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警告

作者:北冥老魚 字數:3076

“乙祭,大唐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無緣無故的送給來這些高句麗人的開口鎧甲”新羅女王看著眼前的這些鎧甲,眉頭也不由得皺成瞭一個小疙瘩。

“其實很簡單,這些鎧甲和武器是大唐對咱們的一個警告”隻見乙祭這時長吸瞭口氣,似乎努力平息瞭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道。

“警告什麼意思”金庾信聽到這裡也同樣皺起眉頭問道。

“很簡單,剛才報信的人不是說瞭嗎,大唐不但給咱們送瞭這些武器鎧甲,而且還給百濟也送瞭武器鎧甲,可是你們想一想,唐軍消滅瞭高句麗的大軍加在一起幾乎超過二十萬,繳獲的鎧甲肯定不止眼前這一點吧”乙祭這時沉著臉開口道。

“你的意思是說,唐軍送給咱們一千副鎧甲武器,但送給百濟的可能會更多”金庾信這時也反應過來,當下也不由得瞪大眼睛道,軍隊中最花費錢財的就是武器鎧甲,特別是對於他們這種小國來說,如果能有大量的武器鎧甲,他們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武裝起一支龐大的軍隊。

“大唐送給百濟多少武器鎧甲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會比我們少,而且我剛才說瞭這僅僅是個警告,如果我們不同意大唐的提議,大唐完全可以將繳獲的高句麗鎧甲武器送給百濟,畢竟唐軍的裝備精良,這些武器鎧甲他們也根本看不上,但對於咱們來說,卻都是上好的物資”乙祭這時再次開口道,說到最後時,臉上的苦笑之色也更濃瞭。

“我明白瞭,對於大唐來說,想要左右我們與百濟之間的勝負簡直太簡單瞭,今天他們可以送給百濟武器,明天就可以支援百濟其它的物資,甚至直接幫他們訓練士卒”金庾信這時也咬著道,臉上卻露出一種屈辱的表情,大唐以勢壓人,但他們卻偏偏沒有任何辦法。

“王上,這件事還是要早做決定,大唐隻給我咱們三天的時間,若是三天內不給他們答復,恐怕大唐真的會轉而支持百濟瞭。”乙祭倒是十分的理智,這時轉而向沉默不語的新羅女王道。

“我就算不願意又如何,大唐已經幫我們做出瞭決定,像我們這種小國又怎麼可能違抗他們的命令”新羅女王這時卻是神情淒苦的道,語氣中也不由自主的帶上瞭幾分自憐之意,之前她百般討好大唐,可是卻沒想到最終換這樣的一個結果。

“其實大唐已經算是十分仁義瞭,畢竟他們也答應以高句麗的土地彌補咱們的損失,這對於像大唐這樣的強國來說,也已經十分難得瞭。”乙祭看到新羅女王的樣子,當下也是開口安慰道,其實以大唐的實力,如果以武力威脅他們,恐怕最後他們也隻能屈服,畢竟連強大的高句麗都被滅瞭,他們新羅恐怕更沒有還手之力。

聽到乙祭這麼說,新羅女王也終於感覺好受瞭一些,說起來他們對高句麗的土地也十分眼饞,不過有大唐這頭猛虎在,他們也不敢擅動,現在大唐主動答應補償給他們,這下他們也終於可以明正言順的拿到一些高句麗的土地瞭。

三日之後,李世民再次召集新羅女王和百濟王議事,這次新羅女王也十分痛快的答應瞭大唐之前的提議,她這時也想明白瞭,既然無法反抗,那還不如順著李世民的意思,這樣也爭取到大唐的好感。

百濟王扶餘璋也是欣喜若狂,這一戰自己沒出什麼力,但卻得到大唐的支持,而且還拿回瞭被新羅侵占的國土,這可是他做夢都想做到的事。另外通過這件事,也讓扶餘璋清楚的認識到大唐的實力,自己一輩子求而不得的東西,但卻被大唐一句話給解決瞭。

看到新羅女王和百濟王都無異議,李世民也十分高興,當場指派給事中馬周留下,同時兩國也派出使節,就在平壤開始談判,畢竟土地的交割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大唐對新羅補償的土地范圍也需要詳細的商議,這些都需要時間,估計明後兩年能把這件事給做完就已經相當不錯瞭。

為新羅和百濟調解也是李世民留在平壤最後的一件事,所以接下來他也開始準備班師回朝,事實上這件事早就在準備瞭,畢竟天氣越來越冷,大軍每在這裡駐紮一天,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資,另外大軍出征大半年,將士們也都是思鄉心切,哪怕是打瞭勝仗,也想早點回去與傢人團聚。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很快下令班師回朝,不過平壤這裡卻是留下瞭兩萬大軍駐守,另外其它一些重要的城池,比如卑沙城、安市城等也留下瞭駐守的軍隊,畢竟大唐才剛剛打下這裡,沒有軍隊的鎮壓可不行,等到明年開春後,還會派駐官員前來接管,到時才會慢慢的減少軍隊的數量。

十一月中旬,李世民的大軍終於開始撤離平壤,不過這時天氣實在太冷瞭,路上到處都是冰雪,萬一遇到大暴雪的話,說不定會被堵死在路上,所以這次撤軍李世民並沒有走陸路,而是直接走海路,幸好海水不容易結冰,所以港口倒還沒有凍上,否則海船都出不瞭海。

登州的海軍也組織瞭大量的船隻,在平壤接上大軍之後,直接將他們運到瞭滄州附近的港口,然後趕到滄州休整瞭一下,隨後經過冀州、邢州等地,浩浩蕩蕩的趕往長安而去。

也就在李世民的大軍趕往長安的路上,長孫無忌也接到瞭大軍回朝的消息,這讓他也總算是松瞭口氣,隨後就親自來到東宮求見李承乾,將這個好消息轉告給對方,畢竟李世民離開後,李承乾就以太子的身份監國,而長孫無忌則輔佐他,免得出什麼差錯。

“父皇回來這麼大的事情,舅舅你看著辦就行瞭,不必親自跑來再告訴我”讓長孫無忌沒想到的是,李承乾這時卻是十分冷淡的道。

“太子這是何意,陛下得勝而歸,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到時還需要太子佈置迎接的禮儀,臣哪裡敢做主”長孫無忌先是一愣,隨後也不由得臉色一沉道,這段時間李世民不在,他和李承乾相處的也並不愉快,如果不是今天這件事關系重大,他甚至都不願意來東宮。

“舅舅客氣瞭,朝中的事宜有你做主就行瞭,我不過是個名義上的監國,等到舅舅佈置好瞭迎接的事,到時我自然會親自出城迎接。”李承乾這時再次淡然的道。

長孫無忌聽到這裡也終於明白過來瞭,這是李承乾在表達他對自己的不滿,因為李世民離開後,他擔心李承乾經驗不足,所以有些重要的政務也是親自把關,有時李承乾做瞭決策,他覺得不妥也會駁回,所以才會讓李承乾對自己心生怨氣。

“太子這是在怪罪臣,不過臣做事也是問心無愧,如果太子對臣有什麼不滿的話,完全可以等陛下回來後,在陛下面前告我一狀”長孫無忌雖然明知道李承乾對自己心中不滿,但卻沒有絲毫沒有退讓,反而再次硬邦邦的道,畢竟他再怎麼說也是李承乾的長輩,自然不可能先認錯,而且他也不覺得自己做得有什麼錯。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承乾也不由得臉色一紅,眼睛中也閃過幾分惱火之意,隨後一甩袖子道:“舅舅言重瞭,我可不敢在父皇面前說您的壞話,隻不過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您心中在想什麼”

李承乾說完轉身一瘸一拐的離開瞭這裡,根本不給長孫無忌再說話的機會,而且他最後的話可是句句誅心,這讓長孫無忌也是氣的全身發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他這個人的確是有些戀權,但卻還是第一次被一個晚輩當面指出來,簡直不給他絲毫的臉面。

“哼,自己目中無人,聽不進別人的勸導,而且性格也越來越古怪,我倒要看看你這個太子能做到幾時”過瞭好一會兒,隻見長孫無忌咬著牙低語道,隨後也一甩袖子離開瞭東宮,甚至打定主意,日後絕不會主動踏進這裡一步。

李承乾也是氣呼呼的回到自己的寢宮,隻是越想卻是越生氣,本來李世民走前讓他監國,他本以為可以大展拳腳,讓天下百姓與文武百官展現自己的才能,可是卻沒想到長孫無忌卻把持著大權,重要的政務都是由他處理,隻有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才交給自己,而且有時自己做出瞭批示,卻還可能被長孫無忌打回來,而一些重要的事情,也都是先報給長孫無忌,自己想要知道還要從長孫無忌那裡打聽,這也讓他覺得對方愈加的討厭。

比如今天李世民班師回朝這件事,如此重要的消息,本來應該先報給他這個監國知道,可事實卻是長孫無忌先一步知道,這件事也成瞭他和長孫無忌徹底撕破臉的導火索。而李世民恐怕也不會想到,自己回來的這件事竟然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