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花會再開

作者:袂淺 字數:6075

冷颼颼的秋夜裡,昏黃色的宮燈左右搖晃,大雨滂沱。

乾清宮禦書房裡,站在紅漆大柱子旁的梁九功瞧著萬歲爺雙手攥成拳頭、神情焦灼的在地板上走來走去。

他想想也能理解萬歲爺此刻心中的煎熬。

瘧疾疫病已經蔓延到瞭皇帝的親生兒子、親生孫子、兒媳婦身上,如今宮裡卻沒有那神奇的金雞納霜,紫禁城已經封官瞭,若是現在派侍衛們開宮門去尋那些西洋傳教士們找藥。

倘若這些洋人傳教士手裡有這治療瘧疾的神藥就罷瞭,如果沒有這種神藥,宮中的三種疫病不就有可能傳播到民間瞭?

一邊是兒子、孫子與兒媳婦,一邊是百姓們,手心手背都是肉,這種類似於保一方的決策糾結瞭

一日也是很難做出來的。

燭臺上搖曳的燭光將康熙的臉色照的忽明忽暗。

眸光沉沉的康熙,眉頭皺得都快要打結瞭,一聲無奈又隱含痛意的嘆息聲也終於從他嘴中發瞭出來,危急時刻,宮門不能開,疫病絕不能傳播到宮外面

“奴才參見萬歲爺,太子妃身邊的管事嬤嬤求見,她正在禦書房外面候著呢,萬歲爺要不要見她?

此刻,守門的小太監突然抬腿邁過門檻,腳步輕輕地走進禦書房裡,低著頭對康熙俯身稟報道。聽到小太監這話,康熙與梁九功都不禁滿頭霧水,這個時候東官的嬤嬤跑來幹什麼?“讓她進來吧。”

想起眼下正隔離在毓慶宮前殿的寶貝兒子,康熙轉動瞭兩下手上的玉扳指,再次無力的嘆氣道。小太監忙頷瞭頷首,躬身退瞭出去。

錢糖嬤也隨之低著頭走瞭進來,沖著眼前的明黃色身影俯身恭敬道:

奴婢給萬歲爺請安。

“瓜爾佳氏派你來朕這兒是幹什麼的?”

錢嬤嬤用眼角餘光快速掃視瞭一眼禦書房,發現除瞭帝王與乾清宮的梁總管外沒有旁人瞭,她忙低聲答道:

“回萬歲爺的話,主子讓奴婢來給您說黃花蒿能治療瘧疾。”

“黃花蒿?”

康熙聞言不由錯愕極瞭,陪侍在旁的梁九功也露出來極為驚訝的神情,沒聽說過太子妃娘娘對醫術有所涉獵啊?

“你主子這是從哪兒

得來的消息?”

康熙蹙著眉頭,下意識往前走瞭一步。

錢嬤嬤將頭埋得更低瞭,她其實也不太理解自己主子說的話,遂一五一十地對康熙轉告道:

“主子說這是長孫殿下睡覺時,在夢中從一位名叫“努努爺爺”的人口中聽到的。”

“努努爺爺”四個字一脫口,康熙與梁九功先驚後喜:翁庫瑪法/太|祖高皇帝總算是顯靈,救治我們這些陷在紫禁城中的人瞭!

“來人!快來人!”

康熙長舒瞭一口氣,喜不自勝地邁著流星大步,邊朝著門口快步走去,邊激動的大聲喊道。錢糖嬤見狀心中也是一驚,明白神秘的“努努爺爺”肯定是非常得萬歲爺信賴的人瞭。

“你們倆現在快去南三所與咸安宮通知那裡的太醫,就說,朕讓他們將“青蒿”換成“黃花蒿來嘗試治療瘧疾病人。

聞聲走進來的兩個小太監萬萬沒想到迎接他們哥倆的竟然是這種要人命的苦差事!

如今若是有人進去“南三所”與“咸安宮”中尋太醫傳話,幾乎就是“自鯊式傳話”,人隻要進去就出不來瞭。

但帝王之命不可違抗,低著頭的小太監們心中像是喝瞭一肚子黃連水般,表情苦澀的俯瞭俯身就忙領命轉身冒著雨水鉆進瞭漆黑的夜幕裡。

紫禁城西南角的咸安宮隔離點裡。

掌院太醫與兒科聖手李太醫忙得眼圈青黑,下頜上的胡子凌亂,腳不沾地的。

自從今日子夜時,南三所也爆出來瞭“瘧疾”消息,零星幾個遊離在咸安宮外面,逐個宮殿排查是否有隱匿病患的太醫們也匆匆忙忙跑去瞭三阿哥院子與四阿哥院子裡看診。

如今整個太醫院的太醫們算是徹底沒有一個空閑的瞭。

比起隻是單一“瘧疾”的南三所,咸安宮才是危險重重,太醫院中醫術最精湛的太醫坐鎮在這裡,就是為瞭防止疫病繼續往紫禁城的其他角落裡擴散。

已經整整一天一夜沒有合眼的太醫們走路都腳步虛晃,隨便依靠在墻上都能閉眼睡過去。

“掌院大人,掌院大人,萬歲爺派人來給悠傳話瞭。”

口鼻上蒙著白汗巾的小太監腳步急促的走進張太醫臨時辦公的屋子裡,沖著坐在裡面的張太醫高聲喊道。

太醫正坐在椅子上與李太醫交流修改抗疫的藥方子,兩個人聽到小太監的話,互相對視瞭一

眼,忙整瞭整身上皺巴巴的官服,一前一後走出屋子,就瞧見瞭站在廊簷下,從乾清宮而來轉達聖上口諭的小太監。

“微臣恭聽聖諭。”

張太醫與李太醫雙雙朝著乾清言的方向下跪,口鼻處同樣用白汗巾蒙上的傳話小太監遂扯開嗓子高聲喊道:

“萬歲爺口諭,讓掌院大人用黃花蒿來嘗試治療瘧疾病人。”

“黃花蒿?”

跪在地上的張太醫與李太醫聽到這奇奇怪怪的口諭,眼皮子重重一跳,他們這還是頭一次碰上“外行人”指導內行人做事,可這“外行人”的身份實在是他們惹不起的。

兩位太醫雖然心中不解,但還是先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地聆聽完口諭,待傳話的小太監轉身離開後,兩人才被跪在旁邊的宮人們給攙扶著站瞭起來。

“掌院大人,萬歲爺怎麼會突然讓咱們用黃花蒿來用藥啊?”萬歲爺他知道黃花蒿是什麼嘛!這確定不是坐在乾清宮裡沖著他們這些專業的人瞎指揮嗎?

李太醫心中既困惑又有些憋屈,說出來的話,語氣聽著復雜極瞭。

張太醫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拼命在腦海中搜刮著自己的學問,也沒想到有方子直白的寫“黃花蒿與瘧疾”的關系啊!

一個約莫看著三十歲出頭,年輕些的太醫冒雨前來尋掌院太醫時,碰巧也聽到瞭聖上口諭,想來是人年輕,腦子轉的也快,看著張太醫與李太醫雙雙擰眉的模樣。

他忙撐著手中的油紙傘踩著屋子門口的幾級臺階走到廊簷下,對著站在屋子門口的張太醫與李太醫拱手道:

“下官見過掌院大人與李大人。”

方太醫,你怎麼來瞭?可是你負責的病患病情加重瞭?看到自己的手下人來瞭,張太醫忙一臉擔憂的詢問道。方太醫立刻搖頭回答道:

“不是,掌院大人下官負責的病患病情還在控制之下,隻是下官手中有個方子拿不準想來讓掌院大人參謀一下。

張太醫聞言剛松瞭口氣,就又聽到方太醫說:

r/

“下官是這樣想的,晉朝的古方流傳到如今也有上千年瞭,千年的時間海波都能變桑田瞭,咱們現在許多藥材的名字也可能會記載的與千年前的稱呼不一樣,莫不是先人所說的‘青蒿”非咱們如今認為的‘青蒿”?

張太醫、李太醫聞言瞬間茅塞頓開。

李太醫皺著眉頭想瞭想,也用手捋著下頜上的胡子轉頭對著張太醫說道:

“掌院大人,方太醫這話說的也在理,既然萬歲爺都說出用黃花蒿治療瘧疾病人的話瞭,咱們也先這樣做吧,反正已經到這種危急的地步瞭,再壞也壞不到旁處瞭。

聽完兩個同僚的話,張太醫抿唇沉思瞭一會兒,看瞭看廊簷外的雨幕,遂嘆息一聲,擺手道:

“行吧,你們現在把話傳下去,修改方子,把方子中的‘青蒿’都換成等量的“黃花蒿”來煎藥試試。

是!

太醫們忙忙碌碌穿梭在病患們中間治病。

待在乾清宮禦書房的康熙,與坐在毓慶宮後殿內室中的太子妃和弘晞也在焦灼的等待著“黃花蒿在治療瘧疾病人的過程中大放異彩”的好消息。

夜雨淅淅瀝瀝的下到半夜,黎明時分才徹底停下。一夜沒睡的康熙坐在禦案旁,閉著眼睛,緩慢地轉動著手上的帝王綠玉扳指。

卯時末,天色隱隱露出魚肚白時,總算是有瞭好消息。

同樣一夜沒睡的梁九功聽到守在乾東五所、南三所、咸安宮、毓慶宮門口的小太監傳回來的消息後,一抬腿邁過紅木門檻就三步並兩步地跑到禦階下方,沖著坐在上首的康熙笑著欣喜道:

萬歲爺,有好消息,有好消息瞭。

聽到心腹太監這話,康熙立刻睜開瞭細長的丹鳳眼,“唰”的一下子從雕花圈椅上焦急道:

“快說。”

梁九功吞瞭吞口水,語速加快道:

“毓慶宮與乾東五所的小太監們傳話回來,太子爺與五阿哥沒有發熱,身子也沒有其他不適的地方,想來是沒有被染上疫病的。

聽到這話,康熙瞬間長松瞭一口氣。

梁九功也繼續道:

“南三所與咸安宮內的小太監也隔著門往外面高

聲喊著傳話瞭,說,昨晚太醫們用瞭黃花蒿後,兩處隔離點裡已經有許多瘧疾病人的情況有所好轉瞭。三福晉與四阿哥都已經不打冷顫瞭,弘晴小阿哥與弘暉小阿哥哭聲也少瞭些,黎明時已經喝瞭一小碗奶粉睡過去瞭,大阿哥與三阿哥與太子爺、五阿哥一樣到現在有也都沒有發熱的狀況,想來身子骨也是健康的,沒有被四阿哥染上疫病。

好!好!好啊!真是老祖宗保佑啊!

聽完梁九功的話,康熙在噪子眼處懸瞭整整一夜的心,瞬間落回瞭肚子裡,忍不住用右拳頭重重往左手心裡錘瞭一下,話語帶笑的說道。

瘋狗癥無藥可治,天花病人能不能熬過去得看病人的體質和運氣,瘧疾能用本土的藥方子治療,已經是不幸之中的大幸瞭。

“殿下!”

“阿瑪!”

東宮後殿的內室裡,一夜沒合眼的太子妃與抵不過生理本能夜裡睡得極不安穩的弘晞,瞧見從前殿腳步匆匆走來的儲君後。

瓜爾佳氏的眼淚立即奪眶而出,從圈椅上起身撲到胤仍懷裡,弘晞也忙倒騰著自己的兩條小短腿兒跑自己阿瑪跟前。

誰能不害怕一個弄不好會要人性命的疫病呢?

獨自被隔離在前殿的胤極在沒能確定自己究竟染沒染病的十幾個時辰裡,一顆心也是慌亂的七上八下的,甚至他都想到瞭若他真得不幸折在這場疫病裡瞭,那麼他的福晉能不能像他烏庫瑪嬤——孝莊文皇後那般勇敢堅強,護著他們倆的寶貝兒子長大,而後順利幫他們傢銜玉而生的聰明蛋坐到那把東宮一脈坐不上去就會被旁人給弄死的龍椅上。

好在上天還是庇護他的。

璃安,別哭瞭,孤這不是都好好的嗎?

胤初低著頭,用修長的手指溫柔的擦瞭擦太子妃哭得紅腫的眼睛。

仰著毛茸茸的圓腦袋,用兩隻小胖手扒拉著儲君衣服的弘晞奶聲奶氣喊道:“阿瑪!阿瑪!金團會說完整的長句子瞭。”

“哎呦!短短兩日不見,孤的好兒子可真厲害啊!”胤仍忍著鼻頭的酸澀,彎腰一把將好大兒給抱瞭起來。成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他好大兒肯定是被紫禁城這場來勢洶洶的疫病給嚇到瞭,才會一下子就說話變得利索起來瞭。

太子妃掏出懷中的帕

子擦掉眼角的淚水,看著抱在一塊、長相相似的父子倆湊在一起嘀咕著說悄悄話,忍不住破涕為笑,從眼眶裡流出來瞭劫後重生的喜悅淚水。

約莫十幾日後,在紫禁城上方整整匯聚瞭半個月的烏雲總算是散開瞭。半個月內魏珠根據穗蘭提供的信息,帶著自己手下的人穿梭在紫禁城各個角落裡逮捕著反賊們,

殺得血光沖天,人頭滾滾。

咸安宮的大火燒個沒完沒瞭,等這座偏僻的宮殿終於解封後,咸安宮院子中的青石地磚都被火油給燒成黑的瞭。

十月十五日,京城裡降下瞭康熙三十六年冬日裡的第一場雪。

初雪總是令人驚喜的,紫禁城也解封瞭,侍衛們將西華門、東華門、午門與神武門打開後,驚訝的發現大門表面都覆蓋瞭一層灰土。

罷朝半個多月的萬歲爺也終於開始禦門聽政瞭。

辰時三刻,穿著金黃色小寢衣的弘晞像是一個蠶寶寶般在他的蠶絲駝絨金絲小錦被中拱瞭拱,而後就頂著睡得亂糟糟的頭發,打著哈欠,手腳並用的從他暖和的小窩中爬瞭起來。

守在一旁的奶嫌嬤瞅見小奶團子睡醒瞭,忙從椅子上站起來,笑臉盈盈地走到搖籃小床旁邊,微微俯身隔著木欄桿將睡眼惺忪的長孫殿下抱瞭出來,笑著溫聲道:

“長孫殿下,外面下雪瞭。”腦袋還睡得暈乎乎的弘晞聽到這話,雙眼立即就睜開瞭,忙催促著奶嬤嬤道:

嬤嬤,快帶我去看。

內室裡的地龍燒得熱乎乎的,墻角的炭盆裡也點燃著上好的銀絲炭。

奶嬤嬤將弘晞包在他暖和的小錦被中抱到靠窗的軟榻處,而後又輕輕將木制雕花窗戶打開瞭一條極細的縫隙。

弘晞邊琢磨著等明歲開春要給他汗瑪法提給紫禁城更換玻璃窗的建議瞭,邊用小手扒著窗戶透過縫隙往外瞧,仿佛撕裂棉絮般的白色雪花紛紛揚揚的從空中飄瞭下來。

這時系統突然在弘晞腦海中高興道:

【恭喜宿主與宿主的傢人成功研究出預防天花與治療瘧疾的辦法,達成“研制牛痘”、“用黃花蒿治療瘧疾”兩項成就。】

聽到自己統子哥這一大清早來報喜的話,弘晞扒著窗戶的小手不禁一頓,心中也有些沉甸甸的,怎麼都高興不起來。

在這場疫病裡有

許多天花病人,張太醫也趁著這個機會,在多位病患與守在隔離點的健康人身上嘗試,確定牛痘真得能預防天花,是比人痘安全許多還可以有效對抗天花惡疾的神藥。

前幾日宮裡沒有感染過天花,也沒有種過牛痘的主子與宮人就開始以宮殿為單位,由上到下排著隊被太醫們給種牛痘瞭。

明年開春,牛痘會傳到民間,讓大清各地的百姓們憑著戶籍信息免費到離得最近的衙門處的種痘點接種牛痘。

黃花蒿可治療瘧疾的防疫藥方子也會由朝廷對外公佈,方便民間的大夫掌握藥方,以後對癥下藥,治療不幸患上瘧疾的病人。

【宿主,你不高興嗎?這兩個可是大功勞啊!起碼從明年康熙三十七年開始,華夏的百姓們就再也不用害怕天花與瘧疾瞭,兩個藥方可是能治療萬萬人的性命呢!】

感受到弘晞心底的失落,系統忍不住好奇的詢問道。

弘晞抿瞭抿唇,隔著窗戶打開的縫隙,瞧著外面的落雪,在腦海中對著系統嘆氣道:

【統子哥,我自然是為牛痘與黃花蒿有大作用而高興的,可此次紫禁城裡死瞭太多人瞭,但很多人原本都是不應該死的……】

聽到自己奶娃娃宿主越來越低的呢喃嘆息聲,隻是由數據流組成的系統也忍不住感到瞭幾分惋惜。

前幾日它與它的宿主已經從太子爺與太子妃的交談話語中聽到此次死在疫病中以及抓出來殺掉的反賊人數加起來一共有多少瞭。

紫禁城裡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屋子,住在這裡面的人從皇子公主、嬪妃小主到宮女、太監、嬤嬤們共達上萬人。

此次魂歸地府的人有近五成,其中反賊人數約莫九百,一場由天花、瘧疾、瘋狗癥纏繞在一起形成的奪命風波平息後,紫禁城裡空瞭一半。

紫禁城東北角,景祺閣朱漆斑駁的紅木大門被人從外面重重關上時,懸在銅環上的銅銹被震落到瞭白色的雪地上。

宮人手捧著冰冷的重鎖將宮門給鎖上後,就轉身縮著脖子、搓著被凍得通紅的雙手,踩著鋪有積雪的青石板宮道,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瞭。

凌冽的呼味寒風卷著白色的雪花越過高高的紅墻,拍打在瞭景祺閣前院廊簷下的花架子上,白皚皚的雪花落進瞭已經有蜘蛛網、表面有灰土的陶瓷花盆裡。

無人照料,不曉得等明年暖春

之際,自然而然落在花盆中的種子會不會再度鉆出泥土,迎著陽光與雨露發芽。

寒風穿過垂花門,隻見後院高大的梨花樹樹坑裡也堆瞭一層銀白色的積雪,無數由金紙、銀紙燃燒而成的黑色紙屑灰燼被雪花盡數壓在底下,白色中隱隱摻雜著黑色,可一冬過後這些灰燼就會變成可以滋養梨花樹生長的春泥。

偶爾有幾隻藍尾巴的鳥“撲棱”著翅膀淋著雪花從陰沉的天空上掠過,用宛如黑豆豆的小眼睛,低頭俯瞰著兩腳獸們住的紅墻金瓦的大房子,到處白茫茫一片,瞧著真幹凈啊。

從瘧疾中僥幸活下來的蘇培盛淋著雪花、吹著寒風,從南三所來到禦獸苑裡,又眼圈通紅的走出禦獸苑。

當年怕冷喜歡溫暖夏天的“小夏子”,死在瞭康熙三十六年的秋末冬初裡。當年怕熱喜歡飄雪冬天的“小冬子”,也長眠在瞭康熙三十六年的秋末冬初裡。

作為當年同批凈身被送入內務府裡培訓年齡最小,處處被冬子、夏子庇護的“小蘇子”,也在康

熙三十六年的秋末冬初裡,永久失去瞭他的兩個好夥伴,以後無人再會親熱的喊他小蘇子”、“蘇子”,隻剩下恭敬中又帶著點諂媚與討好的“蘇公公”瞭。

一場駭人的疫病過去瞭,但對有些人而言,這場疫病永遠都過不去瞭。

春暖花還會再開,人死卻永遠不會再來,但死瞭的人死瞭,活著的人還要繼續向前看,努力帶著回憶與去世之人的期待與愛,好好活著。

佛傢有雲,人有前世今生,人有輪回,說不準什麼時候錯過的人、錯過的物會改頭換面以另一種方式重新來到心中懷有遺憾的人身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