞭默契,溝通起來也比別人要順暢。
“可是這個優待又該怎麼給呢,如何把握這個度才是關鍵啊”李世民這時忽然再次開口道,給朝廷開辦的書院一些優待是應該的,可若是給少瞭,起不到吸引學生的效果,給多瞭,可能會讓一些投機取巧之徒混進來,想要把握好這個度也並不容易。
“呵呵,其實也並不復雜,比如朝廷開辦的學院在住宿、飲食方面要好一些,不需要好太多,隻要比世傢的書院強就行,另外還可以經常派一些有文名的大臣來書院講課,給學生們結識這些朝中大臣的機會,這樣日後他們參加科舉時,也不會為投卷而為難,甚至書院中還可以設立一些選拔機制,使得個別極為優秀的學生可以不用參加科舉,直接獲得官職等等。”李休這時再次笑著開口道,大權在手,給書院開一點特權簡直太簡單不過瞭。
對於李休的這些建議,李世民聽後也是連連點頭,這些都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優待,但是卻使得朝廷的書院一下子突出瞭自己的優點,至少比世傢的書院要突出一些,如此一來,自然也增加瞭自己書院的吸引力。
“另外上次為瞭給朝廷培養吏員,臣不是建議開辦瞭一所吏員學校嗎,也可以將書院與吏員學校結合起來,比如對於一些久試不第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通過吏員學校進入官場,從一個小吏做起,隻要有能力,遲早都會有出頭之日”李休最後再次開口道。
相比數量稀少的官員,數量龐大的吏員對朝廷的統治也更加重要,再加上當初銀行需要大量的吏員,所以李休才建議李世民開辦瞭吏員學校,雖然這座吏員學校十分的低調,但卻已經開始為大唐培養大量的吏員,當然現在還看不到效果,但是等到十幾年後,這所吏員學校的影響力可能會比國子監還要大。
“好辦法,朕差點把吏員學校給忘瞭”李世民聽到李休的話也是立刻贊嘆道,雖然與李休認識多年,但是有時李休的想法還是讓他感覺有些跟不上。
當下李世民與李休又討論瞭一些朝廷開辦學院的細節問題,而李休也盡量的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講出來,以方便讓李世民做參考,不過聊到最後時,李世民卻忽然再次開口問道:“書院和軍校一樣,都需要一個德高望重之輩擔任山長,李休你覺得朝中誰最合適”
“對於這個山長的人選,臣倒是有兩個人推薦”隻見李休略一沉吟就再次開口道,他當然不可能忘瞭這麼重要的事,事實上那天他剛向李世民提出這個建議時,心中就已經有瞭相應的人選。
“哦不知是哪兩人”李世民當即也開口征詢道。
“書院選拔學生必須要公正公平,因此山長的人選也必須剛正不阿,而且還要在士林之中擁有極高的聲望,所以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魏征魏大夫,他的性格、名望、能力等等,都極其適合這個山長的人選”李休當即將自己心中的第一個人選講瞭出來。
聽到李休推薦魏征,李世民也並沒有露出意外的表情,事實上他剛才第一個想到也是魏征,隻不過很快他就搖瞭搖頭道:“魏征的確是十分合適的人選,但是現在魏征身負諫議大夫之職,而且又兼管著僧道錄司的事,根本無暇分身,更何況我還有其它的事情要用他,所以他恐怕沒時間來擔任這個山長之職。”
“陛下倒是和我想的一樣,我也擔心魏大夫無法分身,所以我又想到第二個人選。”隻見李休這時再次開口道,說到第二個人選時,他臉上也不由得露出幾分神秘的笑容。
“是誰”李世民也註意到李休臉上的表情,當下也露出十分感興趣的表情問道。
“蕭瑀”李休笑呵呵的說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名字道。
上次因為打壓佛門的事,李休和蕭瑀也起瞭沖突,事後蕭瑀氣的辭官,而且還親自畫瞭一幅貞觀法難圖諷刺李休,雖然李休對此並沒有放在心上,不過他現在竟然推薦蕭瑀這個曾經的對手,卻還是讓李世民感到大為驚訝。
“你竟然推薦蕭瑀這個老頑固你可要想清楚瞭,就算他知道是你推薦的他,恐怕他也不會對你有任何感謝”李世民當即對李休道,他曾經幾次將蕭瑀罷官,因此對他的臭脾氣簡直再清楚不過瞭。
“陛下放心吧,臣之所以推薦蕭瑀,是因為他的確是除瞭魏征外最合適的人選,並沒有想得到他的感激之類的”李休卻是淡然一笑道,對於蕭瑀他還真不怎麼放在心上。
聽到李休這麼說,李世民也冷靜下來想瞭想,結果發現還真像李休說的那樣,蕭瑀的確十分適合擔任書院的山長一職,一來他的才學和名望也並不比魏征差,二來蕭瑀上次罷官後,也一直閑賦在傢,最重要的是蕭瑀出身於蘭陵蕭氏,屬於南方士族,與五姓七望這些北方的大士族彼此也看不順眼,因此他擔任這個山長也不必擔心他會與崔幹這些人勾結。
當然瞭,以蕭瑀又臭又硬,甚至經魏征還要古板的性格,他也不是那種暗中耍陰謀詭計的人,事實上蕭瑀的性格並不適合當官,否則也不會數次被罷官,不過若是讓他去教書育人的話,卻是十分的適合。
“你還真是挑瞭個好人選”想到上面這些,李世民也無奈的搖瞭搖頭道,本來他心中也有幾個備用的人選,不過現在與蕭瑀一比,還真覺得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瞭。
商議完瞭書院的事,李世民和李休又在山頂上打量瞭一下對面的書院,然後這才下山離開,不過就在他們兩人出瞭裴寂的別院,正準備乘著馬車回長安時,卻忽然隻見旁邊的山道上駛來一輛馬車,隨即一個少女從車窗中探出小腦瓜,沖著李休一邊揮手一邊叫道:“先生你怎麼來南山這邊瞭”
看到這個車上的少女,李休也不由得一愣,隨即就有些緊張的看瞭旁邊的李世民一眼,因為來的人正是自己的學生武明空,歷史上的她可是與李世民還有一段孽緣,這讓他也不由得擔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