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李治回來瞭

作者:北冥老魚 字數:3071

崔幹死瞭確切的說應該是自縊而亡,而且就在李休去探望李承乾的同一時間,崔幹在南山書院的後山找瞭個棵樹瞭結瞭自己的性命,他這一死,也徹底斷絕瞭從李承乾謀反案往世傢那邊探查的可能。CO

“呯真是好手段啊崔幹竟然一個人把罪名給背下來瞭”長孫無忌聽到崔幹自縊而亡的消息,當下也是氣的一拍桌子怒道,他剛剛吩咐人去抓崔幹,結果人還沒有動身,崔幹自縊而死的消息就傳過來瞭,這讓他氣的差點罵娘。

“我們才剛來見承乾,那邊崔幹就自縊而亡,看來這大理寺中也有人向崔幹通風報信啊”李休這時也瞇著眼睛道,他這邊才剛來探望李承乾,那邊崔幹就自殺瞭,這根本不可能是巧合,而是崔幹肯定是得到消息,知道自己要暴露瞭,所以才自殺身亡,以保全背後的那些大世傢。

“查從我們來到大理寺後,凡是所有離開的人員,全都一個不漏的給我查一遍,我就不信查不出來”長孫無忌這時也惱火之極,當下再次吩咐道,他倒是要看看是誰敢壞瞭自己的事

李休對查出大理寺的內奸並沒有興趣,因為就算查出來,恐怕也沒什麼大用,頂多就是給長孫無忌等人出氣而已,所以他這時也向長孫無忌告辭離開,等到他出瞭大理寺後,卻不由得扭頭看瞭一眼關押李承乾的方向。

也許是因為經歷瞭人生中最大的變故後,李承乾給人的感覺比當初要好多瞭,甚至李休之前和對方談話時,感覺就像是又回到瞭當初師生兩人無話不談的情形,希望這次李承乾能夠真心的悔過,哪怕沒有瞭太子之位,也能好好的生活下去,而不是像原來的歷史上那樣,謀反失敗後沒兩年就抑鬱而終。

崔幹一死,想要查到世傢頭上的那根線也就斷瞭,不過因為有李承乾作證,崔幹哪怕是死瞭也被問罪,崔氏一門被抄瞭傢,崔幹的長子受到牽連定瞭死罪,其它傢人則被流放嶺南,但除此之外,對世傢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至於大理寺中給崔幹通風報信的人也查出來瞭,但也隻是個主事,據說是崔幹的學生,與世傢也同樣扯不上什麼太大的關系。結果當這件事讓李世民知道時,也是氣的差點再次吐血,甚至恨不得立刻將這些大世傢連根拔起。

不過世傢這幾年雖然影響力有所衰退,但依然不容小視,特別是現在大唐又正值多事之秋,李佑和李承乾接連的反叛,已經讓大唐動蕩不安,所以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李世民也不敢真的對世傢下死手,不過這件事也不會就這麼算瞭,接下來李世民肯定會對世傢加大打壓的力度,到時世傢的日子肯定會更不好過。

隨著崔幹死後,本來滿城風雨的長安卻慢慢的平靜下來,李承乾的案子已經審清楚瞭,杜荷和趙節等人幾乎是必死無疑,李承乾的生死還需要李世民決定,另外還有侯君集,這個李世民的愛將如何判決,長孫無忌等人同樣拿不定主意,不過他們也不敢去讓李世民費神,所以這件事也就暫時拖瞭下來。

另外還有一件所有人都在關註的事,那就是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肯定保不住瞭,那麼接任太子的人選又將是誰呢不過這個問題顯得有些多餘,因為在絕大部分人看來,隨著李承乾的倒臺,李泰肯定可以十分順利的坐上接替太子之位。

不但其它人有上面的想法,連李泰和他的那些所謂的魏王黨也有同樣的想法,剛開始的幾天裡,李泰還表現的十分老實,每天都去宮裡探望李世民,表現出一副孝子的模樣,但是過瞭大約十天之後,李泰就有些忍不住瞭,他手下的那些魏王黨們也是上躥下跳。

最後有個傢夥可能是腦子有問題,竟然在這個時候上書李世民,請求另立太子。要知道這時李世民本來就心情惡劣,特別是太子的事更是絕不能提,哪怕是李休和長孫無忌也不敢提這件事,所以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上書的那個傢夥被一貶到底,送到崖州去開荒瞭。

李世民這種狠厲的態度,終於讓李泰和他手下的那幫人清醒瞭一下,氣焰也終於被壓瞭下去,至少表面上沒有人敢再提另立太子的事瞭,不過暗地裡李泰依然在四處活動,尋找可能的助力,估計他也是想等到李世民的病好瞭,李承乾的處置也落下來後,到時再發動所有力量將自己推到太子的寶座上。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大唐上下都在等著李世民康復,畢竟李世民的病不好,對李承乾的處置就決定不下來,另立太子的事也無從談起,畢竟現在李承乾名義上還是大唐的太子,隻要李世民不松口,誰也不敢在太子這件事上做文章。

就在這樣有些詭異的平靜之下,一個月的時間終於過去瞭,李世民的身體雖然沒有完全恢復,但也已經穩定下來瞭,平時也開始處理一些簡單的政務,但是對於李承乾謀反這件案子,卻還一直處於擱置之中。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忽然發生的一件事卻打破瞭長安城的平靜,對於這件事,李休也沒有任何的準備,那就是李治忽然從並州回來瞭,甚至連平安郎也陪著他一同回來瞭。

“參見父親”平安郎剛一進傢門,也立刻十分興奮的向李休行禮道。

“你們怎麼回來瞭,雉奴去哪裡瞭”對於李治和平安郎的回來,李休也沒有任何的準備,甚至他也是在李治他們快要到達長安時才知道的這個消息。

“雉奴去宮裡探望陛下瞭,我想念父親母親,所以就先回傢裡瞭。”平安郎這時再次笑著回答道,神情中也沒有絲毫的異樣。

“誰讓你們回來的,難道你們不知道現在長安城的局勢兇險嗎”李休這時卻再次皺著眉頭問道,如果他事先知道李治要回來,肯定會寫信勸阻,因為對於李治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呆在並州什麼也不做,現在回來反而會讓人以為他是來爭位的,這也隻會引起李世民的反感。

“是陛下寫信讓雉奴回來的啊,另外太子的事我也聽說瞭,雉奴也一直十分的擔心,本來他早就想回來,可是我覺得不妥,所以就勸住瞭他,後來陛下的書信一到,我們才立刻動身回來瞭,因為時間緊急,所以也沒來得及給父親你們報信。”平安郎這時開口解釋道。

“陛下”李休聽到兒子的話也不由得一愣,他也沒想到李世民竟然會主動讓李治回來,難道說李世民已經有心要將皇位傳給李治

“父親,太子的事我雖然很難過,但事情都已經發生瞭,咱們也應該向前看,而且我覺得雉奴可比太子強多瞭,您說這次陛下將雉奴叫回來,是不是打算讓雉奴接替太子的位子”平安郎這時讓下人都退下,然後這才低聲向李休問道,看來他們父子也是想到一塊去瞭。

“不對,陛下在這種時候應該沒有另立太子的想法,估計還是因為太子謀反,使得陛下十分傷心,這才想將雉奴召到身邊,這樣也能有個安慰”李休很快搖瞭搖頭否定瞭自己和兒子的想法道。

“陛下是一國之君,做任何事肯定都別有深意,怎麼會因為這麼私人的原因叫雉奴回來”平安郎聽到李休的話卻有些懷疑的道。

“呵呵,你把陛下想成什麼人瞭”李休聽到兒子的話卻是再次一笑,隨後又有些嚴肅的道,“帝王也是人,同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且每個帝王的性格不同,表現自然也不一樣,比如陛下性格堅毅,事事都以國事為先,所以大部分時候,他都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帝王,但是在有些時候,他卻也隻是個會高興會悲痛的普通人。”

平安郎聽到這裡卻露出迷茫的神色,過瞭好一會兒,這才有些不解的追問道:“父親,那我們怎麼判斷陛下什麼時候是帝王,什麼時候又是個普通人呢”

“哈哈,這我就教不瞭你瞭,其實有時候我也無法判斷陛下是什麼情況,隻是憑著對陛下的瞭解,有時比別人能夠早一點判斷出陛下當時的想法罷瞭。”李休這時也是大笑一聲道,他和李世民認識這麼多年,彼此間也早就有瞭朋友與君臣間的默契,這點除瞭長孫無忌外,朝堂上也無人能與他相比。

聽到父親教不瞭自己,這讓平安郎也有些失望,不過很快他又想到李治的事,於是再次開口道:“父親,就算陛下叫雉奴回來隻是出於對他的想念,但現在太子一案懸而未決,接替太子的人選也同樣沒有定下來,雉奴這次回來是不是有很大的機會”

平安郎再次問起接替太子的人選,這讓李休也露出猶豫的表情,雖然他不想插手這件事,但現在事到臨頭,就算他不插手,李治也會被卷進去,他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吧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